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旅遊,尋蹤古明珠橋,遺址尚在,橋已面目全非

2020-10-03 寫手龐永華的陝南生活

我最近一直在漢中市旅遊。

我喜歡漢中市,喜歡探尋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蹟。

漢中天主教附近,我的出發點

明珠橋,就是我今天要去探尋的一座古代「明星橋」。

它,修建於明嘉靖二十六年(1541),為三孔石拱橋,位於城西門外一裡處,也就是現在的漢江油泵油咀廠南門附近,屬於漢中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保碑

據資料記載:明珠橋,長12米,寬5米,高4米,橋面石條橫鋪,兩側原有石欄杆。橋下,嵌有石文,記載建橋時間。關於修橋的來歷,《南鄭縣誌》載《摭邏錄》:「相傳舊有一鬥戶,量米得一珠吞之,遂化為龍,排蕩成渠,幾為居民患,有神人驅之去,得免,後建橋其上,故名。今猶畫神人按劍驅龍像,懸於橋亭。」

如此看來,明珠橋既古老又神奇。

我滿懷希望地從西大街出發,然後順著長長的斜斜的西關正街一直前行。

街道很窄。

街道上,人來人往。

在漢江油泵油咀廠附近,我向一位老人詢問明珠橋的具體位置。老人很是熱情,認真地給我指點了方向。我道謝後,很快就找到一塊文保碑。我環顧四周,看到兩排護欄突兀地出現在平坦的道路上。

我看了看文保碑,又看了看護欄,終於確信,這就是「傳說」中的明珠橋了。

文保碑旁的明珠橋

橋的護欄,看著很新,與「古」無緣。

橋的南邊,是一個生活垃圾收集站。順著垃圾站前行,我找到一條汙水渠。渠裡,臭氣燻天。

我站在汙水渠邊,看著面目全非的已經「隱身」的古明珠橋,聞著從汙水渠和垃圾收集站裡散發出來的混合臭味,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汙水渠

遙想明清兩代,明珠橋是漢中通往四川古道的重要交通設施。橋下,就是古山河堰的排水渠;渠岸,柳樹成行。「明珠垂柳」,成為當時的漢中勝景之一。清代李天敘在橋邊賞柳後,詩興大發,賦詩一首:「探得驪珠勝跡留,畫橋碧柳蕩輕舟。江神靜攝洪流去,水孽長潛古渡頭。鱗甲隱浮沙漲險,煙波遙起旅人愁。過來豁伐遊春目,適興高登萬裡樓。」

可是,現在呢?

明珠橋旁的生活垃圾收集站

明珠橋生活垃圾收集站的牌子

我站在明珠橋旁,沒有任何「詩興」,惟有一聲嘆息,然後逃一般地離開了。

這,可能是我在漢中市區找到的最讓我失望的古蹟了。

再見,古明珠橋!

