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野生百合鱗莖質量好,花朵鮮豔,人工栽培種球培育是關鍵

2020-12-16 草原話三農

我的家鄉在呼倫貝爾,每年的7月份左右,草甸子裡,都會開出野生的百合花。有的百合花會一枝莖上會開出好幾朵百合花,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多數百合花朵都是單生的,這種多生的在我們這裡還是經常會看到的,感覺比鮮花店裡賣的百合花還要好看。野生百合在自然條件下生長這麼旺盛,人工栽培會收到更好的效果。今天介紹一下呼倫貝爾野生百合的人工栽培技術。

呼倫貝爾野生百合的植物特徵

呼倫貝爾野生百合同其它百合一樣,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也是扁球形,直徑2——3釐米,鱗莖瓣寬披針形至倒披針形;莖直立,高50——70釐米,莖上有縱稜;葉散生,在花莖頂端有4——5枚葉片輪生,披針狀條形,長7——14釐米,寬0.4——0.8釐米背面或邊緣有白色絨毛,幾乎沒有葉柄;花多為單生,年齡大的植株會有多生,花朵紅色,花瓣6片,紅色的花瓣上有黑色斑點;果期在8——9月,蒴果橢圓形或圓柱形,長3——4釐米,直徑1——2釐米,有3道縱向瓣裂。

百合花的作用

百合是藥食兩用植物,同時,百合又可以做鮮花,還可以做庭院栽培和園林綠化。我在這裡要說的栽培,是做為藥用和食用用途的,當然也適用於園林綠化和切花等方面。

呼倫貝爾野生百合的生長習性

呼倫貝爾野生百合的適應性較強,可以在冬季零下35℃的高寒環境下安全越冬,對氣候和土壤要求不嚴,以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和高燥、向陽、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生長最好。潮溼低洼地塊不適宜栽培,最適宜的溫度是20——24℃,忌連作。

人工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種植百合和其它多數植物一樣,需要選擇土層比較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粘性土壤或者是排水不良的地塊,最好不要種植,同時注意避免連作,一般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制。前茬不要選用種植蔥蒜類植物的地塊,適宜選擇瓜類、豆類、麥類等前茬作物;百合連茬種植會發生根系不發達,鱗莖色澤變黃,病蟲害加重,繁殖能力下降,產量也會大幅度下降。

整地要根據地塊實際情況,施足基肥。百合喜肥,所以需要大量優質的肥料,一般每畝用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公斤,發酵肥餅50——70公斤,尿素15公斤,鈣鎂磷肥20——30公斤,硫酸鉀7.5——10公斤。 如果是多年的農田地塊,為了防止病蟲害,可以結合翻耕對土壤進行藥劑處理,可以每畝用2.5公斤甲六粉或呋喃丹2——2.5公斤,殺死地下害蟲,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公斤兌水50公斤噴灑土壤進行消毒滅菌。

在整地過程中,要根據地勢和氣候等實際情況進行整理。在坡地、地下水位低且排水通暢的地方,可整成平畦,畦寬1——1.2米,兩畦間開寬20——25釐米,深10——15釐米的排水溝;在地下水位較高,雨水較多的地方,應該做成高畦進行栽培,畦面寬2——2.5米左右,溝寬40——50釐米,溝深15——20釐米,以利於排水;也可以做壟栽培,壠底寬60釐米,頂部寬30釐米,高25——30釐米,溝底寬約30釐米,這樣灌溉和排水都比較方便。

2、繁殖方法

百合的繁殖方式有鱗片繁殖、小鱗莖繁殖、球芽繁殖和種子繁殖等幾種方法。採用無性繁殖方法,不僅簡單,而且生長也快,使用種子進行繁殖不僅生長周期長,而且生長慢,容易變性,在生產過程中經常不被採用。

(1)鱗片繁殖

秋季當百合葉片開始枯黃時,選擇野生健壯沒有病害的植株,採挖出百合鱗莖作為繁殖使用。首先把鱗莖表面質量差或乾枯的鱗片剝去,裡層的鱗片在剝後要進行藥劑處理:把鱗片放在500倍多菌靈中浸泡30分鐘注意,這樣可以殺死鱗片上的病菌,取出陰乾後可以進行扦插,鱗片繁殖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①苗床扦插法

