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為何要收編悟空,天廷內部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2020-12-15 四眼觀天

事情麻煩了,體系外出了一個有本事的刺兒頭

孫悟空學藝歸來,剿滅混世魔王,在花果山立下山頭,整日操練孩兒們,算是建立根據地了。自古以來就有一理,一旦有了山頭,必定會有既得利益者前來找麻煩。悟空還是很有頭腦的,為了以防萬一,必須有精良的裝備,才能鞏固自家山頭。

忽然靜坐處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驚動人王,或有禽王、獸王認此犯頭,說我們操兵造反,興師來相殺,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對敵?須得鋒利劍戟方可。如今奈何?」

在赤尻馬猴和通背猿猴的建議下,他來到傲來國,搶了傲來國的「兵器館武庫」,又去了東海龍宮拿了定海神珍鐵和全身披掛。回花果山沒幾天悟空就被幽冥鬼卒拿了去,結果悟空仗著有神兵在手,把十殿閻羅也打的服服帖帖,勾消了生死薄,打出了都城。

結果兩夥人就一起到玉帝那裡去進表告狀。

老龍王去告狀,這件事有點牽強。東西都是老龍王主動給的,悟空一上來就十分客氣,還讓巡海夜叉通報才進入的。要兵器的時候,用詞也沒有不妥:「久聞賢鄰享樂瑤宮貝闕,必有多餘神器,特來告求一件。」回頭他跑玉帝那裡就說孫悟空「欺虐小龍,強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這就有點誣陷的意思了。現實生活中也有好多這樣的人,他們能抓住事件的一點瑕疵,巧舌如簧,就可以改變事情的性質,達成自己的目的了。

龍王這邊的不算啥,就是丟了點老天庭資產--神珍鐵,實在沒辦法,做做帳也就銷了。悟空作的業是在閻羅殿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這個事就不好弄了,其實事情也不算大,但它動了天廷體制管理了。悟空的名字在生死薄,那麼他就是整個管理體制中的一員,出了什麼事,都可以走程序,但是孫悟空要消籍,還把猴屬一類都消了籍,這個事情就惡劣了。

幽冥境界,乃地之陰司。天有神而地有鬼,陰陽輪轉;禽有生而獸有死,反覆雌雄。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數,不能易也。今有花果山水簾洞天產妖猴孫悟空,逞惡行兇,不服拘喚。弄神通,打絕九幽鬼使;恃勢力,驚傷十代慈王。大鬧森羅,強銷名號。致使猴屬之類無拘,獼猴之畜多壽,寂滅輪迴,各無生死。貧僧具表,冒瀆天威。伏乞調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陰陽,永安地府。謹奏。

倒不是因為天廷體系缺這幾隻猴子管,缺花果山那屁大點的地方。主要是破壞了天廷的權威,堂堂天廷連幾隻猴子都對付不了?整個天廷體系看起來諸天一統,其實也是分著五花三層,有表有裡,有內有外。有核心地區堅決擁護玉帝的,也有佛界這種明面上依附天廷,甘領五老之位,屈於玉帝統治,背地裡招兵買馬,發展壯大,形成一股勢力,欲與天廷抗禮的勢力。對於這種情況,玉帝也心知肚明,以前就有刑天的事,不過被鎮壓下去了,以後還會有的,因為矛盾時時有、處處有,後來者總想居上。玉帝這些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制衡這些勢力,維持天廷一統。要不然天廷養那麼些天兵天將幹啥?是吧,就是為了維護天廷統治。

地方佛界這種勢力發展的已經有些尾大不調了,玉帝採取的是合作的態度,儘量不逼反他們,維持場面上你好我也好的局面,靜靜等待時機。萬一哪一天有機會了,在佛界背後來一刀子,捅死丫的,也不是不可能的。對於身邊的、小規模的不服管教的情況,原則上是採取鎮壓的政策,不能讓它們的影響像滾雪球一樣變大,鬧出更麻煩的事情來。所以在龍王和秦廣王一上本,玉帝立刻要「遣將擒拿」。

為何經太白金星一提醒,玉帝立刻改了主意?

