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三條大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長江黃河是流經國內出海的,瀾滄江是從境外出海的,在國外這條河被稱為湄公河,從中國流到東南亞國家,是東南亞的母親河。這三條大河養育了億萬人民,那麼,這三條大河的源頭是在哪裡,你知道嗎?
在西北青海境內,有一個叫三江源的地方,顧名思義,三江源就是三條江源頭的意思,一般是指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三江源地區包括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州和格爾木的唐古拉鄉,面積為31萬平方公裡,大約佔青海總面積的43%。
三江源位於青藏高原的腹地,這裡的大山平均海拔4000多米,雪山冰川眾多,高大的山脈上分布有終年不化的積雪。這裡的冰川每年消融量約9.89 億立方米,積雪融化成水後直接流入小溪小河中匯入大河之中,成為大河的源頭。
三江源水資源除了雪山外,還有眾多的湖泊,大小湖泊近1800餘個,地下水資源也很豐富,僅玉樹州的地下水儲蓄量就達115億立方米。這些地下水主要是靠降雨和雪水來補給的,水資源純淨,沒有什麼汙染,當地人就喝這麼好的水。
根據統計,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都來自三江源,所以說三江源有「中華水塔」的美譽。據考證,沱沱河是長江源頭,卡日曲是黃河源頭,扎曲是瀾滄江源頭,世界有名的三條大河集中發源於一個地方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幾條大河是中國和東南亞十幾億人民的生命源泉,孕育了中國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也對中國的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以及人為的因素,這裡的冰川、溼地退縮,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不容樂觀。
歷史上,三江源曾是生態和生命的淨土,為了保護好這個中華水塔,三江源設立了自然保護區,修復三江源被破壞的自然環境,還有阻止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保護區紀念碑位於玉樹通天河畔,由56塊花崗巖雕成,兩隻巨手象徵人類保護三江源。
三江源擁有的雪山、大江、草原、溼地等原生態的自然景觀,成了旅遊的好地方,2018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當然了,這個地區的生態環境還是比較脆弱的,如果遊客太多,還是會對環境有一點影響的,所以大家去玩時要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保護三江源是大家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