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離開地球一分鐘再返回,會如何?光:地球已沒,宇宙已死

2020-12-13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一分鐘後回來,地球早已不在了,宇宙也演化終點,或許連原子結構都會被暗能量瓦解,一片死寂,但前提是「上帝」能從其他「平行宇宙」給飛船調來充足的能量,可以短時間內讓飛船無限接近於光速,讓時間無限接近於靜止。

這個能量會超過我們這個宇宙能量的總和,但即使是這樣飛船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因為只有信息與能量才能達到光速。下面我們來說說怎麼回事:

一切都是相對的,只有光

當我們談及速度時,首先要設定一個參照物。例如:當參照物是電線桿子時,汽車是有速度的,如果參照物是汽車上的駕駛員,那麼汽車的速度則為零,因為無論汽車有多快,他始終都在汽車上,稱之為相對靜止。平常我們談及的時速都是汽車相對於地面,或者靜止於地面上的物體,因此一切速度都可以稱之為相對速度。

圖:邁克遜莫雷實驗,發現光速不變

不過,上個世紀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邁克遜莫雷實驗發現光的運動並不符合相對性原理的,光的運動速度在任何觀察者(參照物)看來都是恆定不變的。舉個思維例子加深一下理解:

a,b倆人各自騎著單車,慢悠悠地運動著,他倆相對靜止。光從遠處飛來,在他倆看來,光速度都是C。可當一輛無限接近於光速(v)的飛船從上空超過ab,飛船上的太空人發現光的速度也是C,這個發現意味著光的運動是絕對的,光速是絕對速度,無論在誰看來都是C。

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基於光速不變,推導出狹義相對論,他發現除了速度是相對的,質量、時間、尺寸都是相對的。

圖:質量與速度的關係,物體的(靜止)質量不為零就無法達到光速(分母不能為零),而且物體速度越接近於光速,相對質量越大,意味著使它加速所需能量越大

例如:你在我面前站著,質量是100斤,但是你要是以極快的速度跑起來相對質量有可能是120斤。質量的增加源於運動時產生的動能,動能大小由速度所決定,這和光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圖:愛因斯坦與質能方程

基於質量與速度的關係,愛因斯坦有了一項驚奇地發現,質量與能量是等價的,它們關係是光速的平方,而光速又是恆定的,換句話說質量就是能量。21世紀量子力學發現萬物的構成源於基礎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作用的大小決定了物質的質量,對質量與能量的本質進行了解釋,作用大小與質量的關係可以用質能方程進行計算。因此,質能方程可以通過原子彈的質量虧損計算出爆炸產生的能量。

圖:速度時間膨脹曲線,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膨脹越厲害,當速度無限接近於光速,在觀察者看來,運動物體的時間幾乎凝固

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用動鍾變慢效應來描述時間與速度的關係:速度會使時間流速發生變化,時間不再是牛頓時期的光陰似箭,而是有慢,有快,取決於速度,相對速度決定了相對時間。當飛船無限接近於光速飛離地球時,飛船上的時間將無限接近於靜止。

如果地球過去150億年,飛船上時間過去了多久?(計算)

我們假設150億年後地球會消失,把150億年的地球時間(t')代入速度時間關係公式(C為光速)

當飛船速度為0.99倍光速時,地球過去150億年,飛船中過去了t=21億年。

當飛船速度為0.9999倍光速時,地球過去150億年,飛船中過去了t=6.7億年。

當飛船速度為0.999999倍光速時,地球過去150億年,飛船中過去了t=0.21億年。

當飛船速度為0.9999999倍光速時,地球過去150億年,飛船中過去了t=0.067億年。

當飛船速度為0.99999999倍光速時,地球過去150億年,飛船中過去了t=0.021億年。

當飛船速度為0.999999999倍光速時,地球過去150億年,飛船中過去了t=0.0067億年。

可見當飛船接近於光速時,輕微的加速,會帶來巨大的時間變化,當飛船的速度小數點後面有無限個9時,膨脹效應無限大,飛船上的時間將無限慢,宇宙毀滅對於飛船來說只是一個「響指」的事。

