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4位鋼琴家公開演奏過這首曲子 唯一的中國人不是郎朗李雲迪而是她

2020-12-12 騰訊網

如果你看過霍洛維茨在1968年卡內基音樂廳演奏的《卡門主題變奏曲》,你會被他在鍵盤上電光火石般的神奇演奏驚得目瞪口呆。而這一切又在世界青年鋼琴家、中國鋼琴家王羽佳的現場發生了。

王羽佳演奏《卡門主題變奏曲》

這部作品《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BIIET』S CARMEN》是大師為自己創作的一部極具演奏難度的炫技作品。霍洛維茨在彈奏這部作品時,已然將鋼琴演奏變化成為一種高度激烈的競技運動:此起彼伏的大跨度跳躍擊鍵,密如驟雨的琶音,左手與右手你追我趕的對抗。這時的大師已經完全成為一個鍵盤上的魔術師,給予欣賞者帶來的是一個驚嘆又一個驚嘆。這部變奏曲的難度之大,以至於很少有鋼琴家願意去觸碰。

迄今公開演奏過這首曲子的大師僅有俄羅斯的霍洛維茨,瓦洛多斯, 基辛, 馬祖耶夫以及中國的王羽佳。

王羽佳六歲時便開始公開演出,拿一等獎已然是家常便飯;九歲時父母將她送入中央音樂學院跟隨著名鋼琴教育家凌遠教授學習,凌教授根據她的手指條件和興趣為她找到了適合的方向和練習重點,還參與拍攝了很多凌教授的教學示範視頻;直到十四歲前往加拿大蒙特皇家音樂學院,後來天賦異稟的她考上了連歐陽娜娜都讀不下去的塔尖級音樂院校——柯蒂斯音樂學院。

多年前的鋼琴教學碟片裡

示範演奏的女孩就是王羽佳

王羽佳的鋼琴成就絕對不是父母逼出來的,比如小時候被父親拉著一天練琴8小時的郎朗。王羽佳完全是另一種路子,家庭沒有經濟壓力,父親王建國是中央民族樂團的副團長,音樂世家的她很小的時候就對鋼琴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她從小就一天到晚就趴在琴上彈,拉都拉不下來...她對鋼琴有著常人絕對無法比擬的愛,對她來說,彈琴才是世界上最棒的玩具,根本玩不膩。還有家裡極其優秀的資源做加成,王羽佳的成長速度驚人到「變態」。

別說「別人家的孩子」了,這簡直是「別人家的神童」。

當《紐約客》的珍妮特·馬爾科姆和王羽佳談起她作為天才的童年時,她說:「哦,沒錯,我的確是個神童,他們現在還會叫我神童。還記得我第一次去音樂學院的時候,那會兒我已經是個童星了,所有的孩子都盯著我看,就好像我是動物園裡的一個新品種 『我天,她來了』。」

1999年,在8月份的拉維尼亞音樂節(Ravinia Festival)上,為了替代音樂家安德列瓦茨(Andre Watts)的表演,指揮大師艾森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找到了郎朗。

每位因病缺席的前輩鋼琴家

都會造就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

2005年的一場音樂會,羅馬尼亞鋼琴家拉杜·魯普因病上不了臺,還在琴房悶頭練琴的王羽佳接到學校通知:

「渥太華那邊來的指揮家祖克曼欽定你來做替補!」

「蛤?彈啥?」

「演奏的曲目是貝多芬的《第四鋼琴協奏曲》。」

「苟利樂團……」

「得得得,別念了趕緊準備去!」

於是王羽佳就這樣得到了第一次大型音樂會的演出機會。

年輕的她面對如此大的場面十分淡定和沉著,演出如期進行並且非常成功,隨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合作蜂擁而至,於是她成功的依靠自己強大的實力走進了世界的舞臺。

王羽佳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老師對其正確引導、父母的對其性格塑造,最重要的是自己對於音樂的熱愛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