上面我們分析,其實玉帝並不在乎孫悟空幹的那點事,他在乎的是這件事的影響,可能會煽動那些對自己久也不服的勢力。東海龍王丟神珍鐵和披掛的事,壓根兒就沒有人在乎。千裡眼和順風耳對玉帝的回話中也主要強調孫悟空做的,稍微能上講的也就是「強銷死籍」。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第十回中判官崔珏還改過《天下萬國國王天祿總簿》中李世民的壽限,也沒見過誰去追究。

所以玉帝在乎的不是人、仙違法亂紀現象,也不是官、吏貪贓枉法事件,在乎的是自己的法統是否穩固的問題。只要這個沒有問題,一切都不是原則問題,都可以靈活處理。

太白金星就是深諳其中之道的老神仙。這種情況他也是處理過多次了,這事說嚴重砍頭的罪過也有,說沒事啊也就芝麻綠豆的事,用不著上綱上線,那都是整人時候用的伎倆。那不就個猴麼?還不好對付?派天兵天將下去抓?那天兵天將都不要錢?使喚自己兒子還沒有白使喚的道理了,何況天兵天將!天廷的財政也不寬裕啊,犯不上為了一隻猴子花這個冤錢。

那應該怎麼辦呢?首先,孫悟空自學成才,修成仙道,也算個特殊人才了,可以按照天廷現有的政策條例給予機會,收編他。這就像黑客喬納森·詹姆斯一樣,在16歲時入侵了美國國家航天局的電腦而被捕,緊接著FBI就收編了他,幫助FBI抓住了梅麗莎病毒的發布者大衛·史密斯,第二年他又破獲了愛蟲病毒的來源。悟空也可照此例來辦。

這樣辦有什麼好處呢?

悟空一旦被收編,他之前所做的事情就沒有任何影響了,因為他已經投靠天廷了,其他人就不能藉此擴大什麼輿論,拿這種事做文章了。他若是服從管教,還像喬納森一樣幫著天廷立下功勞,還能樹立榜樣,給那些「執首鼠以觀兩端」的人看看投靠天廷的好處。若是他還想耍光棍,他人已經離開了自己的老窩,手下有沒有一兵一卒,就算他本事再大,也不過是席間摔杯,幾個殿前武士就可以搞定的事。悟空馴服,顯示玉帝寬容廣大,天下來歸;悟空桀驁,就地擒拿,還能省錢省人,反正都不會危及玉帝的法統。這筆帳很好算,玉帝也是明白的,因此就準許了太白金星的奏本。

大天尊宣眾文武仙卿,問曰:「這妖猴是幾年產育,何代出身,卻就這般有道?」一言未已,班中閃出千裡眼、順風耳道:「這猴乃三百年前天產石猴。當時不以為然,不知這幾年在何方修煉成仙,降龍伏虎,強銷死籍也。」玉帝道:「那路神將下界收伏?」言未已,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俯伏啟奏道:「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著文曲星官修詔,著太白金星招安。

凡人修仙那麼難,為何玉帝要授予悟空?

那麼就有另外一個問題產生了,凡人要修仙那得多難啊,都說要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為何玉帝會這麼輕易地就授給悟空仙籙了呢?

凡人走正常程序,要想成仙,那是相當不容易的,不但要深山苦修,日日做功課。打好基礎還有有名師指點仙法,練成一身本領。之後還要入世行善,滿三千功行。最後還有經過天雷火劫,才能丹化嬰兒,蛻去肉身,羽化飛升。修仙路上這樣多道關卡,十萬人中難出其一,自古以來,史書記載中,凡人成仙的例子,真是掰著指頭也能數過來。

但是實際上修仙真的有這麼難?我們看地仙之祖鎮元大仙,不論從資格,還是法力上早就具備了成為天仙的標準,但是他卻只能在地仙這個職稱上待一輩子了,再有本事也成不了天仙。反觀豬八戒,他也只不過是鬥姆元君坐下拉車的野豬頭兒,靠著這麼點功勞盡然就成為了主管天河十萬水軍的天蓬元帥!你咋說,你找誰說理去?

