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平昌縣、南江縣紅光鎮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2020-12-18 澎湃新聞

點讚!平昌縣、南江縣紅光鎮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2019-08-05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為推動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抓好典型經驗的總結推廣工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共200個鄉村旅遊發展的典型案例。經地方申報、專家評審和領導審定,共選出122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近日,全國鄉村旅遊(民宿)工作現場會上,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入選的122個《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其中,我市平昌縣、南江縣紅光鎮成功入選。

平昌縣:67.23%貧困戶吃上「旅遊飯」

名片

●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縣

近年來,平昌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工業和農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全縣67.23%的貧困戶掙上了「旅遊錢」。

連片打造全域處處皆風景

盛夏時節

平昌駟馬水鄉迎來一波又一波遊客

衝浪、划水、採摘……

景區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昔日交通滯後

經濟發展緩慢的小鎮

如今依託鄉村旅遊發展

變身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近年來,平昌縣圍繞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成功打造佛頭山等7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建成全國最大的中國工農紅軍石刻標語園等紅色旅遊景區,創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鄉鎮6個、示範村15個,輻射帶動周邊沿線35個鄉鎮、43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近4000戶、16000餘人,從事旅遊服務業,實現脫貧增收。

與此同時,新建鄉村道路2750公裡,新建景區車行道和遊步道220公裡,建成鄉村旅遊環線客運招呼站147個、自駕遊營地10處、各類停車場320個。

農旅融合實現群眾致富夢

平昌縣六門鄉五馬村通過新建鄉村道路18.8公裡,加上省道S304線與金寶新區旅遊環線貫穿其境,五馬村確立以發展花椒為主導產業,同時不斷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打造平昌縣城休閒娛樂「後花園」。

近年來,平昌縣確立以種植茶葉、花椒為主導產業,建成茶葉、花椒等70萬畝特色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產業。打造22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園區,121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並且連續承辦四屆全省鄉村文化旅遊節,舉辦花椒採摘文化旅遊節,等等。

茶葉

花椒

農旅融合,助推鄉村旅遊發展。全縣共組建鄉村旅遊合作社、開辦特色農家樂和鄉村酒店300餘家,帶動貧困戶就業7300餘人,從業人員戶均增收1.5萬元。引導有技能和專長的貧困戶自主創業,帶動1450戶貧困戶增收。

南江縣紅光鎮:「漁米之鄉」產村相融醉遊人

名片

●全國生態漁業示範基地

●醉美玉湖—七彩長灘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核心區

●長赤翡翠米母本和制種基地

紅光鎮地處南江縣西南方

幅員45.38平方公裡

2015年3月撤鄉建鎮

距離南江縣城58公裡

素有「漁米之鄉」的美譽

以水為媒打造生態旅遊亮點

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到玉湖納涼戲水、自由垂釣、快艇衝浪的遊客漸多。醉美玉湖成為市民、遊客夏日出遊打卡的最佳選擇。

2012年,南江縣以鄉村旅遊發展為核心,依託紅光鎮境內玉堂水庫的優勢,大力推動玉湖—長灘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鄉村旅遊公路、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紅光鎮玉白村作為景區核心區,緊緊抓住發展機遇,通過新村建設、產業發展等措施,不斷優化鄉村布局,彰顯民居品質,提升鄉村內涵,借勢發展鄉村旅遊。

按照「依山傍水、因地制宜」的原則,玉白村新建新居120戶,風貌改造200餘戶,確定了以漁業為主的鄉村旅遊,發展300畝淡水養魚,50畝養蝦,開辦農家樂5家,以及鄉村酒店2家,形成集休閒觀光漁業、綠色消費、水上遊樂、生態康養等於一體的鄉村文化旅遊產業,年吸引遊客50萬人次以上。

按照「依山傍水、因地制宜」的原則,玉白村新建新居120戶,風貌改造200餘戶,確定了以漁業為主的鄉村旅遊,發展300畝淡水養魚,50畝養蝦,開辦農家樂5家,以及鄉村酒店2家,形成集休閒觀光漁業、綠色消費、水上遊樂、生態康養等於一體的鄉村文化旅遊產業,年吸引遊客50萬人次以上。

以節會友鄉村旅遊人氣爆棚

柏山村有機葡萄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在紅光鎮柏山村有機葡萄產業園裡,一串串色澤亮麗、飽滿圓潤的葡萄掛滿枝頭,散發出誘人的果香。紅光鎮第三屆葡萄採摘節也即將拉開帷幕。

近年來,紅光鎮以建設「花果紅光」為依託,圍繞「全域產業、全域旅遊、全域小康」發展路徑,以建成「脫貧奔康示範區、鄉村旅遊精品區、綠色產業帶動區和基層黨建活力區」為目標,規模發展特色水果1.2萬畝,發展富硒茶葉、有機蔬菜等特色產業5000畝,建成核心基地12個。

