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2月9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創新交往模式 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有關情況
12月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請省外辦黨組書記、主任蔡先金,省對外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榮,省外辦副主任吳冠介紹創新交往模式、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張桂林: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省外辦黨組書記、主任蔡先金先生,省對外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榮女士,省外辦副主任吳冠先生介紹創新交往模式、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蔡先金主任介紹有關情況。
山東省外辦黨組書記、主任蔡先金: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年以來,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人員往來受阻,過去的線下「面對面、大活動、多聚集」外事交往模式受到巨大制約。省外辦作為全省執行國家對外政策、處理重要外事工作的綜合歸口管理部門,重任在肩,必須直面新形勢,尋找新出路。從今年年初開始,在統籌做好全省涉外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著眼疫情之下開展對外交往的新特點、新要求,採取線上「雲外事」、線下「快捷通道」等措施,著力破解制約人員往來現狀,創新推動交往模式轉變,確保了「人員往來不止步、對外交流不停歇」,有力促進各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
一、全面開啟線上「雲外事」交流模式
雖然過去「面對面」的對外交往因疫情影響按下了「暫停鍵」,但我省外事交往不但沒有停止,而且呈現出愈加活躍之勢。這其中,線上「雲外事」發揮了格外重要的引領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省外辦第一時間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每天堅持8語種疫情通報,策劃推出「心手相連 共抗疫情」國際友好活動,及時向各國際友城、友好組織、國際友人等表達慰問之情,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抗疫協調合作,推動各領域對外交流。今年以來,已累計收發國際慰問支援函電600餘件(封),刊發各類宣傳稿件近3000篇(條),組織舉辦120餘場線上交流活動。我省先後與馬來西亞沙撈越州、泰國曼谷市、菲律賓北伊羅戈省、韓國濟州道、德國巴伐利亞州、英國蘇格蘭大區、坦尚尼亞衛生部、美國德克薩斯州和康乃狄克州、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密聯邦科斯雷州等一批友好省州領導人及相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外國知名人士進行線上會晤。這些線上交流活動,有的是交流抗疫經驗、開展抗疫國際合作,有的是經貿、教育、農業、食品等領域務實合作,活動達到了牽線搭橋、共享共贏的目的,籤署或達成多項協議和合作意向,受到各方廣泛好評。通過「雲外事」,一批國家前政要、國際組織前領導人、政黨領袖等出席我省活動,如,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等一批政要參加了「對話山東—日本·山東產業合作交流會」活動;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為尼山論壇發來祝賀視頻,省政府主要領導與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通電話,並為韓國第二屆空氣汙染與氣候變化國際論壇發去了祝賀視頻。
二、積極打造對外交流工作新品牌
一年來,省外辦牢牢把握服務外交大局和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主線,在鞏固原有外事交流合作機制平臺基礎上,緊密結合山東實際,創造性打造了「相約上合」、「攜手東協」、「拉美橋」、「美加連線」、「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中東歐合作進行時」、「山東友誼之窗雲端會」等一系列外事活動新品牌,有力推動了我省與相關地區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一方面,原有地方機制性活動不「降溫」不「斷線」。今年以來,積極參與各類雙多邊機制性合作平臺活動,如,省領導出席由奧地利上奧州主辦的友好省州領導人峰會(科學網絡新冠肺炎疫情專題)線上會議,出席由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主辦的「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政黨論壇(「綠色經濟的政黨作用」分議題)會議,省外辦負責人線上出席中國駐漢堡總領館舉辦的中國與北德地方合作研討會等機制性會議。同時,省外辦主動策劃或參與舉辦了中國—中東歐「17+1」合作相關活動、東北亞地方政府聯合會、山東—山口—慶尚南道三方事務會議、第四屆山東—仁川友好合作聯席會議、第一屆山東省—京畿道友好合作聯席會議等機制性活動。
