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傳統糕點成回憶!你還記得小時候常吃的花生糖、老回餅嗎?

2020-12-15 上遊新聞

花生糖、老回餅、怪味胡豆……這些記憶中過年時常吃的老重慶傳統糕點,你還記得嗎?回餅的「回」字,又啷個解釋?

28日,上遊新聞記者走近位於南岸雞冠石的重慶百年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吉香園,打探老重慶傳統糕點的傳承與新生。

回餅的「回」有兩重含義

回餅,被譽為「川南八大名點」之一,這種形似麵包和饅頭的糕點,是許多老重慶人特別熟悉和青睞的早餐備選。

非物質文化遺產吉香園傳統糕點第四代傳承人楊健向上遊新聞記者介紹,回餅的這個「回」字,有兩種含義:回潮,烤箱烘焙出來後,要自然回潮,第一天不能包裝,第二天才能包裝;回香,回餅有一種自然的鹼香。

吉香園車間內的師傅將特製的220斤調漿倒入紮好形狀的50斤麵粉內,幾番看似簡單卻又十分考驗師傅手藝的混合後,兩個圓形模具,一雙手,幾秒鐘時間,一個個麵團就揉好待烘焙。

六七分鐘後,金黃的回餅就呈現在上遊新聞記者眼前。製作師傅熟練地把它們一個個碼在箱內。

頓時,整個製作車間內,撲滿甜香、鹼香。

製作回餅最關鍵的步驟就是事先調漿,吉香園這麼多年的傳承,就積澱在這鍋充滿回憶和歷史老麵漿中。

老師傅一年要炒壞十幾口大鐵鍋

一走進吉香園花生糖製作車間,濃鬱的花生味兒便直撲上遊新聞記者鼻腔,讓人垂涎欲滴。

四五位平均在食品行業有二十多年經驗的老師傅,井然有序地進行著熬糖、配料、切割、包裝等十幾道工序。

在食品行業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手藝師傅楊婆婆,現在是廠內的技術指導,年近70的她親自上陣,在炒糖環節親自動手,直到上了「火色」才能停止,這一過程要持續將近二十分鐘。

楊婆婆笑稱,「人也遭不住,鍋也遭不住,鍋鏟也遭不住。」

因為這一過程完全靠眼明手快、憑經驗判斷有沒有起「火色」,行內有一句話,「暑九熬糖,沒得哪個稱得到老行」。幾個熬糖的師傅互相打趣,這輩子不管多「行事」,總有時候會把糖熬差。

楊健此前曾花幾萬塊為廠裡買了一臺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的熬糖機,但是買來幾乎沒用過。

「還是手工的味道巴適,我們一年要炒壞十幾口大鐵鍋。」

堅持手工製作革新 呼籲建立食品文化自信

摸爬滾打食品行業幾十年,楊健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目前,隨著大量西式糕點的衝擊,純手工製作的中式糕點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淡忘,很多種類已經消失,或是等待消失。

「現在堅守一種傳統很難,尤其是食品行業更難。」楊健無限感慨。

自1916年吉香園前身初次以「吉良」名稱登入市場,如今已經有102年歷史的吉香園,到楊健這一代已是第四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除了對傳統的沿襲,他們還力求突破創新。楊健歷時三年時間,深入雲南採購鮮花,並挖掘重慶本地的製作工藝,結合蘇浙一代的生產工藝,研製成了一種全新的產品——鮮花酥糖,並於2016年申請了發明專利,去年年底正式上市。

吉香園為了堅持記憶中的傳統味道和給食客帶來的美好體驗,幾十種產品大部分都是純手工製作,這樣一天下來的產量不會很高,但是卻保留了沿襲一百年的味道。

「如果不加以沿襲,恐怕我們的下一代看都看不到如燈草糕、花生佔這樣的傳統糕點了,更別說吃到了。」談到這裡,楊健惋惜中有一絲憧憬,他呼籲市民多關注我們市內的傳統糕點、傳統手藝,「中國人、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結晶不能忘掉,我們就是要堅持用純手工的方式把這種文化沿襲下來,讓我們的後代也能吃到這種綿延千年的食品,了解這種文化,以此方式來達到一種食品文化方面的自信。」

