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沙山也會鳴響,它不是敦煌的鳴沙山,西遊記沙和尚在此發跡

2020-12-15 海鷹視線VV

說起鳴沙山,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甘肅敦煌的鳴沙山、寧夏的沙坡頭、內蒙古的響沙灣等,但新疆布爾津有一個白沙山,不僅像它們一樣會發出奇妙的音響,藍天白雲下,更像一條銀色巨龍,靜臥在碧波蕩漾的白沙湖上。據說,《西遊記》裡的沙和尚,就在此處發跡。圖為白沙湖處的斷頭路

遠看白沙山,層巒起伏,陽光照射下,明暗相間,輪廓分明。這時,一陣風起,沙隨風起,白沙起舞,舞姿曼妙,令人稱奇。一位來自河南的遊客說,在新疆看到這樣的場景,比在敦煌看到的鳴沙山壯觀多了。在敦煌看到的像文靜的少女;這兒,則像豪放的少年。圖為風氣時的白沙山

布爾津是新疆的一個縣,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三國接壤。在布爾津,沿布喀(布爾津-喀納斯)公路向北走上10多公裡,公路右邊一溜高低大小不一的銀色沙丘,就是布爾津的白沙山。白沙山長10多公裡,高100米,勁風吹過,會發出陣陣鳴響,當地人又叫「響沙山」。圖為長鏡頭下的白沙山

一位當地老鄉說:「你們在這裡看,不如去爬山,爬山才有意思,現在也不要錢。」「爬山才刺激,在沙海中走,人隨沙走,沙隨人走,身不由己,愜意而又輕鬆。當你爬上山頂,向下滑動時,沙子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有清脆的,有渾厚的,有如退潮的,其聲莫測。」圖為當地老鄉

有網友說,這沙山像敦煌的鳴沙山,但比它更細、更白,更奇妙。看,這大大小小的10多個沙丘,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像歐式建築,有的人的肌膚,有的像靜臥的巨龍,有的像月亮上的黑洞。這些白沙,在帕米爾高原陽光的照射下,發出金屬板的光澤。圖為白沙山近景

帕米爾高原上怎麼會有白沙山,又怎麼會發出奇妙的聲音呢?有人說,這裡的白沙來自塔克拉瑪幹沙漠,這裡是個風口,經過千百年的積澱,逐漸形成。至於奇妙的聲音,專家提出五種說法,孔隙說、摩擦靜電說、壓力電效應說、共鳴放大說、大環境回聲震蕩說,沒有定論,莫衷一是。你傾向哪個說法呢?

