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有許多鮮為人知的革命遺址和革命史跡值得細細遊覽和品味,比如在歷史悠久的孫文西路步行街上,蘊藏了極為豐富的華僑文化和辛亥革命文化;離城區稍遠一點的五桂山古氏宗祠,不僅是珠江縱隊的活動舊址,也是中區縱隊的成立舊址……人們總能在不經意間與歷史撞個滿懷,收穫滿滿的旅程新體驗。
記者從我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中山向來重視對革命遺址等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近年來,中山把發展紅色旅遊作為提升全域旅遊競爭力、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主題,積極實施紅色品牌戰略,形成了「紅綠結合」的紅色旅遊網絡體系。
中山共有兩處國家級革命遺址
2012年起,中山積極響應國家關於發展紅色旅遊的號召,通過科學規劃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充分活化利用我市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推動紅色旅遊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發展。紅色旅遊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支點,全域旅遊發展的新亮點。
截至目前,中山共有兩處國家級革命遺址,《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中,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列其中。在今年9月份,位於五桂山的一處紅色舊址——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規劃建設景點、線路是發展紅色旅遊的重要抓手。據了解,我市紅色旅遊資源的整合開發形成了聚集景區和特色線路兩大組成部分。其中國家5A級旅遊景區「孫中山故裡旅遊區」、五桂山紅色旅遊片區和三鄉鎮羅三妹山與轄區內的鄭觀應故居等屬於聚集景區。除了集中上述景區外,大部分散落在各個鄉村中。
2015年,13條中山市紅色旅遊線路出爐,串聯起中山各個特色紅色景點。這些線路中,從中山東部的火炬區原味村落線到西部的紅色隆都線,從南部的板芙三鄉線、坦洲神灣線到北部的阜港南三線、小欖古鎮線等,覆蓋了全市數十個秀美村莊。紅與綠的交織,讓遊客充分感受歷史的餘響,一同凝望歲月的滄桑。
提升紅色旅遊教育功能
發展紅色旅遊,離不開財政的投入。中山一直按照「強保護、重傳承」的原則,深入挖掘紅色旅遊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建設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五桂山古氏宗祠、羅三妹山,修復修繕辛亥革命紀念公園、楊仙逸故居等紅色旅遊景點,把這些景點打造成開展主題教育的實境課堂。如今,不少景點已經成為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實踐教育基地、新老黨員傳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場所。
在挖掘、整理中山紅色旅遊資源,引導中山人參與本地紅色旅遊的同時,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還把眼光投到其它省市地區紅色旅遊線路的聯合開發和客源市場的開拓中,先後設計開發出中山、湘潭(韶山)、廣安三地「中國20世紀三大偉人故裡遊」,與廣州、武漢、南京等地開發出「孫中山革命風雲之旅等」等旅遊線路。
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站在歷史新的起點上,中山市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不斷精心打造紅色之旅,不斷提升全域旅遊發展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