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恐龍化石的一個訣竅是……先找到橙色?

2021-02-25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作者:Nick Longrich

在加拿大的荒地尋找恐龍的一個技巧就是尋找橙色。一般來說,恐龍的骨頭多呈暗褐色、棕褐色和灰色。但在荒地上,所看到的景觀大多數都是被風和水侵蝕的巖石,在那些灰褐色的砂礫中,有時你會看見橙色的閃光。如果你走進看,可能會發現那是一塊風化的恐龍骨。

那些橙色的東西是長在骨頭上的地衣,骨頭讓地衣在侵蝕的土地上有了一個穩定的立足點。這些骨頭是多孔的,在乾旱期能鎖住水分,而且還富含磷酸鹽等礦物質,這對地衣的生長至關重要。7600萬年前就已死亡的生物居然在現代生態系統中仍扮演著重要角色,想來也是很奇怪,但生命就是這樣,一有機會便會生長。

阿爾伯塔省恐龍公園的地衣 | Nick Longrich

生命幾乎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在深海熱泉的噴口,有大量細菌繁殖;在車諾比的內部,真菌在肆意生長;在南極寒冷的冰原下,線蟲在蠕動爬行。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層生物圈,這是一個巨大的地下微生物生態系統,它從我們腳下開始,一直延伸到地下數公裡的巖石中。

生命為什麼不居住於被掩埋的化石中呢?

如果化石中有生命,那麼鑑定化石中原本的生物材料就會變得非常困難。而這正是我們新的研究開始的地方,它為在恐龍骨骼中發現的有機物提供了一份詳細的報告。

流行的化石概念認為,化石中的骨頭已經完全礦化,並且全部被新的材料所取代。很明顯,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大多數骨骼中的原始礦物質——磷酸鈣會被保存下來。這和生活在幾百萬年前的恐龍體內所擁有的物質是一樣的。

神奇的是,有機分子有時也會持續存在。我們已經利用一些古老的DNA重新構建了一些近期滅絕的物種的基因組,並因此發現了一些過去的未知物種,比如我們人類的近親——丹尼索瓦人就是一個例子。古老的蛋白質揭示了已滅絕的哺乳動物箭齒獸的進化史,化石色素讓我們知曉了恐龍身上的條紋,以及它們的蛋上的斑點。

提取自恐龍化石的有機物 | Evan Saitta

更了不起的是,從恐龍的骨骼中,科學家還發現了DNA、蛋白質,甚至是細胞和血管等物質。但這些比已確認的最古老DNA和蛋白質還要古老一個數量級以上,因此一直存在一些爭議。利用恐龍的DNA和蛋白質來恢復恐龍的組織以重現進化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想法,但目前我們尚不清楚這些物質在數千萬年之後是否還能存活。

化石中的DNA大約每500年就會消失一半,在150萬年後基本上就會變得無法讀取。蛋白質則更有彈性一些,最古老的蛋白質可追溯到400萬年前,但將蛋白質中的胺基酸結合在一起的肽鍵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解,因此尚不清楚它們能否在已存在了7500萬年的恐龍化石中存活下來。

與此同時,像細菌、原生生物、真菌、植物根系和線蟲等生物會在地下茁壯地成長。為了確保我們有的是恐龍組織,首先我們需要排除那些不那麼令人興奮的其他可能性,比如因細菌生物膜造成的汙染。

為了了解恐龍骨骼中生物物質的來源,我們開展了一次獨特的野外考察,不是針對恐龍,而是針對生存在它們骨骼中的微生物。我們在阿爾伯塔省恐龍公園裡挖出了一頭尖角龍的骨床。我們用漂白劑、酒精和噴槍對工具進行消毒,然後用錫箔紙包裹化石,以防止它受到汙染。但這些化石中仍充滿了生命,這些生命來自於骨頭內部。

從化石中提取的胺基酸顯示了生命的明顯特徵。胺基酸以左、右手構型存在。生物會製造左旋胺基酸,但在死亡後,它們的結構會慢慢地來回變化,形成左旋和右旋分子的混合體。古胺基酸的比例為1:1,但在骨骼中主要存在的是左旋分子,顯示出了最近的生物活性。

