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西安鐘樓,​聊咋咧!

2021-02-13 半屋手機館

今天是2020年12月23日(庚子十一月初九),星期三。

半屋手機館,每天一部手機,今天是1853部了!  

手機(1853):(袁戰平)紅鍵黑屏點半屋,阿拉伯字顯凸出。老人一手無流量,來電應答子女呼。

半屋手機館(323)

西安鐘樓,聊咋咧!

凡西安人,一定去過鐘樓,看過鐘樓。而有些市民,則是天天路過,天天看,真的是好福氣啊;

西安鐘樓,聚焦東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

西安鐘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距今已經636年了。原來在西大街廣濟街口,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整體遷移到今天的位置;

西安鐘樓,因懸掛唐朝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而得名;

西安鐘樓,登樓,可觀,東南西北,盡收,八方四面;

鐘樓之下,現在有地鐵2號線鐘樓站;

鐘樓,西安之符號;

西安市民,和南來北往的遊客,年年月月,天天,在此拍照,合影;

西安鐘樓,看著西安城,看著西安市民,收存著這座城的點點滴滴.

西安鐘樓,聊咋咧!

1、大花籃,迎新年!

2、鐘樓裝扮,耀眼「金頂」!

3、畫鐘樓,好認真!

4、自拍鐘樓,留個紀念!

5、等待拍照,專業水平!

6、東南西北,十字路口!

7、擺個譜,手機照!

8、拾階而坐鐘樓下,冬日陽光正當時!

9、鐘樓下,四周環!

10、雙層公交,經過鐘樓!

11、鐘樓飯店,名副其實!

12、聚焦一個鐘樓,擴散四面八方!

13、鐘樓前,合個影!

14、小夥自拍,發給女友!

15、鐘樓下,地鐵口!

16、開元望鐘樓,近在咫尺間!

17、摩託車,穿梭中!

18、騎行客,望鐘樓!

19、閨蜜同行,拍下鐘樓!