五種說法,不論是哪種,都是人們試圖對大自然現象做出解釋。有理由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達,一些自然現象,如喀納斯湖水怪等會逐一的被人們揭開。你說呢?《海鷹視線VV》圖為均為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景致記錄:甘肅敦煌鳴沙山,沙會鳴叫,泉水永不乾涸
    敦煌鳴沙山,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南郊七公裡,庫姆塔格沙漠邊緣,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鳴沙山的沙,極細極細,晶瑩剔透,纖塵不染。鳴沙山的沙,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互相碰撞時,會發出嗡嗡的聲音,鳴沙山也因此而得名。
  • 絲綢之路訪敦煌——日落鳴沙山,月映月牙泉
    敦煌鳴沙山與寧夏中衛縣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和新疆巴裡坤鳴沙山號稱我國四大鳴沙。鳴沙山位距敦煌城南五公裡,因沙動鳴響而得名。120元購票進入景區,遠遠就可望見綿延不絕的駝隊和遊客向鳴沙山上蹣跚而行。雖然對騎駱駝有些心癢難耐,但還是先奔月牙泉而去。
  • 探索神秘敦煌---鳴沙山
    不負眾望,當進入敦煌這個國度,在傍晚踏上鳴沙山,還在山腳下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片沙海,在夕陽下,沙子成了耀眼的金黃色,山體光滑,如同刀削的峰刃,菱角分明,線條流暢,明暗相間,猶如鋪了一層錦緞,這就是鳴沙山。
  • 敦煌景觀名勝介紹:鳴沙山(圖)
    鳴沙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敦煌城南。山體由流沙堆積而成。它像金子一樣燦黃,綢緞一樣柔軟,少女一樣嫻靜,鳳凰一樣美麗!它東起莫高窟,西止睡佛山下的黨河水庫,綿延40多公裡,南北廣布20多公裡,最高處海拔1715米。
  • 大漠敦煌:鳴沙山下悄然興起沙療熱
    七月底八月初,正是暑期敦煌大漠天氣最熱的時段,甘肅敦煌鳴沙山下卻出現一排排前來體驗沙療的人群,有遠道而來的遊客,也有當地的市民。他們都是慕名來到敦煌市五色沙療中心戶外基地,體驗沙療、祛除病痛。遠道而來的遊客和敦煌當地市民正在鳴沙山體驗沙療。
  • 細雨濛濛玩沙狂,我愛敦煌鳴沙山和月牙泉
    去敦煌旅遊,最難忘的是這次鳴沙山、月牙泉之旅。我這個人喜歡直入主題,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在一起的。圖片上就是我拍的月牙泉了,它在沙漠中,有一片形似月牙的水域。我很好奇它千百年來就這樣,後來經過查證才知道:這裡的水也曾消失過,只不過國家為了這個自然景觀,又人為地注水。
  • 中國四大鳴沙山——敦煌鳴沙山
    敦煌鳴沙山地處甘肅省敦煌市南郊七公裡,位於庫姆塔格沙漠東部邊緣,是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過渡地帶,面積約200平方公裡。敦煌鳴沙山延綿40千米,南北寬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海拔1650米,宛如兩條沙臂張伸圍護著月牙泉。
  • 敦煌鳴沙山的記憶
    ;當了老師帶領初一的學生爬山比賽的場景仿若作日;三十年後,從山區支教歸來,風塵僕僕前來觀賞鳴沙山的雪景,風彩更盛的沙山啊!鳴沙山在敦煌城南5公裡外,我需要向西騎行5公裡,繞過縣城的城標乾達婆和緊那羅的合體飛天,向南騎行5公裡方可到達沙山腳下,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鳴沙山,只是一座沙山,它很沉寂,除了六一兒童節,縣城周圍的孩子們會來舉行爬山比賽,它可以聽一聽孩子們歡快輕脆若銀鈴的笑鬧聲,其他時候,它宛若一道風景畫半圍在敦煌城以南,為山下的村民、為縣城的人們擋寒阻風。
  • 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皆唐僧「精神生命」
    最近翻了《西遊記》,感覺特別有趣,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其實都是唐僧的「精神生命」的感覺。也就是說,其實西遊記其實是唐僧只是1個人而已,那3個徒弟與坐騎,其實是一種「精神生命」的化身。孫悟空這個「精神生命」,其實就是唐僧的「心魔」。
  • 沙和尚的過氣史:為何會從西遊記裡的大IP淪為跟班?
    今天的《西遊記》裡,一個當老大,一個當老二,這是招標人協調後的產物。 深沙神憑著以上三個先天優勢,自然而然地中了沙漠的標,無人和他競爭。但是,中了標之後,是去那裡做神呢?還是去那裡做魔呢?深沙神一時半會沒想好——其實是民間編故事的人沒想好。 我們知道,一旦在某個領域,某個地區,一家獨大,無人和他競爭。
  • 西遊記明明沙和尚是老三,為什麼挑擔的是豬八戒?那是他自找的!
    看過西遊記電視劇的人都會認為挑擔子的是沙和尚,但其實這是一個誤會,西遊記小說裡挑擔子的其實不是沙和尚而是懶惰的豬八戒,想想看一路上豬八戒本來就夠懶了,再不讓他挑擔子他也太閒了,為什麼西遊記電視劇會讓沙僧挑擔呢?
