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歸還香港前,也曾歸還給中國這所城市

2020-12-13 騰訊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是我國濃墨重彩的一筆,英國對「租借的」香港極為重視,將其打造為英國人的東方明珠,但香港並非是英國在中國唯一的據點,還有一個美麗的海港城市被侵佔。

閉關自大的清王朝將香港割讓給英國後,英國並沒有滿足,還想壓榨到更多的地盤。當時列強來華佔地盤的胃口最大的就數沙俄了,沙俄佔地最多,獲利豐厚。沙俄割佔外東北和外西北後,又強行霸佔扼守黃海的要塞旅順口,而旅順口也是英國看上的地盤。

英國比沙俄慢了一步,覺得吃虧了。雖然拿沙俄沒辦法,但嚇唬慈禧還是挺容易的。他沙俄不是把住了黃海北口麼?那我就要黃海南口!

於是英國「租借」到黃海南口威海衛,即現今的山東威海。

不過,那時的威海衛也是香餑餑,並不是靜等著英國來「租借」。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獲勝,日軍實際控制著威海衛。英國為了得到威海衛,和日本進行了利益交換,得到了日本的同意。

清政府與英國籤訂租借威海衛條約時,弱弱的提了點條件:租借威海衛後,英國不能再向中國提出任何土地要求。

英國人的態度是不懈,弱者還敢向強者提條件?誰讓你弱?你弱就要挨打!

清政府面對船堅炮利的洋夷,全都成了懦夫,只好認栽。

1898年7月1日,清政府慶親王奕劻和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訂租威海衛專條》,把七百多平方公裡的威海「租」給英國。英國做出讓步的姿態,允許中國軍艦進入威海衛海域,威海衛的行政暫時還由中方管理。

英國管理威海衛參照香港模式執行。就軍事而言,威海衛的重要性大於香港,所以威海衛在英國政制中級別很高,行政長官政軍專員改稱英吉利國欽命威海衛辦事大臣,全權管理威海衛的軍政民。當然,威海衛的主要官員都是英國人,其中最後一任威海衛行政長官,就是溥儀的英文教師莊士敦。

英國在中國的日子非常舒服,南有香港,盡南海之利;北有威海,進可通京津、退可守海上。

在基層民政管理上,英國還是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統治,甚至還設立了華人警察系統。威海衛首先是衛,具有強烈的軍事用途,這是香港無法比的。

英國在威海衛建立了由數千餘中國人組成的軍隊,稱為華勇營,管理威海衛十幾萬中國人。可氣的是,華勇營不僅加入英國軍團,還參與臭名昭著的八國聯軍進北京,鎮壓中國民眾。

1912年民國成立。英國在威海衛的蠻橫無理,激發了民國北洋政府對英國的反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為戰勝國,1919年,北洋政府打算利用這一優勢向列強收回「租借」領土。英國態度強硬,拒絕歸還香港和威海。威海衛是京津出海口,被外國人控制太不安全。所以中國態度同樣強硬,別的先不談,威海衛必須收回。

後來英國勉強同意商談威海衛事宜,但要求歸還後,英艦還可以停泊威海衛,英國可以參與威海行政決策,在威海享有「特殊利益」。

北洋政府成立了太平洋會議善後委員會,具體負責包括收回威海衛的談判,主要負責人是曾任北洋外交總長的梁如浩,任接收威海衛委員會委員長。

英國胡攪蠻纏,打算續租威海衛附近的劉公島,租期十年。英國很狡猾,沒有威海衛,劉公島的軍事價值同樣能發揮作用。

雙方來回扯皮,多次談判都沒有達成協議。面對英國的無賴,民國準備讓步劉公島,中英各派一名代表管理。威海收回後,英方可參與威海管理,英國人在威海已租的地產,不能收回可以續租。

英方擬定的所謂《接收威海衛委員會中英委員協商意見書》,自然遭到了中國各界的強烈反對。山東各界上書北洋政府,要求政府必須完全收回威海衛。北洋政府承受不住壓力,沒有在這個協議上簽字。

北洋政府本就亂七八糟,軍閥混亂不斷,打來打去北洋政府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定都南京的國民政府。1929年1月9日,南京國民政府的外交部長王正廷,和英國大使蘭普森開始會談,討論中國收回威海衛問題。

鑑於國際形勢,英國再賴著不走不行了,1930年4月18日《中英交收威海衛專約》正式籤訂,英國把威海衛所有權利都移交給中國,而中國同意英國在劉公島「租借」10年,10年後雙方再協商。英軍撤出威海衛,但每年4-10月,英軍可以在劉公島進行演習,並經中國允許後,可以在威海衛轉運軍事用品。

