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唱好「雙城記」】盧德銘紀念館正式開館

2020-12-17 澎湃新聞

【助力唱好「雙城記」】盧德銘紀念館正式開館

2020-09-27 16: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9月25日,紀念盧德銘烈士犧牲93周年暨盧德銘紀念館開館儀式,在盧德銘故居西邊山頂盧德銘紀念廣場舉行。

盧德銘故居

盧德銘故居位於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仲權鎮竹元村獅子灣,始建於清代,坐北向南,是一座完整的川南民居三合院,單簷懸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集黨性教育、紅色文化、廉政教育、技能培訓、幹部實踐「五位一體」,是自貢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自貢市黨性教育基地、四川省黨員教育培訓省級示範基地,併入選四川十大紅色文化地標。

遊客參觀盧德銘紀念館

2018年7月,自流井區啟動了盧德銘故居修復及改擴建工作,新建約2400平方米盧德銘紀念館,設有盧德銘烈士革命事跡陳列館、多功能會議室及附屬設施,目前全面完成內部布展、盧德銘紀念雕塑製作安裝,於當日正式對外開放。

遊客參觀盧德銘紀念館

「紀念館的成功開館,標誌著我區在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方面又邁出了堅實一步。」自流井區委書記黃志勇表示,下一步將就近規劃建設佔地5.25畝的區委黨校,致力打造為川南乃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知名的黨性教育基地。同時整合轄區內以盧德銘故居修復及改擴建項目為主的紅色資源,以尖山4A級風景區為主的綠色稟賦,以國家級彩燈小鎮為主的彩色風情,搶抓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大力實施文旅融合、農旅融合,高品質建設成渝腹地康養宜居地。

「還我盧德銘,還我總指揮!」

位於自貢市西南部的自流井區仲權鎮,幅員面積35.5平方公裡,人口3.22萬人,在自貢市的版圖上,這樣的鎮域太平常不過了,但這裡卻因為是「四川十大紅色文化地標」顯得格外耀眼。秋收起義的總指揮——盧德銘,就出生在這個鎮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

盧德銘,字邦鼎,1905年6月9日生,幼年時被父母送進當地的一家私塾接受啟蒙教育。1921年,考入成都公學,受「五四」運動影響,閱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

1924年2月,盧德銘被黃埔軍校破格錄取,進入第二期步兵隊學習,並在年底加入了共產黨。

1925年1月,盧德銘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東徵戰役,任學生軍偵探長。是年3月,被周恩來函調到海陸豐幫助訓練農民自衛軍。同年6月畢業留校,在政治部組織科當科員。1925年11月,盧德銘調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任第二營第四連連長。1926年5月,獨立團擔任北伐軍先鋒,從廣東省肇慶出發,挺進湖南。盧德銘在平江、汀泗橋、賀勝橋等戰鬥中,指揮果斷,身先士卒,英勇奮戰,屢建戰功,晉升為第一營營長。攻克武昌後,獨立團改編為第七十三團,盧德銘任參謀長。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8月2日,盧德銘率警衛團2000餘官兵乘船離開武漢沿江東下,準備前往南昌參加起義。因九江市敵人布防重重,盧德銘果斷決定將部隊改在湖北陽新縣黃顙口登陸,沿武寧、靖安向南昌進發,避免了到九江市被繳械的危險,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保住了整整一個團的槍械。

1927年9月,毛澤東在江西省萍鄉市瀘溪縣安源鎮張家灣主持召開軍事會議,制定秋收起義計劃,成立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將參加秋收起義的警衛團和各地的工農武裝統一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下轄4個團,總計5000餘人,準備兵分3路從修水、安源、銅鼓出發,奪取瀏陽後會攻長沙,因敵強我弱、力量懸殊,各起義部隊先後遭受挫折,9月19日,起義部隊在文家市會師,當晚毛澤東主持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會議,討論部隊的進軍方向問題,盧德銘堅決擁護毛澤東「向羅霄山脈進軍,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正確主張,決定部隊沿羅霄山脈向南轉移。

1927年9月20日,起義部隊在毛澤東、盧德銘的率領下,從文家市向井岡山進發,25日清晨,部隊從更田村出發沿蘆溪河行進,毛澤東和盧德銘指揮部隊走在前面,在上埠鎮山口巖時突然遭到江西軍閥朱培德的特務營和江西第四保安團的伏擊,盧德銘挺身而出,親自率領一個連折向隊伍的後面,佔領路旁高地阻擊敵人,掩護毛澤東和大部隊轉移,不幸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年僅22歲。毛澤東主席在獲知他的死訊時大喊:「還我盧德銘,還我總指揮!」