  • 絲路風情之17——鳴沙滑沙
    千百年來,孤零零的沙山與四周綠色的草原和睦相處,相得益彰,沙山沒有將草原掩埋,草原也未將沙山搬走。似乎又是與敦煌鳴沙山相類似的一個傳奇了吧。酒足飯飽,打著伊力特的嗝,回味著羊肉的味道,暈呼呼中車輛駛向鳴沙山,穿越草原的道路兩側沒有設置護欄,反光標誌是被高高掛在電桿之上。
  • 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遊記
    通過這個名字,人們就可以了解敦煌的大氣。敦煌取精用宏,創造出令世界矚目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敦煌境內南有敦煌莫高窟、鳴沙山和月牙泉。有人說,「不到神奇莫高窟,不算有文化」。也許這句話說過了頭,在中國,在世界,到過莫高窟並了解它的人畢竟是少數。有機會參觀莫高窟是一個文化人的幸事。
  • 來到敦煌鳴沙山,還在騎駱駝、玩滑沙?當地人告訴你什麼最好玩
    騎著駱駝,聽著陣陣的駝鈴,望著無垠的沙漠,亦或是就像一個孩子一般玩著滑沙,無拘無束的享受這片獨特天地帶來的快樂。如果你來到敦煌鳴沙山,也這麼玩,然而敦煌最好玩的並不是這些。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郊七公裡的鳴沙山北麓,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整個山體由細米粒狀黃沙積聚而成,狂風起時,沙山會發出巨大的響聲,輕風吹拂時,又似管弦絲竹,因而得名為鳴沙山,門票為120元。
  • 塞外風光絕—沙嶺睛鳴,鳴沙山
    這首生動的詠景詩,是唐代詩人對敦煌鳴沙山奇觀的描述。鳴沙山自古就以璀璨、傳神的自然奇觀吸引著人們。西漢時就有鳴沙山好似演奏鐘鼓管弦音樂的記載:「山有鳴沙之異,水有懸泉之神。」《舊唐書·地理志》載鳴沙山「天氣晴朗時,沙鳴聞於城內」。《敦煌錄》載鳴沙山「盛夏自鳴,人馬踐之,聲振數十裡,風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躋高峰,一齊蹙下,其沙吼聲如雷」。
  • 甘肅敦煌鳴沙山露營
    去敦煌,是奔著莫高窟去的,敦煌是我們西北大環線最重要的節點。敦煌不止有莫高窟,它還有鳴沙山。他問我們到了敦煌要去沙漠露營不?我們說去吧,於是他幫我們聯繫了敦煌鳴沙山嘉年華露營基地。2007年我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一私人承包的沙漠玩過,知道玩沙是怎麼回事?但不知道露營咋回事?
  • 【地理探究】揭秘敦煌鳴沙山月牙泉地理知識
    泉在流沙中,乾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頗為奇觀。古往今來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這說得就是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它也會生出管弦之樂,自古就是敦煌的一大勝景。
  • 閆懷禮在西遊記中演了多少個角色?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沙和尚?
    可是當年為了節省開支,所有演員齊心協力,一人往往飾演多個角色,其中大家最為喜歡的沙和尚扮演者閆懷禮老師竟然扮演了15個以上的角色,真的是值得所有喜歡西遊朋友的點讚。文/ 布衣看著多聞天王得意的樣子,布衣只想笑一笑,其實孫悟空早就跑了,他這雨傘確實是很厲害,但是孫悟空早就逃之夭夭了,回去玉帝肯定是會不開心的。
  • 西遊記中最聰明的人——沙和尚
    要是說到師徒幾人中誰最聰明,可能每個人都會有給出不同的答案,不過在老夫看來,最聰明的人當屬沙和尚,為什麼這麼說呢?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可能這就是聰明人,我們經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如果用這句話來形容沙和尚,那麼最恰當不過了。
  • 白狐打卡的甘肅敦煌鳴沙山和月牙泉原來這麼美,流傳的故事更精彩
    文/史間一壺酒近日,一則關於甘肅敦煌的消息登上熱搜,那就是在以「沙泉共生」而聞名於世的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每當天氣晴朗的午後,一隻小白狐會定時定點來「打卡」,其玲瓏可愛的樣子引得遊人爭相和它拍照、逗趣。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沙角山,東西長40公裡,南北寬20公裡,整片山是由沙粒堆積,沙丘下面有一潮溼的沙土層,風吹沙粒振動,聲響可引起沙土層共鳴,並且,有史記載,即使晴天風停時,它也會生出管弦之樂,自古就是敦煌的一大勝景。 更令人驚奇的是,鳴沙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沙壟相銜,盤桓迴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