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軟的海草厚厚地鋪在屋簷上,在徐徐的海風吹拂下,繪就美麗的海島風光;激情昂揚的「漁家風」表演,敲出了漁家人的精氣神,喊出了漁民的勤勞與拼搏;悠揚的童聲合唱,吟唱出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風尚……4月14日,山東榮成市迎來全國各地文聯、協會、文藝愛好者組成的觀摩團實地參觀。
作為「2019年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工作會」的一部分,在當日觀摩活動中,榮成市通過精彩的漁家表演、神奇的非遺展演、傳統的漁家建築、悠揚的童聲合唱等形式,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傳遞出的幸福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也感染著在場的觀摩團全體成員們。
志願者帶領孩子進行大合唱。
點讚榮成
漁家文化浸潤人心
漫步在榮成市俚島鎮大莊許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聽著屋外喧天漁家鑼鼓表演,欣賞著屋內琳琅滿目的文創作品,觀摩團成員無不沉浸其中,連連讚嘆。雲南省文聯組聯部部長蔡雯表示,這裡不僅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模範」,更為踐行文明風尚、深化文明志願服務形式提供了有力指導。
對漁家表演興趣濃厚的還有上海市文聯文藝志願服務隊、上海市文聯藝術促進中心演出部主任殷軍,看著鏗鏘有力的《漁家鑼鼓》,臨海而歌的《漁民號子》等表演,殷軍感慨不已,「這不正是我們尋找的海洋主題藝術表演形式嗎?」他表示,上海文聯藝術促進中心每年都會組織國際民間民俗舞蹈大會、全國秧歌舞蹈大會,今年想在此基礎上,打造一個與海洋有關的藝術演出,原本還在尋找表演形式、演出類型的切入點,沒想到在大莊許家村找到了。
順著貫穿於村子中間的小溪一路向前,伴隨清脆的流水聲,傳統古樸的海草房讓人們恍如置身世外桃源。
「我特別喜歡這裡,尤其是這裡的海草房,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建築,來到這裡就能領略到海島般的生活。」看著村內古樸的海草房,瀋陽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靜笑著說,海草房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完整保留至今已屬不易,而榮成人民更是在「守護」中傳承獨屬漁家人的文化韻味,這正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生動寫照。
在當日的活動中,為展現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成果,大莊許家村以海草房為依託,結合當地特點,村民還自發組織了剪紙、膠東鮁魚餃子、手繪糖畫、膠東居民灶炕滷、漁網修補等榮成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瞬間將當日新時代文明實踐觀摩活動推向高潮。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贊,大莊許家村帶給觀摩團美好體驗,也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供了指導與借鑑。
參觀美麗鄉村。
志願者用畫筆描繪美麗鄉村。
創新服務
徜徉文明實踐新風
酣暢淋漓地「品嘗」完漁家傳統文化大餐後,位於大莊許家村西北角的「振超精神展示室」,再次為觀摩團成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志願服務奉獻課。
河北省文聯組聯處處長、省文藝志願者協會秘書長張佔芳表示,志願者在開展志願服務中,既要堅持將精品力作帶給群眾,也要創新方法,引導群眾參與志願服務中,共同打造富足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
「鼓聲響起來,奮進新時代,核心價值觀,我們來奏響!」當日上午10時許,在榮成市實驗小學,一陣清脆的鼓聲再次響起,與大莊許家村敲出漁家人幸福感不同,校園裡一段以「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表演,充分展現出新時代下祖國花朵們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善於圓夢的精氣神。
與鬥志昂揚、催人奮進的鼓聲相比,來自榮成市各中小學的「蒲公英」合唱團更是展現了榮成市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豐碩成果。
「我相信我們的歌聲會像小蒲公英一樣,越飛越高越飛越遠。」「蒲公英」合唱團的表演者之一,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曲藝說。
「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之所以選用『蒲公英』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會標,就是希望文化能夠乘著志願春風,在祖國大地,處處都能落地生根、競相開放。」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中心副主任、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副秘書長邵志軍表示,在榮成真正看到了「蒲公英」的影子,感受到文藝志願服務深入基層取得的成果。
據了解,榮成市實驗小學是山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蒲公英」培訓計劃的試點單位之一。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學校通過建立五位一體服務模式和點單式服務機制,集中優勢資源,實施精準服務,在榮成市中小學組建、打造提升十餘支童聲合唱團,延伸惠及中小學生千餘名,實現「班班合唱」良好氛圍,陶冶青少年音樂藝術情操,助推榮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開展。
「近年來,山東省文聯多次組織合唱方面的專家、志願者深入榮成市中小學開展培訓活動,開展『一對一』輔導,豐富基層文化教學方式,為基層合唱事業的廣泛開展打造樣板、貢獻力量。」邵志軍說,相信藉助文化的力量,不僅能調動孩子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還將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重要的指導意義。(文/威海日報記者 李文思 圖/記者 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