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謎窟風景區原稱「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篁墩至歙縣雄村之間新安江兩岸,是以新安江為紐帶,連接花山、雄村兩大景區,呈啞鈴狀形態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它是一個集青山、綠水、田園景致、千年謎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廟宇、古建築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之大成,是一個內容豐富、品味高,適宜各層次遊客觀賞的綜合景區。
花山謎窟位於連綿群山之中,與大自然的傑作黃山比肩為伴,相映成輝,與埃及金字塔、百慕達三角、諾亞方舟等世界上諸多鬼斧神工的神景奇觀一道,都處恰好在北緯30度這條神秘線上。它與舉世聞名的敦煌石窟相比,花山謎窟洞內沒有壁畫、沒有佛像,也沒有文字,更無任何史料記載,就是在當地的民間傳說中也難尋其蹤影。但花山石窟點多面廣,形態殊異,"規模之恢弘、氣勢之壯觀、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鮮明、國內罕見,堪稱中華一絕",被譽為「北緯30度神秘線上的第九大奇觀」。
石窟具有豐富獨特的歷史研究及觀賞價值,35號石窟宏偉雄渾,2號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洞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麗……花山石窟群這一令現代人為之震驚的人類石文化遺產,被譽為一座古徽州石文化歷史博物院,被人稱為「花山謎窟」。這一"謎"可謂是千古之謎,而這"窟"又可稱得上是驚世駭俗的古建築工程奇觀。至於這些洞窟源於何時?如何形成?數以百萬方石料倒去了何處?如何開採和運輸?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花山謎窟"不同於國內外其他著名石窟,它不是天然溶洞,而是古代人工開鑿的規模宏大形態奇特的地下宮殿群,目前已發現石窟36座、遺址區面積達7平方公裡。據考古、地質方面的專家對石窟出土的西晉釉陶等文物進行考證斷定,它開鑿於西晉年間,距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花山謎窟的謎團在於,如此大規模的人工開掘石窟,而且又處在新安文化的中心地帶,居然在歷史上沒有任何信息記錄。另外,石窟的開掘年代、用途、石料去向、持續時間、開掘者身份等謎團至今未解。
更讓今人不可思議的是,花山有石窟36個,而在其東側延長線的歙縣煙村方圓4平方公裡的200多座小山包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石窟36處。花山謎窟謎團眾多,帶來了各種猜想,目前僅就為什麼開鑿如此大規模的石窟,相對比較成熟的猜想就有20多種,且還在增加,這也為花山謎窟增添了更多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