上遊新聞記者 楊辛玥 攝影 劉力

相關焦點

  • 兒時的回憶~那些老式糕點、你還記得名字嗎?
    老一輩串門走親戚都喜歡提些糕點,還記得那些糕點的名字嗎?桃酥 這應該是最常見的老式糕點,又香又脆、好吃不貴!還記得那些年,吃桃酥、渣渣兒都不剩的你嗎?記得小時候桃酥泛濫那幾年,哪個親戚來了帶的三刀,稱呼都喊得格外親!
  • 這些老式糕點,8090後小時候大多都吃過,滿滿的回憶殺!
    大家還記得幾種小時候吃的老式糕點?那些沒有顏值,很普通很簡單的糕點,但是味道卻一直停留在哪個年代,再吃上幾口滿滿都是回憶,小編今天再帶大家重新回味一下這些老式糕點,8090後小時候可能大多都吃過,滿滿的回憶殺!
  • 小時候常吃的4種糕點,全吃過的厲害了,哪個是你的童年最愛?
    小時候常吃的4種糕點,全吃過的厲害了,哪個是你的童年最愛?童年的時候,通常會在午睡起來之後,正飢腸轆轆的時候,被家人塞一兩塊糕點到手裡,不一會就吃沒了,吃完之後感覺意猶未盡,也許是因為特別餓吧,小時候覺得糕點是最好吃的東西,後來還經常偷偷去翻箱倒櫃,但是總是找不到,不知道糕點到底被藏在哪裡了,簡直是多年的未解之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回憶一下4種童年糕點吧!
  • 中國傳統糕點美食,不僅你小時候吃過,也是爺爺輩的喜愛
    在中華飲食的文化中,誕生了許多菜品,其中還產生了各種的零食和以及小點心,這些點心不管是餐前還是閒暇時光來一點都是很好的選擇,點心的種有很多種,並且做法也不少,這些糕點的存在都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有些糕點都是當地的獨特美食,要是算上全國的糕點種類那真是數都數不過來,今天就來說一說以前的那些糕點
  • 記得小時候經常吃的糖果,你們還記得嗎?
    記得小時候經常吃的糖果,你們還記得嗎?記得上學的時候曹老師終於允許我們撕開糖果皮了,我迫不及待,咬著牙,用力撕開糖果皮,哇!是塊酥糖!我剛把糖放到嘴邊,曹老師又發話了:「先別吃!再觀察一下!」唉,害得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我仔細看了看,這塊糖是圓柱形的,大約有4釐米長,通體雪白,我又聞了聞,好香!我真的垂涎欲滴,恨不得一口吞下它。
  • 80、90後小時候獨有的爆款零食,你還記得多少?
    80、90後小時候獨有的爆款零食,你還記得多少?如今的零食花樣越來越多,我們曾經吃過的零食都已經逐漸被取締。而回想起我們的童年,發現有那麼多好吃的零食,價格比較便宜,口味更是比較簡單,小時候,父母給的幾毛錢,我們會高高興興的到小賣店,買上一根辣條,一包小冰棍,奢侈的就買花生糖。現在想想那是多麼的回憶!正因為那時的零食很稀缺,所以我們倍感珍惜!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幾款具有年代感的經典小零食,讓你們多一份回憶,多一份珍惜!
  • 小時候常吃的7種經典糖果,這些全吃過的絕對是土豪!你吃過幾種
    小時候常吃的7種經典糖果,這些全吃過的絕對是土豪!你吃過幾種猴王丹,酸酸甜甜的,大家分著吃,一小盒也能吃好久。雖然長得醜,但真的很好吃,可以在嘴裡回味很久。冬瓜糖,記得那個時候的冬瓜糖,真的很甜,甜的有些發膩。石頭糖。記得小時候總買這種石頭糖,這種糖果長得特別像石頭,不開玩笑,如果把它扔到石頭堆裡,一定有很多人都找不到,這是90後最經典的糖果了。花生糖。
  • 還記得小時候喜歡吃的這些零食嗎,大部分已停產,滿滿的回憶!
    尤其是我們小時候的零食,那叫一個美味。那時候的零食雖然品種不是很多、雖然沒有精美的包裝,但是那些簡單又便宜的小零食在我們心中,是如今好多零食都沒辦法替代的~童年很多零食現在好多都停產了,有的雖然還在,但是已經沒有當時的味道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包裝精美的零食,還有一些進口零食。還記得小時候喜歡吃的這些零食嗎,大部分已停產,滿滿的回憶!
  • 這些小時候經常吃的一些美食,你都還記得嗎?
    這些小時候經常吃的一些美食,你都還記得嗎?記得在小時候的時候,種草和網紅這些詞聽都沒聽說過,那個時候大家都聽說有街頭賣小吃,賣得好的,便會爭先恐後的奔跑去品嘗,很多小商販也會跟隨潮流,展示強勁的中國風格,到處都是,一個高端詞模仿,今天我就帶大家回憶一些這些小時候經常吃的一些美食,你都還記得嗎?
  • 80、90後小時候大多都吃過的中國老式糕點,我只吃過綠豆糕,你呢
    80、90後小時候大多都吃過的中國老式糕點,我只吃過綠豆糕,你呢大家還記得幾種小時候吃的老式糕點?那些沒有顏值,很普通很簡單的糕點,但是味道卻一直停留在哪個年代,再吃上幾口滿滿都是回憶,小編今天再帶大家重新回味一下這些老式糕點,8090後小時候可能大多都吃過,滿滿的回憶殺!你吃過幾種呢?京果子京果子又叫江米條,這個果子又人吃過嗎?小時候爸爸最愛給奶奶買了,她總是分給我們吃。
  • 網紅甜品霸屏的時代,曾經讓你流口水的內江老式糕點,還記得嗎?