據了解,隨著紅光鎮特色產業發展,實現村村有特色產業,依託特色產業舉辦的眾多鄉村旅遊節慶活動,為紅光鎮鄉村旅遊發展積聚了眾多人氣。每年,紅光鎮都將舉辦楊梅採摘節、葡萄採摘節、茭白品鑑節、搶魚節、龍舟賽、釣魚賽、祈福節等多個活動,為大力發展產業經濟,夯實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在看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家發改委公布122個國家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去年,國家發改委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了兩批共200個鄉村旅遊發展的典型案例,現經地方申報、專家評審和領導審定,共遴選出了122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7月28日,全國鄉村旅遊(民宿)工作現場會在四川省成都市戰旗村召開。
  • 我省四地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5月8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鳳城市大梨樹村、東港市獐島村和葫蘆島市葫蘆山莊鄉村旅遊區4地,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據介紹,為發揮鄉村旅遊發展示範引領作用,近日,國家相關部門對2019年在全國範圍評選出的122個鄉村旅遊發展案例,編輯出版了《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彙編》。
  • 松陽平田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麗水網8月7日訊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公布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遴選結果,松陽四都鄉平田村成為全市唯一入選案例。  為推動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抓好典型經驗的總結推廣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在全國範圍內徵集鄉村旅遊發展的典型案例,經地方申報、專家評審和領導審定,共遴選出了122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2014年以來,平田村以鄉村旅遊帶動生態農業、民宿經濟、文化創意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吸引了一批有理想情懷的優秀團隊、創業青年回歸鄉村,帶動村民就地就業。
  • 贊!母瑞山紅色旅遊入選60個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母瑞山紅色旅遊入選60個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記者 餘美君近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與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組織開展的,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揭曉入選名單,「紅魂守初心 農文旅教融合促發展——母瑞山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等60個案例入選。
  • 【湘潭市】韶山紅色旅遊發展案例入選「全國典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遴選公布了全國60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湖南共3個案例入選,湘潭市韶山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榜上有名。  韶山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中國優秀國際鄉村旅遊目的地和全國文明城市。
  • 新疆兩個紅色旅遊發展案例入選「全國典型」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郭玲)克拉瑪依市一號井、于田縣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紅色旅遊案例成功入選「全國典型」。  16日,記者從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會同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於今年組織開展了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
  • 黟縣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入選全國鄉村旅遊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同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遴選結果,黟縣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據悉,此次遴選工作經地方申報、專家評審和領導審定的方式,最終確定入選名單。
  • 陳潭秋故裡成功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近日揭曉結果,我區「三章點化紅色旅遊效應——陳潭秋故裡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成功入選,這是湖北省唯一入選的典型案例。據了解,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揮紅色旅遊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會同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於今年8月組織開展了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共面向全國徵集到紅色旅遊發展案例177個。經各地推薦申報、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遴選出60個典型案例。
  • 「上杭縣古田旅遊區紅色旅遊發展」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近日 ,國家發改委、文旅部聯合開展了「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遴選出60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龍巖市「上杭縣古田旅遊區紅色旅遊發展」入選,全省僅有兩例入選。據悉,開展「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旨在進一步利用好紅色資源、發揚好紅色傳統、傳承好紅色基因,發揮紅色旅遊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
  • 點讚!甘肅省「一會一節」入選全國國內旅遊宣傳推廣典型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全國國內旅遊宣傳推廣典型案例名單,共確定16個案例為全國國內旅遊宣傳推廣典型案例。其中,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推薦報送的《甘肅:精心打造文旅融合典範,著力辦好「永不落幕」的「一會一節」》案例榮列榜單。
  • 「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公布,威海1案例入選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啟動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威海一案例入選。此次活動面向全國徵集到紅色旅遊發展案例177個,最終遴選出紅色資源保護狀況良好、紅色內涵挖掘充分、經驗做法示範引領突出的60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 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陳金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文旅部聯合組織的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10月12日揭曉,經過各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和旅遊部門推薦、專家評定、地方覆核等環節,孔繁森同志紀念館成功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山東省僅有三家入選。據悉,包括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內的全國60個紅色旅遊典型案例同時入選。
  • 安陽市紅旗渠風景區紅色旅遊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揮紅色旅遊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會同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於今年8月組織開展了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
  • 井岡山紅色培訓案例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吉安新聞網訊 日前,從文化和旅遊部傳來消息,「井岡山推動紅色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揮紅色旅遊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啟動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
  • 全國首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發布 餘姚鹿亭中村入選
    中國寧波網記者 孫吉晶由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規劃實施協調推進機制27個成員單位編寫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2018—2019年)》近日出版發布,我市餘姚鹿亭鄉中村村案例榜上有名。據了解,全國首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是從全國各地選送的案例中精選出來的,最終遴選了1個省級、14個縣級、12個村級作為全國首批推薦的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中村村和下姜村,成為我省入選的兩個典型範例。中村位於餘姚市鹿亭鄉東南部,這個資源稟賦並不突出的小山村,曾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落後村。
  • 湘潭市韶山紅色旅遊發展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遴選公布了全國60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我省共3個案例入選,我市韶山紅色旅遊發展入選其中,其餘兩個分別為沙洲紅色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和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 巴中南江縣:這條旅遊環線公路將串起鄉村特色景區
    近年來,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依託光霧山、雲頂茶鄉等4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為抓手,結合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規劃,大力發展以觀光農業、體驗農業、森林康養為主題的鄉村旅遊。  2019年5月,玉湖旅遊環線公路(傅家鄉至紅光鎮)工程項目批覆立項。
  • ...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 克拉瑪依一號井成功入選
    【熱點關注】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揭曉 克拉瑪依一號井成功入選 2020-10-16 22: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黟縣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入選全國鄉村旅遊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同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遴選結果,黟縣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據悉,此次遴選工作經地方申報、專家評審和領導審定的方式,最終確定入選名單。黟縣,古徽州六縣之一,建縣已逾2200年,是中國少有的千年古縣、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 四川兩景區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啟動的「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日前圓滿完成,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最終遴選出的60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四川梓潼縣「兩彈城」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和廣安市鄧小平故裡旅遊區紅色發展典型案例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