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廈門新機場,迎來一個超級「重磅」消息!
廈門新機場總工期疑似曝光!
2022.12.31基本施工完成?
昨晚,有粉絲曝光了一張關於廈門新機場主體工程進度計劃圖。
從這張圖可以獲得的信息:廈門新機場航站樓施工總工期預計37個月(2019.12.1—2022.12.31基本施工完成)
小編查閱相關資料及官方網站發現,目前關於以上這個廈門新機場的這個工程進度計劃,官方還未正式公布。所以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官方發布的為準。
隨著高等級鐵路以及現代化客運站、動車運用所的不斷建設,目前廈門已經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重要鐵路樞紐,廈門機場也是全球最繁忙的單跑道機場之一。
廈門新機場未來建成投用後,不僅釋放發展空間,也將助力廈門打造「海絲」核心區國際航空樞紐。
廈門新機場(建設中)位於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大嶝島與小嶝島之間,用地規劃46平方公裡,其中填海造地約17平方公裡。新機場的飛行區等級為4F級,跑道長度3800米,屬國際最高等級。航站樓採用一個主樓和6個輻射式指廊相結合的創新構型,外觀上,提取"大厝"出挑飄逸的屋頂作為設計元素,有著濃濃的閩南味。
廈門新機場定位為我國重要的國際機場、區域性樞紐機場、國際貨運口岸機場、兩岸交流門戶機場。
官方發文!確已獲批!
首期建成後吞吐量將超過4500萬人次
對於廈門新機場,有人至今存疑:是否有批覆?是否有在建?
其實,在2個月之前,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的《「五個一體化」的廈漳泉都市圈探索與實踐》便可知:翔安新機場!新近獲批!
原文如下:
「五個一體化」的廈漳泉都市圈探索與實踐
福建省廈門市發展改革委
廈漳泉都市圈地處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被稱為「閩南金三角」。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習近平同志主持編制的《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就提出「建設以廈漳泉為主體的城市群體」,2002年調研廈門時明確指出「未來國家和區域間的競爭是城市群之間的競爭」,為廈漳泉都市圈建設指明了方向。廈漳泉三市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以「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新型城鎮化與大都市區建設,區域競爭力、影響力持續增強。
一、以規劃統籌一體化引領都市圈協調發展方向
廈漳泉總面積2.56萬平方公裡,規劃都市區面積7772平方公裡,具備加快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條件和基礎。一是機制協調「一盤棋」。廈漳泉三市建立了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常態化對接的同城化推進機構,形成緊密的合作機制與高效的協調機制,著力突破行政區劃藩籬、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二是規劃對接「一張圖」。在《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總體規劃》基礎上,陸續編制了綜合交通建設、製造業、旅遊等11個專項規劃,籤署10多項同城化合作協議,推進80餘項同城化項目,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三是戰略協同「一支點」。主動在兩岸融合發展上先行先試,加快推進與金門基礎設施項目對接。
二、以產業協同一體化激活都市圈創新發展動力
產業是都市圈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實現突圍的根本動力。廈漳泉三市以城市間專業化分工協作為導向,促進形成功能互補、產業錯位、特色鮮明的產業格局。一是合作共建園區。創新跨區域合作模式,高標準建設廈泉(安溪)經濟合作區、廈漳(長泰)科技創業園等,實現產業雙向有序轉移,形成梯度發展、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產業協作體系。二是打造創新平臺。依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廈泉片區,疊加自貿區、海絲核心區的創新發展效應,打造廈泉科技創新走廊,增強區域創新創業創造的動能。三是構建共同市場。建立人力資源信息發布平臺、科技基礎資源服務平臺、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平臺,統一質量技術標準,推動要素自由流動。2018年,廈漳泉都市圈以佔全省約1/5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省近一半的地區生產總值與財政收入、近七成的進出口總額。
三、以基礎設施一體化夯實都市圈開放發展基礎
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對都市圈的內外聯動發展具有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一是交通網絡跨區布局。加快建設廈漳泉城市聯盟路,合力打通一批跨區域「斷頭路」、「瓶頸路」,廈漳跨海大橋、國道324複線、廈漳同城大道先後建成通車;取消廈門進出島「四橋一隧」通行費、大幅降低廈漳跨海大橋通行費,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廈門地鐵6號線延伸至漳州角美、4號線預留泉州接口,廈漳泉城際R1線等項目有序推進,「軌道上的都市圈」日趨成型。二是空海樞紐跨區優化。完成廈門港與漳州港的資源整合,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服務體系,2017年廈門港貨櫃吞吐量首破千萬標箱、超過高雄港;構建廈泉臨空產業區,新近獲批的翔安新機場首期建成後吞吐量將超過4500萬人次。三是公用設施跨區覆蓋。推進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九龍江北溪雨洪利用工程、區域氣象中心等項目建設,統一三市通信資費標準,實現區域公交支付「一卡通」。
四、以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升都市圈共享發展水平
廈漳泉三市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大力推動區域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共建共享。醫療方面,加快建設區域性高水平醫療中心,復旦中山廈門醫院、長庚醫院、弘愛醫院、翔安醫院等一批高等級醫院投入使用,廈門6家市級醫院對口幫扶漳州10家縣級醫院,成立廈漳泉兒科醫聯體,建立跨區域遠程醫療平臺、同城化應急管理平臺,實施醫學影像和檢查報告互認制度。教育方面,建立名校名師對口支援、師資培養培訓和職業教育結對等山海教育交流合作機制,廈門大學、雙十中學、外國語學校先後在漳州、泉州合作創辦分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文體方面,共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建設中的東部體育會展新城將輻射廈漳泉區域。社會保障方面,建立三市參保信息共享機制,已實現社保無障礙轉移接續、醫療信息「一卡通」和醫療費用即時結算。
五、以生態治理一體化共築都市圈綠色發展屏障
廈漳泉都市圈積極發揮生態優勢、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努力構建支撐區域發展的生態屏障。一是環境汙染聯防聯治,建立行政區交接斷面水質、水量監測與信息通報機制,強化對陸源入海汙染物、區域大氣汙染的聯控聯治;建立健全汙染源管控、生態補償等長效機制,強化重點流域綜合整治,。二是環境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共建汙水處理、垃圾填埋與焚燒等基礎設施,提升區域廢水、固體廢棄物處理能力與設備運營效率。
隨後,有網友詢問廈門地鐵4號線一期後溪-翔安機場的預計開通時間?有說是2020年底,也有人說延期至2021年。
6月26日廈門市發改委也給出回覆:軌道4號線(後溪-翔安機場段)預計將與翔安新機場同步開通。
最新進展曝光!
