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曾印在日幣上的人物

2020-12-25 張杰談史

夏目漱石,可能國內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但他的頭像,竟然也曾會印在日元上。現在來看,日元上的人物統共也就這麼幾個:夏目漱石、福澤諭吉、樋口一葉、新渡戶稻造、野口英世。說明夏目漱石的地位究竟如何了!當然,2014年新版1000元日幣,他的頭像換為了野口英世。

1916年的12月9日,夏目漱石逝世,因而,我們在其逝世紀念日,正好可以深入了解此人此事。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至今都有不少作者借鑑。夏目漱石中英文俱佳,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比較重要的是,他對個人心理的描寫精確細微,開啟了後世私小說的風氣之先。

他一生堅持對明治社會的批判態度,他的文章主要表現為強烈的道德意識和對現實的深刻批判。夏目漱石的早期創作受兩種思想的支配,即同現實抗爭和逃避這種抗爭。當「這種抗爭和衝突直接流露出來的時候,他就寫成了《哥兒》、《疾風》等貫串著主觀反抗的作品,當他要逃避這種抗爭和衝突的時候,就產生了像《旅宿》、(倫敦塔)那樣浪漫主義的小說。」(這是別人對夏目漱石的公正評價)當然,前者始終是夏目漱石創作的主流,而後者則僅僅是一個細節。

魯迅對他的評價是很高的: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像豐富、文詞精美見稱。早年所登在俳諧雜誌《子規》上的《哥兒》、《我是貓》諸篇,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新江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

