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之鄉——小行星「龍宮」上的有趣名字

2020-12-12 haibaraemily

隨著JAXA隼鳥2號任務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小行星「龍宮」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豐富起來。

隼鳥2號拍攝的「龍宮」近照。來源:JAXA等

小行星「龍宮」這個名字來源於日本民間故事《浦島太郎》。故事裡的浦島太郎被報恩的海龜帶往海底龍宮,在龍宮受到了公主乙姬的熱情款待,回到人間的時候帶回了一個寶盒——寓意採樣返回任務隼鳥2號也能從小行星帶回珍貴的信息。

ポプラ出版社 (2018/3/6)童書《浦島太郎》的封面

2018年6月28日,隼鳥2號項目組向IAU提出了以「童話故事和民間故事中的名字」這個主題來為「龍宮」上的地名命名。9月25日得到了IAU的批准。

也就是說,小行星「龍宮」會成為一個匯集各國傳說故事的「童話之鄉」。

10月12日,隼鳥2號項目組向IAU提出了13個重要地貌特徵的命名,其中9個被接受,另外4個經過溝通和修改之後也被接受。

首次被批准的13個名字分為四種地貌類型

ドルサム(Dorsum):山脊、皺脊クレーター(Crater):環形坑フォッサ(Fossa):槽溝サクスム(Saxum):石塊

前三種類型是已有的分類,而第四種Saxum則是這次新提出的。事實上,石塊是小天體上非常常見的地貌類型,但之前並沒有這個類別,這導致之前小行星「絲川」上的石塊都沒能得到命名。

一般來說,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等天體上的地貌特徵命名分類通常以拉丁文命名,因此這次新提出的Saxum也是一個拉丁文單詞(意為「石頭、石塊」),IAU接受了隼鳥2號項目組的這個提案。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小行星龍宮上新取了哪些名字吧!

「龍宮」上的地名和位置。來源:JAXA

01山脊(Dorsum)

第一批只有一個區域被劃分為這個類別:Ryujin Dorsum(龍王山脊),是環繞赤道一圈的隆起區域。

Ryujin對應的漢字是「龍神」,以《浦島太郎》中公主乙姬的父親,「龍宮」的主人命名。

02環形坑(Crater)

crater在天體上絕大多數情況特指撞擊坑(impact crater),少數有火山或者其他塌陷成因。早期的地名漢化通常譯為「環形山」,但這個名字也並不很恰當(事實上如果不是撞擊形成的crater,就不會有抬升的邊緣,也沒有「山」的形態了),所以後來的一些天體會直接譯為「XX坑」。

第一批有7個環形坑得到了命名:

Urashima Crater(浦島坑):「龍宮」上最大的坑,位於龍王山脊區域上。以日本民間故事《浦島太郎》裡的主人公,被報恩的海龜帶往海底龍宮、受到了公主乙姬的款待、帶著寶盒重返人間的浦島太郎命名。Cendrillon Crater(灰姑娘坑):龍王山脊區域以外最大的坑之一。以童話《灰姑娘》的主人公仙杜瑞拉(Cinderella)命名,不過隼鳥2號項目組提出的是英文名,IAU修改為法文名。Kolobok Crater:龍王山脊區域上的一個典型的坑。以俄羅斯(東斯拉夫)民間故事《Kolobok》裡(我也不造翻譯成啥好…)一個從家裡逃出來的小圓麵包的名字Kolobok命名。隼鳥2號項目組原本提案的名字是「彼得·潘」,不過由於版權問題最終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

Kolobok的形象

Brabo Crater(布拉博坑):龍王山脊區域上的一個典型的坑。以荷蘭民間故事《布拉博與巨人》中擊敗巨人的勇敢少年布拉博命名。隼鳥2號項目組原本提案的名字是「睡美人」,不過IAU認為這個名字的英文太長了(你看中文就沒有這個問題),因此項目組又提出了現在這個名字。Kintarou Crater(金太郎坑):「龍宮」上第5大坑。以日本民間故事《金太郎》的主人公,生長於相模國(神奈川縣)足柄山、天生怪力的兒童金太郎命名。對了,傳說中金太郎後來成為了源賴光的家臣,被改名為坂田金時,這其實是《銀魂》的主人公坂田銀時這個名字的原型。

