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集潘愛民:怎樣造一幢斯塔克大廈

2020-12-21 TechWeb

作者:李青崖 石永紅

來源:青崖財經(ID:qingyacaijing)

01-2019

技術大神首次創業是怎樣一種體驗

作為一個因極致的專業能力已經被業界「封神」的人,在將近「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首次創業是怎樣一種體驗?潘愛民博士最適合來回答這個問題。

READ MORE

幾個月前(2018年9月),48歲的潘愛民註冊成立了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指令集),開始了他的首次創業。在此之前,他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架構師;稍早一些,他是盛大創新院開發作業系統的首席;更早一些,他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副教授

潘愛民在北京大學讀博士時的導師是王選院士。另外,潘還有兩個標籤最為業界所熟知:「最熟悉Windows內核的人」、「程式設計師之父」。皆因潘從1999年起,陸續原著、譯著出版了許多經典的計算機圖書,涉及C/C++編程、COM原理、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Windows作業系統等主題,包括《COM原理與應用》、《Visual C++技術內幕》、《COM本質論》、《C++ Primer中文版》、《計算機網絡》、《Windows內核原理與實現》、《深入解析Windows作業系統》等經典之作——這些書,曾影響了幾代程式設計師。

值得一提的是,潘愛民還為清華大學姚期智軟體實驗班授課多年——清華姚班是計算機科學頂尖人才中的人才班,曠視科技的三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楊沐,小馬智行Pony.ai創始人樓天城、風雲直播創始人張旋等,都曾是姚班學生。

潘愛民這樣一位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大神,此次創業直指「智慧建築」——類似於漫威電影鋼鐵俠的斯塔克大廈(Stark Tower),結合了IoT(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擁有高度智能的智慧建築。

△漫威電影中的斯塔克大廈

為此,潘愛民提出商業智能作業系統(BI-OS,Business Intelligence Operating System)的概念,將一個樓宇或者園區看成一臺電腦,並為這臺電腦安裝一個作業系統,由這個作業系統來控制各種硬體設備,上層應用在這個作業系統提供的功能基礎上實現各種人性化的需求。而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願景就是:讓城市裡的每個建築有機體都安裝一個作業系統,讓它們有自己的大腦,通過場景智能化實現整體的智慧。

作為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大神級人物,潘愛民有著驚人的資本吸引能力。公司還沒註冊,僅僅是憑著這個想法,指令集就吸引了數千萬元對普通創業者來說堪稱豪華的天使投資。

然而,這本來也不是普通創業者所能進入的賽道。從智能家居、智慧樓宇再延伸到智慧園區、智慧城市,這是一個極有想像空間的大市場,巨頭們已紛紛入局卡位,成為近年來的新熱點。像2017年底啟用的騰訊新總部,也因其智能化的設計與體驗吸引了大量眼球。而百度、阿里巴巴、京東、小米等網際網路巨頭也都各有各的布局。

這條高級賽道,真正能領跑的都是BATJM這樣的行業巨頭,一般的選手只能陪跑,那麼,潘愛民和他的指令集,是領跑的還是陪跑的?且聽「青崖財經」整理的潘愛民的第一人稱講述(基於採訪信息的寫作,未經潘本人確認)。

這是技術創業最好的時代

這是我的第一次創業,也應該是最後一次創業。我是1970年生人,程式設計師出身。有朋友問我,我這個年齡還出來創業,是不是有些晚?和我同時代年齡差不多的優秀程式設計師們相比(馬化騰1969,雷軍1969,梁建章1969,周鴻禕1970,丁磊1971——「青崖財經」注),我現在才出來做CEO,確實是晚了些。但是從我要創業的方向來看,是恰當其時。這是一個技術恰好能夠充分發揮其價值的時代,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好。

△潘愛民博士

我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觸網,親身經歷了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衰落,再到現在開始的被賦予無限可能的人工智慧時代,而且我是研究作業系統的,有著比別人更深刻、更直接的感觸。

