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想用手機記錄下美麗的夜晚時
總會出現模糊、噪點、畫面過暗等問題
其實手機拍夜景的最好時機就是藍色時刻
這時候天空還泛著藍
與城市裡暖調的燈光相映生輝
有著和白天不一樣的韻味
今天我們就從前期到後期
來看看如何拍出驚豔的藍調夜景大片吧~
◢
前期
拍攝
1
時間選擇
這種藍調夜景照片需要在「藍調時刻」拍攝,藍調時刻一天會有兩次,在日出日落前後。
當太陽在地平線下-4度到-8度之間時,太陽發出的光線被天空反射,從而使天空呈現出一種美妙的藍色光彩。
這種藍色光彩根據不同時間段它的色彩會發生變化。當太陽餘暉的光線還比較亮時,天空的藍色色彩會比較淺。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西下,餘暉光線減弱,藍調的色彩就會越來越濃厚。
整個藍調時刻很短,可能也就20-30分鐘,所以很容易就錯過。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拍的大部分夜景的天空是黑色,而少部分人拍的天空是湛藍色,這是拍攝的時間沒選對。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天氣預報的APP或者小程序(比如莉景天氣)來查看當天的天氣情況,根據天氣情況去判斷藍調時刻出現的時間段,再準備出發拍攝。
2
地點選擇
城市建築的燈光,街道上的路燈、車燈,都是一座城市絢麗夜景的重要組成元素,這為我們拍攝夜景提供可利用的拍攝光源,有效地解決光線不足的問題。
想要拍出寬闊大氣的藍調城市夜景,最好選擇在視野開闊的高處拍攝,比如建築樓頂、天橋、或者山頂等。這組照片就選擇了在高樓上俯拍廣州的夜景,為了展示更加壯闊的羊城夜景魅力。
3
如何取景
在天台拍攝時,四周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樣,我們要結合手機的鏡頭以及焦段,變換不同的角度來拍出視覺效果豐富的夜景照片。
變焦:簡化構圖
ˇ
這組作品主要用到了iPhone 11 來拍攝,首先我用iPhone 11的廣角鏡頭拍攝類似肉眼範圍能夠看到的照片,但是照片整體看起來沒有重點,左右兩邊還有建築物的遮擋。
為了簡化構圖,我滑動屏幕焦距到2X , 把取景範圍縮小到白框區域,突出框內具有縱深感的道路,讓畫面更加簡潔。
不過因為iPhone 11沒有長焦鏡頭,這裡使用的是數碼變焦,導致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清晰度會有所下降。
善用超廣角
ˇ
iPhone 11 的超廣角鏡頭取景範圍更大,我們可以利用它邊緣變形的特點來拍攝更有衝擊力的圖片,捕捉廣闊的天空並強調馬路的線條,讓畫面更具縱深感。
廣角
超廣角
尋找前景
ˇ
有時直接拍攝遠處的建築,容易同質化,我們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眼前的欄杆或者小夥伴的手作為拍攝的前景,拍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照片。
夜間模式
ˇ
為了追求更加清晰明亮的照片,我們可以打開手機裡的「夜間模式」來拍攝,iPhone 11 的夜間模式會根據現場環境光線,自動開啟,在屏幕的左上角有一個黃色的小圓點會出現。
按下快門後,相機會自動識別曝光時間,我們只需要在這期間保持手機穩定即可。為了追求更加清晰的畫面,建議大家帶上八爪魚或者三腳架固定手機拍攝,保證手機的穩定,拍出更加清新明亮的夜景。
◢
後期
調色
有時我們拍攝出的藍調夜景照片,會發現該原片還是會有一些小問題,需要後期來改善一下。我們可以參考下面這張照片的調色思路。
如下圖畫面前部多灰暗區域,細節不突出,雖然整體是藍色調,但藍調氛圍感不強,稀疏散亂的燈光,雜亂的建築,主體不突出,畫面也顯得繁亂。
調整後整體藍色效果更加濃厚,帶有紫粉色晚霞的天空看起來更加有層次感,暖調的燈光更加突出,冷暖對比,畫面更有靜謐和溫暖的感覺。
本次修圖用到的是「潑辣修圖」,接著我們就針對照片問題開始調色吧~
光效調整
ˇ
首先,把照片導入潑辣,打開照片,找到「調整」—「光效」提高畫面整體亮度,降低明暗對比。
這裡降低高光-39,拉高陰影+53,黑色色階+38,找回暗部細節。
色彩調整
ˇ
接著,我們可以看到畫面整體有些發灰,不夠藍,我們通過「色彩」工具調節畫面整體的「色溫」,增加「自然飽和度」,讓畫面的藍調更加突出。
局部調整
ˇ
調完整體色彩後,我們會發現畫面中的建築又有黃光還有紅光看起來有些雜亂,冷暖對比不夠鮮明。
這一步主要是突出黃色燈光,和藍調天空形成鮮明的冷暖對比。
接下來我們使用「HSL」來對局部色彩進行調整,首先修改紅色色相,讓紅色變成黃色,減少畫面中紅光的幹擾。
選擇黃色,色相-23,飽和度+58,明度+22,讓黃色看起來更鮮明。
質感調整
ˇ
最後我們來對畫面「質感」調節,清晰度+28,銳化+17,讓照片的細節更加豐富,看起來更加清晰。
最後,在調節藍色濃度的時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濃一點,淡一點都可以的,只要達到你滿意的狀態即可。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創意修圖文章,多給點讚和點【評論】,分享給更多的朋友,一起去看場浪漫的夜景吧!關於手機拍夜景,大家還有哪些想看的,歡迎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