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吃著自己做的娘惹菜,追著《小娘惹》

2020-12-08 你與美食同樣不可辜負

倩倩醬認為最開心的事就是吃著飯,追著劇,喝著快樂水,那生活簡直美極了。倩倩醬決定開始追《小娘惹》了,全劇43集,立志兩天追完。追完《小娘惹》來給大家總結一下這部劇的美食。沒看的這部劇的也不要緊,由倩倩醬為大家整理這部劇的美食。不用謝。

色香味俱全的娘惹菜

先來說說,娘惹菜系是什麼?娘惹菜系是由中國菜系和馬來菜系合併而成的馬六甲菜餚,新加坡地道美食,傳統中國菜與馬來香料完美結合,融會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香料調配而成。(由此可見,味道應該會不錯的,料就放得多啊,不香的話,這些料就白放了)外面餐館的飯之所以好吃那是因為店家放的料足,多。

娘惹菜在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風格。偏甜的娘惹菜——地域:馬六甲以及新加坡等靠近印尼區域的娘惹菜。偏於酸和辣的娘惹菜。——地域:在馬來西亞北部半島,特別是檳榔嶼地區。

中國人與馬來西亞人通婚誕下的孩子,男孩被稱為"峇峇",女孩則是'娘惹'。他們不但在居住方面有了適應性的轉變,而且在飲食習慣上也有所變化,而'娘惹菜'就是她們以傳統中式食物和烹飪方法,配合馬來常用香料創製出來的一種菜,形成了自己特別的味道,其特色是味道香濃,帶有酸、甜、辣及刺激性味道,充滿了熱帶風味。

叻(lè)沙面線

正宗的娘惹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湯頭是以咖喱湯汁混合椰漿,口味甜、鹹、辣兼而有之,是最大特色;材料則有新鮮的蛤、油炸豆腐、魚餅、蝦子、豆芽菜等,再加上細白的粗米粉,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叻沙了。

材料:

油豆腐、 色拉油、鮮蝦、 尾魚丸、 麵條、 豆芽菜、 白煮蛋 、紅蔥頭酥、 九層塔葉、 紅辣椒片、

調料:

A:蝦米、 紅蔥頭、 大蒜、 姜、 幹香茅、紅辣椒、 咖哩粉、 蝦醬、 色拉油

B:雞湯、椰奶、鹽、胡椒粉

作法:

1、將調味料A用果汁機打成泥狀備用;油豆腐切片備用。

2、取一湯鍋,在鍋中加入色拉油,以中火將作法1的調味料A炒香後,再加入調味料B轉中火且持續攪拌鍋中的湯料。

3、待湯料煮沸後放入鮮蝦、油豆腐片、魚丸等材料煮約2分鐘後,再加入麵條一同煮約1分鐘後熄火即可盛入碗中。

4、將豆芽菜川燙數秒鐘,放入作法3的碗中,再將白煮蛋放入,最後撒上紅蔥頭酥、九層塔葉及辣椒片即完成。

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就拿中國菜系來說吧。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享稱為"八大菜系"。他們是各有各的特色之處。

1、粵菜的特點是豐富精細的選材和清淡的口味。2、川菜講究色、香、味、形,在"味"字上下功夫,以味的多、廣、厚著稱。3、魯菜以清香、脆嫩、味厚而純正著稱,特別精於制湯,清濁分明。4、閩菜以海鮮類為主,口味方面則鹹、甜、酸、辣、香具備。5、蘇菜擅長燉、燜、煨、焐、蒸、燒、炒等烹飪方法;口味清鮮,鹹甜得宜,濃而不膩,淡而不薄;注重調湯,保持原汁。5、浙菜:用料廣博,配伍嚴謹。主料注重時令和品種,配料、調料;刀工精細;火候調味,最重適度;清鮮嫩爽,滋、味兼得;浙菜四支,風韻各具。7、湘菜以腴滑肥潤為主,多將辣椒當主菜食用,不僅有北方的鹹,也有南方的甜,講究原料的入味,技法多樣,有燒、炒、蒸、燻等方法。8、徽菜:擅長燒、燉、燻、蒸類的功夫菜上,使得徽菜形成酥、嫩、香、鮮的獨特風格。

大家喜歡哪個菜系呢?雖然倩倩醬不適合吃川菜(原因是辣椒使我上火),但是隔一段時間也是會去嘗嘗的,因為是真的好吃。倩倩醬認為叻沙面線就好像我們在外面吃的砂鍋麵條,唯一不同之處就是料放的比較充足。可能是倩倩醬的目光短淺吧。

