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家門口,「蘿崗香雪」堪稱廣州人冬季幸福遊處之一,就在廣州東部大黃埔區蘿崗街道。每年最佳賞花時間為1月中下旬左右,當然園中種植多個品種梅花,故花開時間有前後。一般情況是,前園果梅,12月底至1月中旬大面積花開;後園名貴品種宮粉、硃砂,大約是1月中至2月上旬開花;美人梅、綠萼則要等到2月中至3月上旬。因氣候不同每年花開時間也有前後,今年(2019)花開就稍遲,元旦期間去到果梅花開寥寥,最佳應在元月13日之後。
值得一遊哦,不信?看看我往年所拍的——
【梅花一弄】。元月上旬,灰霾天,陽光尚好。今天香雪公園外面的境況,可以這樣描述:車水馬龍、人潮鼎沸、雜亂無章!臨時地攤成片擴張!謝天謝地,公園裡,人雖多,仍有序。前段時間持續的寒冷天氣,花期雖較往年略推遲,但花更濃氣更香。
前園花正豔這些,叫果梅,也叫青梅;顧名思義,就是有結青梅果的樹種。公園外左右兩邊的梅園和公園裡前園的梅花都是果梅,開單瓣或單託或雙託的白色花朵,介紹有近6千株。時下繁花滿枝椏,遠觀白茫茫一片,確有北國薄雪覆蓋之錯覺。拍相,喜歡局部,更有美感——
花朵新鮮,特寫也是很好。看著如此嬌媚的花瓣,想著古代文人墨客,總是將自己時運不齊、命途多舛之哀傷,借梅抒發,以至於梅花幾乎成了「孤高自許」的代名詞,好不公平!看,蘿崗梅花,雖處市郊,但非僻野,真是親民得很——
陸遊講的『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那種情景,或許在北國曠野中可覓。這裡,扶老攜幼的、呼朋喚友的,滿樹花開,滿園笑臉,還是毛主席的『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來得應景——
俗話講得好,好戲在後頭。行至前園後部,終於見到一株宮粉花開!雖不及白梅繁花滿枝,但雙託復瓣的粉色花朵,更有「花枝俏」的感覺,好喜歡!轉入後園,這邊的品種花期未到,滿園花蕾盈盈,『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李清照)』。也有個別不甘寂寞,爭把春來報的。特寫,就拍特寫,一個換鏡頭,一個加放大鏡片……哪個角度好,哪朵花漂亮,愛攝之人皆好友,分享分享——
南國梅園,確實從不寂寞。花開時節,遊人魚貫,蜂蝶成群。後園雖是花開寥寥數朵,但對於攝友來說,更是愛意無限,前拍後拍,左拍右拍,就想拿到更好的效果。突然記起去年也是今日來玩,當天不似今日有陽光,陰天拍得的花瓣重疊效果更靚。嘻嘻,生活就是這樣,有得必有失。
終於遇上一朵含苞待放的硃砂梅,好意境!『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蘇軾)』,美麗的硃砂、美人梅,春節前後,我們再來……。
【梅花二弄】。春節,2月初,陽光燦爛,氣溫熱得似夏季,人潮似水是必然的。目標明確直奔後園,發覺來遲了!春節前連續高溫天氣,大部分宮粉都開謝了!也因為太熱,後園的硃砂、美人梅、變綠萼都開得不好。可惜了前段時間連續寒冷催生的花骨朵!天意弄人,沒辦法的事情,找一些漂亮的拍。
《範村梅譜》(宋·范成大)講:『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奇者為貴』。古代文人墨客之品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太奢侈,我就覺得:鮮花嘛,新鮮茂盛即為最佳。
【美人梅】,顧名思義,美得含蓄且溫柔。花重瓣,色粉紅。據說此梅乃園藝雜交品種,精選所成,果不其然,花色『濃而不豔,冷而不淡』。記得有詩云:『君子蘭前立君子,美人梅下倚美人』。真乃佳景是也,可惜此時無美人同入鏡,憾事。
遇見【硃砂梅】,腦海第一時間湧現那高亢激昂的《紅梅贊》:『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陽光下的紅梅都如此令人振奮,想像一下冰天雪地的境況,確實鼓舞人心。查百科:硃砂,直腳梅類,枝條直伸或斜展,不下垂成拱形也不扭曲。真本性!
【變綠萼】,綠萼型梅花。 《梅譜》云:『凡梅花,紂蒂皆絳紫色,惟此純綠。枝梗亦青,特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綠華」』。變綠萼梅花清高麼?或曰『清純』更貼切些吧。
烈日炎炎的年初一,縱是熱得似夏季,可原本就是春天,故滿園春色融融。喜人的景色還有老樹發新芽、綠葉映青子,真真叫人喜歡。當然,在滿園繁花之中,這些都太不起眼了,故慢些走,細心看,會有更多收穫的。
吸引眼球的還有各式園樹野草,當然也少不了一些人工元素:水池邊不甘寂寞的油菜花、勒杜鵑,長勢喜人;小道旁現場製售的假玫瑰,又添色彩……
再來看一些別樣風景,有一姑娘手持綠植在戲蝶。蝶兒低飛戀戀不去,引得遊人紛紛頓足,舉相機的、持手機的,都來一張過過癮……哈哈,這到底是人戲蝶呢,還是蝶戲人?
哈哈哈,幸福就在當下,幸福就在家門口,蘿崗香雪正是時候,走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