金太郎形象。來源:維基

Momoratou Crater(桃太郎坑):「龍宮」上第4大坑。以日本民間故事《桃太郎》的主人公,在桃子裡誕生的桃太郎的命名。長大後的桃太郎用黍糰子收服了白狗、猴子、雉雞三種動物作為家臣,之後一同前往鬼島消滅鬼怪為民除害。桃太郎也和浦島太郎一樣是日本民間故事裡非常耳熟能詳的形象。

日本三大手機運營商之一au 2017年的沙雕創意廣告就用了這個梗。來源:au CM

Kibidango Crater(糰子坑):「龍宮」上第6大坑。Kibidango(きびだんご)是《桃太郎》中桃太郎用來分享給白狗、猴子、雉雞的黍糰子。

《機器貓》的衍生遊戲裡也出現過「桃太郎的黍糰子」道具。來源:機器貓

03槽溝(Fossa)

第一批有2個槽溝得到了命名:

Tokoyo Fossa(常世槽溝):「龍宮」上最大的凹槽形低地。以《浦島太郎》中位於海外遠方的常世國(とこよのくに)命名,有長生不老的生命棲居於此。常世國同時也是日本神話中常見的理想之鄉,《古事記》、《日本書記》、《萬葉集》、《風土記》等書中都有關於常世國的記述。Horai Fossa(蓬萊槽溝):「龍宮」上第二大的凹槽形低地。以《浦島太郎》中的海外仙島蓬萊島的名字命名,蓬萊仙島其實就是常世國之一。當然,「蓬萊」這個名字更早出現於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後來才從中國傳到日本的。

04石塊(Saxum)

第一批有3個石塊得到了命名:

Catafo Saxum:位於「龍宮」本初子午線上的石塊。以美國的《卡津民間故事》(Cajun Folktales,cajun是主要生活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一群法語族群的後裔)中一個通過標記路標而讓自己免於迷路的機智男孩的名字Catafo命名。隼鳥2號項目組原本提案的名字是美國童話《綠野仙蹤》中的國家「奧茲」(Oz),不過因為這個名字已經被冥衛一卡戎上的地名用過了,因此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

原本提名的奧茲(Oz)來源於《綠野仙蹤》。來源:維基

Otohime Saxum(乙姬石塊):「龍宮」上最大的石塊。以《浦島太郎》中款待了浦島太郎並給他寶箱帶回的龍宮公主的名字乙姬命名。事實上,因為金星上已經有一個叫做「乙姬山丘」(Otohime Tholus)的地方了,所以IAU原本是駁回了這個提案的,不過在JAXA反覆堅持「乙姬」這個名字對「龍宮」這個地方有多麼重要之後,IAU還是接受了這個名字。

公主乙姬把寶箱交給浦島太郎。來源:松木平吉(1899)《教育昔話 浦島太郎》

Ejima Saxum(江之島石塊):「龍宮」上有著可以追溯小行星形成歷史關鍵信息的幾個重要石塊之一。以《浦島太郎》中浦島太郎救起海龜和啟程去龍宮的地方江之島命名。