我們現在所感受得到的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其實就是經過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技術積累之後,突然間有一天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比如人工智慧的很多算法都是需要大量的計算,不斷地迭代,用大量的數據進行學習和驗證。當這些算法發展到2016年,所依賴的大量數據有了,算力也有了,就迎來了這兩年大數據人工智慧在各種應用場景的爆發。

而我恰好又有紮實的技術背景,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時代的機會。無非就是我來做一點什麼樣的事情,比如說做智慧樓宇/智慧園區或者其他的事情——所以就出來創業了。

為什麼要選擇智慧樓宇的方向

在過去十年多的發展和積累後,移動網際網路和IoT技術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正在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然而,IoT設備單獨能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某種程度上很多設備只是提供了一個聯網功能加上遠程控制功能,如何利用聯網上傳的數據,或者如何進行遠程控制,往往不是單個設備系統所能決策或決定的。舉例來說,智能家居是個很好的概念,各種家電設備也趨向於智能化了,然而,人們對於智能化的感受並不明顯,甚至有時候覺得反而更麻煩。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這裡的關鍵問題,並不是單個系統或設備的智能化做得不好,而是在特定場景下的系統性智能化沒有做,或者做得太淺。隨著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發展,我們應該從整體場景來看智能化的需求,這樣才能發揮智能設備的真正效用。

樓宇或園區是一個人群集中,智能化需求強烈的場景,雖然智慧樓宇已經發展多年,但目前總體上還停留在初級集成的階段,即將樓宇的各個智能子系統簡單地集成到一起,而集成之後的總體智能尚缺乏考慮。BI-OS恰恰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承載起場景智能化的基礎平臺。

△以BI-OS為基礎的智慧樓宇/園區解決方案示意簡圖

因此,我們的切入點是場景,家居是針對家庭的場景,酒店也有自己的場景,城市也是一個範圍更大的場景。樓宇和園區是一個商業化基礎相對比較好的場景,而且也相對可以掌控實施節奏。最終我們選擇從智慧樓宇和智慧園區入手,基礎的設備智能化已經有了很好的市場條件(絕大多數種類的智能設備都可以在市場上採購到,並且價格較為合理),技術的進展已經基本可以滿足此場景下的智能化需求。除了IoT以外,主要涉及的技術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

選擇樓宇和園區,一方面可以實施「場景智能化」的概念,另一方面,未來可以拓展的方向較多,比如酒店、農業園區、工業園區,縮小範圍的話,可以到家庭;放大範圍的話,可以到城鎮、城市一級。最終實現全面的智慧生活。

如何去和巨頭們競爭

知道我創業做智慧樓宇/智慧園區的商業作業系統,不少朋友都會問我,如何去和BATJM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做競爭?

在我看來,這些巨頭們所做的事情與指令集的創業切入點並不一樣,或者可以這樣形容,我們要去的方向都一樣,但是走的道路不一樣。

即使同樣是落在智能建築上,無論是A還是T,都是從智能建築的某個局部出發,比如交通、水電、用戶體驗或者管理效率等。而對於指令集來說,智能建築本身應該具備像Windows一樣的作業系統,否則連接再多的智能設備也只是局部的智能。如果沒有「Windows」,雖然我們照樣可以編輯一段代碼然後開始工作,但沒辦法複製到另一臺電腦上。而「Windows」的出現讓這一套功能變得可複製、可產品化。

我們不擔心巨頭競爭還有一個原因是,做智慧樓宇不是一個純線上的事情。網際網路巨頭們可以投大量的人力、物力快速地做一套出來線上的東西出來,但只要涉及到和線下結合,就有很大的鴻溝要跨越。這麼多年來,線上的生意,並沒有完全取代線下商業,就是一個顯證。

我覺得在做的過程當中,經驗還是很重要的。我們項目的落地過程,也是在跟我們合作方建立信任的過程,最終我們會建立起很多合作夥伴,除了建築設計院、系統集成商,還有很多設備供應商,甚至還有一些施工單位。比如我們正在和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成立聯合實驗室,還跟重慶理工大學成立一個研究院,諸事準備就緒後都會掛牌。

