撰文:罐頭辰(樂評人)
休團後單飛的吳青峰,最近在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裡屢屢被問到蘇打綠相關的問題。馬東問他,你的樂隊最近還好嗎?
吳青峰迴答:很好很好,我只是出來放個風。
當節目進行到一半時,高曉松和馬東一起給吳青峰挖坑,「之前參加《歌手2019》有猶豫過嗎?是因為什麼呢?」
「猶豫了5年。因為一些不應為人知的理由。還是被自己的樂隊刺激到了吧。「
以下對話請欣賞10遍:
一句「『死了』也是蘇打綠啊」,讓屏幕前的樂迷徹底放心。
這段話後來變成了「吳青峰曝蘇打綠危機」出現在熱搜榜上時,吳青峰發微博宣傳節目時還特意編輯了微博「沒什麼危機,我不喜歡那個標題」。
吳青峰總是這樣直白的告訴所有人,「蘇打綠沒有任何問題!」
自從2017年元旦,蘇打綠在中正紀念堂舉行告別演唱會,宣布將休團三年以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蘇打綠將解散」這樣的話語四處擴散。
今年不過才是休團的第二年,吳青峰已經被逼到多次表態。
2018年3月,吳青峰在個人社交網站上傳12張圖片,並配文:
很多東西就是拼圖,你無法一下子看見全貌,別被隨意蒙蔽了,如果做任何事是因為想做、開心,沒有任何不好的意圖,那有什麼不對呢?阿龔和馨儀不顧一切更不惜成本的在準備音樂會,結果被奇怪的說法給掩蓋了,很可惜。
有人在評論回復「這是單飛的前導預告」,吳青峰直接懟了回去:
「到底為什麼會有單飛的問題呢?十幾年來每次寫歌給別人,每次當嘉賓,也都是所謂的單飛吧!每個人在自己家上廁所,也都是單飛啊,根本不構成問題。」
2018年年底時,吳青峰更是回復網友:「蘇打綠不可能解散啦,講一千萬次了。」
這是印象中,對吳青峰比較深刻的幾次回應…大大小小的逼問和傳言則更多。
其實我從沒擔心過#蘇打綠解散#這個問題,因為飯蘇打綠給我最大的安定,就是沒有人比蘇打綠的成員們更愛惜這個樂團的羽毛了。
想起很久之前在臺灣論壇PTT,有網友懟蘇打綠,說他們的音樂變得商業化了,吳青峰直接親自寫長文回復,不客氣地回應「我們什麼時候有為什麼狗屁商業改變過自己的音樂?」
2004年5月30日,蘇打綠髮表了他們的第一支正式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因此每年的這個日子,也被稱為「蘇打綠日」,到今年已經是第15年。
在這個「蘇打綠日」裡,我想和大家聊聊這支樂隊,順便安心的等待他們的歸期。
在《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這首歌裡,有這樣幾句歌詞:
大約凌晨三點半醒過來
莫名其妙喝了一杯蘇打
厭世氣泡嗝出了一片綠林
微微不安
吳青峰用幾句話帶出了蘇打綠的團名,也暗暗表達了整個團體的基調:蘇打水一樣的清新自然,綠林般的希望,卻也有些許的不安感和厭世感。
其實在《空氣中》之前,蘇打綠便有了他們自己的作品,他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首歌,叫作《窺》,來自於吳青峰高三時參加歌唱比賽前的創作。
在這首帶著輕蔑卻同時又有關切的歌裡,吳青峰便已經寫出了「放一顆星球在你的眉頭,等你開口再長出宇宙,要我伸出手在你的背後」這樣的金句。
蘇打綠的團名其實原本是鼓手小威提議的,小威突發奇想,決定讓樂團取名叫「蘇打「,而吳青峰硬要加一個他本人喜歡的」綠「字,於是華語樂壇的樂團裡最好的團名之一——」蘇打綠「便誕生了。
而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唱片裡,實際上是角頭音樂發行的《少年ㄞ國》,這是《ㄞ國音樂》的第二輯,巧合的是,在1999年發行的第一輯中,出現了吳青峰師大附中的學長陳信宏的聲音,而後者的樂團叫作五月天。
樂迷們能在20世紀的末尾和21世紀的開頭看到五月天和蘇打綠這兩個樂團的橫空出世,也是一種幸運。
繼續說回蘇打綠,其實相比於如今風傳的解散危機,2003年,在「蘇打綠日」還未到來之前,他們是真的打算解散,這一年他們都要從臺灣的政治大學畢業,於是便決定舉行「in summer」(印夏天)臺灣西部小型巡迴表演,而命運也安排了他們再這場巡迴中遇到了林暐哲。
在海洋音樂祭熱浪搖滾的舞臺上,臺下的林暐哲聽得如痴如醉,這位曾在魔巖唱片包裝過楊乃文、陳綺貞等歌手的音樂製作人,與蘇打綠的第一次相遇便決定籤下他們。於是乎,本打算解散的蘇打綠加入了林暐哲音樂社,正式被推向市場,邁入了樂團的第二樂章。