另一方面,品牌化創新活動有亮點有特色。如,「相約上合」系列活動,已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上合組織成員國舉辦了8場線上經貿交流活動,特別是與省教育廳聯合舉辦了「相約上合」山東—俄羅斯教育交流合作對話會暨中俄(山東)教育國際合作聯盟成立大會,中外雙方共約600人通過線下和線上方式出席,對進一步推動山東與俄羅斯教育全方位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拉美橋」服務平臺,為我省「走進拉美」企業提供政策、信息、智庫及外事服務等全方位協助,先後舉辦了拉美形勢和中拉關係報告、海外品牌傳播培訓、校企合作、企業顧問團交流等專場活動。「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系列活動,已與德國巴伐利亞州舉辦了「中國山東省-德國巴伐利亞州食品產業直通車」線上交流會活動,雙方就農業發展、農產品進出口、食品企業合作及食品質量安全等領域進行了深入交流。「山東友誼之窗雲端會」系列活動,已與西班牙齊魯文商會、法中國際協會等開展雲端會活動,達成各方面合作意向10餘項。再如,「感知新山東—駐華機構齊魯行」活動,今年在濟南、淄博市舉辦了主題為「推動醫養合作,共享健康生活」的「美國駐華機構醫養健康齊魯行」,有力推動山東對美大地區全方位合作,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下」的無縫銜接;「中東歐合作進行時」系列活動,協助濰坊市承辦「2020中國—中東歐國家特色農產品雲上博覽會」,推動省科學院與立陶宛在雷射領域的合作,推動我省深度融入中國—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
三、用足用好國內國際友好資源
在人員跨國流動受阻的情況下,「走出去」與「請進來」都遇到問題。為此,省外辦充分發揮各類外事資源優勢,服務國家外交大局,服務全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工作。
借力駐華使領館和省內國際友好人士資源,積極邀請英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挪威、立陶宛、塞內加爾等10餘國駐華大使、參贊、公使訪魯,舉辦波札那投資推介會,組織開展「駐華大使話山東」、「外國友人講山東故事」等主題活動,推動從外國人的視角講好中國故事山東篇。其中,「駐華大使話山東」活動,邀請20個國家的駐華大使、總領事在《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回顧與山東的友好合作,介紹各自國家情況和合作意願,展望「後疫情時代」合作前景,全網發布相關信息總量超5000餘條,中國日報、人民網、大眾日報、閃電新聞、大眾網、今日頭條、騰訊等20餘家媒體推送稿件,各大網絡平臺點擊量超過1.2億次。「外國友人講山東故事」活動,邀請在山東各行各業的外國朋友接受媒體採訪,暢談在山東工作生活感受,表達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意願,目前已採訪11位,累計在省內主流媒體和境外媒體發稿近百篇。此外,成功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茶話會,邀請日韓泰總領事及部分在魯外國友人共敘友誼,彰顯我疫情常態化下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積極推動「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建設,組織開展了「相約上合杯」俄語大賽、中韓大學生演講比賽、「中日友好杯」中國大學生日語徵文比賽等一系列青年學生語言類競賽活動,努力搭建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情感融通新平臺,增進中外青少年對中國制度、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文化的認知與認同,探索中外人文交流新路徑;各市外事部門也積極開展「雲外事」交往,除加強與國際友城線上交流外,像淄博市對外交流合作信息平臺、東營市「東營外事通」對外開放綜合服務線上平臺等外事「雲服務」平臺,也在促進對外交往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通過這些努力,疫情非但沒有阻斷我們與世界各方交流,反而促進了友誼升華,帶來了合作,也堅定了一些國際友人在山東發展、投資、居住的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必將如鳳凰涅槃、煥發新生,山東也必將面臨新一輪的對外開放新機遇。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戰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探索創新更多更有效的對外交流模式,致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和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爭取良好發展條件、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謝謝大家!