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很多時候失敗並不是因為別人的競爭,而是自身的原因。做作業系統,是我們的強項。我們會利用我們的優勢快速發展,建立壁壘——如果說巨頭們真的哪天說要把我們吃掉,它也要付出巨大的資源代價。

我們提出商業智能作業系統(BI-OS)的概念,並非套用一個熱門的專業詞,而是希望能用系統的視角來看待一個樓宇或園區,視之為一個整體,從而提升整體的智能化,而不是局部一個子系統的智能化。通過數據層將底層設備的數據打通,就賦予了場景智能化的可能性。

基於前期的思考,我們成立了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來踐行這一理念,將BI-OS的系統思考與樓宇或園區的行業結合起來。之所以取指令集這個名稱,因為指令集既是IoT設備的一個核心特徵,也是作業系統的基礎。另外,我們也希望通過指令的調度,讓整個系統,包括整個樓宇/園區,乃至整個城市,都變得更加有序。

△杭州益展商務大廈設計效果圖

目前,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標杆案例,就是位於杭州城西的益展商務大廈。跟普通的商務樓宇不同,這幢樓有自己的大腦,它運用了人臉識別、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可以實現進出大樓靠刷臉、停車不用找車位、乘電梯動態調配、無人智能餐廳餐品掃一掃快速識別自動付款等以人為中心的樓宇智慧化場景。

漫威電影中鋼鐵俠的斯塔克大廈(Stark Tower)是我理想中的智慧樓宇,不僅有外在的科技感,還要有內在的智慧,成為一個智慧體,能夠依據其在城市、社會、生活中的定位,主動融合成為社會智慧網絡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和用戶。我希望指令集能建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真正智慧的「斯塔克大廈」。

