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 開啟川臺道教交流新篇章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 開啟川臺道教交流新篇章

2016年11月21日 13: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四川道教界人士恭護祖天師、太上老君、哪吒三尊神像從青城山啟程前往臺灣巡遊。(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1月21日訊 11月19日早上8點,一場隆重的祖天師神像起駕儀式在四川省成都市青城山舉行,拉開了「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序幕。活動中,成都青羊宮供奉的太上老君、青城山的祖天師和江油金光洞的中壇元帥——三太子哪吒等三尊神像,在來自四川20多座宮廟道觀的近百名道教屆人士的恭護下赴臺,開始為期10天的巡遊臺灣文化交流活動。

  「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由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四川省道教協會與臺灣高雄道德院聯合舉辦,從11月19日持續至30日。在臺期間,四川的道教界人士將恭護祖天師、太上老君、哪吒三尊神像,分別前往高雄道德院、臺北木柵指南宮、臺中元保宮等20多座臺灣宮廟道觀,與臺灣宗教界人士聯合舉行祈福慶典,以及舞龍、武術匯演等,推動兩岸宗教文化交流。

  起駕儀式上,四川省道教協會會長唐誠青帶領道教界人士及眾多信眾祈福此次巡遊臺灣活動,他說:「道教發源於四川,在臺灣信眾很多。道教不僅是一種宗教,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進一步促進臺灣與四川的宗教文化交流,祈福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早日完成。」

  據了解,道教文化在臺灣十分興盛,尤其祖天師、太上老君、哪吒,在臺灣信眾廣泛,宮廟眾多。四川是道教發祥地,有「道在中國,根在成都」之說,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在成都市大邑縣鶴鳴山創立道教,迄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四川有很多著名的宮廟道觀、道教名山名地,如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成都青城山、張天師創教傳教的成都大邑鶴鳴山、太上老君降生地成都青羊宮等。此外,文昌帝君、哪吒的祖庭也分別在綿陽市的梓潼縣和江油市。依託獨特的宗教文化資源優勢,近年來,四川省持續舉辦了海峽兩岸哪吒民俗文化及文昌文化等交流活動,每年都會吸引上千臺灣信眾到四川朝拜。

  此次在臺灣開展「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利於增進臺灣民眾對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認同、血脈認同,也將進一步擴大四川道教文化的影響,深化川臺各領域交流。(中國臺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導)

 

  恭請儀式現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開幕。(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責任編輯:川臺宣]