相關焦點

  • 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產生什麼後果?
    光速是目前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至少以人類現有的物理知識去看,沒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了,那光速有多快呢?根據測算,光的速度為30萬公裡每秒,相當於時速10.8億公裡,這是什麼概念呢?光速飛行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學過,動能與速度、質量成正比,也就是說質量越大、速度越快的物體,動能就大,產生的能量就大,作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如果一個物體以光速撞擊產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不過物體產生的質量還是要看物體的質量,如果這個物體的大小就像一粒沙子般大小,或者就拿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它會產生多大能量呢?
  • 相對論光速系列總結篇:光為了與眾不同,為何如此拼?
    物體在運動的時候,它的質量是在不斷的增加的,當物體的速度要達到光速的時候,它的質量會接近無窮大,這時候再給物體加速需要無窮大的能量,當然不可能達到光速了。很顯然,這種想法註定是要再一次落空的,為了解釋這個,我寫了《兩艘飛船接近光速相對飛行,它們的相對速度會超過光速麼?》,解釋了即便是兩個接近光速的物體相對運動,他們的相對速度也達不到光速。在這裡,我指出了相對論裡的速度合成公式已經不像牛頓力學裡那樣只是直接簡單的加減了,所以你通過這種方式也沒辦法超光速。在這裡,我相當於又是提前把相對速度的合成公式給引出來了。
  • 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產生什麼後果?科學家:百年後「再見」
    文/行走天涯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產生什麼後果?科學家:百年後「再見」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依照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程度來看,人類是難以達到光速的,這也是為什麼人類至今被困在太陽系內的原因。如果人類某一天打造的飛船的航行速度能夠匹敵光速。人類就再也不用擔心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遨遊在外太空中了!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可是在科學家眼中,光速實在是太慢了
    文/行走天涯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可是在科學家眼中,光速實在是太慢了說到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都是光速,確實來說光在真空的環境中傳播的速度是每秒鐘30萬公裡,這樣的速度是目前科學家最想要達到的速度,因為我們的人造飛行器想要穿越太陽系,難度都非常的大,就說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2號,在太陽系中已經飛了幾十年的時間,然而至今還沒有離開太陽系
  • 一名20歲太空人,以光速飛行1小時,他回到地球後有什麼變化?
    旅行者1號探測器地球的赤道周長為4萬公裡,旅行者1號需要0.65小時,也就是39分鐘左右;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為38萬公裡,旅行者1號只需花6.2小時就可以走完;而太陽到地球之間的距離為1.5億千米,旅行者1號需要花2.46萬個小時,也就是1025天或者34個月才能走完日地間這段距離;這點速度實在太慢太慢了,根本無法進行星際旅行,不要說星際旅行,就是離開太陽系都很費勁,不然旅行者
  • 若一粒以光速飛出的沙子擊中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十分嚴重!
    除了黑洞以外,在宇宙中還有另一個隱藏殺機,那就是光速。我們從愛因斯坦理論的角度出發,任何物體一旦達到光速,那麼就很有可能改變能量守恆定律,其本身的質量會在一瞬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學習過,與質量和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說物體的質量越大,速度越快,其動能就大,並且產生的能量也大。
  • 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怎樣?瞬間被擊穿,震撼才剛剛開始!
    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怎樣?瞬間被擊穿,震撼才剛剛開始!如果有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怎樣?其實沙子撞擊地球的世界每天都在發生,因為在宇宙中有著數不清的隕石微粒,它們的運動軌道飄忽不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便會被吸引到地球上來。儘管隕石微粒的速度十分驚人,但它卻並不會達到光速,而且它在進入地球時也會受到大氣層影響產生摩擦,並在高溫燃燒中蒸發殆盡,變成流星在我們面前一閃而過,但如果沒有大氣層的話,那場面可就非常恐怖了。
  • 如果將地球比作直徑為1釐米的玻璃球,宇宙其他天體會有多大?
    引言:在古人看來,地球應該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隨著人類的視野逐漸開闊,古人逐漸意識到地球之外還有更加龐大的星球,很多星球的尺寸甚至大到無法想像。那麼如果將地球比作直徑為一釐米的玻璃球,那麼其他天體有多大呢?
  • 宇宙中有哪些比光速快的現象?
    先說四種已存在的比光跟快的現象:1.量子糾纏量子糾纏的解釋: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
