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教育——長沙市優秀校長、優秀教師訪談
石向陽:為學生注入從一到正無窮的發展力量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餘瀟
「幽默風趣的太陽老師啊,您讓我每次上完數學課,都有一種變聰明的錯覺,高三能遇見您實在太幸運了……」在長沙市南雅中學一張普通的辦公桌上,擺放著十幾頁普通的稿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1815班同學給老師的節日祝福,這是最樸素的教師節禮物,卻也是最真摯、最溫暖的禮物。
學生們口中的「太陽老師」,就是省芙蓉教學名師、長沙市數學學科帶頭人,南雅中學教務主任石向陽老師。
四本「真經」,把課堂的「主宰」權還給學生
「難、愁、枯燥、痛苦」這是絕大多數人對高中數學的評價,而在石老師的課堂裡,學生們卻都像是打開了「任督二脈」,以至於2020高考,他所教的高1702班,140分以上4人,130分以上29人,120分以上有54人。
石向陽說他的秘訣無它,就是把課堂的「主宰」權還給學生。道理都懂,但如何讓學生願意、且能真正接住主宰權,才是「真經」所在。
這第一本「真經」就藏在第一堂課裡。進入高中數學第一課,石向陽會為學生們打開一個奇妙且浩瀚的數學世界,從生活點滴到人生哲理,他讓數學知識散發出巨大魅力,讓學生明白數學是美麗的,實用的,有趣的。「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石向陽表示,內在的興趣和動力最重要。
第二本「真經」就是「因材施教」。「石老師好像有魔法,總能看出我們是不是真的懂」,石向陽對他的每一個學生了如指掌,學生已懂的儘量少講,能交流討論的,就讓學生自己討論總結,重點難點拆開講,個別學生還會針對性的單獨講。
「石老師上課,金句不斷,口訣超多」,這也是石向陽的第三本「真經」——「化繁為簡」。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數學的諸多原理,他總能找到生活中的許多例子來類比,往往讓學生恍然大悟。在許多難點問題,或者學生容易記錯混淆的知識點上,他都總結了諸多妙招和口訣,被學生們笑稱為「石氏定理、石氏法則」。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虛」,石向陽說:「數學教材呈現出的是簡潔的、冰冷的形式化美麗,要讓數學冰冷的美麗煥發學生火熱的思考,就必須要做好教研,通透教材,查閱資料文獻等,甚至要打破教材編排順序,重新設計知識模塊」。從教以來,石向陽累計撰寫了50多篇文章在國家核心期刊、省級刊物發表,而這些文章全都來自於學生困惑和教學實際。強大的實踐經驗和教研支撐則是石向陽的第四本「真經」。
用一顆真心,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我一直很感激這世上兩類人,一類是關心我和我身邊朋友的人,另一類是教我知識和做人的人,而石老師卻是兩者的統一」。談起自己的老師,雖然十二年過去了,被保送清華大學研究生,現在中國銀行工作的毛舒依舊感激於心。
「一個老師只有具備愛心,才能去關注每一個學生,將心思都花在學生身上,才能因學生的每一點進步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石向陽曾擔任了11年的班主任,5年年級組長,為了解每一位學生,他每天都要花2小時與學生進行交談,用專門的筆記本詳細記錄學生的特點、習慣和想法。
除了愛,石向陽給學生更多的是尊重與信任。他與學生亦師亦友,從不不歧視、諷刺、體罰差生。「石老師!感謝您對我這個後進生如此寬容和信任……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學生,您卻是我最出色的老師。」
曾經的調皮孩子郭鄒對此深有感觸:「石老師找我談話可以說是只隔時候不隔天,即有暴風驟雨般的訓斥,也有春風化雨似的談心」。最終郭鄒被折服,還主動要求當石老師的小幫手,從此成績突飛猛進。
人無信則不立,他曾與學生約法,無論誰遲到,都要接受懲罰,結果有一次他自己因公事遲到了一分鐘,被學生點名懲罰唱歌。為了不失信於學生,作為「唱歌困難戶」的他,在家苦練了一個星期,才完成一首「東方之珠」表演,而在學生眼中,他唱的是「言必行、行必果」。
「石老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給我們讀文章,有政治性的、學術性的、心理輔導性的,這些文章給我們以力量和幫助,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做事。」曾考入北京大學,現就職於中國投資公司的曾偉,談起自己的恩師時,仍是滿臉尊敬和敬佩。
石向陽說:「數學學科最終留下的不是數學知識,而是一生有益的數學思維」。從1到+∞,人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他對學生的培養亦如是。
用責任擔當,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石頭」,是南雅老師給石向陽的暱稱,也是發自內心的尊稱,這源於石向陽的學科帶頭能力,也源於石向陽對事業的奉獻精神。
作為南雅中學的教務主任,石向陽要負責老師的日常管理,更要幫助老師專業成長。他經常推門聽課,對老師課堂提出中肯建議。學校一位老師,專業能力非常強,教研能力也很好,但學生不太喜歡。石向陽便幾次調研聽課,發現原來癥結在於其不了解學生,無法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於是石向陽幾次與其談話,指導其要走進學生,講學生所需,講學生所惑,幾次後大為改善。
作為長沙市學科帶頭人,2018年開始,石向陽還承擔起了「長沙市農村名師瀏陽五中工作站」站點導師的職責,指導瀏陽五中15位年青老師提高教學教研水平,已初見成效。50多歲的瀏陽五中老教師潘老師,更是慕名而來,在石向陽的引導下,突破職業倦怠,重新煥發教研熱情,時隔多年再次在省級刊物發表了論文。
「服務他人,服務社會能體現價值」。近年來,石向陽經常面向全市、全校老師開展主題講座,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思想,獲得一致好評。今年5月,石向陽更是受到教育部邀請,為學生複課復學,提升教師教學教研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網上做了一場專題報告和課例展示,得到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的點名表揚。
「別人都說教師是清貧的,可我覺得自己很富有!」回顧這些年,石向陽一心一意撲在教育教學上,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獻給了學生和事業,為學生創造了從1到+∞的無限可能時,也為自己創造了從1到+∞的最優解。
【來源:華聲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