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日本歷史的朋友一定知道鎌倉。鎌倉幕府的建立,開創了日本歷史的幕府時代,架空了皇權,終結了貴族統治,使豐臣秀吉這樣的社會底層也有機會通過自己的軍事才能取得政權。客觀上也給社會底層提供了上升的渠道。中國靠考試,日本靠打仗。所以,對歷史感興趣,讀過好幾遍日本史的我怎麼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呢?
江之島:
新宿有車可以直達江之島,一出站,就被上空此起彼伏的鷹啼所吸引,幾十隻鷹在上空盤旋。可以看出這裡的生態環境非常好!
出站口的牌子,熟悉的漢字,恍惚間我是下了15路車,去第一海水浴場,想起了中學暑假時的日子!
江之島出站
回望小田急線江之島終點站,建築很有特色,像不像千與千尋?翹起的簷角有中國唐時的建築風格。
回望江之島小田急線終點站
通過一段長橋,漫步上島,由於還早,店鋪正在準備開門。整個小島寧靜安詳。不斷有晨跑的路人,急匆匆地上班族,騎著車夾著衝浪板不畏寒冷的愛好者與我擦肩而過。就是喜歡這樣去體會當地人的生活。
正在開門的店鋪
島上的民居
一家冰激淋店正在開門,搜腸刮肚,想起抹茶的日語,結果沒有,只好改選巧克力口味。對,日語的巧克力我也會說!
接過冰激凌的時候來一張
午飯在此吃的玉米和烤魷魚
我沒有直接拾級而上去島上的景點,江之島神社,而是沿島去了在上島時看到的燈塔。站在長堤上,陽光從雲層裡撒到海面上,金光點點,耳邊海風呼嘯,空中雄鷹翱翔。只有從附近橫須賀美軍基地的直升飛機偶爾飛過,打破這平靜,提醒我這平靜的外表下包裹得不平靜的過往和當下。這時候我們才真正會體會到和平的意義!
江之島神社建在半山腰,日本神道教是多神教,我也搞不清到底每個神社祭祀的都是誰。查了一下才知道這裡供奉的是弁才天,掌管音樂和娛樂的女神,相當於中國的嫦娥加楊貴妃?
和許多日本的景點相似,一條窄窄的街道通向神社,兩邊都是格式的店鋪,出售小吃和旅行紀念品。
糯米糕
手工藝品
可愛的Hello Ketty專賣店
小街的盡頭就是神社的入口。鳥居與其它神社並無不同,倒是半山腰的門樓雖然不大,卻依山勢,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感覺。
神社入口
門樓
沿著山路臺階,許多各式神社不斷出現在路邊,日本本土的神道教真是無處不在。拾級而上,山頂花園的鬱金香正在開放,奼紫嫣紅,吸引了很多愛狗的人來為他們心愛的狗狗拍美照。我也順手蹭了幾張照片。小模特們辛苦啦!
山頂有一個景觀塔,登上觀景平臺,周圍的山海盡收眼底。
江之島不大,如果快快走的話,沿著觀光路線估計有個一個半小時就差不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島上的海鮮還是很棒的。中午一條大大的烤魷魚大概是700日元,還算公道。
龍口寺不賣粉絲:
從江之島車站出站時發現遠處的一處小山上有一個類似藏傳佛教的白塔金頂,很好奇。從江之島下來,尋找當地江之電鐵的車站時,又看到這個白塔,就在車站後的小山上。轉了半天沒有找到山門,只好問了一個高中生模樣的小弟弟。他是切爾西球迷,穿著切爾西的隊服去跑步。正好會經過寺院門口,把我送到那裡。他還知道雪梨FC和西雪梨流浪者隊,聊了一路足球。看樣子日本的英語教育還是很普及的。
他介紹這龍口寺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果然寺院與其他大的香火旺盛的寺院不同,顯得是分古樸。院落很清靜,沒有什麼商業氣息,也不要門票,連大鐘都可以自己隨便敲。大殿裡的佛像莊嚴肅穆,年代久遠。
寺廟大殿,供奉著如來佛
