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法國坎城5月14日電(記者尚栩)2007年,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達昂攜手法國演員瑪麗昂·歌迪亞,借聚焦法國傳奇歌后埃迪特·皮亞夫的影片《玫瑰人生》展現了自強不息的境界;2014年,達昂又攜手好萊塢影星妮可·基德曼,借聚焦美國傳奇女星格蕾絲·凱利的影片《摩納哥王妃》詮釋了真愛無敵的信念。
作為第67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的《摩納哥王妃》14日正式亮相,身處坎城的部分電影人、記者和觀眾有機會「先睹為快」這部未映先紅、「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虛構故事」。
電影開篇通過拍攝影像和資料影像相結合的方式講述了凱利告別影壇,於1956年嫁給摩納哥親王蘭尼埃三世,成為摩納哥王妃的故事。很快鏡頭搖轉,時間來到凱利成為摩納哥王妃5年後,那時這個地中海國家正面臨危機,而凱利也一直沒能真正融入王室,其即將復影的傳聞更是沸沸揚揚,親王與王妃之間也因此產生了嫌隙。凱利在國與家的憂傷中糾結,甚至開始懷疑她所選擇的愛情。
關鍵時刻,一位長者「你還愛他嗎」的問話幫助凱利看清了自己的心之所向,並在真愛的鼓舞下,開始為國與家努力改變自己。她推掉了重返好萊塢的邀約,開始學習「超級難」的法語,開始接受成為真正王妃的各種培訓,並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國家擺脫了危機,同時也挽救了婚姻與愛情。
這個愛情故事在坎城放映後並未得到太多讚許,反而因為影片中涉及法國的政治和歷史,還被個別法國記者批評為「無稽」。但是,導演和演員在情感方面的處理還是得到了各位影評人的認可。有影評人稱讚基德曼表演到位,大量的面部特寫鏡頭準確地表達了失望、沮喪、痛苦、歡樂、欣慰等多種情緒。
基德曼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扮演凱利對她而言「是一個挑戰」,所以她花了很長時間研究有關凱利的文字、聲音和影像資料,她認為自己非常能夠理解摩納哥王妃當時所做出的決定。
在扮演凱利的6個月時間裡,基德曼對於追求真愛似乎也有了新的認識:當被記者問及會否像凱利一樣為了愛情而放棄電影事業時,基德曼回答說,她應該不會猶豫,因為還可以去做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