一個尖角龍的頭骨 | Nick Longrich

我們還研究了骨骼中的碳。生物會從大氣中CO₂中攝取碳,其中包含放射性碳-14。碳-14會發生放射性衰變,大約每6000年就有一半的碳-14原子消失。沒有任何碳-14可以存活7600萬年之久,但是骨骼中卻充滿了碳-14。那麼這些恐龍要麼死於幾千年前,要麼就是被生物汙染了。

為了弄清曾有什麼生活在骨頭中,我們從化石中提取了DNA和相關的分子RNA,結果發現了驚人的結果:一個欣欣向榮的細菌群落。這些骨頭中含有的細菌DNA是周圍泥巖中的50倍。它們不是空著的墳墓,而是成為了一個充滿微生物的獨特微生物群落。

骨骼不同於巖石,它可以為骨髓、血管和細胞提供開放的空間,這些承載了水和營養物質的空間就為微生物創造了生存空間。骨骼還含有製造DNA和細胞膜所需的磷。此外,從骨頭中提取的與在其他地方發現的恐龍組織相似的有機組織和血管樣結構,被可以與DNA結合的螢光染料點綴得像發光的聖誕樹一般。豐富的DNA表明這些有機物是由細菌而不是恐龍製造的。

尋找有機化石有點像大海撈針,但這並不是說明「針」不存在。我們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方法來區分「針」與「稻草」。雖然我們沒有發現恐龍蛋白質,但我們發現了一些同等厲害的東西,那就是恐龍體內的生命。

阿爾伯塔省的荒地 | Nick Longrich

當被我們發現的那頭尖角龍死時,它的身體成為了其他生物的食物——霸王龍、蒼蠅、甲蟲,然後還有細菌和真菌。這一過程在它死後很久仍在繼續:它曾被埋在白堊紀的河漫灘下,後來滾滾而來的海水讓這它躺在海底100米以下,再後來它躺在了冰河時代的冰川下,最後,躺在了今天的這片不毛之地之下。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它的骨頭中聚集著許許多多的微生物。

想起來這很不尋常,在一個大型恐龍的遺骸中,微小的微生物世界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出現、進化和消失,在那些活著的與早已死去的之間,扮演著一個複雜的角色。

原文標題為「Dinosaur bones: hidden life revealed inside them」,首發於2019年7月26日的The Conversation。

原文連結:https://theconversation.com/dinosaur-bones-hidden-life-revealed-inside-them-120536.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原理」,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相關焦點