- 內容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焦點

  • 聊咋咧英文咋說 陝西話英語對照表教你國際範
    西部網訊 「That's awesome.」用陝西話說就是「聊咋咧」,「See you.」翻譯成陝西話是「走咧」;「I am sure.」是「莫問題」的意思。著不住咧。8.She's my girlfriend;wife. 這肆安媳婦。9.You are welcome. 包客氣。10.That's awesome. 聊咋咧。11.I have no idea. 厄知不道。12.A little. 一點點兒。13.I am sure. 莫問題。
  • 《火鍋英雄》西安"開店" 粉絲大讚"嘹咋咧!"
    「老同學火鍋店」在成都「開設」了首家分店之後,導演楊慶和陳坤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古都西安,在這個同樣是美食聚集地的美麗城市,開設了「第二家火鍋分店」。西安的粉絲見面會上人頭攢動,舉辦活動的商城被圍得水洩不通,三層樓上下都站滿了人。而楊慶和陳坤精心料理的這份「火鍋大餐」也備受西安人民的喜愛,當地粉絲用西安話大讚《火鍋英雄》「嘹咋咧!」(「嘹咋咧」是西安方言,「好極了」的意思。)
  • 西安,撩咋咧!
    西 安 撩 咋 咧西安地處陝西省關中平原中部,在歷史上曾是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從古到今,人們一直把陝西境內的方言研究作為陝西文化整合和分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給予很大的關注,在陝西方言研究中,既有靜態的描寫,也有歷史的分析,既有對區內方言類型的探討,又有對方言與共同語對應規律的歸納。
  • 陝西,撩咋咧!
    請珍惜在西安乘地鐵的日子, 不僅因為常有奇妙的邂逅…… 同時在西安長安區還有13座明代藩王陵墓。 尋根問祖, 來陝西,就對了!
  • 陝西,撩咋咧!
    圖丨雪後大雁塔 數碼合成奇幻冰封的「西安摺疊」景象 出自視覺中國來,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陝西。NO.1最早「中國」二字,就出土於陝西!請珍惜在西安乘地鐵的日子,不僅因為常有奇妙的邂逅……還有——西安修條地鐵,是真不容易啊!據說在施工隊崩潰之前,考古隊已累到口吐白沫……作為文物大省,低調地亮個「家底」吧!陝西的博物館也就319座吧,陝西的文物也就774萬件吧!
  • 撩咋咧!西安入選首批國家試點城市!
    撩咋咧!西安入選首批國家試點城市!西安文旅加快復甦步伐,在五一小長假之後漸漸恢復,西安迎來了首批省外旅遊團、西安赴外省市旅遊團首發,中國旅遊日,427萬人在線雲遊西安……
  • 從西安去昆明,飛機上吃到「三秦套餐」,遊客表示:嘹咋咧!
    前段時間,小漁從西安坐飛機前往昆明,就被飛機餐驚豔了一把。當時空姐遞給我們一個紙袋子和一個錫紙包裝的麵包之類的食物。紙袋子上面印著一句「陝西話」——嘹咋咧,就是「好極了」的意思。翻過袋子,上面是「西安印象·味道昆航」幾個字,感覺還是蠻用心的。打開紙袋子,原來裡面裝著陝西著名的「三秦套餐」——一罐冰峰飲料、一碗涼皮、一個肉夾饃(那個像麵包的東西其實是肉夾饃)。
  • 從西安去昆明,飛機上吃到「三秦套餐」,遊客表示:嘹咋咧!
    前段時間,小漁從西安坐飛機前往昆明,就被飛機餐驚豔了一把。當時空姐遞給我們一個紙袋子和一個錫紙包裝的麵包之類的食物。紙袋子上面印著一句「陝西話」——嘹咋咧,就是「好極了」的意思。翻過袋子,上面是「西安印象·味道昆航」幾個字,感覺還是蠻用心的。
  • 西安方言裡面的「咋」你了解嗎?
    眾所周知,西安屬於中國北方的關中地區,西安人說話跟他們的性格一樣,也顯得非常豪爽,尤其在方言裡面體現得更加明顯。比如普通話「怎麼了?」,西安人會說「咋?」、「咋咧?」不僅用的字少,再加上西安方言特有的語氣,同樣的意思西安人說方言比普通話聽起來更有氣勢。咋?不咋!咋咧?愛咋咋去!你能把我咋?
  • 坐著火車去拉薩系列之(西安鐘樓)
    穿永寧門往北就是鐘樓南大街,過最大的唐城一號酒店就是西安的地標建築—鐘樓,我不知道這裡是不是傳說的大唐不夜城,因為是早晨,沒有那麼熱鬧,我只有騎行中欣賞這條大街,還有雕梁畫棟飛簷鬥拱的鐘樓。西安鐘樓呈正方體結構底座,開四門。門座上包城磚,上面是二層雙簷鬥拱木結構建築。
  • 西安!真是嘹咋咧!
    問及朋友們對西安有什麼深刻印象時,他們發來奇奇怪怪很可愛,像玩笑卻又很認真的回答。手機屏幕前的你,對西安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可能一時腦海空白語塞,也可能有無數瞬間不知從何說起。「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的國際化大都市」在2020年的西安身上展現的一覽無餘。搜索「西安」詞條,百度百科這樣解釋:西安,古稱「長安」「鎬京」,長安自古帝王都,擁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
  • 掰饃會談:vol.08 鐘樓、開元寺、古城,聊的不是西安是泉州
    在上一期的節目中,我們分享了關於西安旅行的一些細節。由於工作上的需要,我們整個國慶假期都在加班,也沒有出去旅行,不過白老師在我們的建議下去了一趟泉州。  為什麼要聊 · 泉州  在我們之前的節目裡頻繁的提起泉州,它是閩南文化的代表,也是一座古城。鑑於我們都去過了泉州,於是我們決定專門出兩期節目來聊聊泉州城。
  • 地道西安人怎麼吃饃饃?剁盤綠辣子拌醬油夾饃饃,味道「嘹咋咧」
    說到西安的特色美食,人人都會想到肉夾饃、羊肉泡饃,因為這是西安的地標性美食,如今聲名遠揚,很多遊客去西安也是必打卡的,所以說這肉夾饃和羊肉泡饃已經成為西安美食的代表了。而這饃饃對於西安人來說,也是餐桌上常見的主食,一日三餐都會吃到的。
  • 西安鐘樓博物館
    西安鐘樓博物館,由於金頂出現小小的洞,目前正在維修改造升級當中,之前的樣子是什麼樣?帶你先睹為快!藍天白雲下,西安鐘樓博物館依然矗立在城市的中央,很霸氣也非常的漂亮。西安鐘樓博物館,距今已有636年的歷史,歷史遺址發展,至今為止,依然有很多的歷史記憶,吸引了國內外很多遊客前來參觀遊覽,記錄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地標歷史遺址。
  • 西安鐘樓:六百年的風雲變幻
    「希望能通過這次提升後的基本陳列,讓遊客一走進展廳就能系統、全面地了解到鐘樓600餘年的歷史價值。」 從今天起,完成修整、重新迎客的西安鐘樓,將與西安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一起開始新的生活。 01鐘樓,是古代城鎮的市政建築物,多設於城中心或府衙門前,與鼓樓共同承擔著提示時間的任務。
  • 利通美食,美咋咧!
    利通美食,美咋咧!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矩陣原標題:《利通美食,美咋咧!》
  • 關於西安鐘樓的介紹
    據歷史文獻記載,西安鐘樓初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此樓原來修在今日西安市西部的廣濟街口的迎祥觀內。由於樓內懸掛著口大鐘,每日按時辰向全城百姓敲鐘報時,所以定名為鐘樓。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陝西巡撫龔懋賢命令成寧縣令和長安縣令將鐘樓移建於今址。以後,人們對西安鐘樓又進行過多次維修。
  • 西安古城《鐘樓》
    西安鐘樓 我們來西安都要看看城牆,進西安長樂門(東門),就是東大街,是繁華商業區之一。進安定門(西門)就是西大街,新商業區。進永寧門(南門)就是南大街。進定遠門(北門)就是北大街。東西南北四條大街,是西安城主要繁華大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就是西安古鐘樓,位於西安城中間。鐘樓上西北角懸掛著大鐘,節日鳴鐘祈福。
  • 明天,西安鐘樓,開放
    從今年6月中旬開始修繕以來,西安鐘樓點滴變化都牽動著海內外遊客們關注的心。今天,西安鐘鼓樓博物館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8月26日,也就是明天,西安鐘樓將正式恢復開放!目前,鐘樓正在做最後的開放準備工作8月24日西安鐘樓外搭起的腳手架已經拆除修繕後的鐘樓煥然一新▼
  • 西安鐘樓,歷史見證
    西安鐘樓,位於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路交匯處,與鼓樓相對應,晨鐘暮鼓說的就是鐘樓和鼓樓。每天晚上7點鐘樓會開啟燈光,夜景非常漂亮,也適合攝影愛好者,駐足拍照留念。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中國現存所有鐘樓中建造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