我們再看看最後成仙時,是要經歷天雷火劫考驗的,這些天雷天火都是從哪裡來的?不是平白無故就出來的,對吧,就是天上的人搞的呀。他不想讓你成仙,你怎麼地也過不去。想讓你成仙了,邊上的人看著天塌地陷一樣驚險,他也能死裡逃生,順利成仙。但是凡人是分辨不出來的,就是看見了有被雷劈死的,被火燒死的,那個慘啊。覺得成仙真不容易,那能成仙的一定是優秀極了的,優秀到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用功,連覺也不睡,飯也不吃,我們這些普通人怎麼能比上他們呢?安心做凡人就好了。

玉帝為何如此輕易地能同意授給悟空,其實是在玉帝那裡,凡人視為終生奮鬥目標的仙籙,不過就是一微不足道的雜役罷了,沒有什麼珍貴不珍貴的。就像人間的鯉魚在小的時候,就聽到優秀的鯉魚經過自己的努力越過龍門可以化龍的勵志故事非常受鼓舞。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拼命練習遊泳,還自己勤工儉學賺錢報遊泳輔導班、衝刺班,這麼努力可把周圍的鯉魚家長羨慕壞了。最後經過層層篩選,淘汰了無數同學,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終於越過了龍門,化成一條金龍,成為了以後小鯉魚的傳說。等他到了天上才發現,在天廷,龍就是牲口,負責拉車、運貨,還有專門用來食用的!天廷超市裡還有賣新鮮龍肉、醬龍肝、辣龍腸、泡椒龍爪、煙薰龍頭、龍肉餡包子、龍肉香腸、龍肉香腸披薩的。

玉帝同意授給悟空仙時,甚至連有沒有名額都沒有問。等把悟空叫來了之後,才臨時現翻花名冊,輕視程度可見一斑!因為悟空的本事還是有的,最後派去了御馬監做正堂管事。按照明朝官制,主管馬政的是「苑馬寺」,苑馬寺卿是長官,是從三品,下有苑馬寺牧監,長官是監正,這個監正是正九品的小官,監副、圉長是從九品最小的官職了。只有錄事是未入流。

好歹悟空的弼馬溫是御馬監的正堂管事,下面還有「監丞、監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員人等」,按說應該對應的事苑馬寺牧監的職務,是個正九品,但是天廷的御馬監不太受重視,御馬監正堂管事是未入流的,沒有品從。這也可以印證了上面我們分析的玉帝的態度。

天廷官員對玉帝的不滿

悟空乍來到御馬監,心情是十分不錯的,因為得到了天廷的認可。他不挑活的,主要是看中這份工作潛力大,是正途。待不待遇的無所謂,主要以後找媳婦,丈母娘喜歡體制內的,況且要是肯努力以後也許還能當上玉皇大帝呢。因此去了之後,「晝夜不睡,滋養馬匹。日間舞弄猶可,夜間看管殷勤」,不到半月,這些天馬就養的「肉肥膘滿」

但是我們回頭想想,這御馬監又不是有了一日兩日了,怎麼孫悟空來之前這些馬是肉不滿,膘不肥?天廷的御馬監是否也存在「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事?看看御馬監舊官僚們是怎麼對悟空說的:

眾道:「不大不大,只喚做未入流。」猴王道:「怎麼叫做『未入流』?」眾道:「末等。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後,這等殷勤,餵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猴王聞此,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道:「這般藐視老孫!老孫在那花果山,稱王稱祖,怎麼哄我來替他養馬?養馬者,乃後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將去也!」

從御馬監官吏的陳述來看,他們對現有體制是極為不滿的。御馬監的官吏盡職盡責,也沒有任何物質獎勵,只有口頭表揚;若是御馬養瘦了,卻是有實在的懲戒;若是傷了御馬,要麼罰款,要麼皮肉受苦,甚至要負刑責。(罰贖問罪)就這樣的制度,誰敢盡心盡力做事?每天就是湊合做吧。