選擇3年內沒有種過蔥蒜和茄科類作物的沙質土壤,做寬120釐米,高20釐米左右的苗床,長度根據地形而定,扦插時期應該在春化凍後4月下旬以後進行,扦插鱗片時,一定要讓鱗片的基部向下,不要弄顛倒,每個鱗片之間距離5釐米這樣,扦插後覆蓋厚約5釐米的細沙土,在沙土上面覆蓋稻草,這樣利於保持土壤溼度。苗床不可過溼,以防鱗片發生腐爛,並且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鱗片發生小鱗莖的適宜溫度為20℃,一般在扦插後經過15——20天,從小鱗片下端的切口處發生很小的鱗莖,並在下面生根,第二年春天,小鱗莖發芽出苗,形成具有基生葉的植株。生長期追施肥料,促進生長。這種在春季播種的鱗片當年不能採挖移栽,要生長到到第3年,鱗莖生長達到標準時可以挖掘出進行大田栽培使用。

②室內沙培法

選擇陰涼通風、氣溫在20℃左右,並且比較穩定的泥土地面房子1間。先在地面鋪一層5釐米厚的乾淨溼沙,寬1米,長度不限,然後擺上一層鱗片,蓋一層溼沙,一共擺5層,上面再蓋5釐米厚的溼沙,沙堆高25——30釐米為宜,不要過高。以後根據情況在沙堆上均勻地淋水,以底部沒有水流出為宜,保持溼潤。一般15天左右,鱗片上就可以長出很小的鱗莖,經過25天左右能長出3釐米長的底根,在1個月內可以連同鱗片,小鱗莖移栽到大田苗床繼續生長。

(2)小鱗莖繁殖

可以在採收時或在野外挖取野生鱗莖時,把沒有病害的健壯植株上的小鱗莖進行收集,按照鱗片繁殖方法進行消毒,然後按照行距15釐米,株距6釐米栽種,經過1年的培養,一部分可可達到種栽標準,較小的鱗莖繼續培養1——2年再做種栽使用。

(3)珠芽繁殖

在百合葉腋間產生的珠芽,在夏末時成熟後進行採收,採收後要和溼潤的沙土混合貯藏在陰涼通的地方保存,在9——10月時進行播種,首先在苗床上按行距14釐米,開3釐米左右的淺溝,在溝裡間隔5釐米放1粒珠芽,然後再覆蓋3釐米厚的細土,並用雜草覆蓋。在第2年春季出苗時去除蓋草,並進行追肥。在秋季地上植株枯萎後,挖取鱗莖,一般直徑約2釐米左右,再按行株距10×20釐米栽到苗床上。

(4)種子繁殖

在秋季百合種子成熟後採收,採收後的百合種子可以隨即播種到苗床上。苗床用40%菜園土和40%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河沙混合拌勻,並鋪到苗床上,厚度約10釐米左右,播種後覆蓋約3釐米細土,蓋雜草。百合種子可以在冬季經過分化生出根系,在第2年春天出苗早而且生長快,如果延遲到第2年春季播種,就會出苗較遲,而且種子發芽率很低。春季出苗後去除蓋草,進行間苗、追肥,秋季可產生小鱗莖,小鱗莖再經過4年左右培養便可以作為種球使用。這種方法培育種球,因為時間長,並且種性易變,生產上一般很少使用。

3、種球播種

(1)播種期

播種期一般要求種球已完成休眠階段,一部分根已經開始出現萌動時開始進行播種,為了防止發生早春凍害,應該在春季土壤化凍後進行播種,臨冬栽植比春天栽植提早出苗20天左右,現蕾也會提前一周左右,我們本地區栽植期為春播5月下旬,冬播10月上旬。

(2)種球選擇

百合種球的質量可以直接影響到百合的產量,如果選擇單個體較大的球進行播種,百合植株生長旺盛,同時還能獲得很高的鱗莖產量,可是這樣投入的時間和成本也太高,所以中和一下可以選擇中等大小的種球進行播種。