為了緬懷紀念盧德銘烈士,1982年,江西省萍鄉市在盧德銘犧牲地建立了紀念碑,隨後修建了盧德銘烈士陵園,1995年再次對盧德銘烈士陵園進行改擴建。1996年9月,自貢市第三十三中學更名為自貢市德銘中學,並舉行了盧德銘烈士塑像揭幕儀式。此後,該校每逢新學期開學,都要組織學生瞻仰仲權地區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室,用紅色文化浸潤青少年心靈,厚植家國情懷,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去。

2009年9月,盧德銘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來源:綦江微發布丨覃寧波 劉琦 江於同

編輯:陶 玲

編審:王 旻

值班編委:金玉華

總編輯:孫 萍

原標題:《【助力唱好「雙城記」】盧德銘紀念館正式開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盧德銘紀念館開館!
    盧德銘紀念館開館!今天,是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犧牲93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盧德銘紀念館正式落成開館,是對德銘精神的永續和弘揚!據悉,盧德銘紀念館位於自流井區仲權鎮竹元村1組的盧德銘故居內,建築面積約2400平方米,主體結構分為三層,分別為盧德銘烈士革命事跡陳列館、多功能會議室及附屬設施。
  • 盧德銘紀念館開館!
    「盧德銘,你是我們的英雄,你倒在血一般殷紅的旗幟下,你躺在旗一般殷紅的血泊裡……」9月25日,細雨紛飛,孩子們朗誦的《獻給盧德銘烈士的歌》在盧德銘故居不斷迴響。今天,是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犧牲93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盧德銘紀念館正式落成開館,是對德銘精神的永續和弘揚!
  • 自貢盧德銘紀念館開館 傳承弘揚德銘精神
    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 自貢觀察 劉億在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犧牲93周年之際,9月25日,盧德銘紀念館在自貢市自流井區仲權鎮竹元村開館。在竹元村獅子灣,盧德銘故居對面,一座紅色的紀念館拔地而起,建築面積約2400平方米,主體結構分為三層,分別為盧德銘烈士革命事跡陳列館及附屬設施等。
  • 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革命精神——自貢盧德銘紀念館開館
    盧德銘紀念館陳列室 攝影 楊夢婧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廖志全 馮常英 楊夢婧):9月25日是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犧牲93周年紀念日,當天,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仲權鎮竹元村的盧德銘紀念館宣布開館,這標誌著自流井區在弘揚紅色文化
  • 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升級,盧德銘紀念館落成開館
    為紀念盧德銘烈士犧牲93周年,9月25日,繼盧德銘故居揭牌儀式暨生平事跡展兩年後的今天,盧德銘紀念館落成開館儀式在自貢市自流井區仲權鎮舉行,標誌著自流井區紅色教育基地升級擴容。自貢軍分區政委李塘、市委副書記唐強等軍地領導出席開館儀式。
  • 自貢紅色旅遊景點:走進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紀念館
    為了掩護部隊撤退,總指揮盧德銘英勇犧牲。這位年輕將才的犧牲,使毛澤東痛惜不已:「還我盧德銘,給我三個師也不換!」「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是一個很好的同志,有智慧、能吃苦,在文家市決定進軍路線的會上,就是他有力地支持我退入萍鄉向羅霄山脈轉移的建議,他在蘆溪一戰犧牲了……」,這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對盧德銘的評價。
  • 【巾幗建功新時代】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 合川、廣安...
    【巾幗建功新時代】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 合川、廣安婦聯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20-06-07 0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汪曾祺紀念館在高郵正式開館
    5月18日,汪曾祺紀念館正式開館。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百年汪老夢故鄉,人間小溫永留存。5月18日,汪曾祺紀念館正式開館,「百年汪老」書畫展同日開展。汪曾祺先生的子女、親屬代表與文化學者、汪迷代表等齊聚高郵參加活動。活動現場,汪曾祺長子汪朗與高郵市委書記韋峰等共同為汪曾祺紀念館和「百年汪老」書畫展揭幕。
  • 雲南解放紀念館正式開館啦
    2019年的最後一天,位於翠湖南路65號的雲南解放紀念館正式開館啦。紀念館以專題展覽形式,通過雲南起義與昆明保衛戰、滇南追殲戰役、解放大軍入昆、昆明軍管會、建立新政權、翠湖南路65號宅院等六個部分,全面再現雲南解放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 蓬萊戚繼光紀念館正式開館(圖)