中新社記者:
據我所知,今年以來,省外辦在涉外疫情防控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請您介紹一下今年省外辦在涉外疫情防控方面相關工作情況。
蔡先金:
疫情發生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各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省外辦堅持內防外防相結合,牢牢扛起疫情防控外事組責任,積極做好在魯外籍人士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打好涉外疫情防控攻堅戰。
一是健全完善政策制度。牽頭制定50多個入境人員疫情防控政策文件和工作方案,深化細化200餘項具體防控措施,織牢織密防控體系。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的入境人員疫情防控方面指導性文件,被外交部全文刊發推廣。
二是嚴格把好入境關口。與邊檢、海關、公安、衛健等單位密切配合,重點做好空港、水路和陸路口岸輸入風險防控。壓實空港口岸城市主體責任,指導空港口岸城市制定《機場入境航班疫情防控工作流程》,按照「一機一方案」要求,嚴格審核有關市指揮部上報的包機航班入境疫情防控方案,確保入境航班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嚴防疫情水路輸入風險,出臺工作指導意見,積極回應外籍船員登陸和入境換班的合理需求,及時解決部分外籍船員在港口滯留等問題,已為12個國家116名外籍海員提供相關服務和幫助。全國最早發起與30個省份建立省際協同防控機制,配合做好外省35個口岸專班入境人員轉運回魯工作,選派5批22名工作人員參加省外5個入境口岸工作專班,「抱團」織密防控網絡。
三是牽頭組建赴英國聯合工作組。根據中央安排,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省外辦牽頭省直相關部門組建赴英聯合工作組,5天籌集運送48噸防疫物資,並在英與留學生、中資機構員工和華僑華人開展疫情防控活動10場,是全國首個順利成行的外派工作組,為國際抗疫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是高效聯動做好涉外工作。第一時間向國際友城、駐魯外國友人、駐魯領館通報疫情和防控措施,及時掌握在魯外籍人士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積極做好使團人員自我省入境工作。自我省口岸入境的使團人員共計61批125人,順利完成4批16名使團人員高速公路閉環轉運回京任務。做好國際會議疫情防控工作。印發會議活動防控指南,會同有關市開展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抓好整改。截至目前,共檢查督導11場國際會議的疫情防控。
五是積極開展「心手相連 共抗疫情」國際友好活動。除與國際友城、友好組織、國際友人等相互致發慰問函電、視頻外,還組織開展相互捐贈醫用口罩、防護服等多批防疫物資,同舟共濟,攜手抗疫,受到國際社會一致好評。
另外,在整個涉外疫情防控工作中,省政府駐京、滬、粵等辦事處和全省外事系統特別是青島、濟南、煙臺、威海、日照、德州、臨沂等各市外辦顧全大局、擔當作為,全力織牢織密海、陸、空全方位疫情防控網絡,派出多批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湧現出了大批先進典型和優秀代表,為全省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積極貢獻。
記者:
剛才,蔡主任介紹了今年疫情之下我省在對外交往方面創新的一些新模式,我想問一下,在「十三五」期間,我省在對外交往模式渠道方面有何亮點做法?
山東省對外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榮: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對外交往模式和渠道布局提升的一個重要時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一是服務保障重大外交議程,提升國際社會對山東的關注度。國家重大外交外事活動在地方舉辦,對一個地方的國際知名度、影響力有很強的促進作用,2018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青島舉行,不僅多個國家元首或首腦,和大批政要、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與會,還有3000多位世界各地的記者雲集青島,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二是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與沿線國家人民的友誼與合作。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貿易投資水平大幅提升,與沿線國家人民的友好事業也蓬勃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省沿「一帶一路」共新建友好城市11對、友好合作城市40對。三是自主搭建高水平開放平臺,凝聚發展動力。「十三五」時期,我省高水平開放平臺發展快、數量多、影響大,湧現出了像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等一批高層級、機制化的重大國際合作平臺。省外辦在為這些重大國際活動提供支持服務的同時,也舉辦了一些有影響力的國際活動。比如,2018年「外交部山東全球推介活動」,2019年山東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大會,都創造了山東外事史上多項記錄。四是創新民間對外交往模式,夯實民意基礎。「十三五」時期,各地各部門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民間對外交流活動,深化對重點區域和國家的友好關係。比如,省對外友協先後建立了6個地區國別委員會秘書處,在23個國家設立了海外聯絡處,我省共向116位外國友人授予了「山東省榮譽公民」「山東省人民友好使者」稱號,向77位外國留學生提供了省政府友城留學生獎學金,有力推動了民間對外交流合作。
下階段,我們將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發展對外交往模式和渠道。一是繼續創新交流合作模式,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國內國外相促進,做到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交流不斷、合作不減。二是繼續優化對外渠道結構,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成員國為重點,努力構建更加廣泛、多元立體的對外交流合作渠道布局。三是更加注重安全合作,共同攜手應對傳統、非傳統安全威脅,堅定不移推動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四是廣交朋友、交真朋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後疫情時代」對外交流合作開創新局面打下堅實基礎。
大眾日報記者:
近年來,省外辦打造了一些常態化的對外交流合作機制平臺,您能著重介紹一下都有哪些嗎?