相關焦點

  • 不去馬來西亞,也可以吃到小娘惹做的娘惹糕
    最近大家有沒有追劇呢?《小娘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倩倩醬竟然靠著抖音刷完了全劇。估計很多人現在有著app的會員,還靠著抖音刷劇。雖然該劇主要以足不出戶的「娘惹」們在家中因為爭寵而產生一系列的明爭暗鬥為主線,講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撓的奮鬥史。
  • 翻拍《小娘惹》熱播,娘惹文化引人矚目
    《小娘惹》故事情節一波三折,緊緊地牽扯著每一個觀眾的心弦;但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卻是斑斕多彩的娘惹文化,包括娘惹菜、娘惹糕點、娘惹珠繡、娘惹服飾,娘惹婚嫁等等。因此我們看到無論是菊香還是月娘學習做娘惹菜都是從研磨各種香料開始。《小娘惹》裡的代表菜品有娘惹叻沙:就是一種海鮮米粉湯,分為常見於新加坡的咖喱海鮮椰漿式和常見於檳城的酸角蝦膏魚湯式。
  • 翻拍《小娘惹》再度走紅,娘惹文化引人矚目
    《小娘惹》故事情節一波三折,緊緊地牽扯著每一個觀眾的心弦;但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卻是斑斕多彩的娘惹文化,包括娘惹菜、娘惹糕點、娘惹珠繡、娘惹服飾,娘惹婚嫁等等。
  • 不去馬來西亞,也可以吃到小娘惹做的娘惹糕
    最近大家有沒有追劇呢?《小娘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倩倩醬竟然靠著抖音刷完了全劇。估計很多人現在有著app的會員,還靠著抖音刷劇。雖然該劇主要以足不出戶的「娘惹」們在家中因為爭寵而產生一系列的明爭暗鬥為主線,講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撓的奮鬥史。
  • 中國版《小娘惹》熱播,對娘惹菜感興趣了解嗎?
    最近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有一部電視劇的蹤影,那就是翻拍的新加坡2008年版本《小娘惹》。#電視劇小娘惹# 12年之前這部劇已經紅遍了東南亞特別是新加坡,據說每10人就有9個人知道這部劇。男性為峇峇,女性則為娘惹。在今日的馬來西亞,若一位馬來西亞華人男子娶馬來女子為妻,他自己也要皈依伊斯蘭教,取穆斯林名字,他們的子女並不是峇峇娘惹,而是混血兒,所以說峇峇娘惹可謂當時產生的特殊族群。
  • 娘惹是什麼意思?娘惹文化是什麼?《小娘惹》?
    娘惹是什麼意思?娘惹文化是什麼?《小娘惹》?
  • 小娘惹,除了好菜還有漂洋過海的鄉愁
    資料圖 據說,1841年,鄭景貴因家境貧寒,隻身從廣東增城的小村莊前往馬來西亞尋父謀生。起初跟著父親在馬做些小生意,後來憑著敏銳的商業嗅覺,開始投資錫礦開採,由此富甲一方。清末,河北發生大水災,鄭景貴得悉災情後,捐巨款回國賑災,清廷賜予他「急公好義」牌匾,以表彰他的功績。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實際上,早在2008年,由謝敏洋、盧燕金共同執導的《小娘惹》首次播出後,就風靡了整個東南亞,兩年之後該劇又在中國的幾家衛視播出,成為觀眾心中的經典。新版《小娘惹》劇照。來源:電視劇《小娘惹》官方微博華麗的宅邸、豔麗的服裝、精美的衣飾、可口的菜餚……充滿南洋特色的元素穿插在全劇中,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看了電視劇《小娘惹》,真被娘惹美食饞到了,尤其是娘惹糕
    小娘惹,小娘惹,相信大家都有在看新的電視劇《小娘惹吧》,除了讓人喜愛的劇情,我們也可以從這部劇中了解到獨一無二的娘惹文化,當然啦!相信我們的吃貨朋友們,最感興趣的,一定是劇中的娘惹菜,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娘惹菜吧!
  • 菜系中的混血兒,神秘的東南亞「娘惹菜」到底是什麼?
    近期一檔關於馬來西亞文化的熱播劇《小娘惹》再一次被翻拍上線了。,我想在追劇的小夥伴也和小殼一樣,都想嘗一口鏡頭前出現的娘惹美食吧。 年輕的娘惹從小都會被長輩要求在廚房中幫忙,劇中還提到一個好媳婦,必須是一個好廚子的說法。許多經典的料理都出自女性之手,因此這些料理也稱為「娘惹菜」。娘惹菜是傳女不傳男,每個家族都會把自己獨有的菜譜、做法及秘方,用口頭的方式一代代地傳給自己的媳婦和女兒。
  • 「娘惹文化」和中國的淵源原來這麼深,難怪《小娘惹》這麼火!
    一部好劇的出現,對於喜歡追劇的朋友來說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比如今年夏天已經播完的《小娘惹》,又引起了各位觀眾的激烈討論。這部劇雖然是翻拍版,但仍然很火熱。想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其中的「娘惹文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部劇中的娘惹文化吧!這部劇中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新加坡,故事情節主要圍繞善良、勇敢的月娘展開。
