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尋甸100多公裡外的祿勸縣茂山鎮,蘭夢露莊園內的陽光玫瑰正處於盛花期,90天後,這種從日本引進的,外表鮮亮、皮薄肉脆、果粒均勻的葡萄將出現在北上廣深等地的大型商超,即便售價不菲也供不應求。
牛奶味草莓、巧克力味草莓、陽光玫瑰葡萄只是雲南優質農產品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規劃引領和政策扶持下,雲嶺大地正依託先天的資源稟賦和氣候條件,因地制宜種植生產出具有「綠色、生態」標籤的優質農產品,且備受國內外市場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省政府加快打造「綠色食品牌」的進程中,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正當時。
每逢周末,家住尋甸縣城的孫女士一家就會驅車來到縣城邊上的百安草莓園,帶著孩子們在這裡享受採摘的樂趣。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雲南省屬低緯度內陸地區,「立體型」氣候顯著,全年無霜期長,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徵適宜多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生長。
張寶龍就是看中這一先天優勢,經過多方考察將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基地選在了祿勸縣茂山鎮。在他看來,雲南冬季晝夜溫差大,水果營養豐富且口感也更好。
通過引進國內外的新品種、新技術,張寶龍採用標準化種植流程,已經培育了陽光玫瑰、甜太陽、雄寶、黑芭、東方之子等優秀葡萄品種、新品種水蜜桃以及草莓等,2018年的年產值達到2300萬元,帶動500多戶農戶戶均增收5000元左右。
他告訴記者,基地產出的陽光玫瑰葡萄通過上海農藥研究所最高標準的132項農殘檢測,即便售價在198元一串,在很多展銷會上都被消費者搶購一空。
與張寶龍一樣,四川人趙文平也看好雲南豐富的光熱資源,特別是夏季涼爽的氣候條件,在夏草莓種植上優勢凸顯,就帶著新技術及新品種來到了尋甸縣金所街道發展草莓育苗基地。「全國許多地方都適合種冬草莓,但夏草莓只有雲南具備這樣的氣候條件。」趙文平介紹,目前基地可對外供應的優質穴盤苗1000餘萬株,實現銷售收入2000餘萬元。
在祿勸縣九龍鎮老雞街村委會,這裡種植的紫皮獨蒜已經佔據了東南亞市場的半壁江山,甚至一些深加工產品還銷往了日本、韓國、美國、德國等市場。
趙大芳說,九龍鎮老雞街村委會平均海拔1700多米,很適合種植紫皮獨蒜,且種植傳統悠久,畝產收入最低可達5000元左右,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人都紛紛回老家種大蒜了。以營廠村的丹文坤就其中之一。今年9月份他種植了10畝紫皮獨蒜,按照每畝最低收入5000元來計算,來年4月份最低都能收入5萬元。
「之前在昆明打工,還不能照顧家裡,聽說家鄉種蒜市場比較好,也不愁銷路,就回來試試。」丹文坤的信心來源於村委會,村委會不僅引進了新品種,還組織大家外出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今後還將建一個初級加工廠。
環際農業董事長閻松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僅僅是大蒜系列產品出口創匯就達到了4000多萬元。今後,將確保出口額以年均12%的速度穩步增長,將更多的雲南優質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雖然從縱向來看,雲南農業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受農業基礎薄弱和產業投入不足,產業結構性制約明顯,經營主體培育滯後,科技創新支撐引領能力不夠,全省農業質量效益水平總體不高,與雲南擁有的良好自然資源稟賦和獨特區位優勢不相匹配。」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研究員陳良正認為,一定程度上,雲南「豐富多樣、生態環保、安全優質、四季飄香」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的潛力十分巨大。
2019年2月,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聯合印發《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質量興農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初步實現產品質量高、產業效益高、生產效率高、經營者素質高、國際競爭力強,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在陳良正看來,按照國家發展高質量農業的要求和部署,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應揚長避短、突出特色,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構建外向型的現代農業體系,努力跟上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今年以來,雲南省出臺了《關於創建「一縣一業」示範縣 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指導意見》,雲南省綠色食品牌領導小組辦公室完善了《雲南省培育綠色食品產業龍頭企業鼓勵投資辦法(試行)》,評選了雲南綠色食品「10大名品」和「10強企業」「20佳創新企業」,並積極推進「10大名品」長水機場展示銷售中心籌建,進一步擴大了雲南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很多農業企業也在積極布局。
庫森農業總經理趙文平透露,今後將進駐尋甸園區標準化廠房,引進草莓精深加工生產線,加工草莓果脯、果醬、飲品等系列產品,在發展草莓種植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打造成為草莓全產業鏈基地,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環際農業在富民新建的農產品加工工業旅遊項目也將在年底投產。其中,農產品加工區內設新鮮果蔬加工生產線一條及玻態乾燥技術生產線一條,建設約4200平方米達到歐盟生產標準的無菌車間,並配套可同時觀看兩條生產線的立體式參觀監控走廊。屆時,消費者可通過參觀走廊全面了解雲南高原特色農產品的加工流程,展示現代農產品加工業水平,有效傳播雲南高原農產品文化,實現雲南農產品品牌建設。
未來3—5年,凱普農業將實現年均10%的穩定增長目標,通過高標準的引領示範作用,用標準促規模、以質量促發展,打造高品質的果蔬產品系列,帶動周邊更多的專業農業企業、合作社、農戶實現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