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12:07 |掌上慶元
今天
麗水日報整版刊登
《扛起改革擔當!為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更多「 慶元元素 」》
點讚慶元"最多跑一次"改革
7月20日,在杭州上班的吳女士不得不回老家慶元一趟,她要給房子辦理過戶手續。「公司批的假就兩天,路上已經花費一天時間。」連日來的高溫和緊迫的時間,讓吳女士有些慌張。
當吳女士走進慶元縣行政服務中心,舒適的溫度將急躁趕走了大半。讓她更歡喜的是,在不動產窗口,當吳女士一次性把資料都交了上去,大約60分鐘,工作人員就辦好過戶手續。
像吳女士這樣的「一網通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得益於「最多跑一次」改革帶來的便民利民服務。
慶元將投資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商事登記、社保、醫保、公安服務、稅務和其他社會服務事項八大領域實行分區受理、集中服務,2017年至今全縣共受理行政審批和行政服務事項累計達121.66萬件。其中社保最高日辦件量超過400件。
打破藩籬、大膽探索、努力創新,自2017年啟動「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來,慶元第一時間出臺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成立「最多跑一次」改革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不斷創新改革舉措,為麗水乃至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更多「慶元經驗」「慶元元素」。
提檔升級 便民服務馬上辦
6月23日,慶元縣人民醫院醫共體巡迴診療車開到屏都街道坪坑村,標誌著巡迴診療服務實現了191個行政村的全覆蓋。
「看到專家來給我們看病,真的好激動,以後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門診、檢查、取藥的醫療服務。」從福建省松谿縣大布村嫁到慶元坪坑村的王大姐,由於丈夫行動不便,以往看病就到距離更近的松溪,但門診沒法報銷,得知巡迴診療車每個月都會開到家門口,她激動地掉下了眼淚。
坪坑村是一個典型的「飛地村」,距離松谿縣城不到5公裡,離慶元縣城則有40公裡。為進一步緩解偏遠山區「看病難」問題,2018年起,慶元在全市首創「流動醫療」服務模式,把巡迴診療車「開」進鄉鎮(街道),偏遠山區實現「家門口」診療服務。
據了解,巡迴診療車配備B超、心電圖機、血球分析儀、尿液分析儀等常規檢查設備,攜帶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疾病用藥,並能開展社保移動刷卡與醫保實時結算服務。截至目前,慶元已開展巡迴診療2000餘場次,服務群眾3萬餘人次。
「非常感動!太感謝政府了,來回跑為我們爭取到了補償款!」近日,市民範某、吳某拿到了徵地補償款。10個月前,兩人承包的桔山被依法徵收,面臨生計的轉換問題,更加揪心的是,就承包地上的簡易房和附屬物等的徵收補償款所有權歸屬問題,與桔山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存在糾紛。
範某、吳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申請了法律援助。沒想到,「法律援助ETC」對象資料庫顯示,兩人均為老人,且範某為四級肢體殘疾人,均是經濟困難人員。
根據「法律援助ETC」模式,慶元縣法律援助中心免除了兩人經濟困難證明材料,即收即辦,當場指派律師王啟鈞、葉光勝分別代理兩人案件,最終為範某、吳某爭取到涉案爭議補償款的70%,最大化維護了困難群眾的合法利益。
截至目前,「法律援助ETC」對象資料庫累計更新困難群眾信息15562人次,共有311位困難群眾獲得法律援助服務,涉及金額400多萬元,平均每項法律服務至少讓特殊困難群眾少跑1.8次,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法律援助先進集體」。
早在2017年7月,國地稅聯合辦稅窗口正式進駐慶元縣行政服務中心,標誌著慶元在全市率先「撤完」辦事分中心,特別是社保事項進駐大廳,是麗水唯一一個社保中心進駐大廳的縣,審批部門進駐率達100%,審批事項進駐率達100%,服務事項即辦率達93%以上,實現「群眾只進『一家門』,辦成一攬子事」。
快審速批 網上自助加速度
在慶元縣行政服務中心一樓大廳,優秀窗口主任、優秀服務標兵等16名先進個人以「明星海報」的方式宣傳和表彰,贏得了群眾好評。
連續3年獲得優秀窗口主任的慶元縣市監窗口主任吳寧斐說,「自我革命正當時,爭做改革排頭兵」。今年3月1日起,該窗口免費為298家企業贈送公章、46家企業贈送稅控設備、67家企業提供寄遞服務,共為企業節省成本10餘萬元。
「以前開辦一家企業,需要提交材料,領取營業執照、刻制公章、申領發票、參保登記……全部辦下來要兩三天甚至十幾天。」7月16日,拿著免費贈送的印章和稅控設備,慶元盛然進出口有限公司代理人周磊欣喜地發現,一切都便利不少,「1個窗口、1個工作日、0成本,而且不少可以在網上操作。」
這離不開「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平臺」的功勞。慶元將企業開辦壓縮為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3個環節,開辦時間壓縮到8個工作小時內,企業開辦網辦率達97%。