山東省外辦副主任吳冠:
近年來,我們在歐洲、亞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積極開拓、鞏固和發展省級友城,先後打造了近20個雙多邊交流機制和合作平臺,服務全省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幾個重點機制和平臺:
(一)山東—山口—慶南三省縣道事務會議。我省與日本山口縣、韓國慶尚南道互為友城,自1995年建立三方交流機制。迄今已舉辦了十次事務會議及三方交流活動。
(二)友好省州領導人峰會機制。設立於2002年,是我省與德國巴伐利亞州等友城共同發起的多邊合作機制,目前成員共有7個,還有奧地利上奧州、加拿大魁北克省、南非西開普省、美國喬治亞州和巴西聖保羅州。峰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迄今已舉辦九次。
(三)東亞地方政府會議機制。2009年由奈良縣發起成立,迄今已有中、日、韓、東協和南亞共7個國家70個地方政府會員加入。我省於2011年加入該會,有效地促進了與亞洲地區各地方政府的多邊交流。
(四)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NEAR)。成立於1996年,由中、日、韓、俄的29個省級地方政府發起,我省是聯合會創始會員之一,並擔任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的協調員地方政府,有效地促進了我省與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間的交流與合作。
(五)山東省—韓國環境部環保合作事務委員會。是省政府與韓國環境部於2005年成立。2019年4月,第十四次會議在青島召開,共同討論了下一步魯韓環保合作事宜。
(六)魯巴戰略合作協調小組機制。2017年,在我省與德國巴伐利亞州結好30周年之際建立,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制定交流合作計劃,確定由雙方政府部門直接推動合作項目。
(七)山東—魁北克友城聯合工作組機制。2009年,山東省與加拿大魁北克省成立友城聯合工作組,建立了定期交流工作的機制,每兩年篩選一批合作項目。至今,雙方已召開了6次會議,篩選確定了6批39個合作項目,有力推動了與魁北克在航空、文化、教育、環保、新材料等領域的深入合作。
(八)山東—新斯科舍省工作組機制。2019年,山東與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雙方領導人決定成立工作組機制,雙方有關部門和單位共同推動合作項目。今年,在工作組機制下,成立了由雙方31所高校參加的高等教育合作聯盟,有力推動了雙方在教育領域交流合作。
(九)東亞海洋合作平臺。2013年建立,並列入李克強總理出席的第16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倡議。2016年至今,已連續五年舉辦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
(十)省對外友協授榮機制。由省政府設立了「山東省榮譽公民」和「山東省人民友好使者」稱號,每兩年開展一次。截至目前,共向28個國家的99位外國友人授予「山東省榮譽公民」、向42個國家的195位外國友人授予「山東省人民友好使者」稱號。
另外,像山東省—京畿道友好合作聯席會議、山東—仁川友好合作聯席會議、山東與日本和歌山縣環保交流機制、山東—南澳州工作組機制、省政府友城留學生獎學金、省對外友協海外聯絡處和國別(地區)工作委員會等等,也在對外交流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齊魯晚報記者:
我們都知道,國際友城是我省擴大對外開放、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寶貴資源。請介紹一下,近年來省外辦是如何發揮友城作用的,下一步又如何豐富拓展友城交往?