  • 《小娘惹》翻拍,峇峇娘惹文化令人驚嘆,堪比舌尖上的中國
    2008年《小娘惹》開播,歐萱憑藉著靈活的表演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峇峇娘惹文化走進普通市民的眼裡。如今,《小娘惹》翻拍,採用更加先進的拍攝設備,每一幀都是峇峇娘惹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增加了廚房的鏡頭,採用美食級別的拍攝手法,把獨具特色的娘惹菜的原始原味透過鏡頭傳達給觀眾。說起峇峇娘惹文化,和我們的中華文化真是脫不了關係。
  • 被《小娘惹》吸引的,還有娘惹峇峇文化
    雖然翻拍的新版電視劇《小娘惹》已經播完了,劇情跌宕起伏,好在結局月娘和陳錫有情人終成眷屬,完美落幕。即使劇集已經告一段落了,這部劇裡邊的很多部分都讓我覺得印象深刻。最喜歡的就是那獨特的傳統文化:峇峇娘惹文化。何為娘惹和峇峇呢?
  • 翻拍《小娘惹》熱播,娘惹文化引人矚目
    《小娘惹》故事情節一波三折,緊緊地牽扯著每一個觀眾的心弦;但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卻是斑斕多彩的娘惹文化,包括娘惹菜、娘惹糕點、娘惹珠繡、娘惹服飾,娘惹婚嫁等等。因此我們看到無論是菊香還是月娘學習做娘惹菜都是從研磨各種香料開始。《小娘惹》裡的代表菜品有娘惹叻沙:就是一種海鮮米粉湯,分為常見於新加坡的咖喱海鮮椰漿式和常見於檳城的酸角蝦膏魚湯式。
  • 《小娘惹》:地道的娘惹糕,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讓我悄悄告訴你
    電視劇《小娘惹》播紅了娘惹糕,但你知道地道的娘惹糕,是怎麼做的嗎?傳統的娘惹糕有9層,也叫九層糕,製作的時候會用到:粘米粉,糖,香葉和水這些材料,把它們按適當的比例開好麵糊。舊日未嫁的娘惹們,個個都會做一手娘惹菜,當然就包含娘惹糕了,因為只有做得一手好菜的娘惹,才能被認定是一個好娘惹,這是成為一個好娘惹的基本要求。娘惹糕的吃法還很講究,不能一口把它吃掉,而是要一層一層剝下來吃,寓意人生長長久久,長命百歲,如果一口就把它吃掉,代表吃糕人,人生短暫,就不吉利的。
  • 《小娘惹》「峇峇娘惹」的那些事兒
    電視劇《小娘惹》的熱播,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族群——峇峇娘惹。作為一個少見的族群,他們的風俗習慣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豐富多彩的「峇峇娘惹」文化吧。娘惹服在馬來傳統服裝的基礎上,改成西洋風格的低胸襯肩,加上中國傳統的花邊修飾,就是娘惹服飾。多為輕紗製作,顏色不僅有中國傳統的大紅粉紅,還有馬來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綠;點綴的圖案多是中國傳統的花鳥魚蟲龍鳳呈祥。
  • 《小娘惹》最近大火的「娘惹」到底是什麼意思——速懂!
    最近,翻拍的新劇《小娘惹》一經播出備受關注,新舊兩版都飾演三本洋介的戴向宇,也因為「凍齡臉」引發熱議。但你真的知道娘惹的意思和來源嗎?娘惹是早期的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後代。女孩就叫做娘惹,男孩則被稱為峇峇,他們也被稱為土生華人。
  • 《小娘惹》熱播,那什麼是娘惹與娘惹文化?
    01娘惹菜娘惹菜是中國傳統烹飪方法與南洋香料的巧妙結合。香蘭葉、香茅、薄荷葉、酸柑、肉桂、辣椒、檸檬、菠蘿、椰漿、蒜頭、小蔥頭、黃姜、山姜、香菜花、亞參膏、峇拉煎等多種調味料的搭配和融合,使得娘惹菜具有多汁且味濃的特點。
  • 新版《小娘惹》劇中,三道好看又好吃的菜,讓你捨不得下口
    對於同父異母的姐妹美玉來說,菊香就像是「別人家的孩子」,菊香唯一的缺點就是「聾啞」但真的不爭不搶但處處比她要強,而且自己嫁的人也是不愛自己的,想想看了前八集新版《小娘惹》美玉結婚後也如同守活寡,這也為後期她黑化之路做了不少鋪墊。
  • |娘惹菜|在獅城體驗本土的美味,探尋不一樣的娘惹風情!
    娘惹從小不僅從小就要學習禮儀和歌舞,還能下廚房燒得一手好菜!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旅行的最佳方式,當屬融入本地人的日常中,去體驗他們的生活,我要開啟一場地道的新加坡美食之旅,那就從學做娘惹菜開始吧!>報名網站:https://letsgocooksingapore.com這次我在烹飪學堂上完全顛覆了自己對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認知,通過體驗有趣悉心的教學,香蘭椰絲卷、海鮮叻沙、五香卷三道特別體現娘惹美食精髓的菜,都被我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