再見,古明珠橋,我以後不會再想你了。

相關焦點

  • 漢中旅遊,尋蹤古明珠橋,找到後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我最近一直在漢中市旅遊。我喜歡漢中市,喜歡探尋那些鮮為人知的古蹟。漢中天主教附近,我的出發點明珠橋,就是我今天要去探尋的一座古代「明星橋」。我站在汙水渠邊,看著面目全非的已經「隱身」的古明珠橋,聞著從汙水渠和垃圾收集站裡散發出來的混合臭味,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 漢中市區,尋古之旅,我遊覽過的這12處古蹟,值得一看
    我最近一直在漢中市區旅遊。我的旅遊,就是尋古之旅,去探尋那些眾所周知的或鮮為人知的古蹟。現在,盤點一下,我最近在漢中市區遊覽過的這12處古蹟。看看這些古蹟裡面,你都去過幾處?它,位於漢中城南,裡面池水蕩漾,亭臺樓閣,仿古建築鱗次櫛比。在這裡,我彷佛置身在一座嶄新的城市公園裡面,體會不到一丁半點的「遺址」滄桑感。這裡的門票20元,感覺花得有點冤。
  • 桂花香裡,遊覽漢中,在人行道上遇見古護城河橋,很驚喜也很意外
    這,就是古時漢中的護城河橋。古時漢中的護城河橋在古時,漢中城有四座護城河橋。現在,那三座都已坍塌毀壞,只有南門的這座古橋幸運地保存了下來。多年前,漢中在實施「一江兩岸」的重點工程建設時,這座古橋被列在了「中央大道」的改造規劃範圍內。後來,有關部門決定對古橋進行原址保留,讓古老的它和現代的漢中城融為一體。對古橋原址保護,這值得點讚。
  • 洪水過境漢中後的橋北廣場
    周末跟家人到漢中橋北廣場逛逛,據說前段時間漢中連降大雨,水都漲到景觀帶了,這兩天大水褪去,又恢復了往日的喧囂,遊人開始增多了。遠處好像有座正在修建的塔,不知是不是朱寰閣?竣工幾年的健身步道也沒有人健身步道上的提示牌橋北廣場堤頂上也是人煙稀少
  • 古藺彰德保安橋尋蹤
    彰德保安橋尋蹤 作者 胡良偉 胞兄延發問:「橋要幾年才修得成?」胞弟延富答:「三年。」延發說:「我不跟著你修橋。你修橋需要三年,我在興隆壩組織個戲班子練戲,三年也夠了。到踩橋(竣工典禮)時,我帶戲班子好好給你唱幾天戲慶賀。」胡延發組織的戲班子出臺唱戲,被視與當地重大節慶同等。就這樣,胞弟延富主持修橋,胞兄延發組織戲班子排戲,共為同一目的。
  • 宣城明代古橋能否免拆?文物部門:應最大限度保護古橋遺址
    文物部門:推進城市交通建設的同時,應最大限度保護古橋遺址  3月21日,宣城市城鄉規劃局在單位網站規劃公示一欄公布了陽德路(宛溪路—陵陽路)道路規劃設計方案。作為城市主幹道,該道路規劃長度4500米,道路跨水陽江、雙橋河各設大橋一座,其中,跨水陽江橋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橋梁,寬度50米。
  • 南京:天生橋換新「管家」 將打造成國家級遺址公園
    溧水胭脂河天生橋景區中國園林網7月4日消息:昨天,南京市旅遊園林局正式將天生橋景區移交給溧水縣政府管理。記者獲悉,正在著力打造的「胭脂河天生橋遺址公園」目前已完成深度考古挖掘。溧水縣文廣新局副局長張明春告訴記者,遺址公園規劃編制的「考卷」已交給7家設計公司,目標是建成「國家級遺址公園」和「全國5A級景區」。
  • 汴梁旅遊|開封州橋遺址現場「雙節」期間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今年國慶、中秋期間,位於開封市中山路與自由路交叉口附近的州橋及汴河遺址公眾考古研學現場,每天傳出的都是遊客們的驚奇聲、歡笑聲,一批批遊客,一張張笑臉,一陣陣讚嘆,讓這個往日沉寂的遺址發掘現場氣氛活躍。10月1日一大早,州橋及汴河遺址公眾考古研學基地迎來了第一批客人——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一家人
  • 漢中城市記憶:探尋八裡橋興元湖公園,傷懷但不必難過
    2019年12月23日(周一)中午,晏子重遊漢中漢臺區八裡橋興元湖公園。漢中當地人也將這個公園叫做八裡橋公園,曾經是漢中市區人遊玩的一方樂土。 看過這些,對比以前,晏子有些傷懷。
  • 你好,這裡是橋驛!
    可追溯至秦漢時期是自古以來長沙北上的第一個驛站近年來,歷經還原改造橋頭古驛已形成青磚、白牆、灰瓦為主風格的古韻街區以及地標性建築橋頭驛館、古驛商街、飲馬井遺址等人文景觀的千年古鎮紅色沃土橋驛近代史以來的文化資源十分豐富革命烈士輩出湧現出了新華社前身紅中社
  • 淮鎮古蹟尋蹤
    淮鎮古戲樓遺址位於淮鎮中街,滹沱河故道北岸,原清真寺附近。幸知風物多成榜,無字豐碑已鍍金。  註:清乾隆時,淮鎮屬河協右營左哨二司,有把總一名,騎兵十一名,步兵四十四名駐守。滹沱河故道上建有木橋名大慈橋,為水路碼頭、處地繁華,故道橋之兩端有樓閣。清代李衛《畿輔通志卷·四十二》記載,大慈橋 在獻縣東五十裡槐家鎮,為東西孔道,明隆慶五年(1571年)建。滹沱河故道橋,木質結構。橋有橋閣。
  • 開封市3月23日正式啟動州橋遺址本體考古發掘工作