1930年10月1日,中英兩國正式移交威海衛,英國代表莊士敦站在威海衛行政長官衙門前,正式把威海衛交還中國。

1940年9月28日,英國租借劉公島十年期滿,偽南京政府表明「無意予以展延」。英國11月15日宣布:「撤退駐威海衛艦隊,向香港集中。」同日,英國海軍撤離劉公島,英駐威海衛領事館同時關閉。

相關焦點

  • 除了香港,英國還曾歸還另一座城市給中國,如今此地富的讓人羨慕
    1997年7月1日,被英國侵佔99年的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時光荏苒,百年之後的中國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任人欺辱,日暮西山的帝國了,而是一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歸還香港之前,英國還歸還過一個中國城市,名字很霸氣,如今很富有。
  • 都是領土割讓,為何英國歸還了香港,俄國卻不願意歸還海參崴?
    其中最令人痛心的便是割讓領土,香港和海參崴就包括在其中。  香港的丟失分為三步。  1842年中英籤訂《南京條約》,中國被迫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860年中英籤訂《中英北京條約》,中國被迫割讓南九龍半島給英國;1898年中英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國被迫租借新界給英國,租期99年。
  • 除了香港,英國還曾歸還另一座城市給中國,如今此地富的讓人羨慕
    1997年7月1日,被英國侵佔99年的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時光荏苒,百年之後的中國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任人欺辱,日暮西山的帝國了,而是一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歸還香港之前,英國還歸還過一個中國城市,名字很霸氣,如今很富有。
  • 香港回歸前,英國歸還了一個城市,名字很霸氣,現在很有錢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80,閱讀約2分鐘提到近代以來回歸祖國懷抱的領土,最常提到的就是香港和澳門。這兩塊領土浸透著中國人民的淚水,它們的回歸也是中國國力逐漸強大的證據之一。英國在把香港歸還中國之前,也歸還了一個中國城市。與廣為人知的香港不同,這座城市鮮為人知,但現在卻非常富有和著名。它是山東威海。一八九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日軍撤出威海衛。次日,英國海軍趁機佔領劉公島。當年7月,英國強迫清政府在北京籤訂《中英租借威海衛協定》。由此,威海開始了長達32年的被強租歷史。
  • 英國欺軟怕硬?同意歸還香港,卻不肯歸還福克蘭群島
    而西方列強在工業革命的基礎中日漸強大,經濟迅速增長,但這也導致了國家商品積壓以及材料短缺等問題,中國人口眾多,資源又十分豐富,自然吸引了西方列強的目光。,最終籤訂了《南京條約》,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嘗到甜頭的英國人自然不肯放棄大好機會繼續侵略中國擴張土地,1860年英國發動第二次戰爭,中國猶如被宰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只能又被迫割讓土地,還支付了大筆賠款金。
  • 英國並非只歸還了香港,還有這座城市,卻和香港差距巨大少有人知
    1997年7月1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被英國統治了99年的香港 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作為特別行政區,香港一直備受關注,可在香港的光環下,人們忽略了另外一個城市,它也曾被香港租去,最後被歸還,可卻很少有人知,這個城市就是《七子之歌》中的威海衛。
  • 香港回歸前,英國歸還了一座城市,名字很霸氣,如今經濟相當強勁
    縱觀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你會發現現在的中國領土已經是精簡過後的了。東方歷史和經濟發展在西方工業革命前是優於歐美的。但是由於清政府時期的一項政策,「閉關鎖國」讓中國沒有緊緊的跟上世界的腳步,導致在工業方面的落後。當西方列強帶著火器兵臨城下,清政府下的中國顯得茫然不知所措。
  • 97年,為什麼英國歸還了整個香港,卻不是只歸還了新界?
    97年,為什麼英國歸還了整個香港,卻不是只歸還了新界?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97年的時候,為什麼英國歸還整個香港,而不是只歸還了新界呢?我們或許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香港其實是分為九龍、新界和香港三部分的。而新界是在1998年的時候才存在的,原本是被清政府籤訂的不平等條約當中劃分為了別人的殖民地,因為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代表我國還是能夠收復回來的,在90年代的時候我國就已經在英國商討歸還領土的問題了,儘管他們不是很願意但是最終的談判還是很順利的,因此領土也就被成功歸還了回來。
  • 除香港以外,英國還曾「租借」過1座城市,提前歸還後如今美麗富饒
    除香港以外,英國還曾「租借」過1座城市,提前歸還後如今美麗富饒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曾經的世界霸主,可是到了清朝時期,由於清朝政府的閉關鎖國,導致我國的發展落後於太多西方國家,最終被西方列強打開了國門,籤署了一些喪權辱國的條約,那段時間是我國最黑暗的一段歷史,我國大面積的國土被列強所霸佔
  • 英國歸還我國香港,卻堅決不願歸還馬島,這些原因是關鍵