相關焦點

  • 像「斯塔克工業」一樣的智能製造
    全世界的漫威迷們,都知道有一家叫做「斯塔克工業」的公司,生產出了一個個超級英雄鋼鐵俠。
  • 融象數科與指令集智能科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聚焦智能物聯網技術的...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14日,浙江融象數科控股有限公司與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慧物聯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融象數科聯合創始人、總裁吳燁維,指令集智能科技CEO潘愛民出席籤約儀式,並代表雙方籤署協議。
  • 原來是他買下了斯塔克大廈
    如果斯塔克大廈屬於神奇四俠,那麼前復仇者聯盟總部已經變成了巴克斯特大廈。如果它被諾曼·奧斯本買下,那麼漫威電影宇宙可能會開啟所謂的「黑暗統治」時代,諾曼·奧斯本將在一段時間內接管漫威電影宇宙。然而,漫威在2019年聖地牙哥動漫展上發布的第四階段聲明提出了第三種可能性。
  • 漫威腦洞:《復聯4》鋼鐵俠回到斯塔克大廈,賈維斯有沒有發現?
    但是,依照咱們對漫威鋼鐵俠的了解,其實整個斯塔克大廈在《鋼鐵俠1》時期,就是一個匯聚了各種高精尖科技的地方,甚至在當時鋼鐵俠就已經擁有了,非常先進的人工智慧科技——賈維斯。但不可置否的是,在《復聯4》當未來時空的鋼鐵俠悄悄進入斯塔克大廈的時候,過去時空的鋼鐵俠卻是沒有收到絲毫的來自人工智慧科技「賈維斯」的提醒!這是為什麼呢?
  • 《復仇者聯盟4》中鋼鐵俠回到斯塔克大廈時,賈維斯發現他了嗎
    大家好,在《復仇者聯盟4》中有個片段是鋼鐵俠穿越回斯塔克大廈,有很多朋友懷疑斯塔克大樓的總管賈維斯發現了他的到來,我們來分析一下可能性。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賈維斯,根據它的能力來判斷一下他是否能夠發現鋼鐵俠回到了斯塔克大樓。
  • 《復聯4》鋼鐵俠溜進2012年的斯塔克大廈時,賈維斯發現他了嗎?
    《復聯4》中有這麼一段情節:2023年的鋼鐵俠,美國隊長及蟻人,溜進了2012年的斯塔克大廈。在這段情節裡發生了很多有趣且關鍵的故事,比如洛基溜走與「九頭蛇萬歲」等等。那麼問題來了:鋼鐵俠回到斯塔克大樓時,賈維斯有沒有發現他?如果發現他了,賈維斯當時的心理活動會是怎樣的?首先,賈維斯一直沒有像奧創一樣智能到自我進化(至少劇情沒有體現過)。
  • 漫威電影中的豪華建築,斯塔克大廈如同狼堡,最豪華的已不復存在
    漫威:電影中的豪華建築,斯塔克大廈如同狼堡,最豪華的已不復存在!   在黑豹這個英雄沒有出現之前,斯塔克一直都是漫威當中最有錢的英雄,這個無論是在做英雄,還是做事業上面都非常牛的角色,真的是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想要達到的生活狀態吧
  • 這兩幢建築造型看起來很像,一幢在國內一幢在國外,哪一幢好看?
    世界上總有不少雷同的建築,這些建築設計得很相像,不是說誰抄襲誰的,只是碰巧類同而已,當然,有些是借鑑造出來的。在深圳就有一幢高樓和倫敦的一幢高樓很像,這兩幢建築造型像個「子彈頭」,只是一個比較尖,一個比較圓潤一點,各有各的美,它們在眾多的盒子樓面前顯得很特別,很醒目。
  • 蜘蛛俠2片尾彩蛋疑似洩露,邪惡六人組侵佔斯塔克大廈,綠魔回歸
    在彩蛋中,神秘客出現在一座高樓大廈的某灰暗的房間內,從窗戶往外眺望,不過鏡頭是從內往外,暫時還看不到大廈本身。而黑暗的空間中則傳出了一個聲音,似乎是俄羅斯口音「他打敗了我們,但很快他就會付出代價」!沒錯,這個就是變色龍,致幻客轉身回答道「德米特裡,還好有你在,我不是一個人」!
  • 內德·斯塔克演員談《權遊》第一集便當領的很震撼
    今年是《權力的遊戲》播出10周年紀念,扮演內德·斯塔克的肖恩·賓近日再度談起第一季片尾角色的突然死亡。對於沒讀過原著的觀眾來講,讓男主角內德·斯塔克在季終集領便當,相當震撼。隨著後面幾季的播出,觀眾才發現內德的死只是「開胃菜」。
  • 樂高繼一比一打造鋼鐵俠後再次打造斯塔克大廈,這些細節全都體現
    接下來漫威再一次還原出超級英雄託尼史塔克的大廈,作為電影當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建築物樂高也同樣用積木進行還原。 經典的復仇者聯盟標誌醒目的出現在大廈之上,樂高的細節也同樣打造的很好。例如在大廈上託尼曾經有一套裝置用來更換戰甲,雖然僅僅在早期電影當中得到體現但是在樂高還原當中也同樣對它進行了保留。