悟空一聽就發火了,但他發火是因為「養馬者,乃後生小輩下賤之役」?不是的,之前他還幹的滿勁呢,難道不知道是養馬?而是被下屬點破,玉帝根本就沒拿他當盆菜!這些下屬為何要在悟空面前如此羞辱悟空呢?是因為他們對悟空心有不滿,儘管這份工作沒有前途,但是悟空來之前,他們是可以偷懶的,但是悟空來了,負起責任來了,無形中就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他們對悟空有氣!所以給悟空難看,逼他犯錯誤,這是新官上任經常遇到的事。

若是悟空有經驗,想保住這個位子,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這些人一輩子就這樣了,但是自己卻不能一輩子就這樣。要麼千方百計壓榨這幫孫子,榨出油水來,走走太白金星的門路;要麼走科技路線,培育出良種天馬,獲得個科技獎什麼的,脫離這個部門。御馬監已經爛了,形成了一種不死的癌症一樣的氛圍,拯救不了了,但是悟空可以拯救自己。

可是悟空脾氣急啊,受不了體制內這些憋屈,想著以前當山大王時的悠閒,打出了南天門。

事發突然,天廷還沒有來得及就近擒拿,悟空就重新回到了花果山。事情又回到了起點,沒有辦法,玉帝只好重新派兵捉拿悟空。玉帝第二次詔安悟空,又意味著什麼呢?我們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悟空鬧天宮是為了什麼?玉帝派兵捉拿又是為何?答案是這樣!
    悟空鬧天宮是為了什麼?玉帝派兵捉拿又是為何?答案是這樣!文|歷史小謎面相信看過西遊的人都知道悟空曾經鬧天宮這件事,這是悟空做過的最轟轟烈烈的事情,也是悟空戰績上的驕傲,他靠著自己的力量就成功把天庭攪得雞犬不寧,十萬天兵拿不住他,哪吒、李天王敗陣而歸,出動了很多神仙也沒能把悟空怎麼樣。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悟空鬧天宮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也不知道玉帝為何要派兵去捉拿悟空。
  • 明知悟空愛吃桃,玉帝為何安排看守蟠桃園?原來不是害他而是幫他
    其實在原著中,孫悟空都沒能踏進玉帝的寢殿一步,在門口就被小保安王靈官給截住了。嫌吵得太厲害了,玉帝就寫了一張小紙條,叫如來過來處理。如來來之後,用一個賭賽,將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那孫悟空好端端的為什麼心血來潮去天庭搗亂呢?其實主要問題還是在玉帝的身上。
  • 太上老君為何把悟空扔進八卦爐?出了五行山,悟空才明白!
    在《西遊記》第一回裡,石猴孫悟空出世,「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後孫悟空被太上老君扔進八卦爐,言將孫悟空煉成丹藥,不想卻煉就孫悟空一雙火眼金睛。這火眼金睛不僅能觀千裡,還能辨真假善惡,識破妖怪變化。太上老君為何把悟空扔了八卦爐呢?
  • 《西遊記》中六耳獼猴為何要冒名頂替孫悟空?
    為何六耳獼猴會對西天取經這個事這樣了解,他能很有針對性地選擇了悟空作為冒充的對象呢?答案只有一個,他非常熟悉西天取經的運作情況,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內部人,只有內部人參與,才能突破種種防偽措施,通融道道關卡,順利完成冒名頂替。
  • 閻王上天庭告狀,玉帝為何不見他,你看他幹了啥?
