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印度電影慢慢走進人們的視線,印度電影的一大特點是常常含有大量的印度式歌舞橋段,特別擅長用音樂配合劇情講述故事,直擊人心、洗滌心靈。另一個特點是影片常營造華麗的氛圍,像慶典、節日都會特別隆重。
在亞洲文明大會上,陳道明問印度著名演員、導演阿米爾汗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名氣的,他回答說:「我從沒想過要走向全球,我想走近的是自己的內心」實際上,他也確實這樣做了,從《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到《我的個神啊》;從《摔跤吧!爸爸》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從《廁所英雄》到《一個母親的復仇》,印度電影不斷觸碰個國家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努力改變和推進這個國家的文明進程。
《一個母親的復仇》是根據真實事件「德裡黑公交公案」改編的,這個事件大概是一名少女遭遇慘無人道的輪姦,被折磨致死,幾名兇手被抓,雖然被判處了死刑,卻至今沒有被明正法典。公理何在?正義何在?阿米爾汗曾說,印度的法律更傾向於保護強姦犯,此言非虛。影片的開始大致與這個事件一樣,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被四個禽獸不如的人毀掉,雖然女主是艾麗婭的繼母,但卻將她看作親生女兒對待,其實相處的時候能感受到艾麗婭對女主的不友善,但是母親就是這樣,你傷害了她一萬次,她卻用一萬零一次愛你。當女主得知女兒艾麗婭被輪姦,看到受傷的女兒時,她哭的撕心裂肺,配合著音樂,那種悲傷和憤怒直擊人心。音樂的節奏好像每一下都打在了我的心上,每打一下,我的心就痛一分,女主由最初得知循序漸進的哭到最後絕望的號啕大哭,你無法感同身受到她的心究竟有多痛。
可事實是司法並沒有帶來正義,無論給艾麗婭和她的家庭帶來多大的傷害,罪犯仍然逍遙法外,就像偵探DK說的:「這個國家什麼都沒有變」,意味深長…女主最後看著被折磨的女兒決定自己討回公道,她找到了偵探DK向他尋求幫助,問他,「如果要讓你在不對與錯上做選擇,你會選擇什麼?」偵探DK說了一句最經典的話,「神不會無所不在,所以它創造了母親」母親的復仇看似燃爆,但是這也是她最無奈的決定,因為司法給不了她正義,她設計了一系列的復仇,讓罪犯付出了代價,她在罪犯的病床前,說「你不是讓我的女兒給他媽媽打電話嗎,他媽媽現在來了,我要讓你永遠記住你傷害我女兒的那個晚上。」
最後一個罪犯知道了偵探在幫助女主復仇,所以他殺死了偵探並且來找女主一家復仇。是啊,遺憾的是這個平凡的偵探為了正義死了,他的犧牲更加升華了這個角色也更加深了影片的悲痛。當女主拿槍指著罪犯的時候,警察勸她放下槍,把罪犯交給法律,但是女主大哭,她顫抖著、絕望的說:「這個混蛋竟然敢傷害我的女兒,沒用的,同樣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的」,最後警察把槍交給女主,讓她開槍去殺死這個罪犯,但是女主只是拿著槍,她害怕、顫抖,因為女兒艾麗婭的一句「媽媽」,她毫不猶豫的扣動了扳機。女兒艾麗婭知道了媽媽為她做的一切十分感動,終於肯叫她一聲媽媽了,母女倆哭著抱在了一起。
影片所傳達的並不是濫用私行而是鼓勵伸張正義。人性之惡,有時候真的超出我們的想像,如果悲劇的根源真的是某個人,那事情反而簡單了,你可以殺死一個人,也可以殺死第二個,但是你如河保證兇手背後的這片土壤,不會培養第三個、第四個…它好像是在提醒印度,「不要讓你的女兒們失望,否則她們將自己找回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