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8月27日的記者會上說,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精神健康。全球範圍內,精神健康已經是一個被忽視的健康問題。全球有近10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影響,有害使用酒精導致每年有300萬人死亡,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於自殺。但是只有少數人能享受高質量的諮詢和治療。
紐西蘭,一位年輕女性在做水療 資料圖
這是個刻不容緩的數字,相信在我們身邊應該也有此類疾病的人群。那麼當有天我們也遇到這樣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醫療旅遊嗎?醫療旅遊可行嗎?要探討這個問題,首先得搞明白兩個問題,精神疾病與醫療旅遊。
醫療旅遊是將旅遊和健康服務結合起來的一種旅遊形式。是指旅遊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遊覽區,在旅遊的同時享受健康管家服務,進行有效的健康管理,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世界旅遊組織將醫療旅遊定義為以醫療護理、疾病與健康、康復與修養為主題的旅遊服務。
定義中,有這樣的重點:
首先,選擇合適的遊覽區。其次,遊覽時接受治療。最後,達到身心健康。通俗來講,就是將治療放置到旅行中進行,然後讓患者康復。
海南自貿港,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掛牌儀式現場 資料圖
精神疾病又稱精神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
從以上定義來看,有這樣的重點:
病因:生物學、心理學、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大腦功能失調。結果: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出現障礙。通俗的講,就是因心理或生理原因,引起大腦功能失調,導致了人的認知、情感等出現障礙。
海南自貿港,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掛牌儀式現場 資料圖
旅遊對普通人能帶來什麼?旅遊本來就是件美好的事情,相信每個人在選擇一次旅行之前,都是想去放鬆身心,獲得快樂,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正能量的補充,然後再投入到生活中。在這個過程中,大多人會經歷比較大的運動量。通過一段旅行後,人們往往在面對接下來的生活時,會更輕鬆、自如,愉悅感所佔比例會大大提升。
拉扎勒斯的情緒認知-評價理論。拉扎勒斯的情緒認知-評價理論中認為,情緒是人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在情緒活動中,人不僅接受環境中的刺激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同時要調節自己對於刺激的反應。
一位享受天然礦物泥的年輕女性 資料圖
在這裡,關於情緒有幾個重點。
產生:人與環境的作用。結果:人接受環境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同時,調節自己對刺激的反應。
到這裡,大概就清楚了,當人的認知、情感等出現問題,是因為環境事件的刺激,在被刺激的同時,人會調節自己。
那麼,簡單的理解,此時將患者置於一段美好的環境中,患者會受到環境影響,並自身會做出調節,此時再加入治療,那麼效果將會事半功倍。
到此,就可以簡單地得出一個結果,如果我們出現認知、情感等方面的障礙,通過醫療旅行,是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的一種方式。
一位年輕女性在泳池中放鬆身心 資料圖
全球近10億人受精神健康影響,這個數據,真的是比較嚇人,如果當我們遇到時,醫療旅遊應該是可行的,是可以能更好地幫助到我們的,是可以成為我們選擇的一種方式。但是,在選擇「醫療旅行」時,一定要謹慎,並且擦亮眼睛,以免上當受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