    (蝸牛看西遊第4713期)文/蝸牛孫悟空在地府攪和一通後大搖大擺地回到花果山,然後閻王帶著狀紙來到凌霄殿告狀,但是玉帝只是讓人呈遞了狀紙,沒有面見他,這是為何呢?悟空和新結交的兄弟們喝了幾壺酒後,找到一棵合適的大樹後躺在下面呼呼大睡,專程來找他的勾死人檢查了一下手中的花名冊,把鐵鏈往猴子的腦袋上一套,醉醺醺的猴子就如同案板上的鯰魚任人宰割,暈頭轉向地和他們來到地府,剛到地府悟空的醉意立馬被陣陣陰風吹散了,他幾句話套出了自己的所在地後,轉頭就把兩個勾死人打死了。
  • 給悟空封齊天大聖,卻不給俸祿,玉帝是腦殘還是另有深意
    所以性子急,易輕信,愛動怒的悟空就上了那幾個壞東西的當,一怒之下,就反下天庭。玉帝第二次給悟空封的是齊天大聖,這個頭銜倒是很厲害,但是卻是「有官無祿」,連個蟠桃宴都參加不了,最終,悟空還是覺得玉帝沒有公平對待自己,於是就發生了所謂的「大鬧天宮」事件。那麼玉帝為什麼要給悟空安排一些容易引起悟空不滿的官呢?
  • 王母和玉帝是不是夫妻?為何孫悟空偷蟠桃她卻一點不生氣?
    玉帝招安了他不止一次,後來給了他個任務——看守蟠桃園。不知道玉帝會不會料想到後來,悟空因為蟠桃會名單上沒自己而大發雷霆,將天庭差點掀翻。按說蟠桃園是王母的,她才是最應該生氣的人,可她沒有流露出一絲不快,而是讓玉帝決定如何處理這件事。
  • 孫悟空大鬧天宮,為何要奪玉帝尊位,原因出在菩提祖師身上
    為了長生不老,四處尋師訪道,最後經一個樵夫的介紹來到了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學了兩項基本功,最後被菩提祖師突然趕走,隨後發生了,大鬧地府、龍宮、天庭等故事,最後還揚言要奪玉帝尊位,犯下了滔天大罪,如來不得不出手制服孫悟空,孫悟空為何要奪玉帝尊位?
  • 元始天尊貴為三清之首,為何要在佛前獻拜?太上老君讓玉帝生氣
    元始天尊貴為三清之首,為何要在佛前獻拜?太上老君讓玉帝生氣 三清之所以在元始天尊的帶領下向如來佛祖獻禮,其實問題出在太上老君放走孫悟空這一環節之上。
  • 玉帝實力,究竟是強是弱?為何要請如來降服孫悟空?
    玉帝的實力,究竟是強是弱等等。關於玉皇大帝的實力,其實力到底是強還是弱,這個問題,向來受到讀者熱議和爭議。一種說法認為,玉帝實力非常強悍。畢竟他經歷了一千七百五十劫,而且每劫都長達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算起來玉帝足足經過了2.268億年。
  • 大鬧天宮事件中唯一拿到玉帝封賞的神仙是誰?根本不是佛祖
    最後悟空被如來壓在了山下,結束了他的熱鬧勁,既然有大鬧,又有人降服,猴子鬧完後,玉帝是不是應該給降服悟空的人封賞?玉帝確實封賞了,但是,封賞對象既不是如來,也不是王靈官,而是另有其人。我們先看如來,他一巴掌把猴子鎮壓後,收拾收拾準備回西天,被人攔住了,理由是:玉帝要開一個慶功宴,這就是「安天大會」,既然是慶功宴,還專門留下了如來,是不是意味著,玉帝要獎賞如來了?如來是聽從玉帝的旨意前來的,說是封賞也不為過。
  • 如來不只封印悟空在五指山,還封印了一樣東西,玉帝做夢都想得到
    如來不只封印悟空在五指山,還封印了一樣東西,玉帝做夢都想得到我們都知道,在西遊記中記載,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件事最後是被如來佛,壓在五指山下。孫悟空在大鬧天宮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可以說天庭沒有人能打敗他。最後還打到凌霄寶殿上去。