再好的天賦,沒有後天的練習,也只能成為枉然。

人在智力上差別不大

不同的只是熱情和努力

現在,王羽佳已經成為當代為數不多的優秀女鋼琴家之一,她不僅可以駕馭拉赫瑪尼諾夫般的狂妄炫技,又擁有內田光子式的深邃細膩,可以說是剛烈和柔美共存。

成就如此,王羽佳除了天賦外,和以下兩個方面不無關係。

一方面,她的啟蒙老師引導的好,基本功打得紮實。

因為王羽佳的手指長纖細、靈巧,因此凌遠教授主要將她往靈動、秀麗、真摯和浪漫風格的方向培養。比如凌遠教授給她的蕭邦《圓舞曲》、《諧謔曲》、《迴旋曲》和《第一鋼琴協奏曲》,還有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輕盈」》等作品。所以,她從很小的時候,就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演奏風格。

加之七和弦的練習,使手指更有力量,支撐得更好,王羽佳手指的獨立訓練從下就打下了很好的底子,連她自己在採訪中都說:「我比較幸運,老師教法都是很正確的,沒有讓我走什麼彎路,而且老師的想像力豐富,引導的好,基本功雖然枯燥,只要一想到基礎打好了,將來會受益,很容易就堅持下來了。」

另一方面,最為重要的是,王羽佳自身對於彈琴抱有積極的態度。

在一次訪談中,她就透露了自己小時候練琴的經歷。「主動學習、自己做主、效率最大化、從未被家長逼練琴」。小時候的王羽佳,就體現出了對鋼琴的專注與熱愛。

她的老師凌遠教授曾說:「她從小就愛粘在琴上,沒有人逼迫她。6、7歲時,就連晚上媽媽給她洗腳,她都捨不得離開琴凳,手都還在彈琴。」

10歲的王羽佳演奏《蕭邦 幻想即興曲》

為《紐約時報》撰寫評論的安東尼· 託馬西尼則這樣寫道:「王羽佳的藝術鑑賞力遠超凡輩……她令人讚嘆地表現了所有細節,包括樂曲的內聲部以及和弦的色彩。第一樂章充滿銳氣和勇氣,接下來的諧謔曲帶著惡作劇的意味與跳躍的節奏」。

你說這是天賦?