相關焦點

  • 童話之鄉——小行星「龍宮」上的有趣名字
    隨著JAXA隼鳥2號任務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小行星「龍宮」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豐富起來。隼鳥2號拍攝的「龍宮」近照。來源:JAXA等小行星「龍宮」這個名字來源於日本民間故事《浦島太郎》。也就是說,小行星「龍宮」會成為一個匯集各國傳說故事的「童話之鄉」。10月12日,隼鳥2號項目組向IAU提出了13個重要地貌特徵的命名,其中9個被接受,另外4個經過溝通和修改之後也被接受。
  • 日本對小行星「龍宮」的使命使其有自己的「童話故事」
    小行星「龍宮」(Ryugu)有自己的「灰姑娘」故事。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於2018年6月抵達「龍宮」,準備進行研究並最終對太空巖石進行採樣。
  • 日本宇宙機構用童話人物為小行星地貌命名,甚至連石塊都有了名字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簡稱:宇宙機構,英文縮寫:JAXA)研製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已經圍繞小行星龍宮飛行了半年之久了。它先後釋放了巡視器MINERVA-II1和著陸器MASCOT,但卻遲遲無法親自著陸在小行星龍宮上。
  • 「龍宮」小行星為何缺水?
    兩年前,日本隼鳥2號宇宙飛船在小行星「龍宮」附近飛行時拍下了這張照片。後來,飛船將小行星的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 上個月,日本的「隼鳥二號」飛船帶回了在近地小行星「龍宮」(Ryugu)上收集的巖石樣本。雖然樣本分析任務才剛剛啟動,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通過飛船上其他儀器的數據揭示「龍宮」的歷史細節。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1月5日報導,研究人員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中發文,解釋了「龍宮」為何不像其他小行星一樣富含水分——「龍宮」的遠古母體很可能在其形成之前的某次加熱事件中已經丟失水分,因而使得「龍宮」比預期更乾燥。
  • 日本隼鳥2號探訪的小行星龍宮,有什麼特殊,和我國有淵源嗎
    在我國嫦娥五號踏上歸途之時,日本的隼鳥2號已經降落在了澳大利亞的沙漠之中。它探訪了小行星龍宮,並且採集了一些樣本。這個小行星被稱作「龍宮」,似乎有我國神話的影子,它有何特殊之處,和我國有淵源嗎?
  • 日本隼鳥2號探訪的小行星龍宮,有何特殊,和我國有淵源嗎
    在我國嫦娥五號踏上歸途之時,日本的隼鳥2號已經降落在了澳大利亞的沙漠之中。它探訪了小行星龍宮,並且採集了一些樣本。這個小行星被稱作「龍宮」,似乎有我國神話的影子,它有何特殊之處,和我國有淵源嗎?這個「龍宮」與日本的一個神話故事有關,童話是這樣說的:有一個名叫浦島太郎救了一隻被一群孩子折磨的烏龜,把它放回了大海中。第二天有一隻大烏龜告訴他,他救下的那隻烏龜是龍王的女兒。浦島太郎被帶到了龍王的宮殿就是「龍宮」,遇到了他救下的那個烏龜-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公主。
  • 小行星龍宮上奇怪而明亮的東西是什麼?科學家可能知道答案了
    【ALENG 自媒體】9月22日晚間自媒體專稿,今年12月,日本宇航局的隼鳥2號(Hayabusa2)太空飛行器,將攜帶來自小行星龍宮(Ryugu)的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屆時,科學家有望揭開關於小行星龍宮上一系列謎之難題,不過,在此之前,通過對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採集的數據進行的研究,也有了新的進展
  • 小行星龍宮的表面有什麼特別之處?
    小行星龍宮是一顆由鬆散的石塊構成的碎石堆型小行星(rubble pile),龍宮的地下結構,也和大型巖質行星上的有著諸多不同之處。以月球為例,月球最表面是一層質地細膩的風化層(顆粒大小通常不足1釐米),也叫月壤層。
  • 日本兩個機器人登陸小行星龍宮
    據Space北京時間9月22日報導,美國東部夏令時9月21日12:06(北京時間9月22日0:06),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向小行星龍宮釋放了兩個微型機器人:MINERVA-II1A和MINERVA-II1B。當時,隼鳥2號探測器位於龍宮地表上空約180英尺(55米)處。
  • 小行星「龍宮」表面「纖塵不染」,科學家:原因「不易解釋」
    「龍宮」(Ryugu)後曾發回小行星表面的照片。今年8月23日,《科學》雜誌發表德國和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稱,「龍宮」主要由兩種巖石構成,出乎意料的是,這顆小行星表面沒有細顆粒塵埃。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龍宮」是一顆乾燥、黑暗、旋轉著的陀螺狀小行星,直徑約900米。
  • 小行星龍宮塵埃送達地球,美國宇航局的天體生物學家準備探測它
