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唐人街開始甦醒,來中餐館吃露天大排檔嗎?

2020-12-08 海外網

中國僑網7月22日電 綜編海外華文媒體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海外眾多中餐業者暫時關閉店面,只能以外賣維持生計。隨著戶外就餐計劃在一些城市開放,越來越多的中餐館嘗試走到戶外經營「露天大排檔」,港式早茶、熱辣川菜、特色火鍋、夜市燒烤……因疫情而蕭條的唐人街開始重拾煙火氣。

助餐飲復甦 多城市開放戶外用餐

近來,美國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城市部分街區開放戶外就餐,舊金山華埠都板街7月20日起每逢周末都「變身」美食步行街,三個街區實施臨時交通管制,允許餐廳將桌椅放在馬路上,以「大排檔」形式接待客人。

康年海鮮酒家、東亞餅屋、寶漢餐廳、萬壽宮等餐廳都撐起了大型太陽傘,擺設座椅和攤位接待市民和遊客,新杏香酒樓還特別製作了17款地道北京菜擺在店門,特色露臺小吧也吸引了不少食客。

加拿大多倫多市政府推出CafeTO計劃,7月1日起餐館可以在人行道、慢線和停車場開露天就餐區,目前已有700間餐館申請戶外經營,其中550間獲得批准。

在大多倫多地區華人聚居區萬錦市,一家中餐館開起了露天大排檔,不僅有燒烤啤酒,還有樂隊駐場演出,吸引了眾多食客。

在義大利米蘭,政府推出地區法規允許商家把桌椅擺到店外,甚至可以佔用馬路,還不用交「公共區域佔用費」;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市議會日前也通過政令,決定對轄區內的餐廳免收室外公共空間佔用費,鼓勵餐廳戶外經營。

生意忙起來 路邊開飯「吃得爽」

紐約華人聚居地法拉盛日前放寬限制,在經濟重啟的第二階段允許餐館開放戶外用餐,主打川菜的「川山甲」是率先推出戶外餐區的店面之一。

「川山甲」早就為戶外用餐做了充足的準備,經理徐黎說,「首先確保每桌之間保持至少6英尺的安全距離,餐館還準備了電子菜單,顧客可以掃碼點單避免接觸;戶外餐區設遮陽傘、植物和綠化帶,儘量提供舒適的用餐環境。」

消毒和衛生更是不容忽視的環節,徐黎介紹,所有餐具都經過高溫消毒,待客人入座後才從消毒櫃中取出。「上座率比想像中高,客人也普遍反映室外就餐有新鮮感、很特別。」

紐約皇后區貝賽貝爾大道開展「戶外餐廳」計劃近兩周,Nippon Cha的店員喬安說生意已經恢復50%。「上周六下雨了,戶外餐廳依然客滿,我從中午12時忙到晚8時,戶外用餐的客人還會多給5%的小費。」

貝賽貝爾大道的「一鼎鍋」也因戶外餐廳重新熱鬧起來。經理王浩菲說,戶外餐廳的支出也不小,擺放的植物一顆就要800美元,遮陽傘以及租用桌椅,大概1萬美元左右。

由於戶外街道只能容納四張桌椅,即使坐滿也只有20%的客源回流,但王浩菲說,能夠面對面服務客人讓她備感欣慰,看到貝爾大道重新熱鬧,讓她對未來充滿信心。

「走向戶外」做生意 成本等因素需考慮

部分城市開放戶外用餐,旨在一步恢復消費者外出消費用餐信心,讓餐飲業重現生機。至於此舉如何能幫助中餐館切實增加營收,還需要考慮多重因素。

「我覺得戶外用餐無法帶來根本性的改變,華埠生意減少是因為民眾懼怕疫情,但是在戶外吃飯也沒那麼安全。」美國奧克蘭市華埠「一甸絲路」店主開偉說,華埠人行道狹窄,人流頻繁經過,可能有身體接觸,反而更不安全。

同樣在奧克蘭市華埠的「新興燒臘」餐館店主也對戶外用餐並不樂觀,他算了一筆帳,「因為不能堵住行人走路,我們最多只能擺10個座位,增加了座位就要新僱員工,戶外就餐帶來的盈利可能沒有招人成本高,得不償失。」

加拿大安大略省華商餐館會會長陳勇儀也認為,即使多倫多市府擴大市內食肆、酒吧、露天茶座戶外用餐範圍,對中餐館幫助仍有限。「餐館店主設立戶外用餐範圍,除了要考慮經營成本、天氣等因素外,還需要顧及保險及衛生環境等事宜。」

他說,中西飲食文化有別,西餐廳顧客習慣在戶外餐桌用餐,但中餐館沒有這樣的傳統,初次嘗試要認真考慮如何達到政府的衛生標準,還要注意商業保險的涵蓋範圍。

在陳勇儀看來,要讓市民外出消費,恢復消費者信心最重要,而這需要時間,等到疫情發展完全平穩下來,才能慢慢恢復。(作者:吳侃)


