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迎客松下閃光 ——記黃山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曉春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迎客松不僅僅是一棵樹,他就是我的家人、親人,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長者,一名日夜呵護著八百裡黃山的老人。在我心中,迎客松與家人一樣重要,我如何照顧家人,就如何照顧迎客松。」

——胡曉春

        迎戰冰雪脫穎而出

        2006年8月,黃山腳下譚家橋鎮中墩村26歲的胡曉春退伍後來到黃山風景區工作,擔任玉屏景區護林防火隊員。每天,當他巡視責任路段路過「國寶」迎客松時,他都會有意無意的看上一兩眼,「迎客松跟其他的松樹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比較雄偉、高大」,胡曉春回憶道。

        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迎客松,還得從2008年1月那場暴雪說起。暴雪即將來臨之時,黃山缺什麼?毛竹!搭建支撐架的毛竹!

        1月28日晚上7點多,胡曉春和近百名應急小分隊員打著手電筒,扛著八九米長、重約百斤的毛竹,蹚著沒膝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順著模糊的石階,往海拔1670多米的玉屏樓攀爬。凜冽的寒風夾雜著堅硬的雪粒拍打在胡曉春和應急小分隊員們的身上,汗水、雪水浸透了厚實的棉服。

    與時間賽跑、與風雪抗爭,歷經四天艱辛,終於在1月31日晚,新一輪暴風雪來臨之前,完成了對所有古樹名木的支撐保護。2月1日,暴雪如期而至,看著迎客松安然無恙地挺立在青獅石旁,在冰雪中張開蒼勁的臂膀迎接四方遊客,胡曉春心頭湧上無限的喜悅和激動。

        近九年只為守護一棵松

        2010年7月,經過考核和選拔,胡曉春成為第十九任守松人,開始了對這棵千年古樹的陪伴生活。迎客松旁那間矮小的管理房是胡曉春的值班室兼臥室,一張簡易床、一副桌椅、一臺監控電腦和一些監測工具,是他在黃山景區內的全部家當。

        「剛開始的那段日子真的很難熬,沒有家人、朋友的陪伴,有時甚至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夜幕降臨,白天熙熙攘攘的玉屏廣場空無一人,偶爾只有幾隻野貓從門前竄過。」

        2012年深秋的一個夜晚,胡曉春回憶,自己正像往常一樣獨自站在迎客松下,皎潔的月光從枝椏間灑落在他身上。那一刻,胡曉春心靈一顫,迎客松仿佛靈動起來,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站在那裡,靜靜地守護著這座大山的安寧。

        「從那時起,對我來說迎客松不僅僅是一棵樹,他就是我的家人、親人,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長者,一位日夜呵護著八百裡黃山的老人。在我心中,迎客松與家人一樣重要,我如何照顧家人,就如何照顧迎客松。」

        寒來暑往,松針綠了又黃、黃了又綠。不知不覺間,胡曉春與迎客松相依相守,度過了2000多個日夜。

        100萬字的迎客松日記

        「2012年8月8日,10時26分,黃山旅遊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12時09分,發布暴雨紅色預警;13-17時,暴雨轉大雨、大到暴雨,霧,風力4-5級,陣風8-9級,溫度16-17度,相對溼度100%;19時20分,受颱風「海葵」影響,管理區將應急預案從三級提升至二級,採取如下措施:對迎客松倒一枝採取應急拉縴措施牽拉限位固定,縴繩採用寬型尼龍吊裝帶;在各個牽拉部位使用鬃毛、麻袋包裹後綑紮,防止牽拉操作時損傷樹皮和枝條。經現場觀察,迎客松倒一枝設置7處拉縴點。全天迎客松處降雨量為406.6cm。」