相關焦點

  • 道行天下 • 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活動總結
    道教在臺灣十分興盛,尤其祖天師、太上老君、哪吒等,在臺灣信眾廣泛,宮廟眾多。作為道教的創立者祖天師張道陵,創教上千年,在臺灣擁有廣泛的祭祀宮廟和信眾,但祖山祖庭的祖天師聖像從未到過臺灣寶島。此次「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活動是祖庭的祖天師聖像千年來首次赴臺灣,對臺灣當地的信眾是千年一遇的盛事。
  • 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走進臺北
    11月23日,四川青城山經師團在臺北木柵指南宮誦經祈福。鄧淑文攝武當山道教協會功夫團表演武術。鄧淑文攝四川在線消息(臺北11月23日電 記者 李淑景)11月23日,「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走進臺北。
  • 「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啟動
    四川道教界人士恭護祖天師、太上老君、哪吒三尊神像從青城山啟程前往臺灣巡遊。四川在線消息(鄧淑文 記者 李淑景)11月19日8時許,來自我省成都、綿陽等地20多座宮廟道觀的道教界人士近百人從都江堰市青城山啟程赴臺,參加11月19日至30日在臺灣舉行的「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
  • 四川青城山祖天師神像在臺巡遊 眾多信眾冒雨祈福
    ­  23日下午3時許,臺北木柵指南宮鐘磬齊鳴,鞭炮震耳,迎接正在臺灣巡遊的四川省青城山祖天師神像。眾多臺灣信眾聞訊冒雨前來祈福。­  本月19日至30日,由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員會、四川省道教協會與臺灣高雄道德院聯合舉辦的「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在臺灣各地舉行。
  • 四川青城山祖天師首次赴臺巡遊 兩岸道教交流再添盛事
    四川青城山祖天師首次赴臺巡遊 兩岸道教交流再添盛事 2016-11中新社記者 路梅 攝   中新社臺北11月23日電 (記者 路梅 劉賢)來自四川省青城山的祖天師神像首次赴臺巡遊,於23日來到臺北木柵指南宮駐駕安位,眾多臺灣民眾聞訊冒雨前來祈福,為兩岸道教交流再添盛事。
  • 臺指南宮:臺灣神明都從大陸過來 兩岸不要分彼此
    據報導,大陸四川省道教協會與高雄道德院聯合舉辦的「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昨日巡境到臺北市文山區道教聖地指南宮,青城山祖天師神尊像也同時抵達指南宮純陽寶殿。臺北市指南宮主任委員高超文說,從1993年到2016年,臺北市指南宮與大陸進行宗教交流,進行20多年了。兩岸的宗教交流是越來越緊密,不會因為政治的影響。
  • 三大神尊落駕高雄道德院,青城山經師團誦經祈福
    11月20日凌晨,「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青城山經師團及善德居士一道護從太上老君、祖天師、三太子哪吒三大神尊成功抵達臺灣高雄
  • 青城天下幽,道教名山青城山
    山門雕塑有各種傳說中的神話人物,以示喜好神仙,而所塑的蟲鳥獸則體現道教喜好自然的思想兩旁楹聯:「收八百景於目前,登卅六峰於頂上」道出了 青城山 的特點。到達天師洞前會先經過五洞天青城山 是道教的「第五洞天」也是 中國 道教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 青城山道教音樂
    五代時杜光庭《蜀王青城山祈雨醮詞》中說:「天師演教,有章奏之品,有祈醮之科。」他本人曾對道教科儀及其音樂進行過規範整理。唐僖宗命青城山修靈寶道場周天大醮,有醮位2400個。
  • 道教三元節,你知道多少?正月十五上元節,祖天師聖誕,祈福點燈!
    祖天師張道陵,字輔漢,東漢時期正一盟威道(即天師道)的創始人,上承黃老下啟道教諸派,是為"老祖天師"即天師張氏之始祖;又稱"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等號。漢安元年(142年)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雲三天正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創立了道教。道門尊為祖天師。寶誥,誥即誥詞,一種文體。多用於褒揚。2、本來南土,上溯蜀都:南土,南方土地。祖天師張道陵為東漢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生於吳之天目山。故稱之為「本來南土」。蜀都,古蜀國地,戰國秦置。治成都(今屬四川)。
  • 四川青城山上的道教古蹟—建福宮天師洞
    青城山位於四川都江堰西南15公裡處,屬道教名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東漢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後稱張天師)曾在此修煉,道教稱此山列為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名為「寶仙九室洞天」,由青城丈人管治。全山樹木蔥茂,青翠滿目,諸峰環繞,狀如城郭,故謂之青城。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道教宮觀遍布期間,文物古蹟眾多。
  • 青城山風光
    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環繞,狀若城廓;林深樹密,四季常綠;丹梯千級,曲徑通幽。公元143年,「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為道教「第五洞天」,完好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珍藏大量文物和名家手跡。          可以說,青城山是一座縱橫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館」。
  • 龍虎山63代天師張恩溥在臺遺留道教文物
    五鬥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派,因道徒尊稱張道陵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也叫「正一道」。它的創立讓道教開始以教的形式出現,區別於以前的方仙道,最高崇信是太上老君,奠定了近兩千年的道教歷史。那麼,作為天師道第六十三代天師的張恩溥,其結局如何?在臺道教63代天師張恩溥遺留文物光緒三十年,張恩溥出生了,是天師道第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的長子。
  • 張天師布道青城山 張大千潑墨上清宮
    還有長達394字的清代青城山著名長聯。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自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創始人「天師」張陵(張道陵)來到青城山,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天師洞原名叫延慶觀,唐朝時改為常進觀。
  • 他是道教祖師,位列四大天師之首,創立天師道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它源於道家思想,眾所周知,道家的創始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那道教的祖師是老子嗎?答案是否定的。道教雖然以道家思想為核心思想,但是,道教是在東漢時期創立的,祖師是張道陵。祖天師張道陵,字輔漢,據傳他是西漢初期宰相張良的八世孫。在漢光武時期,他出生在天目山,傳說在他出生之前,張陵的母親夢見魁星下降,經歷天人感應,孕育出了張陵。
  • 道教四大天師:張道陵被稱為祖天師,另外三位也都是一派祖師
    佛教有四大菩薩、四大天王,與之相應道教裡也有護法四元帥(馬趙溫關)、四大天師,那麼這四大天師指的都是誰呢?張道陵天師估計大家知道的多,另外三個可能就不是那麼清楚了。張天師:張道陵,原名張陵,東漢時期沛郡豐縣人,《列仙傳》說他是漢留候張良的八世孫,他於東漢末年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也就是天師道,後世尊他為「祖天師」。實際上,在他之前只有道家,沒有道教,可以說他是道教的創始人。葛天師:葛玄,道教靈寶派祖師,三國時期吳國人。
  • 「青城山下白素貞」的四川青城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青城山位於四川成都都江堰市,是我國5A級風景區,是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山上樹木茂密、環境清幽,與各處得道觀形成一副絕佳畫面。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後山,今天小編講解前山,請大家跟著我的文字一起「腦」遊青城山。
  •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青城山,古名為天丈山、鴻蒙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背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周圍綿延120公裡,以大面山為主峰,高臺山為樞軸,天師洞為中心,展延了天蒼奇峰36座。山中峰峰相挽,迴環簇擁,又四合成一天然城廓,從而構成了其獨特的清幽境界。
  • 四川印象:問道青城山
    漢安帝元年(142年),道陵託言太上老君親降,授「三天正法」,命其為「天師」。依太上老君之命建二十四治,在巴蜀之地設立24個分支機構,由此道教宣告成立,稱「天師道」。,時年109歲,他在山上一直活到122歲才羽化成仙,青城山被後人稱為道教四大名山之首。
  • 道教的發源地四川青城山,遊客卻在後山發現很多佛像,令人很不解
    沒錯,就是這個青城山,白素貞的得道之地,山裡面有三大自然奇觀和四絕,分別是日出、雲海、聖燈以及洞天乳酒、苦丁茶,道家泡茶、白果燉雞,還是個避暑勝地,樁樁件件,無一不令人神往。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青城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並且青城山冬暖夏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