    記者從市州橋遺址發掘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獲悉,經過前期周密部署、精心安排,開封市3月23日正式啟動州橋遺址本體考古發掘工作。  在前期汴河遺址發掘工作的基礎上,此次啟動州橋遺址本體考古發掘工作,是貫徹落實河南省開封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工作領導協調機制第一次會議精神,加快推進大運河重要文物系統性保護整治工程,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的重大舉措。據了解,此次發掘工作將持續到今年年底,根據發掘進度同步啟動州橋遺址本體保護展示方案設計。同時,市民可通過預約的方式參觀發掘現場,近距離感受州橋的魅力。
  • 「日本橋」遺址突然又少了一個橋墩 6個橋墩只剩5個
    橋墩突然又少了1個  上周,市民平寶清趕來本報市民援助中心反映:他天天經過市區東關附近,發現「日本橋」遺址這兩天突然少了一個橋墩。  「日本橋」,全稱叫「侵華日軍鐵路橋遺址」,就是市區旌孝街社區清風公園邊上的那座鐵路橋遺址,這是日軍侵華戰爭期間修建的輕便軍用窄軌鐵路橋,用來掠奪武義螢石礦,目前已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何為漢中全域旅遊?
    旅遊,能給人們美好的發現;旅遊,能讓人們放飛自我,陶醉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旅遊,能讓人們追尋先人的足跡,沉醉於歷史的長河,升華人的情操。提起漢中的特色產業,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漢中的旅遊業。近年來漢中的旅遊業迅猛發展,開啟了全域旅遊時代,那麼大家知道什麼是漢中全域旅遊嗎?
  • 清名橋古運河
    夜遊無錫清名橋無錫古運河  清名橋古運河水上遊活動於2009年3月25日正式開遊的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景區,位於無錫市中心南端,佔地約44公頃,是市政府重點打造的無錫著名歷史文化保護區。專家們在編制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時慎之又慎。   清名橋古運河水上遊主打「運河文化」牌。在近2個小時的遊覽過程中,古運河向遊客展示了最具原生態風貌、歷史最悠久、保存的風貌,而沿岸的小橋流水、清名老橋、中國絲業博物館、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等眾多文物景觀、節點,將讓人們有機會感受到吳地水文化、商文化以及小巷文化的魅力。
  • 十一黃金周,漢中旅遊全攻略
    華陽古鎮始於秦漢,興於漢唐,至今已2000多年。唐朝有兩位皇帝南避漢中均曾在此駐仳,使古鎮成為有名的古道驛站、古軍事要衝、古經濟政治重鎮。唐時「荔枝大道」通長安的最後一段便多取此道而行。匯集了眾多的國寶級旅遊資源:有世界最早人工隧道石門、有書法瑰寶石刻遺址遺存、有千年古蜀道褒斜棧道等。景區以石門水庫為依託,建成為國家水利風景區。相繼投巨資修建了3.26公裡的石門棧道、褒姒鋪仿古街、陝西第一跨懸索吊——情人橋、陝南最大的道教文化場所——山河觀、陝南檔次最高的人物雕塑群——石門文化廣場等70餘處景觀景點。
  • 陝西古稱漢中,自古英雄輩出,文化古蹟多到數不清
    陝西,古稱漢中,位於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間的一塊狹窄緩衝地,北靠秦嶺山脈,南連大巴山脈。過去,這裡依憑著幾處堅固的關卡和地形兇險的山谷牽制各方 ,因而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就有得漢中者可得天下的說法。尤其在兩漢三國時期,漢中的地理位置舉足輕重。
  • 神奇莫測永福橋
    拱為橫聯分節並列砌築,拱券上長系石兩頭外挑,以承託橋欄板。南北各13級石臺階,臺階上窄下寬,收分明顯,兩端置斜坡垂帶石壓口。橋面東西兩側置實體石欄,欄高0.50米,上寬0.15米,下寬0.25米。石欄外側鐫刻「永福橋」三字,清晰可見,旁落款小字有:「民國十八年三月  裡人籌建字樣」。此橋保存完好。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
  • 緬甸旅遊攻略,曼德勒情人橋,夕陽下的烏本橋
    緬甸旅遊資源豐富,受到許多遊客的喜歡,緬甸的旅遊景點大多是以佛塔寺廟為主,但是有一個景點卻與佛法無關,這個景點就是烏本橋,又叫情人橋,這個景點到底有多熱門,據說來緬甸旅遊的情侶都會一起到烏本橋旅遊。第一,烏本橋位於曼德勒的城郊,車費5000緬幣約合25元人民幣。烏本橋位於曼德勒國際機場的方向,地處曼德勒的城郊,緬甸旅遊的交通方式有,摩託車,嘟嘟車,計程車,價位由低到高,乘客的人數的數量也是由少到多,但是從這幾種交通方式,價格大都在2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