但王羽佳也說:「我認為天賦和勤奮都重要,天賦越大越需要耐心和時間,把天賦挖掘出來。

相關焦點

  • 周杰倫的鋼琴水平怎麼樣?和郎朗,李雲迪比較誰更勝一籌?
    一時間這首曲子讓8090後乃至00都沸騰了。百度熱搜榜持續不斷飆高。而那首歌的MV在QQ音樂播放次數已經高達2559萬次。MV中周杰倫彈奏的三角鋼琴也進入人們的視野,最近有網友便開始留言問:周杰倫的鋼琴水平在鋼琴界中屬於什麼級別呢?
  • 李雲迪:不介意與郎朗比較
    李雲迪談到錄製貝多芬作品時說,「蕭邦是我的最愛,」李雲迪坦承,「但我認為如今是時候彈點貝多芬,特別是這三首奏鳴曲。這不僅是他的浪漫主義階段作品中,我最愛的三首,同時也是最出名的三首。無論是古典音樂發燒友還是普通聽眾——幾乎人人都知道這些作品。每首奏鳴曲都很美,也充滿激情。」  對李雲迪而言,在自己演藝生涯的這個階段錄製貝多芬作品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進步。
  • 郎朗:追趕李雲迪的日子
    見朱教授之前,郎國任叮囑郎朗:「在這個老師面前練琴,一定不能出錯。」郎朗把曲子練得滾瓜爛熟。朱教授聽完之後,誇獎他:「這孩子有天分,我願意收他做學生。」這句話說完,郎國任沒有露出笑意,他問老師:「郎朗要在全中國彈鋼琴拿第一名,然後是在全世界。這可能嗎?"朱教授勸他不要過於心急,但他堅持讓郎朗比其他孩子接受強度更大的訓練。
  • 職場精英/郎朗:追趕李雲迪的日子
    1982年,中國鋼琴界同時誕生了兩位神童——郎朗和李雲迪。美國《紐約時報》曾評論:「如果說郎朗是激情冒險家式的天才,那麼李雲迪就是抒情王子式的天才。」他們幾乎同時成名,一樣為中國取得了榮譽,都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從兩個人的名字登上國際樂壇的那刻,關於他們的比較就未曾停止過。
  • 郎朗娶小12歲混血美女,周杰倫昆凌到場見證,李雲迪卻在幹這件事
    ,據悉,郎朗的妻子也是位鋼琴家,而且精通5國語言,無論顏值還是才華都秒殺很多女明星。郎朗這次婚禮在法國舉行,婚禮現場除了很多鋼琴家到場,還有郎朗的好友周杰倫攜妻子昆凌到場見證,並且在婚禮上,周杰倫和郎朗「相彈甚歡」,兩人四手聯彈《青花瓷》,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郎朗的妻子Gina Alice是德韓混血,她不僅會說中文,還用中文宣讀愛情宣言,被網友調侃「十級東北話」。
  • 郎朗和李雲迪-中新網
    郎朗和李雲迪 2015-06-04 16:46:44節目是去年錄的,中國鋼琴家郎朗和維也納愛樂合作演出,指揮是德國藝術家艾森•巴赫。  中國人最愛拿郎朗和李雲迪來對比,確實是個有意思的題目。很巧,兩位近年很紅的鋼琴家都是1982年出生的,又同樣在世界鋼琴比賽得獎,可是兩人又如此不同,從外形到性格,以及藝術風格都是迥異的,甚至互為相反的。所以才有人慨嘆:「既生瑜,何生亮」;認為「一山不能藏二虎」。
  • 郎朗李雲迪演繹「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2003年02月18日10:55:22 網易社區 李俊   青年報消息,籤約環球唱片DG的郎朗,現在名正言順成為李雲迪的同門師弟。兩位同是國際上倍受矚目的中國「鋼琴天才」,現在雙雙被收歸環球唱片門下,兩虎一山相遇,會不會互搶風頭?  唱片公司負責人卻向記者明確表示,這兩人藝術氣質、造詣完全不同,不存在任何衝突。對二人來說,反而能互相切磋、促進,中國音樂已經越來越受國際重視。  李雲迪比郎朗先跨進環球大門,創下環球唱片DG籤約首個華人的紀錄。
  • 鋼琴演奏家-李雲迪
    上篇文章介紹了郎朗,以及郎朗為什麼被黑。這一篇主要是介紹鋼琴演奏家-李雲迪。一提起李雲迪,大家的印象應該都是優雅,細膩,帥氣,鋼琴王子。確實,優雅帥氣的外表,細膩的演奏,高超的演奏水平,都集在一個人身上,引得多少人羨慕。說說李雲迪的成名經歷,2000年,李雲迪受中國文化部選派參加第十四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是世界上最著名、級別最高的鋼琴比賽之一,每5年一屆,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辦,以嚴格著稱。若評委們認為某一獎項沒有參賽者有足夠資格得到,就會讓該獎項懸空。
  • 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
    郎朗:我與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這首曲子是挺有緣分的。10歲時,我就開始看鋼琴大師古爾德演奏的錄像。那時候,我並不太清楚《哥德堡變奏曲》這首曲子有多麼難,但我聽完古爾德彈的曲子後,我就感覺巴赫的音樂非常有創造性。當時我就在想,有朝一日我也要錄這首曲子。不過,因為這個曲子實在是太有象徵性,所以我只是光敢練,不敢錄,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