李榮:
自1979年青島市與日本山口縣下關市締結為我省第一對友好城市關係起,40多年來,我省國際友城事業發展迅速,截至目前,我省已與五大洲86個國家的地方政府建立了586對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國際友城數量居全國第三位。近年來,我省紮實開展重點國家友城結好,積極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圓滿完成了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服務保障工作。參與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建立友城關係。認真籌備中國—中東歐國家民間友好大會,主動融入中國—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持續打造平臺機制和品牌活動,服務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發揮友好省州領導人峰會等10餘個雙多邊機制,成功舉辦山東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大會等一系列有較大影響力的雙多邊活動。深入開展務實合作,服務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通過國際友城渠道,積極「請進來」、「走出去」,促成了與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醫養健康項目,與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土地整理項目等一大批合作項目,有力推動了各領域的務實交往。廣泛開展人文交流,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文明交流互鑑,舉辦「來自孔子家鄉的文化展」等活動。積極開展青少年交流,2016年至今,共組織參與青少年交流活動11場,參與人數781人。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省主動與國際友城通過各種渠道,廣泛開展國際疫情防控互幫互助,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下階段,我們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開闢「後疫情時代」國際友城交往的新路徑,開展「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專項行動,進一步豐富拓展交往模式渠道。
一是加強分析研究,強化頂層設計。綜合運用外交部、全國對外友協、我駐外使領館、國際友好組織、友好人士等信息渠道,發揮智庫作用,著力開展國際友城的分析研究,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開展國際友城結好和交往工作。充分發揮國際友城工作的統籌規劃和歸口管理職能,制定出臺《關於推動國際友城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十四五」期間友城發展目標,提出具體措施,切實推動國際友城高質量發展。
二是廣泛開拓渠道,完善優化布局。不斷開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成員國,歐洲、北美、大洋洲等發達國家,以及南美洲、非洲、太平洋島國等新興經濟體、重要發展中國家和具有市場資源開發潛力國家的交往渠道,完善和優化國際友城布局和省域東中西地區國際友城結構。目前,全省儲備具有結好意向的「準友城」達到了168對。推動縣級國際友城對外結好,為我省擴大對外開放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是搭建平臺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友城經貿、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平臺機制,繼續提升「感知新山東」「相約上合」「中美健康+」「拉美橋」等活動層級。高質量建設「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策劃舉辦「山東國際友城青少年交流大會」,搭建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情感融通新平臺,探索中外人文交流新路徑。通過前期調研摸排,目前我省正在開展或計劃開展的國際友城間合作項目達到了127個。我們將推動建立評估體系,重點評價項目成果落實落地和經濟社會效益情況,建立通報制度,定期開展調度,推廣複製好經驗好做法,督導整改問題和不足,為實現國際友城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切實推動國際友城工作更好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歐洲是我們對外交往的重點方向。剛才,聽到蔡主任介紹,今年省外辦創新開通了「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請簡要介紹一下這個直通車的具體內容和目前運行情況,謝謝。
吳冠:
歐洲發達國家眾多,是我省重要的技術、投資來源地和經貿合作夥伴,在當前國內和國際形勢下,進一步加強與歐洲國家和地區合作意義重大。自本月起,省外辦將聯合有關市、部門、企業和機構,打造「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對歐合作平臺,為我省與歐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開通歐亞班列的「雲上齊魯號」。
開通「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的主要目的是根據我省重點行業、重點產業對外合作需求,結合和我省在歐洲重點友城、重要合作地區的優質資源,分領域、分專題組織對口交流,推動雙方對口部門和機構之間開展專業交流、意向溝通和合作對接,從而建立互信、形成共識、推動合作,也為疫情結束後迅速恢復人員跨境往來、開展重大項目合作挖掘潛力、積蓄力量、儲備項目。
12月3日,由省外辦牽頭組織的「中國山東省-德國巴伐利亞州食品產業直通車」已開通試行,雙方十幾個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食品產業集群、飯店協會的代表試乘首班車,達成多項合作共識,並商定下一步行動,取得良好效果。
下步,我辦還將開通「魯歐友城產業合作直通車」,服務我省新舊動能轉換和十強產業;開通以農業、畜牧、食品等領域合作為主題的「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助力鄉村振興;開通聚焦海洋合作專題的「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服務海洋強省戰略;並開通「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之城市專列,匯聚省級外事資源,助力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區域協調發展。
「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等線上「雲外事」交往活動,是省外辦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創新對外交往模式的實踐,相信即使疫情過後,這種對外交往模式也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我們將不斷創新和改進對外交往模式,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和國際友城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做出外事部門的應有貢獻。
山東綜合廣播記者:
從全球疫情發展情況看,線上交流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對外交流的主要形式。作為全省對外交流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想請問一下,下步山東的線上「雲外事」將如何開展和布局?