「市監、衛計、公安等10個單位協同配合,歸集21個行業相關審批事項的登記材料,將41本證照由『線下聯辦』搬到了『線上聯辦』,打通了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壁壘。」慶元縣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姚增輝說,目前,21個行業平均聯辦2.8本證照,申請材料由改革前405份,減少到237份,平均每個行業所需材料由19.3份減少到11.3份,比改革前減少41.5%,每個行業至少可減少群眾和企業少跑1.8次。
慶元縣稅務局組建了由業務素質過硬的黨員和青年幹部等23人的響應團隊,將電話諮詢、釘釘互動、網絡直播等形式有機結合,設立簡事快辦、資料預審、個稅彙算輔導等5個諮詢崗,形成「納稅人綜合諮詢平臺」。
「該平臺打破了時間、地點限制,讓納稅人隨時隨地了解最新稅收政策,解決涉稅難題。」慶元縣稅務局辦公室副主任吳淑婷介紹,有了線上服務支持,讓納稅人和工作人員都節省了更多時間和精力,稅收工作由「單向」服務到「雙向」互動轉變。
今年上半年,全縣57家企業,通過出口退稅申報系統辦理退免稅共計4800餘萬元,網上辦理率達100%。
推陳出新 社會治理再突破
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斷深化,縣域內的群眾基本上跑一次就能辦好事,但在市外、省外的群眾,涉及到一些民生事項就不得不回原籍辦理,來回三四天,花費至少也要上千元,費時費力又費錢。
慶元地處浙西南,有7萬多外出經商務工人員。如何解決這些外出慶元人的辦事難題?慶元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麗水「全域一證通辦」系統等信息共享平臺,打造全市首個跨市異地便民服務實體平臺,讓外出群眾在當地就能把事辦了。
慶元公安為嘉平地區的老鄉送服務
目前,慶元已在嘉興嘉善和平湖、寧波北侖、上海浦東等地建立便民服務點,能夠為在外慶元人辦事節約時間90%以上。如今,麗水籍居民在嘉善、平湖等地僅憑身份證可辦理1378個事項。
「我們一直在探索符合實際的改革舉措,讓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做法貼上『慶元標籤』。」慶元縣委書記藍伶俐說,比如,技能型鄉鎮政府建設等好的傳統做法要推廣,持續豐富和探索有影響力的改革亮點。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黃田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不斷深化技能型鄉鎮政府建設,培養了一批「直播經濟」幹部。「我是『花』鎮長,為黃田農產品代言。」這也成了黃田幹部的流行語。
據統計,自4月以來,黃田鎮通過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為農戶銷售灰樹花幹品900餘公斤、「五彩粽」1.7萬個、水果玉米1萬多公斤、其他農產品7000餘斤,累計銷售額達40餘萬元,並帶動村級產品銷售2000萬元,不斷打響黃田農產品品牌。
2017年,慶元以全省12345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臺為基礎,統一整合接入了110、120、119、12333等熱線,自此開始了綜合化管理指揮平臺的使用和探索。2018年10月,慶元制定出臺了麗水級地方標準《「五臺合一」社會服務管理規範》。
「在『五臺合一』的基礎上,去年,我們整合山洪和地質災害預警監測、防汛防旱、無線應急廣播等信息系統,打造集應急指揮、災害預警、信息研判於一體的『十臺合一』綜合應急指揮平臺,全面提升公安、消防、環保等30多個部門19個鄉鎮(街道)應急聯動效率。」慶元應急管理局局長全開林說,基於「十臺合一」,慶元在抗擊2019年「6·22」歷史同期罕見強降雨實現「零傷亡」。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強大動能,讓慶元在向市場放權、為企業鬆綁、促百姓受益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同時激發了市場和社會活力與動力,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當發現政府各部門之間也有很多公事要辦理,同樣存在如何簡化流程、優化服務、提高效率、方便辦事者的問題,我們開始重視改革的全面深化。」慶元縣全面深化改革服務中心主任陳肖波說,今年,在2018年工作基礎上擴面提質,對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辦事事項進行再梳理、再比對。目前,涉及28個部門237項機關內部辦事事項實現網上辦理。
此外,慶元同步開通線下、線上事項辦理模式,政務服務事項99.93%開通「網上辦」、99.96%開通「掌上辦」,「跑0次」實現率達99.33%,材料電子化率達99.45%。
2020年,慶元將全面提振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形成「服務爭效」「趕超比拼」的良好態勢,做好「鞏固提升」和「延伸擴面」兩篇文章,奮力交出慶元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高分答卷。
來源:麗水日報
15953908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