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正在「消失」古鎮,曾被譽「梵淨古都」,傳統滾龍手藝將失傳

2020-10-18 一起探索未知

貴州正在「消失」古鎮,曾被譽「梵淨古都」,傳統滾龍手藝將失傳

看慣了繁華熱鬧的都市,如果有一處可以放鬆心情的意境,那麼一定會吸引更多的人前去吧,在貴州有很多古香古色的小鎮,也有一些貧窮的大山深處,然而人們嚮往的卻是這種接地氣的生活,這裡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在貴州有著這樣一處正在「消失」的古鎮,被譽為「梵淨古都」的稱號,在這裡還擁有著比較傳統的工藝,如今卻要面臨失傳的危機。

這個古都位於貴州松桃縣境內的寨英古鎮。這個古鎮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在當今交通很發達的年代,這座古鎮的交通卻仍然處於劣勢狀態,由於這座古鎮位於大山深處,交通又不便利,所以很少有遊客到這裡去遊玩,交通是阻礙這座古鎮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也會有歷史文學愛好者或者是古鎮情懷的人來這裡參觀,遊客很少,這個地方也顯得異常的冷清。

到達寨英古鎮可以說是非常的「困難」如果不是拼車很難到達那裡,不過遊客的稀少也讓這裡的很多景點都保留著原來的味道,沒有太大的損壞和變化。來到寨英古鎮之前一定會想,這裡雖然沒有什麼遊客,沒有什麼交通工具,但是至少這裡是一扇敞開的大門。

然而到達這裡你會發現,沒有什麼大門常打開,只是一個小小的用石頭堆砌而成的門洞,門上掛著兩個紅燈籠,這就是古鎮的門面,看到這裡仿佛有點覺得這個古鎮像世外桃源一樣的與世隔絕,其實也可以這麼理解。

古鎮的建築風格基本都是用石頭建築起來的,牆頭上帶有的瓦片更像徽派的建築風格,古香古色的氣息是濃鬱的,這裡不是「仿」,而是地地道道的古鎮。如果這個地方交通再方便一點,相信會有更多的人來這裡參觀,到時候古鎮的寧靜也就被打破了。既然叫古鎮,它的歷史年代也一定是非常久遠的,明洪武年間建立的,經歷了幾代王朝和戰爭的古鎮依舊沒有一點滄桑的感覺,反而仍舊讓人心生敬畏。

這裡每到正月十五是最熱鬧的時候,這裡的人會滾龍,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夜開始滾龍表演,是寨英古鎮獨有的一種民間藝術。而龍都是手藝人自己做成的,手藝人將竹筏紮成龍頭,龍骨,再用白布包裹在外面做龍皮,然後手工繪製出龍的每一個鱗片,和每一個部位。每年這裡會有很多人來觀看表演,然而現在這門手藝現在卻漸漸地冷淡下來,沒有誰願意接這個班了,真的是很可惜。