        每天防寫日記,是從第一任守松人開始的,到胡曉春這裡共積攢了210本,其中有50本出自胡曉春之手。每天早上6點半開始,胡曉春就對迎客松進行第一輪觀測、檢查:利用迎客松區域小型氣象觀測站,查看溫度、溼度、風力、氣壓等,記錄枝丫、冠頂、冠幅的細微變化,檢查支撐架、拉索、防雷設施情況。白天每隔兩個小時進行一次例行檢查;夜間,根據紅外線防侵入報警系統信號,隨時起床查看情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間斷。

        談起這些日記,胡曉春自豪地說:「從我但任守松人的第一天起,每篇迎客松日記都不少於400字!」粗略算下來,近9年時間,胡曉春竟寫下了100多萬字的日記。這些一筆一划的記錄,詳實記載了迎客松的生長變化,為科學保護迎客松提供了重要依據。

        「根據近三年新梢生長量、針葉束數量、松針長度、松針顏色判斷,迎客松總體生長狀況正常,西、南方向樹冠回縮得到控制。」2016年5月23日,黃山風景區「古樹名木專家研討會」作出上述紀要。

        結婚13年陪伴家人不滿20個月

        「要說最大的愧疚,那就是忽視了自己的家人。」胡曉春說,因為要待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上,一年365天,胡曉春很少有時間回家。結婚13年來,他和家人相處的日子還不滿20個月,妻子偶爾也會抱怨。很多時候,只能通過手機或者QQ視頻與家人聯繫。想家的夜晚,胡曉春就會靜靜地站在迎客松下,看著滿天繁星,向迎客松傾訴自己的思念。

        為了工作,胡曉春錯過了親耳聆聽女兒第一次喊「爸爸」,錯過了親眼看女兒學會走路的情景;因為工作,有不能陪伴妻女的自責,也有不能照顧年邁父母的無奈。最令他難過的是在2012年7月,颱風「海葵」對迎客松造成嚴重威脅,而胡曉春剛剛出生29天的小女兒卻因為突發肺炎住進了醫院,接到電話後他非常心疼、糾結。經過一番思想鬥爭,胡曉春最終選擇了留在了山上。

        「迎客松和女兒都是我的寶貝」,胡曉春嘆了一口氣說道。可是誰都看得出,胡曉春對待迎客松那要比對待女兒偏心得多。下雨了,擔心迎客松的土壤流失;打雷了,擔心迎客松受到雷擊;下雪了,擔心積雪壓彎迎客松的樹丫;天晴了,又擔心迎客松周圍出現火災隱患;甚至一陣風吹來,他都會為一塊小小的樹皮會被吹落而心疼半天。

        「我就是黃山一棵普通的松樹」

        2016年,胡曉春榮獲「全國旅遊系統勞動模範」稱號,今年,他又登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公示名單,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榮譽,也是從1980年黃山風景區設立「守松人」崗位至今,所有守松人中的榮譽。

        「我生在黃山、長在黃山,我就是黃山一棵普通的松樹。中學的時候,我背誦過『黃山松精神』:頂風傲雪的自強精神、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眾木成林的團結精神、廣迎四海的開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獻精神。『黃山松精神』給了我無窮的力量,讓我堅持下來,堅守下去。」

        「我守護的不是一棵普通的樹木,而是『中國的符號、國家的象徵,承載著東方禮儀文化的——黃山迎客松!』」胡曉春說。

        (作者:黃山風景區黨工委宣傳部 侯晏 葛旭芳)

