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全媒體記者 樊海濤
「這兒就是我以前的老院,住的是簡陋瓦房。」日前,記者來到北區小新莊拆遷工地,見到了從這裡搬離不久的居民劉學菊。她說,這個居住了幾十年的地方與新家只一路之隔,可對比往昔,生活環境變得如此之大,讓她不禁感慨萬分。
鼓樓區琵琶街道小新莊舊城區改造項目位於沈孟路以北、徐運新河以東,項目總佔地310餘畝,需動遷總戶數134戶,總徵遷面積近8萬平方米,項目於2016年11月份啟動徵收。
「不少住戶打起『小算盤』,想到最後看看能多補償一點不。但到最後,還是『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也沒多一點,就斷了妄念。」劉學菊說,在拆遷初期,很多居民都有著自己的想法,部分人對於拆遷工作並不支持。但是通過相關部門公正、公開細緻的工作,最終還是讓大家認識到拆遷工作給生活帶來的良好改變。目前小新莊項目已全部完成籤約並拆除房屋,居民安置於琵琶花園和濱河花園,她一家搬到了南側的琵琶花園。
「現在的居住環境才好,採光也好,各方面都好,比以前好很了。」相比以前,劉學菊家的居住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她越來越理解與贊同棚改這一民心工程。
鼓樓區位於市區北部。作為一個老城區,長期以來,由於歷史原因,轄區內有100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急需改造。這些棚戶區大都建設年代久遠,房屋破舊,擁擠不堪,環境髒亂,居民生活極為不便,改變這些群眾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刻不容緩。
近年來,鼓樓區搶抓老工業區搬遷試點區域的機遇,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最緊迫的民生工程、最重大的發展機遇,先後啟動實施兵工路、小朱莊、物資市場等70餘處棚戶區、棚戶點改造,完成改造面積約600萬平方米,受益群眾4.8萬戶。
自全市棚戶區改造拆遷掃尾工作推進會以來,鼓樓區迅速貫徹落實市政府工作部署,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多措並舉,狠抓落實,各項棚改工作強力有序推進,很多久拖未決的項目經過棚改掃尾攻堅,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除了小新莊等一批棚改拆遷項目近期順利完成,從2014年啟動徵收的白雲東路一期舊城區改造項目,目前也全部完成籤約並拆除房屋。據豐財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建新介紹,白雲東路一期所有拆遷戶現全部籤約完畢,而且拆除基本也完成了,剩下就是定銷房範圍的一些建築垃圾還沒清理。「現在定銷房一期房屋主體已建設完畢,我們儘快把定銷房施工完工,讓群眾儘早住上安置房。」他表示。
此次掃尾推進工作,鼓樓區共涉及21個項目,徵遷戶數471戶,徵遷面積34萬餘平方米。截至目前,第一批次16個掃尾項目已完成10個,佔全部項目的63%,完成192戶的籤約,佔總戶數的87.27%。第二批次5個掃尾項目已完成131戶,佔第二批次總戶數的52.19%。馬場湖周邊、殷莊村東等10個棚戶區拆遷全面完成。
據鼓樓區棚改辦主任李偉介紹,鼓樓區是一個老工業區,棚戶區改造任務比較重,留下一些掃尾項目的體量在各區中也比較大。按照去年11月10日市政府棚改拆遷掃尾攻堅推進會的相關部署要求,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從機關抽調幹部下派基層,與辦事處、社區一起聯動推進掃尾攻堅工作。他們嚴格準守《徵收條例》,堅持標準,陽光操作,對同一項目「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政策管到底」。在項目推進中,發揮部門聯動優勢,竭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以真情打動被徵收戶,實現友情徵收、陽光徵收;對一些訴求不合理的難纏戶,在積極推動談判的同時,及早走司法程序,以裁促談、以裁促遷。截至目前,通過兩個月的努力,取得了掃尾項目任務戶數、面積雙超85%的明顯成效。
下一步,該區將乘勢而上,抓住全市上下齊動員的有利契機,加大三個方面的投入:第一是加大人員精力的投入,第二是加大政策宣傳的力度,第三是加大司法徵收的強度。通過這三個方面措施的實施,加快推進全區的棚戶區拆遷項目掃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