在苗田選擇沒有病害的健壯百合植株,收貨後對種球還要進行選擇,種球選擇沒有病蟲害、鱗片上沒有汙點、硬碟沒有沒腐爛的作為栽植使用。在收貨時選為種球的百合不要馬上進行栽植,而是必須經過曬種:在室內鋪開種球,其厚度不超過65釐米,在上面蓋草,這樣晾種7天左右,讓百合表層的水分有所蒸發,促進成熟,這樣有利於百合種球髮根和出苗。

(3)種球處理

作為移栽的百合種球,在播種前要把種球的底根剪去,然後用藥劑進行處理:可用50%多菌靈和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公斤,加水500公斤,浸泡15——30分鐘,撈出晾乾後進行播種。

(4)栽培方法

種植前在整好的地上先按行距開深10釐米左右的溝,然後按照株距栽下種球並覆土。為了防凍和保持土壤溼潤,可覆蓋雜草,以利於地下髮根生長。一般為株距40釐米,行距20釐米,每畝栽植9000株左右。栽植深度要根據種球大小來決定,一般小的栽植深度為4釐米左右,大的種球栽植深度為7釐米左右。土壤黏重的地塊要淺一些,土質疏鬆、保水性能差的土壤要栽植的深一點。

田間管理

1、苗田管理

(1)中耕除草

百合移栽後要及進行鬆土除草,鬆土應該淺一些,把表土鋤松即可,利於透氣和溫度的傳導,這樣能夠提高土壤溫度,有利於促進百合種球早出苗,鬆土時不能鬆土過深,那樣會傷到百合的根或芽,不好出苗,封行後可不用鬆土,可以拔除田間雜草。

(2)排水灌溉

百合耐旱怕澇,在土壤粘溼環境下容易導致百合鱗莖腐爛,所以在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在大雨之後保證田間不能積水;百合雖然耐旱,但過於乾旱時為了保證百合正常生長,要及時進行灌溉,但灌水不要過多,以表土溼潤為度。

2、施肥和培土

在春季百合出苗以前,如果地塊肥力較不好或者基肥施入不夠充足,可以追施複合肥,一般每畝施入15——2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即可,追肥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過多使用碳酸銨和含酸重的過磷酸鈣和氧化鉀,以免燒傷即將出土的種球幼芽,也可以施入草木灰進行補鉀,一般情況下都是先進行追肥,然後再進行鬆土。

在百合植株長到10釐米左右時,要及時進行追肥,以促進百合秧苗的生長,每畝施入腐熟的農家肥1500公斤以上,也可以施用速效肥。追肥有利於百合根系的生長和促進苗期植株生長。

在百合珠芽成熟時,這時候百合生長就已經進入後期,此時要及時採收珠芽。如果百合葉片顏色逐漸變淺,說明養分已經失調,必須增加養分,防止百合過早衰敗,這時要適量的補施速效化肥。在百合開花期,每畝使用20公斤碳酸銨兌水澆施,可獲得較好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在葉面噴施濃度為0.2%的磷酸二氫鉀來滿足百合後期對磷、鉀肥的需要。在打頂後要控制追肥,特別是氮肥,以防止百合植株生長過旺,從而影響百合鱗莖的肥大發育。

3、植株調整

在百合生長的中後期,為了控制地上部分營養生長,使養分集中向地下鱗莖轉移,應該採取一些管理措施,促使百合鱗莖發育膨大。一般採取的措施是摘心摘、除花蕾和抹除珠芽。

(1)摘心

一般在6月下旬是百合擇心的最佳時期,一般在百合植株高40釐米時,就需要進行摘心,使地上植株高度控制在45釐米左右,這樣既能保證植株有一定的生長量和葉面積,又可以及時調控,減少養分不必要的消耗,讓養分物質向珠芽和地下鱗莖轉送,加快鱗莖的生長發育,摘心應該在晴天的中午進行,這樣有利於傷口的癒合,防止病菌侵入。摘心要在百合植株生長過旺時進行,對於那些苗小苗弱的植株,可以推遲幾天或者只摘少量的心情,以便於達到生長平衡。