  • 月球沒有發射基地,登月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實除了以上的這些質疑聲之外,有不少人對此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月球沒有發射基地,登月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航天設備想要從地球進入太空,都是需要強大火箭的助推才行的。所以在地球上,我們需要一個發射基地,然後才能夠將航天設備送入太空。而將阿波羅11號送入太空,更是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火箭助推才行。
  • 各大星系都在遠離地球,宇宙的中心在哪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嗎
    星系不斷遠離地球,這代表著我們的宇宙正在不斷地膨脹。當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星系正在遠離地球這件事,是不是可以得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這一結論呢?因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無論從地球的什麼方向去觀測,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地球而去。
  • 如果一粒光速飛行的沙子,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後果太震撼了!
    ,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 經過人類科學家的努力,人們了解了光的速度,但是因為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無法以光的速度運行,所以人們對光的速度下運行的物體將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也是非常好奇。
  • 第六宇宙速度其實是光速,科學家們爭論不止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逐漸走出地球走向太空。通過對中學物理的學習,我們知道地球是有重力存在的,想要離開地球走向太空,首先要克服地球重力的影響。而想要克服地球重力,需要達到一定的速度。而當一個物體達到11.2km/s時,就可以脫離地球,進入真正的太空,這就是第二宇宙速度。但地球只是宇宙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個體,宇宙中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引力,雖然脫離了地球重力的影響,但是還會受到太陽的引力,圍繞太陽轉動。
  • 月球「土特產」已送達!嫦娥五號返回地球!
    月球「土特產」已送達!嫦娥五號返回地球!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不到1個月的時間裡,嫦娥五號已多次刷新中國深空探測技術的高度,完成了多項國內首次,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地球在宇宙中處於一個什麼地位?沙漠中的一顆金子!
    後來隨著人們知識的進步,知道了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叫做地球的星球上面,當然認為地球是最大的,是宇宙的中心。後來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雖然我們現在知道他是對的,但是當時的他卻為這個想法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 宇宙有多「浩瀚」?地球小如一粒沙子,人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只有這樣概括,才能襯託出宇宙的浩瀚。宇宙有多「浩瀚」?地球小如一粒沙子,人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宇宙中星體的大小地球大約有40,076千米的周長,對那些徒步旅行者而言,他們能真正感受到什麼是絕望,估計耗費一生都不可能達到地球的盡頭,宇宙更不用多說了。站在宏觀的宇宙上看,比地球體積大的星體不計其數。
  • 地球為什麼剛好位於可觀測宇宙的正中心?
    地球位於可觀測宇宙正中心這件事,其實非常複雜,涉及到我們人類是如何觀測宇宙的。地球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其實隨著人類的觀測手段提升而不斷發生變化。在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希臘先賢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地球轉動。
  • 宇宙黑洞深不見底,如果地球被吸入會怎樣?專家說出真相令人後怕
    浩瀚的宇宙一直都是神秘莫測,我們的地球對於他來說只是非常小的一個角落。人類對宇宙探索還處於一個初步階段,許多的未知都等待著人類去解答。大家聽說過黑洞嗎?大多數科學家眼裡黑洞極其危險,在黑洞內部有著非常強大的引力,哪怕光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吸引。
  • 看一看地球在宇宙中的哪個位置,這個世界比你想像的更廣闊!
    火星上的探測器曾發回一張在火星夜晚的星空中看到地球的照片,雖然此時火星與地球的距離不到一億公裡,但地球依然只是天空中一個不起眼的小亮點,從地球上出現人類祖先算起太陽甚至還沒有跑完銀河系千分之一的距離,那麼我們生活的地球在如此廣闊的宇宙裡是個什麼樣的地位呢?
  • 宇宙有多大?如果把宇宙比喻成一片沙漠,地球只是一粒沙子
    宇宙有多大?它有鏡頭在望遠鏡看不到的星體之外還有什麼,我們所在的位置地球當你把地球的大小與整個宇宙相比較大你知道地區有多渺小嗎?儘管距離遙遠,在月球上已經有12個人類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如果用光速傳播的話,我們只需要2.5秒就可以到達月球,接著是火星,火星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是兩億兩千五百萬公裡,這意味著,如果有人想要登陸火星,所有航行的距離是抵達月球的986倍,如何用光速傳播,則需要花上20分鐘,將距離拉遠點,我們就會發現,旅行者一號在所有飛行器中,目前飛得最遠就是旅行者一號,它帶著發給系外生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