    戈達德天體生物學分析實驗室主任傑森·德沃金說,「如何通過圍繞我們形成的太陽的一堆氣體和塵埃,使我們在地球上以及在其他地方變得生命?」德沃金(Dworkin)是一個全球團隊的國際代表,該團隊將探測龍宮(Ryugu)樣本,以尋找地球生命先驅物的有機化合物。龍宮(Ryugu)是一個較大的小行星的古老碎片,形成於催生我們太陽系的氣體和塵埃雲中。
  • 「隼鳥2」號首批數據表明:小行星「龍宮」很乾燥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導,日本的「隼鳥2」號探測器傳回的首批數據表明,小行星「龍宮」非常乾燥,這讓人驚訝不已。科學家表示,這些發現將增進人們對地球上水的起源的了解,也有助於在其他恆星系尋找生命。
  • 日本漫遊車著陸「龍宮」 發回小行星表面照片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宇宙探測器「隼鳥2號」投放的兩輛漫遊車已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並在「龍宮」表面展開探查。
  • 天文小知識 龍宮小行星:一個部分乾燥缺「水」的巖石天體
    據行星科學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三篇論文報導,日本的隼鳥二號太空飛行器測繪了一個直徑為一千米的小行星的地形,這顆被命名為龍宮星,編號為162173的小行星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狀如陀螺的碎石堆。渡邊清一郎還說,假如龍宮星與碳粒隕星是由同一種礦物質構成的,那麼它的平均密度是如此之小以至於不同大小的縫隙佔了小行星體積的一半。
  • 天文小知識 龍宮小行星:一個部分乾燥缺「水」的巖石天體
    據行星科學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三篇論文報導,日本的隼鳥二號太空飛行器測繪了一個直徑為一千米的小行星的地形,這顆被命名為龍宮星,編號為162173的小行星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狀如陀螺的碎石堆。渡邊清一郎還說,假如龍宮星與碳粒隕星是由同一種礦物質構成的,那麼它的平均密度是如此之小以至於不同大小的縫隙佔了小行星體積的一半。
  • 日本漫遊車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 正發回照片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宇宙探測器「隼鳥2號」投放的兩輛漫遊車已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並在「龍宮」表面展開探查。  據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漫遊車Rover-1A和Rover-1B是9月21日投放的,22日晚獲得證實已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目前狀況良好,正在發送照片和其他數據。
  • 日本宣布獲取小行星「龍宮」黑色砂粒狀物質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4日發布公報宣布,確認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隼鳥2號回收艙6日凌晨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8日被轉運回日本。
  • 「先天之物」!日本剛剛向世界公布了龍宮小行星塵埃的首張圖像
    日本太空探測器帶回地球的太空艙中發現的黑色沙塵來自遙遠的小行星「龍宮」,科學家周一打開太空艙後證實了這一點。該機構表示:「JAXA已經證實,樣本容器中有來自小行星龍宮的樣本。」「我們能夠確認黑色的沙狀顆粒,這些顆粒被認為來自小行星「龍宮」。」隼鳥2號從地球出發飛行了大約3億公裡(2億英裡)來收集樣本,科學家希望這些樣本能夠幫助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探測器通過向小行星發射「撞擊器」而攪動了表面塵埃和表面下的原始物質。
  • ...龍宮|月球|地球|隼鳥2號|探測器|日本|奧西裡斯-rex|jaxa|小行星
    小行星常被用於專指太陽系內非彗星的小天體,一般被認為是由太陽系形成時期的微行星演變而來,是至今發現數量最多的太陽系天體。研究小行星的意義在於揭示太陽系最早起源,並可能提供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此次隼鳥2號前往的小行星「龍宮」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同時,「龍宮」屬近地小行星,類似小行星可能對地球存在潛在威脅,因而有研究的價值和必要。
  • 日本隼鳥2號 成功將小行星「龍宮」樣品帶回地球
    12月6日,離開地球六年之久的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的返回艙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其中攜帶的小行星「龍宮」(Ryugu)的採樣樣本也已被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