  • 非洲發現恐龍化石,刷新了人類對恐龍的認知
    相信大家對恐龍一定都不陌生,雖然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但我們依然可以從恐龍化石中領略到恐龍的龐大身體和兇猛的氣息。要知道,恐龍這一大種類生物統治地球超過一億年的歷史,如果不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恐怕現在的地球還是恐龍的世界,也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
  • 諸城發現恐龍墓地,恐龍化石為何朝一個方向,專家解密:是這回事
    在我國的山東省,有一處著名的「龍城」,它以專門盛產恐龍化石著稱。在古生物學家們的一次探查中,他們驚奇地發現,諸城遺蹟中的恐龍化石,原來具有一定的方向規律。這個規律究竟是什麼?專家又能否揭開其中的秘密?可有趣的是,雖然研究隊並未在此發現石油資源,但是卻意外地找到了許多大型的「龍骨」。出於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鑽探隊的隊長決定將「龍骨」運回市內。考古專家面對「龍骨」不由得大吃一驚,這些「龍骨」居然是大型恐龍鴨嘴龍的骨骼化石。這一驚天發現,立馬引起了我國考古界的高度重視,隨即,一場關於諸城恐龍骨骼化石的發掘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 科學家找到一塊恐龍化石,無意發現1.5mm彈孔,是誰開的這一槍?
    科學家找到一塊恐龍化石,無意發現1.5mm彈孔,是誰開的這一槍?上一代的地球霸主就是名氣響噹噹的恐龍,稱霸地球整整1.6億年。沒有天敵的它,遇到任何生物都能輕鬆拿下。恐龍矯健的身姿配上龐大的體型,這些都是它先天性的優勢,它給人留下的印象極具攻擊力。
  • 科學家找到一塊恐龍化石,無意發現1.5mm彈孔,是誰開的這一槍?
    科學家找到一塊恐龍化石,無意發現1.5mm彈孔,是誰開的這一槍?上一代的地球霸主就是名氣響噹噹的恐龍,稱霸地球整整1.6億年。沒有天敵的它,遇到任何生物都能輕鬆拿下。恐龍矯健的身姿配上龐大的體型,這些都是它先天性的優勢,它給人留下的印象極具攻擊力。
  • 諸城發現恐龍墓地,恐龍化石為何朝一個方向,專家解密:是這回事
    在我國的山東省,有一處著名的「龍城」,它以專門盛產恐龍化石著稱。在古生物學家們的一次探查中,他們驚奇地發現,諸城遺蹟中的恐龍化石,原來具有一定的方向規律。這個規律究竟是什麼?專家又能否揭開其中的秘密?可有趣的是,雖然研究隊並未在此發現石油資源,但是卻意外地找到了許多大型的「龍骨」。出於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鑽探隊的隊長決定將「龍骨」運回市內。考古專家面對「龍骨」不由得大吃一驚,這些「龍骨」居然是大型恐龍鴨嘴龍的骨骼化石。這一驚天發現,立馬引起了我國考古界的高度重視,隨即,一場關於諸城恐龍骨骼化石的發掘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在自貢發現恐龍化石,不稀奇;稀奇的是作為研究化石的,這是我第一次獨立發現恐龍化石。」李飛坦言,因為職業敏感,無論到哪種自然環境,他都會不自覺地去看看那裡的地質構造、巖層情況等。散步過程中,李飛同樣是邊走邊看。「咦?那不是塊化石嗎?」走到環湖路邊,李飛看到一處被挖開的山坡,在坡腳位置,有一塊長條形石頭,顏色明顯與周邊不同。
  • 研究證實了愛爾蘭地區首次發現的恐龍化石
    >   由於特殊的地質,此前研究人員從未在愛爾蘭找到過可信的恐龍化石。據說該島的巖層主要由恐龍時代之前或之後的材料所組成,因而幾乎掃清了在這裡發現恐龍遺骸的可能。 然而由國家博物館館長兼古生物學家 Mike Simms 博士帶領的一支研究團隊,剛剛證實了當地發現的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恐龍骨骼化石。
  • 化石挖掘,我是考古學家,我發現了恐龍化石!
    化石挖掘我們寶寶在化石挖掘現場,正在認真地工作,發現恐龍化石。呵呵!孩子們一起在這沙土地裡發掘寶藏一一恐龍化石。今天,我們的寶寶們都是探險家,都是考古學家,都在認真發掘已經在地球滅絕的恐龍化石,再現恐龍統治地球的原古時代。寶寶已經上二年級了,正在自己看這裡的簡介說明!寶寶開始考古發掘了,把恐龍化石表面的浮土去掉!
  • 美首次發現「蛇吃恐龍」化石(圖)
    重現蛇吃恐龍幼仔的場景  據美國《連線》網3月2日報導,美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有6700萬年歷史的「蛇吃恐龍」化石,化石顯示一條大蛇盤繞在恐龍蛋和一條正在孵化的恐龍幼仔周圍。這是首次發現蛇吃恐龍的證據。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保羅·塞裡諾說:「這是一個驚人的絕世發現,簡直破了化石發現的記錄,這是肉食動物和被捕食獵物在一起的罕見場面。」
  • 巨盜龍化石來京 中國發現世界最大似鳥恐龍化石
    圖片來源:北京娛樂信報,蘇冠名/攝  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似鳥恐龍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長羽毛動物的化石,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牙恐龍化石……昨天,二連浩特發現的一具恐龍化石來到北京奧運新聞中心,引來世界各國媒體的強烈關注。
  • 恐龍都有化石留下,人類始祖的化石為什麼至今未被找到?