殿邊的大鐘可以隨意敲響,默默許個願,願鐘聲給世界帶來和平
從大殿左側沿小路,繞到後山,一座藏傳佛教樣式的白塔從綠樹掩映中慢慢顯現出來。白色的塔身,金色的法輪式塔頂,當中的佛龕中有一尊釋迦穆尼佛。小小的山丘中,微風習習,只有我和佛祖四目對望。
白塔
沿小路從另一側下山,經過一幢日式五重木塔,目測也有了千百年的滄桑。日本真是一個有趣的國度。藏式,日式,石塔,木塔相安而立於同一座寺廟中。千百年來,日本不斷接納來自中國大陸和世界各國的文化的同時,融會吸收,最終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
大殿後的木塔,也是日本國寶
長谷觀音和鎌倉大佛:
下山又回到江之電電鐵車站,乘江之電前往長谷寺和鎌倉大佛所在的高德院。這兩座寺廟在一條街上。
電車看起來很有年代感
車站前護欄上的小鳥雕塑,被人穿上了可愛的毛衣
電鐵車廂在街道中穿梭而行,緩慢而平穩。兩邊時而是大海,時而是民居。狹小的鐵軌從房屋邊擠過,最近的時候,似乎從車廂裡伸手就可以摘到人家窗臺上的花。在這個國土狹小,人口眾多的國家,每一寸土地都被認真地利用了起來。
從長谷站下車,經過一段不寬的街道。鎌倉這個歷史上日本第一個幕府所在地,從街道中似乎還能看到她千年前的影子。
五穀倉
路邊一個小小的日式庭院
街邊小店
長谷寺中最著名的是長谷觀音,在室內,而且不能拍照。雕像有將近十米高,有十一個面。我對佛教和雕刻藝術不甚了解,也只能是泛泛而觀。在這座寺廟裡供奉著觀音,阿彌陀佛如來,地藏菩薩和日本本土的大黑天。遠道而來的神佛來到此處也不得不合租一處。
門口的迎客松讓我想到黃山
千手觀音像
觀音殿門口的一座觀音像
無憂無慮的錦鯉,讓我想到油潑鯉魚
不畏嚴寒的臘梅,送來陣陣暗香
一路都有指示牌,所以日本的景點都很好找。出了長谷寺,向前不到五分鐘,就是高德院。
鎌倉大佛是鎌倉的地標。始建於1238年,先為木結構,1242年建成,3年後被颱風摧毀。1253年重新用青銅鑄造。1498年海水倒灌將大殿衝倒,至此以後大佛一直在戶外供奉。至今也有765年的風雨。日本同事告訴我大佛是可以從背部進入到內部的,不過我去時似乎沒有開放。
大佛滿身的綠色銅鏽,訴說著近800年的滄桑。
日本第一幕府 - 鎌倉:
繼續江之電從長谷站去終點站 - 鎌倉。
1192年,源賴朝終結了日本歷史上的貴族統治,在鎌倉建立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從此,幕府政治延續了近700年,一直到近代德川幕府倒臺,政權重歸天皇。
如今的鎌倉看不出一點曾經為政治中心的榮光。只能從小小的街道依稀望見那千年前的樣子。安寧,平和,不急不緩,不是很好嗎?這樣子的鎌倉,我蠻喜歡的。
車站的一邊是那條主要商業街,小町通,出售很多鎌倉當地特產和美食。
漂亮的花傘讓我想到江南
從新宿乘坐小田急線可以直達江之島,然後乘坐當地電鐵江之電可以遊覽長谷寺,鎌倉大佛和鎌倉。如果購買小田急公司的江之島,鎌倉一日券的話,往返新宿和江之電是可以當日無限次乘坐的,很划算。如果想多花些時間閒逛的話,也有二日券出售。我覺得一天的行程就可以了。具體在新宿如何購買一日券,可以參考這個系列遊記的《被風颳到小田原》篇。
鎌倉的感覺與箱根又不一樣,有些歷史的陳舊感,不同於箱根的自然風光。喜歡的朋友可以去轉轉。
2018年1月東京系列遊記連結:
獨自旅行不孤獨 - 上路
獨自旅行不孤獨 - 晨光中的東京
獨自旅行不孤獨 - 無處可去逛新宿
獨自旅行不孤獨 - 歌舞伎町流光溢彩
獨自旅行不孤獨 - 被風颳到小田原
獨自旅行不孤獨 - 終見真容
獨自旅行不孤獨 - 思以出橫町
獨自旅行不孤獨 - 爆走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