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文章:日本借李登輝病亡打「臺灣牌」

2020-12-24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新媒文章:日本借李登輝病亡打「臺灣牌」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9日發表題為《日本政界借李登輝打「臺灣牌」》的文章,摘編如下:

在美國持續加強打壓中國之際,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政府在悼念剛病亡的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時,竟打起了「臺灣牌」。

日本和臺灣向來過從甚密,但多是低調進行。海峽兩岸問題評論員、共同社駐臺北支局前局長岡田充指出,李登輝有鼓吹「美日臺」軍事合作的意願,他擅長在美日之間周旋,還力主所謂「美日臺」軍事合作。

李登輝卸任後共訪日九次。岡田充認為,李登輝訪日期間發表了很多引起爭議的言論,導致海峽兩岸關係陷入緊張。例如,他在2015年7月接受日媒訪問時曾說:「日本和臺灣本來就是一個國家,臺灣沒有和日本打過仗。」岡田充認為,李登輝很懂得投日本所好,是一個「戰略親日者」。

李登輝也曾讚美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對此,岡田充指出,李登輝稱曾殖民統治臺灣的日本為「祖國」,因為他熟知日本人的思維,知道在日本國力衰退之際,這樣做會討得失去信心的日本人的歡心。

岡田充說,不只是日本右翼喜歡李登輝的談話,對中韓就歷史問題不停批判日本而感到疲累的日本人也會喜歡。

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7月30日在臺北病亡,日本安倍政府派前首相森喜朗去弔喪送殯看似沒什麼政治牽扯,實則有政治意涵。

