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過淘寶微店、快手、抖音等形式銷售農副產品成為潮流,這也為推進鄉村脫貧扶貧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石門縣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先導力量和驅動作用,深入建設和完善農村網絡服務體系,培育壯大農村電商主體,加快推進農村電商普及應用,進一步促進了農村電商與扶貧開發、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
走進石門縣維新鎮土特產展銷中心,寬敞明亮的展銷中心裡商品琳琅滿目,貨架擺滿了石門農產品、土特產。據了解,這是由當地一位叫「盛妹兒」的電商經營者,依託石門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項目,搭建起的維新鎮第一家電子商務平臺。通過利用電商平臺、網絡直播帶貨等多種方式遠銷全國各地,在為當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的同時,也成為當地「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的對外窗口,網絡訂單累計350餘萬元。
維新鎮土特產展銷中心負責人盛孝軍說:「我們維新鎮土特產展銷中心採用市場+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四位一體的運作模式,將我們維新鎮16個行政村所有貧困戶的農產品和龍頭扶貧企業的商品都匯集在這個展廳。」
創業致富不忘鄉梓,維新鎮土特產展銷中心推出了「訂單農業」,通過與貧困戶籤訂農產品電商銷售協議書,將貧困戶家中農特產品統一收購,在展銷中心集中進行二次包裝銷售。對行動不便的貧困戶,由展銷中心為農戶全程提供上門收購服務,徹底解決了農戶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目前維新鎮土特產展銷中心已與五十多戶建檔立卡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並為10多名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
在收購農產品的過程中盛孝軍還發現,維新當地的農產品是一流的品質、二流的價格、三流的營銷、四流的包裝。所以她就想出了「訂單農業」這個法子,讓山裡這些優質的農產品賣出一個更好的價格。
觀峰山村的建檔立卡戶覃事雙夫妻倆在2018年選擇回鄉務農。今年通過與維新鎮土特產展銷中心籤訂了農產品電商銷售協議,也讓家裡的葛粉有了更廣闊的銷路。
「葛粉我也不愁銷路了,跟她這裡已經銷了兩百斤了,要等到下半年冬臘月才有銷的,但我賣到她這裡,她幫我銷,我也有了個額外收入,有一萬多塊錢」覃事雙開心地說。
「打開山門唱山歌」,品牌戰略、網際網路思維讓石門山歌越唱越響。據了解,石門縣自2016年啟動電商扶貧以來,共設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266個,其中122個貧困村電商服務站做到了全覆蓋。藉助電商平臺,去年石門縣農產品零售額達到11.8億元,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20.5億元。電商的發展不僅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更成為石門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