(2)摘除百合花蕾,可以減少植株營養生長的營養消耗,使養分向地下的鱗莖供應,可以加快鱗莖的膨大生長。摘除花蕾,應該在花序形成,組織還沒有老化,能用手摺斷時進行。如果過晚不但營養消耗較多,而且很難折斷,費力較大,摘除花蕾需要連續進行多次才能除淨。

(3)抹除珠芽

在7月中旬是收穫珠芽的適宜時期,如果不準備用珠牙繁殖種球,珠芽可以提前摘除,以減少養分消耗,提高百合的產量。珠芽採收應該在晴天進行,要防止折斷植株和打掉上部綠色葉片。

採收

百合移栽之後的第2年秋季進行,在9月份,百合地上植株全部枯死,地下鱗莖完全成熟時進行採挖,採挖百合要選擇在晴天進行,採挖時要防止鱗莖損傷。收穫後立即剪去莖杆,除淨泥,土剪去鬚根,把大球、小球,留種與不留種,健康球與病球分別裝筐,並做到輕拿輕放。收穫的百合應及時運到室內,千萬不要在陽光下進行暴曬,以免外層鱗片乾燥和變色,影響商品質量,然後根據不同的要求進行加工。

相關焦點

  • 淺析武漢百合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
    種球主要分為國內自產與國外進口 2 種類型,兩者對比看來,國內百合種球在質量與百合產量上不如荷蘭進口種球。另外,從國外進口的種球,不僅質量上有保障,售後服務上同樣有保證,一旦出現因銷貨方造成損失的情況,花農可進行索賠。在我國代理供貨商多,購買方便,種球購買後需要進行種球催芽。
  • 設施栽培切花百合的種球處理和日常管理
    設施栽培切花百合的種球處理和日常管理一、種球選擇切花百合品種可選擇亞洲百合、東方百合、鐵炮百合等。種植百合前,應將土壤進行機械旋耕或人工深挖。做高畦栽培,畦寬1.0~1.2米、高20~30釐米,兩畦間距30釐米左右。三、種球處理1.種球解凍。種球抵達後,應及時打開塑料包裝袋,冷凍的種球需在10~15℃的遮陰環境條件下緩慢解凍。2.種球催芽。
  • 樹木園成功人工栽培野生廣西盾翅藤
    廣西盾翅藤大棚種植廣西盾翅藤可食芽2020年11月,南寧樹木園人工栽培的野生廣西盾翅藤開花結果,意味著野生廣西盾翅藤引種成功。根據文獻記載,樹木園成功人工栽培野生廣西盾翅藤在南寧屬首次,開創了野生藤本蔬菜人工栽培新局面。廣西盾翅藤是2019年5月樹木園通過種子和枝條2種方式引種的,經過實生苗繁殖和扦插繁殖,培育了廣西盾翅藤苗木,並開展林下人工栽培,目前長勢良好、林下種植潛力較大。
  • 想種植好的茶花樹,學會關鍵栽培技術,能讓茶花長得茂盛!
    我們一些愛養植花卉的朋友們都種植過茶花樹,雖然茶花樹的種植方法非常的簡單,但是如果我們要想種植出來好的茶花樹,也是需要學會一些關鍵的栽培技術。只有我們把這些技術學會以後,才能讓我們種植的茶花樹更好的生長。
  • 冬季風信子如何養殖,才能苗壯開花鮮豔
    風信子花色鮮豔,花香怡人,花朵有單瓣和重瓣之分,顏色品種多樣,是一種很適合室內栽培的花卉,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養風信子。那我們冬季如何養風信子,才能苗壯開花鮮豔呢?風信子養殖方法很簡單,只要我們購買種球的時候,挑選健壯的、沒有病害的種球。選擇花盆盆土然後選擇合適的土壤,我們養殖栽培風信子,可以使用同等比例的原土、腐葉土、沙混合後使用。花盆可以用排水透氣性好的泥瓦盆,為了美觀花盆,外面可以套一個瓷盆。
  • 我國藍莓栽培現狀及東北人工栽培技術