  • 孫悟空鬧天宮,玉帝為何不直接讓二郎神捉拿,而是去請如來?
    孫悟空鬧天宮,玉帝為何不讓二郎神捉拿,而是去請如來?「傲來霧,花果香,定海一棒萬妖朝」在偷吃蟠桃、仙丹之後,孫悟空成功的惹惱了玉帝,玉帝遂派託塔天王,攜十萬天兵天將前往花果山捉拿妖猴。天庭這次下的陣勢是足夠的大,只可惜並沒有起到多少實質的效果,除了鎮壓了跟隨悟空的七十二路妖王,並沒有抓住孫悟空本人,甚至被猴子打回去了,令天庭顏面有些擔當不住了。
  • 孫悟空用犀牛角送禮,為何給了玉帝,卻藏著不給如來?
    唐僧有個特點,特別愛湊熱鬧,要到了當代絕對是熱心朝陽群眾一枚,在他的「努力」下,孫悟空不得不多次正面和妖怪硬剛!這不,看到金平府熱熱鬧鬧的他也擠進人群中看燈,轉眼又看到百姓們在用香油供奉三個佛,老毛病又犯了,非上前也拜拜以表示自己對靈山對佛祖的忠心,結果顯而易見,被三個佛像抓走了,這三個佛不是真佛,而是三個妖怪變的。按正常劇情發展,孫悟空一拳難敵六手,咋整?
  • 竟是他勸悟空當齊天大聖的?
    為何悟空在花果山見過他的兄弟呢?孫悟空在蟠桃園中見到七仙女後,起先是色厲內荏的,以為他們幾個想要偷吃他的蟠桃,經由幾個仙女的解釋,猴子才知道她們來此的目的是為了摘走蟠桃,好去參加蟠桃大會,然而,這個宴會是天界上流神仙的內部聚餐,和他這個齊天大聖沒有任何干係。
  • 玉帝為何不殺掉五行山下的孫悟空?如來早在山腳下安排了一名臥底
    (蝸牛看西遊第1141期)文 牽著蝸牛散步不管取經路上對孫悟空的態度如何,玉帝是多次動過心思殺孫悟空的。大家看,不僅要砍孫悟空的頭,還要碎剁其屍,可見玉帝心中的憤怒。但是,斬妖臺雷打火燒,卻傷不了孫悟空。玉帝聞言道:「這廝這等,這等……如何處治?」太上老君告訴他,可用八卦爐來煉,「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還是處決方案,所以得到了玉帝的高度贊同。
  • 鬼王居然能在天庭任職,玉帝為何如此重用他?
    為什麼能夠得到玉帝的重用。孫悟空在太白金星的舉薦之下到蟠桃園中工作,每日的工作日常就是吃吃蟠桃再守著大門,以防圖謀不軌之人對王母的蟠桃下了手,忽而有一日,七仙女成群結伴地朝著悟空走來,好說歹說非要摘走蟠桃,細問之下猴子才知道原來天界即將舉辦蟠桃大會,此次的食物就是蟠桃。
  • 西遊奎木狼鬥不過孫悟空,為何能一挑二大敗豬八戒與沙和尚?
    既然黃袍怪不如孫悟空,那豬八戒、沙僧雙戰黃袍怪,為何還一逃跑一被擒呢?  這裡面明顯有貓膩!  其實,豬八戒和沙和尚早就認出了黃袍怪,黃袍怪也認出了他們,只是大家很默契的不說破。  黃袍怪是什麼打扮?  青臉紅須赤發飄,黃金鎧甲亮光饒。裹肚襯腰祇石帶,攀胸勒甲步雲絛。閒立山前風吼吼,悶遊海外浪滔滔。
  • 楊戩的生母被玉帝囚禁,楊戩為何還幫玉帝抗沉香,拒孫悟空!
    古神的存世,新神的崛起,慢慢地天的一方形成了天庭,天庭以玉帝為中心,掌管的凡間,天庭,妖界三界。天庭中各神就位,各負其職,一起掌管三界。傳說玉帝的妹妹,瑤姬是負責掌管三界的欲女神,欲神顧名思義就是管理神、妖、人的的欲望。瑤姬偶然一次下凡間認識了凡人楊氏,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欲神瑤姬盡然跟楊氏相戀了。她本是天界的女神,怎麼可以和凡人相戀,生下仙凡結合體楊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