    香港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國的地區,因為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強行佔領了,還強迫清政府籤下不平等的條約,在那之後就一直被英國統治中,一直到1997年才將香港歸還給中國,不過英國不止佔領了香港,就連馬島也被佔領了,但英國只肯歸還香港,卻不願意將馬島也歸還中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香港回歸時,按照條約英國只需歸還新界,為何卻歸還了整個香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香港就是一整個租借給英國的,然後到了1997年,中國便順勢收回了。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的,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驚訝,為什麼呢?因為英國租借的其實只有香港的九龍和新界,並不是一整個香港。根據《中英南京條約》,清朝割讓香港給英國。
  • 英國除了香港,還歸還中國一座城市,面積是香港的5倍,美麗富饒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眾所周知,中國與英國籤署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並將香港割讓給他們,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香港終於回歸了,但你知道嗎?除了香港,英國還給我們帶回了另一座城市,它的發展日新月異。這個城市是威海衛。
  • 香港回歸時,按照條約英國只需歸還新界,為何他們卻全部歸還?
    猶記得香港回歸之時,舉國歡慶。大家一般都是認為,香港是租給了英國,到了1997年,時間到了,中國也就順勢收回了。其實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香港分成,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在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中分別割讓了香港島和九龍,是的,是割讓,而不是租借。
  • 除香港,英國還歸還給中國另一座城市,如今經濟發達百姓安居樂業
    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在戰爭中失敗,被迫接受了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不僅要賠款,還割讓了許多土地給英國,最著名的地方就是現在的香港。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漸漸的強盛起來,中國那些被英國佔領的土地也逐漸的還給了中國,香港就在1997年被英國交還給了中國。在英國歸還香港之前,英國還歸還了另一座城市給中國,如今這裡富的讓人羨慕。
  • 除了香港,英國還被迫將一城市歸還給中國,如今這裡經濟發達
    英國就是依靠殖民政策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當時的中國因為國力十分衰弱,便被已經是殖民大國的英國盯上了。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在戰爭中失敗,被迫接受了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不僅要賠款,還割讓了許多土地給英國,最著名的地方就是現在的香港。
  • 英國歸還我國這一城市,面積是香港5倍,被強佔了32年
    雖然說在古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我國曾是世界上有一個受人矚目的超級大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清朝時,當統治者提出閉關鎖國的政策之後,我國與外界之間的聯繫也逐漸中斷,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便被拋棄到了世界發展潮流之後,久而久之,整個中國的發展水平也有所下降。
  • 英國答應歸還香港,卻不同意歸還幾千人的馬島,其中有何隱情?
    從此這片土地脫離了中國管轄長達99年。 當然,其實這只是紙面上的說法而已,如果我國依然弱小,這種條約可以被英國隨意解釋。 ▲香港回歸照片 03 令人奇怪的是,英國答應歸還香港,卻死活不同意歸還僅有幾千人的馬島,其中有何隱情呢
  • 英國歸還我國的第一座城市:比香港大5倍,如今這裡發展令人羨慕
    在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中,有兩座城市都是被英國所佔領,那就是香港和山東的威海衛。其中香港自然不必多提,英國在發動鴉片戰爭後迫使清政府籤訂了南京條約,而香港也成為了我國割讓的第一塊殖民地。之後香港就一直被掌握在英國人手中,直到1997年的時候才得以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可以說這座東方之珠的歷史是非常屈辱的,但它的發展卻又是令人欣慰的。而威海衛這座城市大家就要陌生一些,不過這座城市對於我國北方而言,是一座非常重要的港口,這也是英國人為何費盡心機也想要佔領的土地。而在中國的近代歷程上,這座城市也成為了英國歸還我國的第一座城市,比香港還大五倍,如今這裡富得流油!
  • 英國歸還了中國兩個城市,其中一個是香港,另一個總被世人忽略
    說是租借,但實際上,中國已經徹底失去了這一塊地方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統治權,各個方面,列強已經佔據了主導的地位。 但是其實這個條約被割讓的不僅僅是香港,還有一個城市。但是呢,他卻很少被人記得。這個城市的名字十分的霸氣,當年叫做威海衛,現在叫做山東威海。
  • 英國並非只歸還了香港,還有這座城市,卻和香港差距巨大少有人知
    1997年7月1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被英國統治了99年的香港 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作為特別行政區,香港一直備受關注,可在香港的光環下,人們忽略了另外一個城市,它也曾被香港租去,最後被歸還,可卻很少有人知,這個城市就是《七子之歌》中的威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