    我國藍莓栽培現狀及東北人工栽培技術李 爽藍莓又名越橘,為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是一種灌木小漿果植物。野生藍莓是一種矮腳野生、果實顆粒小但富含花青素的低灌木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林區。人工培育的藍莓以高叢藍莓、矮叢藍莓以及兔眼藍莓為主,其中高叢藍莓分為北高叢、南高叢和半高叢。人工培育的藍莓改善了野生藍莓的口感,果實更大,果肉飽滿。人工栽培藍莓區域主要集中於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等地。
  • 鬱金香種球將不再依賴進口
    原標題:鬱金香種球將不再依賴進口   新華報業網訊 泰州農業開發區鬱金香種球栽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近期成功收穫自主繁育的第一批鬱金香種苗,將改變中國鬱金香種球依賴進口的歷史。  鬱金香是人們喜愛的觀賞類花卉,但以前進口到中國的鬱金香種球,只要開過一次花,就不能再培育。
  • 中國人工培育松露成功 全國分布41種野生松露
    中科院網站6月11日報導,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劉培貴研究員課題組承擔的雲南省科技創新強省國際合作專項「中國塊菌(松露)遺傳多態性及其菌根組合和人工種植」項目近日順利通過結題驗收。經過近10年的研究,劉培貴已經成功培育出印度塊菌的子實體(菌類的主要食用部分)。印度塊菌是松露的一種,又名中華塊菌、雲南黑松露,與法國黑松露十分類似。
  • 全球首個牛肝菌人工培育基地在雲南景洪建成
    原標題:全球首個牛肝菌人工培育基地在雲南景洪建成   全球首個人工培植黑牛肝菌的基地——景洪宏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的生物科技研發中心及珍稀食用菌培植基地,實現工廠化生產新鮮牛肝菌。據企業的負責人介紹,企業已建成了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端食用菌及系列產品研發生產基地,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唯一黑牛肝菌工廠化栽培示範基地。目前,公司年栽培黑牛肝菌200萬瓶,產鮮牛肝菌160噸,產值達1280萬元。   據該公司首席科學家紀開萍介紹,她通過採集西雙版納野外生長的牛肝菌菌種實驗研究,並在3年前開始試驗在野外的柚子樹下和鳳凰花樹下,接種進行仿野生種植取得了成功。
  • 用鱗莖培育的貝母花,鈴鐺般的小花低垂下來,花朵上還有很多葉子
    貝母花在以前都是作為藥用植物栽培的,現在經過園藝學家們的不斷培育,已經出現了很多觀賞性很好的貝母花,它們有各種不同的品種,花色豐富。而且花朵也越來越大,花色也更比較鮮豔。貝母花是用鱗莖進行栽培的,就和我們平行平常栽種鬱金香風信子一樣的,地下會有一些鱗片狀的鱗莖。
  • 球根花中的「霸王」,花朵30公分大,陽臺養一盆,美到沒朋友
    說起花朵超級大的花卉,很多朋友會說牡丹花、繡球花、大麗花、大菊花等等,但這類花花朵大植株也大,盆栽比較佔地方。其實,有種花植株不佔地方,但是花朵特別大,它單朵花的直徑能有30公分,可以說是球根花中的「霸王」。
  • 鳳尾草是一種野生植物,人工種植該怎麼栽培管理呢
    本期主題:鳳尾草是一種野生植物,人工種植該怎麼栽培管理呢三農導語:鳳尾草是一種蕨類植物,它的名字的由來主要就是因為其花葉的形狀以及生態環境來命名的,在日常生活中又經常被稱作金雞尾,金雞草等,在我國種植鳳尾草主要用作藥材使用
  • 水生植物培育|睡蓮栽培要點
