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雖然不會說話,但卻能為人提供通往對應時代的通道,這也許就是古董迷人的魅力所在。
進入東京的上野區,魚皮餃覺得空氣中都瀰漫著文藝的氣息。可能是來自東京國立博物館,也可能是來自從小熟背的魯迅文集。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過了三四月的櫻花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這美麗的一景就消失了。其實,屬於上野公園一部分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建立於1872年的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最古老的博物館,共由本館、表慶館、東洋館、平成館、黑田紀念館構成。其中有大量來自日本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文物。由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實在太大,所以魚皮餃每次都是先在網上查好有自己感興趣的展覽後直奔主題。
提起展覽,就不得不說2019年年初時的顏真卿真跡展。從臺北故宮借出展覽的包括有顏真卿真跡《祭侄文稿》在內的177件珍貴文物,連當時的日本天皇夫婦都到場參觀。也從側面說明了,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展覽和藏品水準之高。
一般來說,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票價還是比較厚道,620日元一張的成人票可以通覽常設的綜合文化展,能夠參觀到的藏品會穩定在3000件左右,分布在上述的五個展館中。遇到各種特殊節日比如國際博物館日還會免費。
但是即使是在通展免費的情況下,參觀某些特展還是需要額外購買門票的,像這次魚皮餃時間不足,就沒有額外花1200日元去看東寺佛像展。
事後魚皮餃非常後悔,因為這個佛像展就是之前熱映的《貓妖傳》中的主角空海從大唐留學回日本後請回日本的寶物展,能夠看到大量唐風文物。
進入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本館之後,不要光顧著看展品。這座一百多年的老建築也很有意思,堺雅人拍攝TBS日劇《半澤直樹》時,東京國立中央銀行大廳的取景地就在本館一樓的大廳,宏偉的階梯上有不少雅人叔的粉絲在拍照打卡。
逛完幾個展廳後,在連接本館和平成館的方向,可以看到設計優美的日式庭院。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到外面的露臺去發呆曬曬太陽。喜歡欣賞園林和慢慢看文物的,魚皮餃推薦非節假日的下午過來。人比較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逛,休息的空間也比較多。
在看展品時,如果不懂日語的話,建議可以看英文。同樣是外文翻譯,英語翻譯會比中文翻譯詳細。當然,最詳細的肯定還是日語,會從展品的構成、經歷和歷史意義幾個角度去做全面的介紹。
逛一整天東京國立博物館下來,魚皮餃覺得兩條腿直打抖。還有就是再次深深感受到國內的文物流落海外的情況真的太嚴重,文物歸來還有太過漫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