  • 基於Android的ARM彙編語言系列之五:ARM指令集與Thumb指令集
    章節列表之一:ARM彙編語言開篇之二:C/C++程序生成ARM彙編程序的過程分析之三:ARM彙編語言程序結構之四:ARM處理器的尋址方式之五:ARM指令集
  • ARM彙編指令集之三——跳轉指令
    ARM指令集中的跳轉指令可以完成從當前指令向前或向後的32MB的地址空間的跳轉,包括以下4條指令:1、 B指令B指令的格式為:B{條件}目標地址B指令是最簡單的跳轉指令。一旦遇到一個B指令,ARM處理器將立即跳轉到給定的目標地址,從那裡繼續執行。
  • 《鋼鐵俠2》虛擬宣傳 斯塔克博覽會即將開幕
    這就是2010年斯塔克博覽會(Stark Expo 2010)!   不過,這場博覽會是虛擬的,它只發生在派拉蒙暑期大片《鋼鐵俠2》影片當中。在這一集裡「鋼鐵俠」託尼·斯塔克繼承了老爸霍華德·斯塔克的遺志,再度舉辦了「斯塔克博覽會」。該博覽會是霍華德·斯塔克於60年代開創的,旨在展示全世界的工業和科技成就。
  • 關於斯塔克工業,你所不知道的冷知識
    01斯塔克工業是一個家族企業19世紀初,託尼的爺爺艾薩克創立了斯塔克工業,在工業革命初期建立了斯塔克家族的影響力所以,即使霍華德掌權,斯塔克工業也傾向於製造機器人來消滅好人。他在海邊蓋了一幢又大又豪華的房子,過著花花公子的生活。然而,樂觀是為了提供一個相對黑暗的故事線。例如,有一次,一個女朋友開槍打了託尼,致使他腰部以下都癱瘓了。幸運的是,託尼開發了一種生物晶片解決了這個問題。如果說託尼的個人生活充滿了風暴,那麼他的職業生涯也同樣充滿了危險。他得知,奧巴迪亞自殺時,他的老對手賈斯汀·哈默買下了斯塔克國際。
  • 蜘蛛俠2彩蛋曝光,小辣椒變成窮光蛋,斯塔克大廈都被反派收購?
    這樣就導致小辣椒目前變成了一個窮光蛋,只擁有在湖邊的一棟房屋,像現在看到這裡的時候,很多的小夥伴都會非常的詫異,難道我們的神盾局這點事不去管管這個事情麼並且蜘蛛俠英雄遠徵這個時候距離復仇者聯盟四並沒有多久,鋼鐵俠的女兒摩根還處在很小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他的家庭遭遇到經濟危機,恐怕很多的觀眾都會為其打抱不平吧,畢竟鋼鐵俠生前這麼有錢,死後的待遇卻這麼差,實在是讓人有些唏噓並且有人透露就連鋼鐵俠的斯塔克大廈
  • 常用ARM指令集及彙編
    一、ARM處理器的尋址方式二、指令集學習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
  • 現實中的鋼鐵俠斯塔克工業總部大樓,明年開業,紐約新地標
    電影裡鋼鐵俠的斯塔克工業總部大樓位於紐約,外形炫酷。其實這棟大樓是電腦合成的,其位置在現實生活中是Metlife Building,大都會人壽大廈近幾年,位於曼哈頓中城、緊貼哈德遜河和High Line的Hudson Yards(哈德遜廣場),已經成為了曼哈頓新的CBD。
  • 這裡真的不是「斯塔克工業」?
    相信資深的漫迷一定都對漫威系列電影中斯塔克工業運用了無數雷射等黑科技製造武器的畫面影響深刻。在漫威的世界裡,斯塔克工業可是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事實上,在如今汽車生產工藝中,也已經逐漸開始出現了那些曾經我們以為只在科幻片當中存在的「黑科技」。
  • 他開啟了漫威宇宙的大門,託尼.斯塔克,有一顆溫暖的心
    剛剛過去的5月裡,一句「我就是鋼鐵俠」賺足了我們的眼淚,這句話的主人就為打響指灰飛煙滅的鋼鐵俠,託尼.斯塔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十年前的美國科幻電影《鋼鐵俠》,這同時也是漫威科幻宇宙的開山之作。2008年,瀕臨破產的漫威孤注一擲,將所有的資金用來籌備《鋼鐵俠》,並大膽啟用有過吸毒劣跡的藝人小羅伯特.唐尼主演《鋼鐵俠》的託尼.斯塔克。要麼滿盤皆輸,要麼絕處逢生,這是漫威公司將所有的寶都押在鋼鐵俠身上時候的準則。果不其然,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濃重的《鋼鐵俠》一經上映,立即引發一輪狂熱的觀影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