    選擇良好的栽培土壤。睡蓮喜歡肥沃的粘土土壤,富含腐殖質。因此,最好使用長時間積累在河或池塘中的淤泥進行耕種。選擇優質莖睡蓮大多採用分枝法進行栽培,種子莖的選擇也是栽培成敗的關鍵。用於播種的地下根莖應選自生長旺盛,無病毒,無損傷,無腐爛和有新芽的部分,並切成6-10釐米長的部分。
  • 南方地區怎樣提高鬱金香栽培出花率?
    南方地區怎樣提高鬱金香栽培出花率?出花率是影響鬱金香種植效益一個重要指標,也是鬱金香栽培成功與否的關鍵。桂林鬱金香花展已成功連續舉辦多年。究其原因,除了氣候和種球質量因素影響外,栽培管理也是一個主要因素。因此,筆者就鬱金香的生產管理注意事項提出幾點看法和建議, 為桂林及我國南方地區鬱金香栽培提供技術參考,現總結如下。
  • 珍稀食用菌「牛舌菌」人工栽培技術,請收好,助你質量價錢雙豐收
    牛舌菌是一種珍稀的食藥兼用真菌,我祥細的介紹下人工栽培的方法。一、 適合牛舌菌生長的條件。雲南的氣候好,四季如春,特別是這段時間,春暖花開,草長鶯飛,適合種植牛舌菌。◆營養條件。人工栽培可以選用殼鬥科木屑較好,此外棉子殼,輔以麥麩、玉米粉、蔗糖等,亦可滿足其營養生長對碳、氮的需求。◆溫度條件。牛舌菌的菌絲在9℃~30℃均可生長,以25℃~27℃最為適宜;發生溫度為18℃~24℃,以20℃~23℃最適。
  • 衡水市武邑金蟲草人工栽培獲成功
    衡水新聞網—衡水日報訊(張保衛、張靜)今年,武邑縣審坡鎮杜村杜元英通過多方考察,投資50餘萬元,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引進種植了金蟲草,一期工程完成後,栽培了1萬盆,經過20天的精心培育,現子實體已長出,普遍長勢良好,預計10天後即可採收。
  • 鬱金香栽培技術以及如何高效的管理!
    切花栽培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可加密到12釐米×8釐米。每平方米種植110球左右,每公頃種量約75萬球。種植後的覆土深度為5~6釐米。3.施肥、灌水(1).施肥鬱金香對肥料非常敏感。如氮肥不足,則子球減少,葉少而質劣,花莖縮短,花朵形小,花期推遲,多數小種球只長1片小葉。反之,氮肥充足,繁殖係數有明顯提高。
  • 野生黃姜人工種植的八個技術關鍵!
    野生黃姜人工種植的八個技術關鍵!根據黃姜的生長規律和生物學特性,以及對氣候、海拔、土壤等條件的要求,總結以下野生黃姜人工種植的八個技術關鍵:土壤(1)選地經過多年野生黃姜人工種植試驗觀察表明,黃姜是一種地下根莖橫向生長的塊根作物,根莖粗壯、分枝較多、根系發達,並隨年份增加而分層生長,且怕漬耐旱。
  • 我國塊菌(松露)資源及其人工栽培取得系列進展
    塊菌隸屬Tuber屬塊菌科Tuberaceae是一類著名的菌根型野生食用菌,其中以法國黑孢塊菌Tuber melanosporum和義大利白塊菌T. magnatum最為出名,在歐洲被譽為廚房裡的黑鑽石。
  • 兜蘭花朵可愛,花朵大而豔麗,掌握關鍵兩點,新手也能養好
    它們的名字大多都是以葉片、花朵的形態命名。注意:上面是硬葉兜蘭(玉女兜蘭、銀兜:Paphiopedilum wardii)兜蘭有很多園藝觀賞品種可供選購,但野生的兜蘭一定不要採挖。上面是杏黃兜蘭(金兜:Paphiopedilum armeniacum)前些年,國內有很多不法者就大肆偷挖野生兜蘭,而且大多販賣到外國,國內的兜蘭品種都被當做「父本」,用來雜交培育新品種,這就導致我國的兜蘭陷入絕境,加上兜蘭原生的環境被破壞,各類兜蘭品種都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