相關焦點

  • 李登輝病亡_新聞頻道_中華網
    原標題:李登輝病亡,連戰、馬英九、蔡英文回應,島內網友說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今天(30日)19時24分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榮總)病亡,終年97歲。對於李登輝的病亡,島內網民的態度出現不同聲音。有人稱感謝李登輝對臺灣的「付出」,讓他「一路走好」。但很多人則認為,李登輝是臺灣最大的罪人,稱李登輝病亡自己心中的怒火終於散了。還有島內評論人士認為:此人任內亡了國民黨、帶來黑金政治、心甘情願日本佔有釣魚臺(大陸稱「釣魚島」)、造成臺灣分裂、奠定「臺獨」坐大基礎……危害中華民族,罄竹難書。
  • 臺媒: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 終年98歲
    臺媒:李登輝病亡)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東森新聞雲」剛剛消息,臺北榮民總醫院今(30)日證實,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已在晚間19點24分病亡,終年98歲。
  • ...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30日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對於李登輝...
    【97歲的李登輝病亡 國民黨回應來了】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30日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對於李登輝病亡,中國國民黨剛剛發布新聞稿對家屬表達哀悼之意。國民黨表示,李登輝走完他97年傳奇的一生;臺灣歷史也翻過一頁。
  •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病亡 2天前剛傳「病假訊」
    李登輝 圖源:東森新聞雲   [華夏經緯網綜合臺灣媒體報導]7月30日晚間7時24分,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病亡於臺北榮民總醫院   7月28日,臺灣網絡上傳出李登輝病情惡化、拔管病亡消息,引發各熱議注,不過事後被臺聯黨和臺北榮總陸續澄清為假訊息。院方29日透露,李登輝近期狀況不佳,仍在在治療中。
  • 【97歲的李登輝病亡 國民黨回應來了】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
    【97歲的李登輝病亡 國民黨回應來了】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30日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對於李登輝病亡,中國國民黨剛剛發布新聞稿對家屬表達哀悼之意。國民黨表示,李登輝走完他97年傳奇的一生;臺灣歷史也翻過一頁。
  • 在日臺灣團體稱建議「桃園機場」改名為「李登輝機場」,島內網民...
    7月底,臺灣當局前領導人、「臺獨教父」李登輝在臺北病亡後,日本朝野十分「悲痛」,然後明確表示,沒有派特使出席李登輝葬禮的計劃。然而,在日本的臺灣團體卻莫名其妙受到「鼓勵」,直接發了一張聯合聲明,稱建議將「桃園機場」改名為「李登輝機場」。
  • 率團訪臺,日本前首相:曾執意發籤證讓李登輝入日看病
    【文/觀察者網 龍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臺獨教父」李登輝生前身心高度「精日」,曾以日本人自居,與日本關係深厚。7月末李登輝病亡,日本朝野果然傳來一片哀悼之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外相茂木敏充等官員「大讚」李登輝對所謂「臺日關係」及臺灣「民主」所做的貢獻。
  • 日導演拍關於李登輝的紀錄片,稱「李登輝最能展現日本精神」
    10月19日,該片臉書主頁上發布最新的預告片,上面點出,「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及其麾下大將後藤新平,都對李登輝的心路歷程起著重要的影響。青年李登輝 臉書截圖談起拍攝電影的緣由,48歲的園田映人解釋,他與臺灣有著深厚的淵源和情感。
  • 【臺媒:李登輝病亡】臺灣「東森新聞雲」消息,臺北榮總今(30)日...
    【臺媒:李登輝病亡】臺灣「東森新聞雲」消息,臺北榮總今(30)日證實,臺灣前地區領導人李登輝已在晚間19點24分病逝,終年98歲。環球時報) 文/冷靜2020-07-30 20:07:46來源:FX168 【臺媒:李登輝病亡
  • 李登輝病亡!一代民族罪人,竟死於一口奶?果然沒好下場!
    7月30日晚,各大媒體都在轉發一個消息——李登輝病亡!李登輝,臺灣當局前領導人。但大家注意到沒?不管是官方報導,還是其他媒體平臺,用的都是「病亡」,而不是病逝,也不是逝世。這詞,可以說用得很微妙了。中國人講究死者為大,但對此人,那是不帶一絲絲感情色彩……因為他,就是臺灣幾十年來的「禍亂之源」!在李登輝青少年時代,日本殖民當局對臺灣實行奴化教育。
  • 李登輝今日告別禮拜,蔡追思文鼓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7月30日病亡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追思告別禮拜將於9月19日上午於新北真理大學舉行。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前日本首相森喜朗等政要皆會出席。臺媒大肆報導稱,這將是「美日臺」同框的歷史畫面。
  • 日本人?李登輝身世之謎
    2020年7月30日,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環球時報》胡錫進在微博上表示:對一個曾經在重要關頭推動臺灣「去中國化」的關鍵政客,我想說,這個人一定會在中國歷史上遺臭萬年。李登輝的身世之謎,一直是網友關心的話題,李登輝是不是日本人?
  • 李登輝病亡,但還有個很大的遺憾!
    1923年1月15日,李登輝出生於臺北州淡水郡三芝莊,父親是警察。島內一度懷疑,他從血統上就是一個日本人。李敖就曾在文章中揶揄,「李金龍(李登輝父親)矮矮的,李登輝高高的,兩個人除了都是一樣上男廁之外,其他沒有一點相像。」在淡水公學校高等科、私立淡水中學就學時,李登輝就對日語《古事記》《源氏物語》《平家物語》耳熟能詳,他的「國語」(日文)考試能得滿分。
  • 李登輝是最能展現日本精神的臺灣人?臺灣網民和日本導演撕起來了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臺獨教父」李登輝要被日本人搬上大熒幕了。據臺媒11月4日消息,日本導演園田映人今年了拍攝一部關於李登輝的紀錄片,名為《哲人王》。園田希望通過該片,讓日本年輕人體會到什麼才是真正的「日本精神」,因為,李登輝是「最能展現日本精神與本質的臺灣人」。
  • 美媒:李登輝「出讓」釣魚島是臺灣人的悲哀
    不僅是李登輝一人,臺籍且曾接受日本「皇民化」的臺籍精英在戰後看似備嘗文化失語症的痛苦,實為意圖從政治上恢復「皇民化」的既得利益而未遂,而這也是早期「臺獨」的淵藪,甘為日本的扈從猶不知恥。文章說,李登輝的最高職務曾經是「中華民國總統」,前後掌政12年,大肆操弄民粹和臺灣主體性;但又一再表示「釣魚島主權歸屬日本」,臺灣只能和日本談談漁權。
  • 李登輝被曝將葬在五指山軍人公墓,臺灣退伍軍人怒了:他會玷汙軍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已病亡的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將葬在臺灣五指山軍人公墓,引發退伍軍人不滿。臺灣退伍軍人協會南加州分會發聲明向民進黨當局呼籲:切勿讓李登輝葬入五指山軍人公墓,他玷汙軍人英靈安息聖地。
  •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抵臺,「謹慎」弔唁李登輝
    就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訪臺的同一天,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也率團訪臺悼念李登輝。兩相對比,有臺媒認為,日本相當「謹慎小心」。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7月30日病亡,由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率領的弔唁團9日中午搭乘包機從東京起飛,下午2時30分左右抵達臺北松山機場。由於是專機當天往返,臺疫情指揮中心要求有登機前一至兩天的檢測陰性報告,入境機場無須再採檢,成為繼阿扎之後入境臺灣不用居家檢疫的第二例。弔唁團先到臺「總統府」與蔡英文會面。
  • 李登輝就是「日本最喜歡的臺灣人」
    資料圖:李登輝1月11日在最新一期的日本《文藝春秋》雜誌上發表新的言論,他稱,「多說幾次也一樣,釣魚島就是日本的領土。日本絕對不要對故弄玄虛的『中華帝國』做出讓步。」圖為李登輝與訪臺的日本自民黨前首相安倍晉三會面。
  • 李登輝被曝將葬在五指山軍人公墓,臺灣退伍軍人怒了:玷汙軍人英靈...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7月30日,李登輝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隨後,有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計劃將其遺體葬在臺灣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臺媒「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李登輝病亡的當天,臺媒《聯合報》就報導稱,其遺體將被葬在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此前包括何應欽、湯恩伯、薛嶽等知名軍事將領都葬於「特勳區」,而今年3月底去世的臺灣前行政部門負責人郝柏村也葬於此處。
  • 「印度若真打『臺灣牌』,中國可以打『東北牌』」
    原標題:「印度若真打『臺灣牌』,中國可以打『東北牌』」專家認為,印度政府目前還是清醒謹慎的,知道「紅線」所在,而且中國有的是針鋒相對的「牌」可打。近段時間以來,印度國內突然打起「臺灣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