蔡先金:
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形勢下,在一段時間內,「雲」間交往可能還是我們主要對外交往形式。省外辦黨組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已經早有計劃。今年以來,我省外事「雲」交往全球布局已基本形成,而且已經在打造省外事的一些「雲」交往品牌,也逐漸得到相關方認可,並發揮出積極有效的作用,服務於國家外交大局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剛才我已做了一些介紹,現再從全球布局方面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
亞洲方向,目前我們開展的線上活動主要有:「對話日韓」主要是日本與韓國,今年已經舉辦「山東—濟州視頻連線會議」,「山東—山口—慶南三方事務會議」等多場對話活動;「攜手東協」主要是東協十國,已舉辦與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友城線上交流活動;「相約上合」主要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基本涵蓋了中亞和俄羅斯地區。下步重點利用好上合組織工作機制、新近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中日、中韓外長會談成果等機遇,加強與上述國家的線上交流,開展「雲」交往與合作。
歐非方向,目前我們已經開展了「中東歐合作進行時」活動,主要是對接中東歐17國;「魯歐友城線上直通車」主要是對接我省在歐洲省級友城;因非洲方向技術原因,今年我們開展的線上交流只有坦尚尼亞、衣索比亞等幾場,但下步我們將藉助駐外使館、走出去企業的技術資源,開展「魯非同心」線上交流系列活動,推動抗疫交流和經貿合作。
美大方向,目前我們已經開展的線上「拉美橋」活動,建立與拉丁美洲國家聯繫,助力我省企業對拉合作走穩走實;「美加連線」則主要是與美國和加拿大友好省州和地方政府,聚焦抗疫經驗、復工復產、自貿區建設等主題以及環保、教育等領域開展了交流合作。另外,我們還積極開展了「魯太一線牽」活動,與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科斯雷州舉辦了共抗疫情視頻交流會,分享抗疫經驗,推動疫後合作。
另外,從民間交往的角度,省對外友協秘書處也組織開展了「山東友誼之窗雲端會」等系列活動,參加了線上「環太平洋國家藝術邀請展」、「匠心築夢—用民間藝術講述脫貧故事」、中韓大學生演講大賽、中國大學生日語徵文比賽等全國性的線上交流活動,下步將繼續與山東國際友城、民間友好組織和國際友人加強線上交流,推動民心民意相通相融和各領域務實合作。
我省「雲外事」既然已經開啟,而且取得了一些預期效果,今後省外辦還會繼續做下去,成為我省外事交往的重要模式,服務於我省整體外事工作。當然我們還會不斷創新外事交往模式,豐富與完善外事交往內容,重結果、重實效,將我省外事工作推向一個新高度,展示出一個新狀態、一個新水平。
張桂林:
記者提問就到這裡。大家如有其他需要採訪的內容,請聯繫省外辦宣傳調研處曹春,聯繫電話:86062116。
本次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