    小編突然想到一股久違的味道,小時候吃完連剩下的薄紙還忍不住舔舔的美味,或許它沒有華麗的外表,但卻有驚豔的口感,老式糕點是一種回憶更是記憶中兒時的味道為此,小編跑遍內江大街小巷~為大家找回記憶中的老式糕點桃餅、脆皮小蛋糕、海綿蛋糕.....
  •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回憶小時候常吃的經典美味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回憶小時候常吃的經典美味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老話說二十三糖瓜粘,這種糖一年就吃一次。小年除了吃糖還有各種好吃的節令美食,例如米餅、火燒、年粽等等。春節自小年起拉開序幕。一過小年就感覺春節真正來了。
  • 這家80多年歷史的老式糕點,是無數青島人的兒時回憶
    、江米條、鴨尾酥、牛舌餅、排叉、杏元、炒麵…...在生活林可以看到很多我們小時候吃過的老式點心,所有帶餡料的東西都是真材實料,傳統工藝,也因此保留了老式糕點的味道。脆崩沙,青島都叫「小眼鏡」,還記得它的味道嗎?
  • 在民間,最常見的,三款「中式傳統」糕點,你還真不一定都吃過
    說起最常見的傳統糕點,你首先會想起什麼啊,這些傳統糕點很多都陪伴我們,度過了童年時期,每每回想起來,都是滿滿的回憶。第一、發糕發糕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發糕是以糯米為主要材料製成的傳統美食,是一種大眾化的餅類食物,廣泛分布於北方與南方廣大地區。其味清香,營養豐富,尤其適合老年人、兒童食用。其中「龍遊發糕」為非遺產項目,製作工藝獨特。另外如嶽陽、惠州等地的發糕,都各具特點。
  • 小時候的年味兒,你還記得嗎?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小時候的年味兒,你還記得嗎?年味兒是什麼?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還記得嘴饞趴在灶臺上的你嗎?更有剛出鍋的炸丸子,記得奶奶在鍋沿兒揪下的那一顆顆丸子嗎?現在,餃子餡料已經越來越多樣,那份傳統的年俗你還在堅持嗎?如今,越來越多的過年形式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眼界開闊的人們也有了更多的新年記憶。
  • 小時候常吃的4種糕點,綠豆糕上榜,最後一種隔很遠就能聞到香味
    中國的糕點一直都非常出名,這些糕點的味道都非常好,價格也特別便宜,所以很多朋友都喜歡吃。中國糕點最為吸引人的一個地方在於它們全部都是手工製作的,基本上味道都非常好,價格也非常便宜,所以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
  •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那些雪糕?看到這些,你都不敢回憶
    接下來就是棒棒冰了,棒棒冰給人的最美好的印象就是能夠分著吃,那時總是將一根棒棒冰掰成兩半和其他朋友一起分享。棒棒冰是一頭短點、一頭長點,還會糾結一下到底要發揚孔融讓梨的精神把長的給別人還是自己吃了噗哈哈~~現在的棒棒冰都有了五顏六色的外包裝,找不到過去那種「赤身裸體」的了……還有就是已經停產的這款冰糕是靠模仿大白兔而走紅的,小時候很多人都吃過,吃起來還有奶糖的香味。可惜現在已經不見賣了。估計已經停產了。
  • 夏天來了,想起了那些我們小時候常吃的冰激凌,這都是滿滿的回憶
    夏天來了,想起了那些我們小時候常吃的冰激凌,這都是滿滿的回憶啊!一提到夏天,首先聯想到的一定是西瓜吧。現在已步入夏季,夏季又是吃西瓜的好時候。挑一個清甜多汁的西瓜,變著花樣吃,這大概是夏天的一大快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小時候一起吃過的冰激凌吧!第一種:娃娃糕這種雪糕它長得真的很不娃娃,拿出來的每一個都不一樣,有的眼睛大,有的嘴巴小,甚至有的悲傷到變形。哈哈,但是看著挺可愛的。
  • 這些好吃的糕點,你還記得那些味道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迷戀英式下午茶、法式甜點或日韓零食,而那些傳統的中華糕點卻被我們遺忘了。但仔細回想,我們最快樂的回憶,其實是端午節吃到外婆包的粽子、清明時節吃到青草香氣的青團,我們自己的美食不應該被忘記。
  • 小時候的品牌還記得嗎?以前經常吃,最後一個你當時買不起!
    進入5月,天氣又開始熱起來了,明明前兩天還穿棉毛褲來著……五一假期到了,又是一個夏天……還記得童年的夏天嗎,那時候周圍沒這麼多亂七八糟的電子產品,也沒有什么正兒八經的玩意,但卻讓人無法忘記,到底是什麼賴在腦子裡這麼多年還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