責編:葉壯

31841098,.多國唐人街開始甦醒,來中餐館吃露天大排檔嗎?,.2020-07-23 08:20:13,.204497,.葉壯

相關焦點

  • 墨爾本唐人街中餐館張掛黑名單 禁醉酒吃霸王餐者
    中新網6月15日電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報導,澳大利亞維州墨爾本唐人街的餐館,為了應付一些酒醉鬧事的顧客,近日掛出了黑名單。主要是針對那些夜晚來就餐,不但不付錢還欺壓餐館工作人員的無良者。  據稱,一群總是醉酒後夜間來點餐的食客,正引起墨爾本唐人街中餐館經營者們的反感。一些餐飲行業的工作人員稱,他們經常被這些人欺壓。
  • 回放 多倫多重拾煙火氣:來中餐館吃露天大排檔
    回放 多倫多重拾煙火氣:來中餐館吃露天大排檔
  • 多國遭遇第二波疫情,封城令再次下達!新加坡等國唐人街掙扎著
    轉眼已是2020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猶在,多國遭遇第二波疫情,各種「封鎖令」、「居家令」再次下達,剛有些復甦跡象的各行各業又面臨新一輪挑戰。 各國唐人街也未能倖免。
  • 多國疫情反彈 海外中餐館「自救」有妙招
    「從9月中旬開始,我們開始接婚宴的生意,僅這個周末我們就送了三次婚宴外賣。」海珍大酒樓經理經理Lucy說,除了婚宴之外,我們也接壽宴、生日派對、朋友聚會、同事聚餐等外賣生意。Lucy介紹,每當接到婚宴,廚師從早上8點就開始備料做菜,一般會做十道菜,象徵著十全十美。
  • 全球7大最著名唐人街
    想知道在國外的華人是如何生活的嗎?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多姿多彩的唐人街吧。現在的新加坡是一個非常西方化的城國,所以新加坡唐人街是新加坡國內少數可以看到亞洲風情的地方了。  在這裡有文化遺產總新、美食街和夜市,都保留了中華文化,還有一些地區被指定為國家遺址。許多歷史建築物都保留了過去的遺蹟,同時也是對周圍現代風景的完美補充。
  • 美國華裔美食作家發起拯救唐人街中餐館行動
    今年3月,舊金山到紐約唐人街的餐館紛紛報告店內客流量損失高達80%,這讓許多中餐館關門倒閉,也加劇了一些人的擔憂,他們擔心唐人街歷史街區在持續衰落,擔心這種情況在疫情消退後也無法完全恢復。報導援引美國NBC新聞消息,在過去的9個月裡,正是這種擔憂——對失去一段重要歷史而不僅僅是受人喜愛的商業的擔憂,一直激勵著華裔美食作家格雷絲·楊(Grace Young)。
  • 美食丨史上最全倫敦唐人街中餐館大評比
    Gerrard街上中餐館林立,用食物的香味吸引著你,但是選擇如此之多又似乎大同小異,你會忍不住想:難道這些店就像是同一盒巧克力,只不過包了不同顏色的包裝紙?不!絕對不是!沒有一家中餐館是完全相同的!這條街上的每一家飯店都有各自的特點,從美味到一般到差勁,從高端到平庸到低檔,我們將慢慢為你一一評點。
  • 全美中餐館遭遇生存危機 唐人街的老闆正在用美食溫暖著紐約人
    Womply報導稱,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美國各地的餐館都面臨停業,但中餐館是迄今為止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倡導者警告說,如果沒有針對性的政府干預,許多中餐館將無法生存下來。在紐約唐人街,早在正式推行隔離政策之前,中餐館乃至亞洲餐館的生意就已經直線下降,而在最近一個多月,業主甚至用「鬼城」形容這片往常熙熙攘攘的街區。
  • 救救中餐館!墨爾本唐人街30年老店要關門了!連政府都出面號召大家吃中餐!
    作為墨爾本最知名的粵菜酒樓,食為先在唐人街經營已有38年之久。午市茶餐廳,價格實惠,口味地道。熱愛正宗粵式茶飲的華人們,隔三差五就會來光顧,更是吸引了全city的上班族把這裡當做工作午餐的首選。晚市點菜,粵菜經典,宴請首選。
  • 武漢五星級酒店轉型自救開大排檔,露天燒烤油煙怎麼辦?
    武漢五星級酒店轉型自救開大排檔,五星級酒店廚師現場露天燒烤炒菜,味道好而且價格也不算貴,對於顧客來說,算是比較划算的一頓消費。現場的食客表示,沒在五星級酒店吃過大排檔,你看我們後面基本坐滿了客人!而從現場來看,也可以看到,幾百平米的廣場上擺滿了餐桌,生意確實是很不錯的樣子。
  • 鄭潔詹詠然是"吃貨" 2人吃遍墨爾本唐人街中餐館