相關焦點

  • 日本紙幣上都印過些什麼人?為什麼要印他們|文史宴
    當然,對於普羅大眾而言,相較於防偽技術、辨識度之類的技術性問題,更容易成為八卦談資的,還是紙幣人物更換。戰前日本紙幣人物1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銀行先後發布過不同面額53個版本的日幣,先後有18位人物有幸被印上紙幣,成為日本的logo。其中既有民間信仰的神邸、難以考證的神話英雄、皇室忠臣、也有財閥、政客、文化人、科學家。
  • 日本紙幣上印過的這些人,展現了一部日本近代史
    就讓留日學者陳路帶大家看一看日元中的日本史  1.戰前日本紙幣人物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銀行先後發布過不同面額53個版本的日幣,先後有18位人物有幸被印上紙幣,成為日本的logo。據說,今年被選為10000面額日幣紙幣人物的澀澤榮一,在1963年選擇1000面額日幣的紙幣人物時,與伊藤共同被作為後補人物,堅持到最後一刻。但最終因為 「伊藤博文的肖像上有大鬍子,肯定會偽造困難。」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而落選。
  • 歷史上的今天1867年2月9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1867年2月9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出生 2013-09-04 10:0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夏目漱石逝世百年】他何以成為日本的「國民作家」
    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日本作家,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文學是指向人生的,苦痛也罷、貧困也罷、憂傷也罷,凡人生所遇即文學,呈現他們的自然是文學者。論及文學的意義,夏目漱石曾這樣回答。2000年,日本《朝日新聞》發起「一千年來最受歡迎的日本文學家」的調查。在兩萬多張選票中,夏目漱石以3516票高居首位,超過了《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這樣的結果,與夏目漱石那「國民作家」的稱號可以說是相得益彰。就連之前發行的一版1000日元鈔票上,都印有夏目漱石的頭像。
  • 夏目漱石如山中百合
    2夏目漱石的倫敦留學日記裡簡短蕪雜,記錄自己日常生活,住居食物,探遊之所,人物簡評等等,自然風物也是關注重點:某日去皇家植物園丘園拜訪;某日梨花、鬱金香盛開;某日「買玫瑰兩朵,6便士;百合三朵,9便士。價貴驚人。」某日又「購得插圖花草書兩冊」。漱石心思細膩,觀察敏銳,勤奮好學。
  • 活到老學到老,關於日幣的這些事兒你了解了嗎
    另曾有過2000円,但如今基本不流通了。1千円札1000元日幣上的人物肖像是一名有作為的醫學者,野口英世「のぐちひでよ」。這是日本人手接觸最多的幣種。先把1000元日幣的人物頭像分成兩半,可以看出其右側的臉與左側相比,全然不像是一張臉,而像是另一個人的臉。
  • 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漱石枕流的「怪人」,卻在文學上大獲成功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因為頭像曾經被印到1000日元紙幣上,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頭像出現在千元鈔票上的歐吉桑」。從早期作品《我是貓》《少爺》到後期的「愛情三部曲」:《三四郎》《後來的事》《門》,在讀者中都很受追捧。
  • 「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值得讓人尊敬
    前段時間網上一直有一個很火的段子,寫的就是夏目漱石的故事,這是他去當教員的時候他所教的學生翻譯我愛你,夏目漱石聽後卻微笑著說『一句今夜月色真美就足夠了』。很多人也許聽過夏目漱石最多的是他寫的《我是貓》,在這之後夏目漱石寫出了系列三部曲《春分之後》,《行人》,《心》,這三部書看似都在寫愛情,三本愛情系列的三部曲,但是在書中夏目漱石展現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知識分子的戀愛,在他的書中寫到了明治時代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和很多人都有的功利主義紛紛寫在紙上暴露在人們面前,讓人們沉思。
  • 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名言名句
    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作家、評論家、英文學者。
  • 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心理病自救手冊
    頭像曾經被印到 1000 日元紙幣上,與其作品《我是貓》、《少爺》、《草枕》、《三四郎》等一樣廣為流通。1984 年前舊式一千日元上的夏目漱石像即使真的沒有拜讀過他的書,也多少曾在 QQ 空間看過流傳他說過的 —— 今夜月色真美。這句含蓄的表白金句,也許你曾用過或聽過。
  • 夏目漱石:今晚的月色真美啊,不是嗎?
    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被譽為日本國民大作家的——夏目漱石。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筆名為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晉書》孫楚語),日本近代作家,生於今東京都新宿區喜久井町一個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1867年2月9日,夏目漱石誕生。兩歲時成為嚴原家庭的養子,此後由於養父母的情感衝突和養父的工作經常遷居。
  • 從夏目漱石到太宰治,日本經典文學之作來了!
    1905年,38歲的夏目漱石在雜誌上連載的小說《我是貓》,令他一舉成名,也為他確立了在日本文壇的地位。夏目漱石(1867-1916)夏目漱石是第一個在小說中致力於呈現「人」這一複雜多面體的日本作家。這位被印在日本千元大鈔上的水瓶座文豪,理智、道德潔癖、毒舌,同時又善感、多疑,擅長自我折磨。可以說,日本近代文學的誕生,就始於夏目漱石。
  • 夏目漱石未盡之作《明暗》,開放式結局,它的魅力何在?
    說起那句"今晚月色真美啊",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出自夏目漱石。早年間夏目漱石在東京大學教授英文的課堂上對"Ilove you"翻譯,他認為傳統的"我愛你",並不符合日本傳統中對情感委婉的表達情愫,而一句"今晚月色真美啊"則恰到好處。
  • 夏目漱石誕辰150周年|世紀末的夏目漱石
    【編者按】1867年2月9日,夏目漱石出生於江戶。他本名夏目金之助,筆名漱石,代表作品有小說《我是貓》《哥兒》《行人》《心》《草枕》《三四郎》等和文學理論專著《文學論》。對於現代文學的開啟,夏目漱石之於日本,就像魯迅之於中國。
  • 為什麼非洲國家模里西斯的鈔票上會印著華人頭像
    世界各國所發行的紙幣一般都是在正面印著歷史人物頭像,在背面印著本國具有代表性的風景名勝。美元正面印著華盛頓、富蘭克林、漢密爾頓、傑斐遜、林肯等著名歷史人物。第四版人民幣印的是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四大領袖的頭像,之後發行的人民幣則統一改為印毛澤東主席的頭像。
  • 今夜月色很好,邂逅夏目漱石《虞美人草》
    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作家、評論家、英文學者。生於江戶的牛迂馬場下橫町(今東京都新宿區喜久井町)一個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23歲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現東京大學),1889年就學期間因受好友正岡子規等人影響而開始寫作。
  • 透過文字審視夏目漱石
    《玻璃門內:夏目漱石小品四種》,(日) 夏目漱石 著,吳樹文 譯,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2年5月 出版。龔劍飛「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像豐富、文詞精美見稱。早年所登在俳諧雜誌《子規》上的《哥兒》、《我是貓》諸篇,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新江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魯迅先生曾如是說。夏目漱石以小說聞名於世,但我覺得研究他的隨筆與小品其實更容易了解到他的內心世界,如若再結合上創作時間與當時先生的生平,我們便能在他的隨筆、小品中清晰地感知出他在行文風格及在文學觀上的微妙變化。
  • 夏目漱石作品精選,《我是貓》評分高達8.8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筆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晉書》孫楚語),日本近代作家,生於江戶的牛迂馬場下橫町(今東京都新宿區喜久井町)一個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
  • 貨幣上的人物之:一萬日元
    為了易於大眾辨認,防止偽造,世界上各個國家通用的紙幣上,大都印刷有人物頭像,且幾乎都是政治家唱獨臺戲,或者是國家的締造者,或者是皇位繼承者,或者是某一時期的最高執政者。而日本的紙幣人物則有所不同,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日元的萬元紙幣人物。 日元(日語:円),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
  • 夏目漱石最深刻的20句話,句句犀利,一生至少讀一次
    提起夏目漱石,國人大多只能想到他那句今晚月色真美。這句話是他做教員的時候學生翻譯我愛你,他卻說一句今晚月色真美就夠了。雖然夏目漱石寫過系列的愛情三部曲《春分之後》《行人》《心》,看似描寫愛情,但他其實是個很有野心的人,想要通過對愛情的描述,寫知識分子的戀愛,把明治時代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功利主義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