相關焦點

  • 安徽省委書記囑託黃山守松人:一定要守護好迎客松
    「一定要守護好迎客松。」在4月29日上午安徽省慶祝「五一」暨勞動和技能競賽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省委書記李錦斌對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曉春殷切囑託。39歲的胡曉春, 26歲就到黃山風景區工作,2010年7月起成為第十九任守松人;2016年榮獲「全國旅遊系統勞動模範」稱號;2019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黃山迎客松守松人胡曉春:10年寫下140餘萬字《迎客松日記》
    作為第19任守松人,胡曉春每年有超過300天駐紮在海拔約1670米的迎客松旁,寫下了140餘萬字的《迎客松日記》。他將守護好迎客松,作為一門值得用一生去參悟的學問。從29歲到40歲,歲月的輪軸滾滾向前,守松人胡曉春的兩鬢冒出了少許新生的白髮,古老的迎客松看上去卻依然蔥鬱年輕、笑傲群峰,胡曉春說,「它能青春永駐是我最大的心願。」在胡曉春眼中,千山萬水,不及黃山之秀美,「迎客松已陪著黃山走過千年風雨,在四面八方的堅硬中,它不只是一棵樹,它值得人們為之注入更柔軟的情感。」
  • 「像守護親人一樣守護好迎客松」
    > 【摘要】 「像守護親人一樣守護好迎客松」——記全國勞動模範、黃山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曉春
  • 世界唯一專人守護的黃山迎客松,到底是...
    聲明中提到,黃山風景區保護管理部門長久以來對迎客松實行嚴格、科學的保護,自1980年12月開始實行迎客松專職護理員(俗稱「守松人」)制度,至今已歷19任。胡曉春正是第19任守松人。至今,胡曉春還沒有看過這條謠言。「看到那些瞎說的,還不要被氣死?」雖然是玩笑話,流露的卻是真情。
  • 這是世界唯一由專人守護的松樹,卻經常被人說是塑料的,黃山守松人...
    聲明中提到,黃山風景區保護管理部門長久以來對迎客松實行嚴格、科學的保護,自1980年12月開始實行迎客松專職護理員(俗稱「守松人」)制度,至今已歷19任。胡曉春正是第19任守松人。 至今,胡曉春還沒有看過這條謠言。「看到那些瞎說的,還不要被氣死?」雖然是玩笑話,流露的卻是真情。那段日子,對於前來詢問的遊客,胡曉春總是一遍一遍地重複:「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 黃山迎客松是塑料的?景區闢謠
    10月22日,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官方微信「中國黃山」發布關於網傳「迎客松為塑料樹、假樹」等不實信息的澄清聲明。為澄清事實,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鄭重聲明:網傳「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均為不實信息。眾所周知,迎客松是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象徵,是國家名片之一。黃山風景區保護管理部門一直以來對迎客松實行嚴格、科學的保護,自1980年12月開始實行迎客松專職護理員(俗稱「守松人」)制度,至今已經歷任十九任。
  • 黃山迎客松為塑料樹?景區闢謠
    「中國黃山」微信公號10月22日發布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關於網傳「迎客松為塑料樹、假樹」等不實信息的澄清聲明。近日,網絡上個別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稱「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少數不明真相網友進行了轉發轉載。為澄清事實,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鄭重聲明:網傳「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均為不實信息。
  • 熱點丨黃山迎客松是塑料的?官方回應了!
    近日,網絡上個別自媒體發布信息稱,黃山「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10月22日,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發表聲明指出,網傳「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均為不實信息。
  • 黃山迎客松是塑料的?景區:不實!
    為澄清事實, 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鄭重聲明:網傳「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均為不實信息。眾所周知,迎客松是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象徵,是國家名片之一。黃山風景區保護管理部門一直以來對迎客松實行嚴格、科學的保護,自1980年12月開始實行迎客松專職護理員(俗稱「守松人」)制度,至今已經歷任十九任。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每年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為迎客松進行1-2次定期「體檢」,迎客松目前長勢良好,各類監測指標正常。
  • 黃山迎客松是塑料樹?景區回應!
    眾所周知,迎客松是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象徵,是國家名片之一。黃山風景區保護管理部門一直以來對迎客松實行嚴格、科學的保護,自1980年12月開始實行迎客松專職護理員(俗稱「守松人」)制度,至今已經歷任十九任。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每年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為迎客松進行1-2次定期「體檢」,迎客松目前長勢良好,各類監測指標正常。
