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有牛財經
儘管螞蟻集團上市帶來的強監管風波尚未平息,網際網路巨頭們對於金融領域的熱情卻沒有因此削減半分。前有字節跳動拿下「年輕人的第一張支付牌照」;後有滴滴支付業務日訂單突破百萬,自有支付渠道帶來的「完美閉環」願景,讓巨頭們個個如痴如醉。
如今,就連自稱「不想太早提供金融服務」的拼多多也加入了這場盛宴。
近期,一項名為「多多錢包」的新功能悄然出現在了拼多多的訂單界面上,根據APP介紹顯示,多多錢包是拼多多官方所推出的支付服務。
筆者試用後發現,與其它APP的支付功能不同,多多錢包並不需要強制用戶輸入銀行卡號,若用戶擁有需要綁定的銀行APP,多多錢包可以直接關聯進入並完成快捷支付籤約。目前,拼多多的所有服務都已經支持多多錢包支付,包括時下正熱門的多多買菜。
「不想做金融」的拼多多,為何在支付領域一路狂奔?
「……拼多多不想太早做變現,也不想過早地提供金融服務。我們還是希望能夠集中精力,關注原本的戰略。」在2019年3月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如是說。
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這句話或許是拼多多對支付業務態度的完美寫照。離黃崢發話還不到一年,拼多多就通過砸錢收購將支付牌照納入囊中。
今年1月23日,上海易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易翼」)認繳出資6283.99萬元,獲得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付費通」)50.01%的股權並完成工商變更,正式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而上海易翼的法定代表人和實控人,正是拼多多CEO陳磊。
作為與阿里支付寶、騰訊財付通「同輩」的企業,付費通的支付牌照體系相當全面。據公開信息顯示,它的業務範圍包含了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全國銀行卡收單、以及上海本地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拼多多在支付領域的加速奔跑,其原因並不難想像。
2017年底,央行明確了對於電商平臺「二次清算」(平臺或是大商家接入支付機構或商業銀行,留存商戶結算資金,並自行開展商戶資金清分結算)模式的規定,提出要全面檢查持證機構為無證機構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違規行為。
在此之前,拼多多一直委託平安銀行進行全流程資金託管和結算,央行的規定無疑是為它的行為澆下了一盆冷水。此後的三年間,拼多多屢次因為「二次清算」問題被商家舉報,再加上其他電商平臺紛紛推出自有支付服務,拼多多才不得已加快了腳步。
走出「現金流陷阱」的拼多多,依舊想著省錢
事實上,拼多多也確實急需支付業務,否則它可能會徹底摔進業界所稱的「現金流陷阱」中,再也爬不起來——所謂的「現金流陷阱」,指的是拼多多近年來奇怪的財務狀況。
據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2016-2019年間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92億元、-5.25億元、-102.2億元和-69.68億元。現金流方面,分別為8.8億元,96.86億元、77.68億元和148.21億元。
一般來說,企業淨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這兩項數據,走向應該非常一致,而這就凸顯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拼多多在連年虧損的情況之下,現金流卻始終能保持正數,甚至還能隨著平臺擴張一路上揚?
若仔細觀察拼多多歷年的財報,答案似乎並不難找。2016年-2019年間,拼多多的應付帳款和商家保證金佔到了其現金流的大頭,分別為13.12億元、102.81億元、98.47億元和163.03億元,若是扣除這些收入,拼多多的現金流就成了負數。
巨額應付帳款和商家保證金的來源,正是拼多多此前奉行的「二次清算」模式。靠著這根拐杖,拼多多的財報會被修飾的非常好看,但這也意味著它沒有成熟的造血能力。只有及時拋掉不健康的「二次清算」,推出自有支付服務,拼多多才能走出現金流陷阱,成為一家獨立而強大的電商平臺。
此外,以往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渠道為了覆蓋服務成本,會向拼多多這樣的合作電商平臺收取一筆高額的「通道費」。在這種情況下,拼多多的支付成本一直高企,自有支付服務的出現,無疑可以幫助拼多多省下很大一筆錢,同時也能加速其建設電商閉環的步伐。
拿下支付業務後,拼多多的電商版圖還缺點啥?
如果說拼多多在擁有了支付業務後還缺點什麼,那答案一定是物流。
作為電商領域的一匹黑馬,拼多多面對的困局和當年的京東類似——沒有親密的物流夥伴。通過多年的燒錢、流血,京東最終通過自營解決了這個問題,而同樣在燒錢的拼多多卻走上了百億補貼拉新的道路。等到拼多多回過神來,阿里已經集齊了「通達系五將」、京東則憑藉強悍的自營物流體系混得風生水起,而衝進第一梯隊的拼多多,在物流領域還仍未起步。
為此,拼多多不得不快速加碼趕上。今年4月,拼多多認購了國美零售所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作為交換,國美向拼多多敞開了它的物流大門。儘管國美旗下安迅物流不算什麼頭部玩家,但它的運營網絡目前已經遍布全國,城市覆蓋率超過了92%。
不過,由於長期與主打家電品類的國美合作,安迅物流提供的更多是中大件物流服務,與拼多多的契合度較差(拼多多的訂單中,大多數都是面向C端的中小件),未來它能給拼多多的物流版圖增添多少色彩,還尚未可知。
除了安迅物流之外,近來新入局的東南亞快遞巨頭極兔速遞(J&T Express)或許也能成為拼多多的有效助力。
和拼多多類似,極兔在快遞市場上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一匹「黑馬」。憑藉不計成本的價格戰,衝入中國市場的極兔日單量早已突破了800萬件,正向著千萬大關狂奔不止。為了阻止這隻瘋狂的兔子,韻達、圓通、申通還曾聯手發布針對極兔的「封殺令」,但效果甚微。
由於極兔創始人李傑、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以及步步高掌門人段永平三者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坊間也盛傳極兔是「拼多多系快遞」,但實際情況仍是未知數。不過,鑑於其確實和拼多多有合作關係,二者又都有「阿里系」(通達系、菜鳥)這麼一個共同敵人,這種情況下,未來兩匹黑馬真正走到一起也未嘗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