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軍主要事跡
泥鰍四兄弟,創業不走尋常路
作為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楊利軍大一期間就開始研究泥鰍人工育苗,通過走訪調研浙江、四川、江蘇等地方的泥鰍市場,他發現泥鰍養殖非常有市場有潛力,於是大一暑假就去寧波象山泥鰍養殖場實習,實習中他發現泥鰍行業內未被攻克的問題還有很多。經朋友推薦他認識了前幾年畢業的3名水產養殖專業的校友,組成了泥鰍4兄弟。2016年2月「泥鰍四兄弟」亮相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舞臺。
「創業,不能跟風。」大學期間,楊利軍一直跟著導師做過泥鰍養殖的課題,就選擇了許多養殖戶看不上眼的泥鰍,作為創業的項目。他和幾位同學在舟山市北蟬鄉承包了20畝的養殖基地,開始經營臺灣扁鰍的苗種(水花苗、寸苗)銷售,並於2014年1月28日,以法人身份,正式註冊成立舟山臺島鰍業有限公司。
土地承包費、設備投入費、基地改造費……估算下來,創業成本居然高達40萬元之多。楊利軍來自農村,家人沒法給予太多支持,只能靠自己籌集資金。於是,一遍遍地向朋友、向親戚說計劃、講方案,才湊齊了10萬元。為解決生計,增加初期收入,他在養殖場裡種起蔬菜,塘埂上種上了西紅柿、大白菜、豌豆等各色蔬菜。除了自己吃,還拿到市場上去出售。
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他和團隊成員在泥鰍人工繁殖技術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攻克了泥鰍的開口餌料培育技術、敵害防治技術和人工育苗技術等技術難關,將泥鰍苗的養殖成活率由過去的5%左右,提高到了55%以上。公司在技術上的突破接受CCTV 7、CCTV 2、天天向上、浙江日報等九家媒體的採訪報導,贏得了眾多養殖戶的信任,泥鰍繁育基地產值已經突破百萬元,成功將鰍苗產品打入國內十多個城市。
2014年楊利軍作為項目隊長參加浙江省第九屆挑戰杯「嘉泰」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從全省上萬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浙江海洋學院歷史上首個浙江省挑戰杯特等獎,並作為代表團隊參加公開答辯環節,獲得公開答辯最佳表現獎。同時也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挑戰杯創業大賽,基於學校老師的高度重視和團隊成員在項目展示上的精心準備,該項目以「農林牧漁組」小組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得全國第九屆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金獎,將榮譽書寫在華中科技大學的閉幕式現場,並代表學校以出場順序第一的身份上臺領獎,再次為學校歷史書寫了濃濃的一筆。
創業——因為想,所以做
楊利軍在校期間參與的創業項目比較多,曾經做過校園報刊亭創業項目負責人和漁樂界項目的合伙人。校園報刊亭主要經營學校快遞、空調、報刊雜誌、車票等類目,提供學生生活所需的日常生活服務,也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每月10人的校園兼職服務。漁樂界項目主要是從事舟山海鮮、海釣和旅遊定製方面。漁樂界團隊曾利用十一期間設計了普陀山的推廣地圖,結合電子語音導遊在朱家尖碼頭推廣。楊利軍在剛開始創業的過程中也曾遇到過很多問題,如利益分配、團隊分工、互相的合作交流,同時又要參與正常的學也學習,面臨很大的學業壓力。這兩次創業由於初創團隊本身時間精力能力有限,對於行業缺乏了解,雖然搭建好平臺,但推廣難度很大,堅持了一段時間後,項目都已擱淺。
也正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使楊利軍開始慢慢學會思考,學會忍耐,思路漸漸清晰。楊利軍通過前兩次創業逐步接觸到了部分公司管理、組織結構、績效考核、財務等從來沒接觸過的問題,對於網際網路也算是剛剛接觸了解,涉及到的運營、產品、推廣也有所涉獵,一定程度上把自己帶入了網際網路圈子,開始了解網際網路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這對舟山臺島鰍業有限公司發展,對他本人來講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創業之餘,還有生活和學習
楊利軍不只在創新創業方面表現突出,在校期間也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楊利軍曾經擔任過浙江海洋學院水產學院學生會體育部部長,組織策划過多場院內的體育活動;同時也是海島隊隊員,參與過攀巖、露營和戶外拓展活動;目前也是學校籃協裁判長,組織策劃籃球賽事200餘場,有籃球三級裁判證書;還參加十佳歌手比賽,足球賽,英語角;他本人也非常喜歡旅行,曾經騎自行車7天7夜環遊自己的小縣城。
在學習方面,楊利軍大二開始輔修行政管理學,現在也順利畢業,獲得學位證書,楊利軍專業課學習也非常努力,曾經也獲得過國家獎學金。楊利軍除了正常參加學業學習外,還非常重視向實踐學習,利用課餘時間他去過舟山米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舟山盛品有限公司實習,兩家公司都是初創企業,為他創業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楊利軍同學創新創業精神激勵了一大部分同學,浙江海洋學院水產養殖專業的同學在他帶領下有30餘名同學參與創業,5人註冊公司,營業額達300萬左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他點燃同學們的創業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