  • 黃山迎客松是塑料樹?景區闢謠
    10月22日,中國黃山公眾號發布聲明稱,近日,網絡上個別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稱「迎客松是塑料樹」 「迎客松是假樹」,少數不明真相網友進行了轉發轉載。眾所周知,迎客松是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象徵,是國家名片之一。黃山風景區保護管理部門一直以來對迎客松實行嚴格、科學的保護,自1980年12月開始實行迎客松專職護理員(俗稱「守松人」)制度,至今已經歷任十九任。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每年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為迎客松進行1-2次定期「體檢」,迎客松目前長勢良好,各類監測指標正常。
  • 黃山風景區闢謠迎客松為塑料樹 官方聲明
    【黃山風景區闢謠迎客松為塑料樹】近日,網絡上個別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稱「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少數不明真相網友進行了轉發轉載。為澄清事實,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鄭重聲明:網傳「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均為不實信息。眾所周知,迎客松是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象徵,是國家名片之一。
  • 黃山風景區闢謠迎客松為塑料樹 迎客松山上站,鍋從天上來……
    黃山風景區闢謠迎客松為塑料樹 迎客松山上站,鍋從天上來……時間:2020-10-22 19:55   來源:瀟湘晨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山風景區闢謠迎客松為塑料樹 迎客松山上站,鍋從天上來 本報訊 10月22日,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官方公眾號中國黃山發布一則澄清消息稱,近日,網絡上個別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
  • 黃山迎客松是塑料的?景區:不實
    近日,網傳黃山迎客松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發文闢謠,稱1980年起迎客松就配有「守松人」,至今已歷任19任。景區每年都會為迎客松「體檢」1至2次,迎客松目前長勢良好,各類指標正常。(中國新聞網 圖片來源於「中國黃山」微信公眾號)
  • 【你好,迎客松】黃山迎客松成名記
    破石而生,壽逾千年,姿態蒼勁,枝葉平展如蓋,有側枝橫空斜出,似展臂迎客。由於迎客松每年都在生長,根據最新的測量數據,迎客松目前樹高10.2米,胸圍2.16米,樹齡1000年左右,為國家一級保護名木,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黃山迎客松名始見於1859年黃肇敏《黃山遊記》,第一次攝入鏡頭是民國元年(1912年),由著名畫家汪採白拍攝,可惜至今未找到照片。
  • 黃山迎客松是假樹塑料樹?景區闢謠!長勢良好
    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近日,個別自媒體號發布關於「黃山迎客松已是塑料樹,為何那麼多人還去看」「黃山迎客松只是一棵冒名頂替的假樹」等內容的不實信息,還有些許不明真相的網友和自媒體號進行轉發。景區官方闢謠迎客松目前長勢良好
  • 黃山風景區闢謠迎客松為塑料樹目前長勢良好指標正常
    據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微信公眾號10月22日消息,近日,網絡上個別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稱「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少數不明真相網友進行了轉發轉載。
  • 黃山官方闢謠:「迎客松為塑料樹、假樹」等系不實信息
    「中國黃山」微信公號10月22日發布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關於網傳「迎客松為塑料樹、假樹」等不實信息的澄清聲明。近日,網絡上個別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稱「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少數不明真相網友進行了轉發轉載。
  • 黃山景區官方闢謠:「迎客松為塑料樹、假樹」等系不實信息
    「中國黃山」微信公號10月22日發布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關於網傳「迎客松為塑料樹、假樹」等不實信息的澄清聲明。近日,網絡上個別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稱「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少數不明真相網友進行了轉發轉載。為澄清事實,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鄭重聲明:網傳「迎客松是塑料樹」「迎客松是假樹」均為不實信息。
  • 「黃山迎客松是塑料做的」,為何相信的人這麼多?
    黃山迎客松,這棵頻頻出現在各種掛畫裡的「名樹」,最近活活被「說」死了。一些自媒體發文稱,真的迎客松其實早已枯死,現存的樹是景區私下用塑料做的,不少人對此深信不疑,甚至有人表示這是本地人都知道的事實。最終,黃山景區不得不出面闢謠。如此反智的謠言,為何會有這麼多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