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應該如何做好上班的防護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開工啦!
坐地鐵上班安全嗎?
辦公室應該如何防護呢?
要接待客戶該怎麼辦呢?
還能和同事在食堂吃飯嗎?
回家後應該怎樣清潔呢?
不要著急,答案就在這本手冊裡。
這個春節,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全國大多數人都在家中度過了一個「悠長假期」,當然也有一些醫護人員、警察、建築工人、清潔工人、社區工作者等一直奮鬥在一線,在此向他們致敬!
過完元宵節,全國大多數地區的行業都要開始返工了,那麼,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應該如何做好上班的防護呢?
01 上班方式的選擇
首先當然是反覆強調的——正確佩戴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就已足夠您上班途中的防護,重要的不是您的口罩有多高級,而是佩戴方法是否正確,那種把鼻子露在外面的錯誤,可千萬不要再犯啊!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也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建議您也戴上手套。
對於上班的出行方式,建議您儘量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採用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班方式。如果您步行或騎行去單位,務必全程戴好口罩,當然如果您是自己開車上班,開車途中也可以暫時不戴口罩,因為可能有些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的患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您可能會因為在汽車這種相對封閉的空間,因為戴口罩而感到胸悶不適,反而容易誘發交通事故。
如果您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上班,比如公交車、地鐵等,那您務必全程正確佩戴口罩並及時清潔手部,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這些公共運輸工具的駕駛者以及公共設施的清潔工人,他們在這場疫戰裡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請大家給予他們尊重與理解。
02 辦公室的防護
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但因近期氣溫仍較低,通風時需注意保暖,以免出現感冒症狀,帶來不必要的就診從而增加交叉感染的概率。
如果您是在多人辦公室的環境中工作,切記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且與同事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此時距離上的「疏遠」才是同事間拉近心靈距離的最好方式。
從小老師就反覆教導我們「勤洗手,病菌走」,此時更不例外,一定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
03 接見客戶及開會的防護
特殊時期,建議您最好避免此時接待客戶,但是如果您的工作無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記得一定要提前通過微信、簡訊或電話等方式詢問對方的流行病學史(是否去過疫區、接觸過確診或疑似患者以及是否出現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不適症狀等);即使排除了流行病學史,雙方見面時也一定要佩戴口罩,同樣也建議戴手套,儘量避免握手、擁抱等近距離的接觸,特殊時期,保護好自己和他人才是最好的禮儀和最大的尊重。
建議特殊時期,儘量減少或避免集中開會,如果確實需要開會,建議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開會過程中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進入及離開會議室都需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會議結束後一定要對場地、家具進行消毒;重複使用的茶具用品也應消毒。
04 食堂就餐的防護
平常在單位就餐,正是同事閒聊的好時光,但在特殊時期,建議您採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聚集,並且最好自帶餐具,有條件的最好自帶餐食。
單位餐廳的管理者需保證餐廳每日至少消毒1次,餐具使用後也要定期進行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菜品一定烹製成熟,嚴禁加工生食和熟食的用品混用。
05 下班後的防護
準備下班時先洗手,然後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需注意摘除口罩的正確方法,要從一側耳朵開始,把口罩帶子摘下來,然後再摘另一側的帶子。千萬不要觸碰口罩的外面,因為那是汙染面,附著大量的粉塵、細菌,當然也可能附著病毒。摘下口罩後將口罩的內面朝外用口罩的帶子縛紮好後再丟至垃圾桶,如果您是普通民眾,普通垃圾桶丟棄就可以,但是如果您接觸了疑似或確診病例以及去過高危感染的環境(比如醫院),一定要丟至醫療廢物垃圾袋中,交由專門的機構處理。
回家後一定要洗手、洗澡並及時清洗衣物,做好個人清潔及防護,才是對自己及全家人負責。
除了您的個人清潔外,您的隨身物品也一定要消毒,可以使用消毒溼巾或75%酒精擦拭您的手機、鑰匙、筆記本電腦等。
如果您的家中有孩子,切記一定要完成如上操作後才可以抱孩子。只有您做好個人防護,才能給孩子最周到的保護和關愛。
特殊時期,大家一起努力吧,雖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上前線抗疫,但是您做的每一件小事,乘以十四億,都可能阻斷了病毒前進的腳步。
前方醫護人員們正在熱血拼搏,他們已經精疲力竭,但是因為擔負起挽救生命的重任,他們依然不屈不撓地和病毒鬥爭著,因此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病毒侵襲,讓每日的新增病例數下降,就是在幫前線的醫護工作者減負,也是在幫助我們的國家挺過難關。加油,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這次戰疫一定會取得勝利!
(作者:成匯,繪畫:成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