    時至今日,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深入人心,人們卻仍然沒有找到最初的線索。距今幾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都能夠順利出土,而我們能夠找到的距今最久遠的人類化石也只有幾百萬年,就連人類之前的地球霸主——恐龍,也留下了不少的化石,而人類的祖先究竟在哪裡?對此,科學家們給出了三種解釋。
  • 恐龍化石頭骨發現「子彈孔」,它是什麼?外來生物導致恐龍滅絕?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科學家猜測,並沒有直接證據,不過這一說法讓很多人信服,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科學家根據發現恐龍化石,竟然在恐龍頭骨發現「彈孔」。恐龍化石發現彈孔前段時間美國一位農民挖掘土地的過程中,挖到了一個僵硬的殘骸,讓農民嚇了一跳,立馬告知當地警方,當地警方發現這是一塊巨型化石,隨後科學家來到這一地方進行檢驗,結果是一個巨型化石是恐龍的化石,把這一恐龍化石帶回了實驗室研究,研究的時候發現了這顆頭骨上有子彈孔,可是在恐龍的年代並沒有人類,彈孔又是從何而來呢?
  • 考古學家們至今找到了大量的恐龍化石,為何人類化石卻如此稀少?
    就目前而論,研究物種演化最經典的理論依然是進化論,這個理論是一個高度依賴化石證據的理論,我們通過進化論推測在兩個物種之間可能存在過渡物種,進而推斷物種之間的親緣關係,但是我們必須要找到化石證據才能證明我們推斷的合理性。
  • 株洲發現恐龍化石 計劃籌建恐龍地質公園
    據星辰在線-長沙晚報報導(記者 李春璞)「這是華南地區最為重要的恐龍骨骼化石遺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教授興奮地說。27日-28日,株洲有關方面邀請中科院和湖南省地質研究院專家對該市出土的恐龍化石遺址進行考察。記者了解到,該市正在積極準備招商引資籌建恐龍地質公園。
  • 英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恐龍大腦化石
    英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恐龍大腦化石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圖片:發現的屬於禽龍類的大腦化石,製作:江泓化石在我們的印象裡都是硬邦邦已經石化的骨頭,像是皮膚、軟骨、內臟等這樣的軟組織極難保存下來,更不要說是恐龍的大腦了。
  • 研究證實了愛爾蘭地區首次發現的恐龍化石
    由於特殊的地質,此前研究人員從未在愛爾蘭找到過可信的恐龍化石。據說該島的巖層主要由恐龍時代之前或之後的材料所組成,因而幾乎掃清了在這裡發現恐龍遺骸的可能。然而由國家博物館館長兼古生物學家 Mike Simms 博士帶領的一支研究團隊,剛剛證實了當地發現的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恐龍骨骼化石。(圖自:University of Portsmouth)需要指出的是,愛爾蘭並不是一個狩獵者的天堂,因為這座島上不僅見不到蛇,此前也從未發現過任何恐龍化石。
  • 浙江自然博物館發現浙江省最早的恐龍足跡化石
    浙江省是恐龍化石最多的省份之一,已在18個縣市區發現恐龍骨骼、恐龍蛋和恐龍足跡化石,東陽市還被命名為恐龍之鄉。迄今以浙江省發現的恐龍化石命名的恐龍種類,有浙江吉蘭泰龍、麗水浙江龍、中國東陽龍、天台越龍和東陽盾龍等6種恐龍,此外還有恐龍化石正在鑑定研究中,不久就會有新種恐龍被命名。浙江省此前發現的恐龍化石都在白堊紀的中晚期,同位素測定年齡為距今1億年左右。
  • 恐龍化石胃裡面能發現什麼?
    2011年,它的化石在麥克默裡堡附近的一個礦井裡重見天日。皇家泰瑞爾古生物博物管、布蘭登大學和薩斯喀徹溫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希望解開這頭帶甲龍身上的秘密。「恐龍的胃內容物難以保存,這頭恐龍的胃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
  • 恐龍化石頭骨發現「子彈孔」,它是什麼?外來生物導致恐龍滅絕?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科學家猜測,並沒有直接證據,不過這一說法讓很多人信服,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科學家根據發現恐龍化石,竟然在恐龍頭骨發現「彈孔」。恐龍化石發現彈孔前段時間美國一位農民挖掘土地的過程中,挖到了一個僵硬的殘骸,讓農民嚇了一跳,立馬告知當地警方,當地警方發現這是一塊巨型化石,隨後科學家來到這一地方進行檢驗,結果是一個巨型化石是恐龍的化石,把這一恐龍化石帶回了實驗室研究,研究的時候發現了這顆頭骨上有子彈孔,可是在恐龍的年代並沒有人類,彈孔又是從何而來呢?
  • 俄羅斯遠東地區發現恐龍化石,專家透露其中可能含有恐龍頭骨碎片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個小男孩發現了史前海洋爬行動物魚龍的化石,它被認為是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動物之一。 Primorsky水族館解釋稱,這些化石化石是當地恐龍愛好者考察羅斯基島海岸時發現的,這一神奇的發現是由7歲的德米特裡·塞連科 (Dmitry Sirenko)所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