  • 所以第一本「蕭邦護照」獲得者是郎朗還是李雲迪?到底誰在說謊?
    文/米多(文章出品原創號蝸牛娛樂話,禁止轉載)提到國內年輕有為的鋼琴家,相信大多數人立馬會想到兩個人,一個是李雲迪,另一個就是郎朗。最近,有網友發出質疑「到底誰是第一個獲得「蕭邦護照」的中國人?李雲迪還是郎朗?」
  • 郎朗和李雲迪:當老公,你選誰?
    在中國,說起華人鋼琴家,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兩個名字:郎朗和李雲迪。說起來,這也真是一對周瑜諸葛亮似的冤家:同為少年天才,在國外進修鋼琴,一鳴驚人;籤公司要比較,演出也暗裡較勁,又都被在國內被譽為「華人之光」。
  • 郎朗鋼琴廣場再現美妙旋律:她四年來20次登臺,演奏百餘首曲目
    當晚,旅美鋼琴家、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鋼琴碩士石力佳再度亮相,這也是她第20次登上郎朗鋼琴廣場的舞臺。她告訴記者,「我是郎朗鋼琴廣場的『老朋友』了,這裡是我最愛的演出舞臺,期待能在這裡演上100場!」四年20次亮相郎朗鋼琴廣場郎朗鋼琴廣場演出季舉辦四年來,石力佳已經20次登上郎朗鋼琴廣場。
  • 郎朗、李雲迪、王羽佳練琴時間表曝光!看看大師是怎麼練琴的?
    郎朗、李雲迪還有王羽佳被稱為是中國鋼琴「三劍客」,他們一路走來的艱辛是很多人不敢想像的,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郎朗、李雲迪以及王羽佳三人小時候的練琴時間表 一直到去柯蒂斯音樂學院求學時,郎朗的練琴時間也依然長得嚇人,經常超過凌晨12點。相信大家一定見過這張郎朗在準備琉森音樂節的琴房預約卡,我們可以看到,從中午12點到晚上9點,郎朗都在琴房練琴。
  • 中國最具影響力九大鋼琴家,郎朗李雲迪齊上榜!
    2002年,鮑蕙蕎又出版了30萬字的《鮑蕙蕎傾聽同行——中外鋼琴家訪談錄》,這是國內第一本鋼琴家寫鋼琴家的書。周廣仁中國鋼琴教育的靈魂周廣仁,教授、鋼琴家,1928年出生於德國漢諾瓦。中國第一位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當今中國在國際樂壇中最具影響和權威的鋼琴演奏家、教育家。
  • 郎朗:當年的鄰居黑名單成就了今天
    前兩天的發布會上,郎朗表示,「這麼多年的演出,發現對一些專業人士來說,演奏高難度的曲目能產生共鳴,但對於更多的非專業人群,彈奏那些最初學習音樂的曲子時候,能讓大家更有感覺。」這也是他想做這張專輯的初衷。「《鋼琴書》讓我回到了對音樂最初的熱愛,這些曲子讓我有了想成為鋼琴家的夢想。」
  • 琴童十二時辰:郎朗、李雲迪的日常時間表
    瞧,這緊湊的情節,這燒腦的程度,這難熬的一天,讓我瞬間想起了琴童的暑假黑暗課程表。郎朗:從小就是練琴狂人鋼琴家郎朗自從7歲開始,就開始高強度練琴了,無論寒暑,這時間表堪稱恐怖。李雲迪:家有練琴「規章制度」「鋼琴王子「李雲迪7歲時,初步了解到鋼琴在表現音樂方面更有寬闊空間的李雲迪媽媽張小魯,經深思熟慮後,決定讓小雲迪轉學鋼琴。為了讓兒子準時學琴,張小魯每天保證在晚上6點開飯,7點準時讓兒子練琴,並一直陪他練到10點鐘。
  • 國際鋼琴巨星郎朗創造歷史 全球發行新專輯《鋼琴書》
    透過精彩演出、系列叢書、錄音作品、教育計劃,郎朗已經讓無數琴童獲得靈感,郎朗的全新專輯《鋼琴書》於今日,2019年3月29日,全球同步發行,這最新作品收錄了郎朗從小就喜愛的鋼琴小品。郎朗近期亮點包括:與虛擬歌手洛天依呈現古典全息跨界演出;專輯在全球榜單大獲成功,值得一提:憑藉《貝多芬:致愛麗絲》榮登中國公告牌流行單曲榜第4名;更是以最大規模四手聯彈鋼琴陣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 演出|演奏10位作曲家的10首經典,郎朗新年音樂會將登廣州大劇院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今年 8 月曾帶著巴赫的鋼琴文獻《哥德堡變奏曲》這套曲目來到廣州大劇院,在當時 50% 的上座率限制下,創造了超百萬的票房奇蹟。12 月 24 日,郎朗將再度登臺廣州大劇院,為樂迷帶來《正佳之夜 2021 郎朗新年音樂會》。
  • 4歲學鋼琴,8歲開個人獨奏會,這位世界級混血才女嫁來中國啦
    如此優秀的郎朗,集實力與才華於一身,已經是世界頂級的鋼琴演奏家之一。郎朗的父親也在十幾年前表示過對郎朗擇偶觀的看法:「找有權勢的,總有下臺的時候;找富裕的,郎朗也不缺錢花,我們是藝術家,注重精神層面的交流,找個皇室的還不錯,雖然我們跟查爾斯王子私交甚好,可惜查爾斯王子沒有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