2004年5月30日,蘇打綠與陳綺貞和陳珊妮同臺參加了政大的School Rock演唱會,同時於當天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正式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
即便進入了主流樂壇,蘇打綠的身上依然保持著濃厚的獨立氣息,在女巫店表演的同時,他們發行了純手工壓制的專輯《魚丁糸首張專輯試聽吸滴》。
在《蘇打綠》同名專輯發行前,他們在臺灣的人氣已經沸騰,吳青峰在PTT上發起了「只要板上人氣白爆就發新單曲」的活動,結果粉絲的熱情讓《遲到千年》這張單曲在專輯出街之前順利發行,而蘇打綠也在The Wall Live House舉辦連續八周爬牆搖滾紀事,創下6000人次觀看的live house演出。
接著,就是我們熟悉的《小宇宙》了,專輯中的《小情歌》難得地取得了市場和樂評屆的雙重成功,在第18屆金曲獎上,這首歌讓吳青峰拿到了最佳作曲人獎,同時,蘇打綠也收穫了他們的第一座金曲獎最佳樂團的獎盃。
《小宇宙》專輯封面。
2007年,獲得金曲獎最佳樂團的蘇打綠拍攝寫真。圖/視覺中國
接下來的第三張專輯《無與倫比的美麗》和現場專輯《陪我歌唱》,蘇打綠的音樂事業繼續向前進發,《無與倫比的美麗》更是讓他們蟬聯了最佳樂團,與此同時,樂團在華語地區也難免被貼上了「小清新」的標籤。
林暐哲後來回憶,當時他和蘇打綠的團員們在討論樂團給人留下的印象時,大家最討厭的標籤不約而同全部都是「小清新」,但在華語地區,這個既定印象已經形成。
其實這個標籤也怪不得聽眾,就拿《無與倫比的美麗》同名主打曲來說,創作的背景是海洋音樂祭的後臺,張懸告訴吳青峰自己的夏天過得很糟,吳青峰便寫出了「你知道當你需要個夏天,我會拼了命努力」這樣的歌詞。
而MV中,劉家凱扮演的男主角在浴缸裡的表演十分性感。到歌曲最後,穿著紅色上衣的吳青峰在草原上唱出「我有你的草原」後微笑轉身,從歌曲的故事,到歌曲本身,再到MV,都給人強烈的文藝感。
但蘇打綠和林暐哲本身卻並不喜歡被文青們奉如圭臬的「小清新」的封號.
於是,蘇打綠開始了樂團迄今為止最為人稱道的「韋瓦第計劃」,靈感來源是寫出了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的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蘇打綠以「One Season, One Concept」,四個季節,四座城市,用四種情緒製作四張專輯。
↑
《春·日光》中間是樂章的點號,因此每首歌之間用音樂分隔開來.
↑
《夏/狂熱》中間是斜槓,這是詩歌分隔句與句之間的符號,每首歌之間便用詩歌的念白來分隔。
↑
到了《秋:故事》,冒號是說話的符號,中間的分隔成了他們的交談.
↑
而最後一張《冬 未了》,專輯名稱中的留白變成了兩首歌之間的空軌。
四張專輯也分別用四種顏色代表了古希臘神話中的四位神,在最後一張專輯《冬 未了》中有一首《未了》,吳青峰用歌詞將這四位神全部代入:
推著上山巨石
親愛,薛西佛斯
不知道第幾次
命運,被他堅持
他午睡 他狂歡
她教大地拾穗
而你靠你蹣跚
支撐自己輪迴
四張專輯,蘇打綠分別找到臺東、倫敦、北京和柏林四座城市作為專輯主題的代表,而風格上,又貫穿了民謠、搖滾、詩歌和古典四種。
在筆者心目中,說韋瓦第計劃是華語流行樂壇最宏大和成功的企劃也不為過。
時至今日,依然有人妄言蘇打綠是小文藝、小清新,對這種持這種看法的人,我覺得只需要讓他們聽一聽《冬 未了》中的《他舉起右手點名》便足夠有說服力。
這首歌在想像被希特勒下令帶往集中營的一群人,被拐騙進永無天日的火車上,一路到未知盡頭的心情。
歌詞中,吳青峰直白地寫出「移民 俘虜 同性戀 吉卜賽 猶太 有沒有它這麼恨我們的八卦 幾十年後 世界會不會還一樣」,無疑能看出他對於社會問題的關切,和創作上的野心。
《冬 未了》在奪得金曲獎五項大獎並進行了巡演後,蘇打綠便進入了休團期。
在《樂隊的夏天》裡,吳青峰說蘇打綠說好了要放風三年
今天是第15個蘇打綠日。
但還好,這個樂團讓我們很安心,因為重逢的那一天一定會到來。
即使在休團期,大家還是會聚在一起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轉發朋友圈和留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