    蓬萊戚繼光紀念館13日正式開館。 吳延朋 攝中新網蓬萊6月13日電 (王嬌妮 高林)以展現民族英雄戚繼光保國衛民、戎馬一生為主線的蓬萊戚繼光紀念館13日正式開館。蓬萊是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桑梓之地。蓬萊戚繼光紀念館位於原蓬萊水城的備倭都司府內。該紀念館通過「將門世家」「勳垂東南」「望著幽燕」「流芳華夏」等專題,採用壁畫、雕塑、多媒體相結合的表現形式,展陳戚繼光發明創新的狼筅、虎蹲炮等百餘件兵器展品以及水師船模等,再現了戚繼光山東海防備倭、閩浙沿海抗倭、薊州邊關戍守、案頭著書立說的歷史畫面。
  • 高新區(濱江)長河革命歷史紀念館正式開館
    高新區(濱江)長河革命歷史紀念館正式開館 2012年07月02日 07:14:36   在長河街道,中共地下黨員、革命烈士來耀先等人事跡可謂家喻戶曉,為了推動農民運動的開展,反對土豪劣紳和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來耀先就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 高新區(濱江)長河革命歷史紀念館正式開館
    高新區(濱江)長河革命歷史紀念館正式開館 2012年07月02日 07:14:36   在長河街道,中共地下黨員、革命烈士來耀先等人事跡可謂家喻戶曉,為了推動農民運動的開展,反對土豪劣紳和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來耀先就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西部航空新開昆明-成都航線
    10月27日,記者從西部航空公司獲悉,從10月27日起,西部航空正式進入成都市場,開通昆明=成都全新航線。作為紮根重慶的基地航司,西部航空此次開通成都航線,有助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力成都、重慶兩地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西部航空積極響應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精神,唱好「雙城記」,發揮自身航空企業的優勢,在成渝這一對雙子星城市融合的進程上添磚加瓦,促進兩地互相交流,優勢互補。
  • 【緬懷】盧德銘最後的家書
    6月初,盧德銘率部堅守安仁縣城以北的淥田鎮,不僅打垮了進攻之敵,還主動發起反擊,全殲殘敵,受到葉挺的稱讚。在平江、汀泗橋、賀勝橋等戰鬥中,盧德銘指揮果斷,身先士卒,屢建戰功,晉升為第一營營長。攻克武昌後,獨立團改編為第七十三團,盧德銘任參謀長。
  • 吳讓之紀念館開館
    12月27日,位於市區迎春路靶場巷11號筆穎樓內的全國首家吳讓之紀念館正式開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名譽院長、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等出席開館儀式。吳讓之紀念館共分為三個展廳,西廳布展有吳讓之雕塑,供市民瞻仰;北廳陳列有吳讓之藝術生平簡介;南廳主要展出了其藝術作品,包括書法、篆刻、繪畫等。吳讓之青年時期曾先後為泰州題寫過《重修泰州考棚記碑》和《重修泰州城隍廟正殿記碑》。在泰十年期間,吳讓之在泰州喬園、春雨草堂、遲雲山館、筆穎樓等地都留下了藝術活動印記。
  • 【喜訊】巴南溫江兩地婦聯牽手助力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
    洽談交流推進合作兩地婦聯積極搭建平臺,提供務實精準高效服務,助力兩地開展文旅互推、項目互融、人才互動。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成都市女知聯會長、溫江區婦聯兼職副主席張虹說:巴南和溫江姐妹愉快交流,收穫滿滿,為深化川渝合作,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貢獻巾幗力量,加油!巴南區婦聯從溫江學習考察回來已是深夜,女創協會會長李汶靜有感而發:「學習了很多,收穫很多!未來可期!合作共贏!」邦天農業董事長巫艾玲說:「溫江之行是收穫之行!成長之行!」
  • 紅軍團網上紀念館開館
    近日,由四師七十二團和新源縣聯合打造的紅軍團網上紀念館開館儀式在七十二團舉行,紅軍團網上紀念館正式試運行。紅軍團網上紀念館依託七十二團紅軍團紀念館,由七十二團提供紅色文化實體史料,新源縣投資近10萬元共同打造。
  • 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 2020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
    成渝如何唱好這齣「雙城記」,工畫「經濟圈」?為回應社會關切,9月21日,畫好「同心圓」 唱好「雙城記」——2020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活動(以下簡稱「網媒重慶行」)在九龍坡區正式啟動。
  • 麗江radio——麗江古城洛克紀念館正式開館!
    12月29日,洛克紀念館舉行開館儀式,中共麗江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江洪清參加開館儀式並致辭。洛克紀念館位於麗江古城新義街百歲坊56號,紀念館內系統展示了洛克在麗江及周邊地區的考察研究、日常生活以及學術成就,展館運用幻影成像、互動電融屏、移動屏、電子屏、電子聽筒、墨鏡牆等科技手段通過洛克是誰?
  • 傳承紅色基因 陳君起紀念館落成開館
    傳承紅色基因 陳君起紀念館落成開館 2019-09-29 11:23:00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