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現場,同伴溺水身亡,少年跪地哭泣。 本報記者 張偉 攝
10日12點半左右,兩名河南籍少年到泰安大河水庫遊玩,其中一名少年下水遊泳,之後就再也沒上來。岸邊放著溺水男孩的衣物和兩個浮袖。一名參與救援的遊泳愛好者說,如果下水前該少年能戴上浮袖,估計就不會發生悲劇。
10日12點半左右,一名少年的哭喊,打破了泰安大河水庫的平靜。「我正在這邊釣魚,聽見那邊有人哭,放下漁竿查看,看到一名少年打著電話,神情舉止異常。」在水庫邊釣魚的李先生說,當時他覺得事情不對,詢問得知,有一個少年落水。「中午的時候,確實有兩個少年在岸邊遊玩,沒想到會下水遊泳。」李先生說,他不會遊泳,得知岸邊的少年已經報警後,他打電話通知了附近會遊泳的村民。
事發現場,一個少年跪坐在地上,話語哽咽,不斷用手拍打著沙灘和雜草。「我不會遊泳,沒敢下水,他下水後一直向前走,猛然間就看不見了。」岸邊的少年李明(化名)說,下水前,黃曉(化名,溺水少年)自稱會遊泳,買的浮袖都沒有戴。
在李明身旁,放著一個塑膠袋,有兩個充滿氣的浮袖,還有黃曉的衣物。幾名救援人員正在搜尋。「這裡的水比較深,水底情況不明,很難確定落水少年的位置。」一名參與救援的遊泳愛好者說,溺水少年所處水域水深十多米,就算水性好,也不敢貿然下水。
附近村民找來船隻,打撈溺水少年。李明家人接到電話後,也趕來了。據了解,兩名少年均為河南籍,李明隨經商的父母居住在泰安,黃曉從河南到泰安不到一個星期,當天兩人來到大河水庫遊玩,黃曉下水後就再也沒上來。
下午兩點50分左右,經多次打撈,救援人員將黃曉打撈上岸。
遊泳愛好者說,岸邊放著的浮袖,在遊泳者發生不測時,能幫助遊泳者返回岸邊,關鍵時刻可以救命。「如果下水前能戴上浮袖,估計悲劇可以避免。」(記者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