現在年輕人都喜歡向外發展,所以老祖宗的手藝沒有幾個人喜歡學了,不過相信它一定會遇到它的有緣人,將小鎮的獨有藝術發展起來,走出小鎮,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貴州最「低調」的古鎮,就在「天空之城」下,傳統手藝瀕臨失傳
    貴州的「天空之城」梵淨山的景色讓全球的遊人都讚嘆不已!而坐落於這座「天空之城」山麓下的一座古鎮卻少有名氣。它坐擁數百年的明代古建、八大商號、少數民族風情,還有風格獨特的「滾龍藝術」,儘管如此,卻還是少有遊客駐足,顯得十分低調,它就是位於松桃縣境內——寨英古鎮。
  •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梵淨古都」寨英古鎮
    「山鷹紀實」寨英古鎮位於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南部,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淨山東南麓,距縣城65公裡,銅仁市78公裡,大興機場107公裡。東與普覺鎮毗鄰,西與烏羅鎮接壤,北與孟溪鎮相連,南與江口縣的怒溪鄉、太平鄉交界。
  • 手藝失傳,即將消失的幾種傳統美食,再不吃可能就吃不到了
    手藝失傳,即將消失的幾種傳統美食,再不吃可能就吃不到了雖然近些年社會在快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但是依然有許多傳統的美食保留了下來,並且還深受人們的歡迎。由此可見,我國的美食文化是特別悠久的,雖然現在還能吃到一些老祖宗留下的正宗傳統美食,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一部分傳統美食的手藝正在失傳,就是即將消息,或許不久的時間之後,我們再想吃可能都吃不到了。今天呢,就和大家說一下這幾種即將消失的傳統美食,看看大家都吃過幾樣。
  • 貴州旅遊|這些隱藏在貴州的8個古鎮都去過嗎?
    毛石曾是川黔古鹽道上重要驛站之一,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時曾二進毛石,走進毛石,「古鎮毛石」四個大字鐫刻於懸崖絕壁上,似乎訴說著毛石的古往今來。在這裡,無論是斑駁的古街、古碼頭,還是人來人往的老場市,古街房,都曾經歷過繁華與衰敗。
  • 手藝失傳,即將消失的幾種傳統美食,再不吃可能就吃不到了
    手藝失傳,即將消失的幾種傳統美食,再不吃可能就吃不到了雖然近些年社會在快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但是依然有許多傳統的美食保留了下來,並且還深受人們的歡迎。由此可見,我國的美食文化是特別悠久的,雖然現在還能吃到一些老祖宗留下的正宗傳統美食,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一部分傳統美食的手藝正在失傳,就是即將消息,或許不久的時間之後,我們再想吃可能都吃不到了。今天呢,就和大家說一下這幾種即將消失的傳統美食,看看大家都吃過幾樣。
  • 這些中國傳統糕點即將消失,手藝失傳,第四種外國人見都見不到
    但是有的美食,也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手藝的失傳逐漸消失的。今天這期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那些即將消失,手藝失傳的傳統糕點,第四種外國人見都見不到。第一種:太后糕據說2000多年前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喜歡吃這種糕點。
  • 貴州最美景點——十大絕色古鎮
    ♥赤水大同古鎮寧靜清雅的大同曾被人形容為——「從未被踐踏的古鎮」。●歷史:2300多年●地址:安順市西秀區東南部●特色:街道按陰陽五行布局,城內古寺林立(攝:春風吹又生)♥松桃寨英古鎮要問寨英最大的特色?享譽內外的「滾龍藝術」。
  • 藏在貴州的「江南古鎮」!從未被列入旅行清單,卻一見傾心
    ,而貴州的古鎮卻有趣得各有不同。大方 · 奢香古鎮上帝指紋般的「城市梯田」這是一座將詩意田園搬進城中的彝族小鎮,從高處俯瞰,180畝梯田,就像一個巨大的螺旋,鑲嵌在古鎮中。黔東南 · 鎮遠古鎮碧水裝點千年城在貴州的古鎮中,鎮遠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了。
  • 銅仁最值得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苗王城不是寨英古鎮
    銅仁最值得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苗王城不是寨英古鎮大家都知道銅仁屬於高山高水,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和獨具一格的建築群,而大自然所饋贈的美麗風景更是多得數不勝數。除了苗王城,寨英古鎮也是銅仁非常值得旅遊的景點,寨英古鎮位於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南部,是中國歷史上川楚之民最早進入貴州朝靚梵淨山宗教朝聖的梵淨東線古道必經之地,有「梵淨古都」之稱。雕梁畫棟,飛簷翹角,集苗族建築與徽派建築之大成。桃寨英滾龍也享有成名,它集多種藝術於一體,既溫文爾雅,又大氣磅礴。2003年,曾獲得「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
  • 安徽古鎮老街「守藝人」:手工打造「守藝人」手藝面臨失傳
    2020年7月4日,安徽省六安市蘇埠古鎮老街「劉永盛號」銀樓,80歲的老藝人江維霞正在演示手工打制銀飾品。2020年仲夏,筆者再次走進古鎮老街,在南街入口幾百米處,尚有二家雜貨老店開門營業,而一旁的「劉永盛號」銀樓則大門緊閉,只有那座「寶籠」依然放在門口。這是他家的標誌性招牌,裡面裝著各種精美的手工銀飾品。聊起老店老手藝,已經80歲的江維霞老人如數家珍。她說,「劉永盛號」銀樓的創始人,是她的老公公劉慶發,解放前在金寨縣麻埠鎮上學的手藝,後來回鄉創辦了自己的銀樓。