    原標題:鄭潔詹詠然是"吃貨" 2人吃遍墨爾本唐人街中餐館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在28日結束的澳網女雙半決賽中,「海峽組合」鄭潔/詹詠然以2比0擊敗了克拉吉塞克/斯特裡科娃組合,晉級澳網女雙決賽。
  • 街邊大排檔安全大調查:「花毛」細菌數量忒多了
    很多人喜歡坐在大排檔裡,點些烤肉串,再來點兒煮花生煮毛豆,就著啤酒下肚,那別提有多愜意了。可是您注意過那些大排檔的衛生狀況嗎?天氣炎熱,一些商販在出售煮熟的花生毛豆時,由於保存條件差,容易導致細菌滋生。近日,本報生活實驗室欄目聯合北京良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實驗室隨機對街邊的10處露天大排檔進行花生和毛豆的樣品採集,發現問題還真不少。
  • 淮北市六部門聯合整治露天燒烤排檔
    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喝啤酒,吃烤串,吆五喝六,是許多市民消夏愛好之一。  烤羊肉、烤雞翅、烤海鮮……露天燒烤菸霧繚繞,垃圾遍地。  近日,隨著氣溫升高,一些攤主在利益驅使下,擅自在淮北市人行道或公共場地經營夜市排檔、露天燒烤。
  • 他鄉遇故知 探秘夏威夷檀香山的唐人街
    房屋的結構和外觀的修整都遵循歷史的標準,因此唐人街的原有風貌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唐人街變得乾淨漂亮起來,但原來的文化精髓都還在。中藥店、點心鋪、麵館、叉燒包鋪子、畫廊、熙熙攘攘的露天市場,以及擺貨攤的小販,一切照舊。正是它們使得唐人街如此獨特而繽紛多彩。唐人街不再是髒亂差的貧民窟,它變成了一個有趣的景點。
  • 「唐人街多老套,連中國人都不願意去了」
    △當晚南京町戲臺上敲鑼打鼓,舞獅表演/作者供圖據老藝術家跟南京町的一間中餐館老闆了解到,她是廣東江門一帶的華僑,從父輩那代開始過來打拼,但言語當中似乎在感慨生意難做——「別看這過年熱鬧,已經比往常冷清好多了,除了中秋春節人氣稍旺,遊客多之外,不少人都搬走了
  • 通德履信 繼往開來 雪梨唐人街的故事
    他的第一個落腳點是位於雪梨城南的唐人街——德信街。鍾榮關於唐人街的印象全部與餐館有關,因為當時他就生活在唐人街的中餐館和雜貨鋪中。鍾榮說:「中國城只是很小一條街,很小、很小的一條街。中國餐館也很普通。當時當地人都不愛吃中國餐,有些當地餐館用中國廚師,也只有用當地人的花椰菜、胡蘿蔔、洋蔥做配菜,根本沒有咱們中國的白菜、菜心呀,什麼都沒有,很平常。」
  • 唐人街、唐人街……
    忽然,不知從哪裡傳來一陣流行歌曲聲,是李春波的《一封家書》: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一直以來被我壓抑著的思鄉情感一時間好像被點燃了引信,驟然間掀起無數巨瀾,以至於衝破了我心中最後的堤壩,我不禁熱淚噴湧!對於一個舉目無親的遊子來說,這樣的場景難道還會用「家」以外的字來形容嗎?
  • 老紐約故事|華人移民軌跡從一張中餐館菜單說起
    此「中餐」非彼「中餐」中華公所譚煥瑜秘書說,50年前他剛到唐人街時,中餐館各種餐點,均以大件馳名,量大實惠;堆得像小山這麼高的碟頭飯,像頭盔這麼大的一碗餛飩麵,猶在腦海中。直至蓮香咖啡室推出焗叉燒包、雞尾包及精細蝦餃,才一改過去大件作風。此圖為旅順樓菜單。
  • 菲律賓旅遊逛露天市場,四個地方必打卡,唐人街市場別具一格!
    馬尼拉最著名的街頭市場有四個:基亞波街頭市場(Quiapo Market),帕科公共市場(Paco Public Market),比農多唐人街集市(Binondo),以及DIVISORIA服裝市場(Divisoria Market)。
  • 印度唐人街只剩一家中餐館,到底經歷了什麼,一起來看看
    中國人不管到哪都會建立起自己的廟宇和會館,因為這對於漂泊的中國人來說更像是一種對家鄉的思念,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剛到其他國家的中國人同時也是這樣,所以後來有了很多的唐人街,還世界上很有名,可是為什麼現在的印度唐人街就只剩一家中餐館了呢?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暴走兄弟」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