建成之日,指日可待!
那目前廈門新機場的進度到底如何?
接下來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今年以來,關於廈門新機場的動態新聞:
2019年1月31日,2019年度福建省重點項目名單出爐。
經省政府同意,福建確定2019年度省重點項目1565個,總投資3.85萬億元。其中,廈門110個項目在列,省在建重點項目92個,省預備重點項目18個。
廈門新機場也在省在建重點項目的行列中:
今年3月份,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昌升,市長莊稼漢也曾到現場調研。
在現場,胡昌升指出,廈門新機場不僅是我市跨島發展的新引擎和廈漳泉同城化、閩西南協同化的重要平臺,也是兩岸產業融合發展的橋頭堡和服務國家開放發展的重要交通樞紐。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緊緊抓住機遇,加快前期工程建設,努力打造東南沿海重要的國際幹線機場和區域性航空樞紐港,推動建設兩岸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僅僅是6月至今,就有7個工程開啟招標:
6月6日,城際鐵路R1線機場段土建預留工程(Ⅰ標段)施工總承包發布招標公告,工程總投資約18.95億元,此次招標工程總投資11.15億元;
6月6日,城際鐵路R1線機場段土建預留工程(監理)招標;
6月13日,城際鐵路R1線機場段土建預留工程(監測)招標;
6月14日,廈門市軌道交通3、4號線翔安機場站及航站區同步預留土建工程項目施工以及監理同時開始招標。
其中,項目3號線翔安機場站建安投資額約2.7億元;4號線翔安機場站建安投資額約4.4億元;航站區同步預留土建工程建安投資額約0.85億元。總工期600個日曆天。
6月14日,廈門市軌道交通4號線工程(後溪至翔安機場段)全自動運行系統建設運營諮詢服務項目招標;
6月19日,廈門新機場東片區市政配套道路工程(勘察)開啟招標,項目總投資約4.73億元。
7月22日,廈門新機場片區濱海東大道二期綜合管廊工程(設計)開啟招標;
除此之外,還有5個工程已經報建:
6月20日,廈門新機場片區濱海東大道二期綜合管廊工程報建,投資總額7501.53萬元;
6月26日,廈門新機場片區縱一路(翔安南路—石厝路段)工程報建,投資總額1065.74萬元;
7月4日,廈門新機場片區石厝路(翔安東路—縱一路段)工程報建,投資總額3297萬元;
7月9日,廈門新機場片區大嶝島供水工程報建,投資總額4822.89萬元;
7月22日,廈門新機場蓮河片區學校西路(翔安南路-濱海旅遊路段)工程報建,投資總額18757萬元;
一言以蔽之,廈門新機場的建設如火如荼的展開著。建成之日,指日可待!
廈門東部的市級中心!
翔安區迎來戰略發展新機遇!
翔安區作為島外市級中心落腳點,還擁有「海陸空」立體交通規劃,備受城市規劃眷顧。
2002年---廈門跨島戰略首次亮相,開啟環狀式發展全新藍圖。
2010年---國務院批准擴張廈門經濟特區,兩岸金融中心應運而生。
2015年---政府官方披露,翔安定位東部市級中心,因其與島內兩岸金融中心板塊對望的優越區位和政策支持,成就廈門第二個CBD集群。
2018年---廈門重點推進翔安「雙千億」規劃,在靜逸、政治、產業、交通、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給予翔安高度支持。
根據城市交通體系規劃:至2020年翔安區規劃機場用地面積為1607.6公頃;規劃港口用地面積為240.7公頃;規劃1處客運樞紐站,用地面積為6.6公頃;軌道3號線21.4公裡,4號線27.2公裡,蔡厝車輛段用地面為80.2公頃;規劃公交場站28處;規劃加油加氣站22處;規劃公共停車場23處;規劃主要道路總長434公裡,其中高速公路33公裡,快速路102公裡,主幹路299公裡。
地鐵布局代表城市發展重心。翔安作為廈門未來地鐵密度較高的板塊,在高速地鐵拉動下,未來將成為產業融合發展和人才聚集的「新磁場」。目前3號、4號兩條地鐵已經開建,遠期還可能有5條地鐵線路(5號、7號、8號、9號、10號),總計達7條。
其中洪坑站、翔安行政中心站、蔡厝站、彭厝北站、東坑灣站周邊地段,因是換乘中轉樞紐站點,所以未來人氣價值或將更高。
如今,伴隨著廈門翔安新機場、東部體育會展新城等各大項目、產業如火如荼地展開……被定位為廈門東部的市級中心的翔安區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發展新機遇。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