  • 貴州十大絕美古鎮,震撼全國,誰才是真正的王者?
    貴州,秀麗古樸、風景如畫,是世界上巖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最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也真的是一個好地方,去過一次就念念不忘,本計劃前幾天出發貴州15日遊,結果看到貴州也是發大水,而且後面天氣多數是雨天,只能延期了。
  • 現代人為什麼不願意學習傳統手藝?如何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手藝?
    我們的祖先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手藝。在科技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日子裡,人們生活中使用的一些東西基本都是這些手藝人做出來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傳統手藝人,但是現在很少看見這些手藝人了,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去學習傳統手藝了。傳統手藝瀕臨失傳。傳統手藝包括很多種,我們最熟悉的,跟生活聯繫最緊密的有木匠、鐵匠、篾匠、石匠這些。
  • 4道傳統經典的名菜,曾盛極一時,如今將要失傳,你可都吃過?
    咱中國可謂是個美食大國,有許多美食從古流傳到現在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有很多的街頭小吃,也是古時候傳下來的,只不過經過了歲月的打磨,中途被人們進行了精心的改良而已,從而咱現在吃的一些美食,味道就會有些許不同,但也還是十分好吃的,不過也有一些美食現在正在逐漸的減少,有很多美食如今正處在消失的邊緣,今兒小編就來給你們聊一下,4
  • 傳統雕刻手藝或將失傳?秉耀雷射雕刻機創造傳奇
    說到雕刻當然不得不提的是中國的傳統雕刻手藝。據史料記載,早在紙墨筆硯發明之前,中華先民們就已經學會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記事,那就是最早的竹雕,雕刻後來也發展了很多品類,石雕、木雕、玉雕等,雕刻手藝更是成了傳統的吃香手藝。
  • 貴州銅仁8處靜美古村古鎮,感受土家族苗族歷史氣息
    貴州,銅仁。位於貴州東北部,是武陵山區,有世外桃源的美稱。許多少數民族在此居住,繁衍,並長期與世隔絕,因而保留了較為古老的文化習俗。銅仁的少數民族在古代統稱「五溪蠻」,主要有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在各家文化的發展下,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古村古鎮。一起走進8處銅仁古村古鎮,共同感受那些久遠的歷史文懷。
  • 中國這五個傳統老手藝正在消失,傳統行業真的後繼無人了嗎……
    中國這五個傳統老手藝正在消失,傳統行業真的後繼無人了嗎……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和民俗文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行業。近幾十年,曾在無數中國人腦海中有著難以泯滅的童年美好的記憶的老行業正在慢慢消失。傳統行業真的後繼無人了嗎……吹糖融化糖水的蔗糖,經吹糖藝人手口並用,五顏六色的糖料變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這是一個神奇的藝術,是一個古老的藝術,也是一個瀕臨失傳的民間工藝。
  • 中國有一門傳統手藝,非常賺錢,可惜沒有年輕人願意學,面臨失傳
    如今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很多器具都已經不用人們手工製作了,這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也給中國傳統手工工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門即將消失的中國傳統工藝就是藤編。藤編是什麼呢?可就是幾乎每個南方家庭都會用到的藤編椅子,卻越來越少人會做了,其根本原因是這門藤編的手藝正在漸漸失傳,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不是老手藝者不肯教新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十分願意教,但是藤編的技藝十分複雜,要學會多種藤編圖案的編法,更是要花費好多年的時間,才能學會。
  • 江南千條腿——一個正在消失的古鎮
    我的紅色旅遊之號稱江南千條腿的章渡鎮座落在青戈江畔,因鎮裡的房屋都是用木柱懸空支撐在青戈江上,就象四川,貴州的吊腳樓一樣,河水從其屋下潺潺流過,連綿數裡之長的吊腳樓群傲然屹立高低錯落時代在變遷,1970年隨著太平湖水庫的修建,下遊的青戈江水位就迅速下降甚至乾涸,當年依靠航運而興的船運事業消失了
  • 這種傳統手藝,正在慢慢消失,我們該如何傳承下來
    正在慢慢消失的傳統手藝,剪窗花。剪窗花這門手藝相信有很多人都不會,在現實中應該是都見過,不管是在網絡還是別人家玻璃上應該都見過簡單的窗花,一些複雜的及其能表現出惟妙惟肖的窗花,已經在慢慢的消失,流傳下來的只是一些人人簡單易學的普通窗花,如果尋找這樣的手藝人,還真的去農村一些80歲以上的老人,有可能找到一些一直有著這樣的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