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沙縣小吃進入3.0時代 美菜成沙縣食材線上主要銷售平臺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12月8日,第23屆中國(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作為沙縣人一年一度的「盛會」,自1997年以來已連續舉辦23屆,今年同樣吸引了大量外地沙縣人返鄉參與。美菜作為沙縣小吃食材線上銷售平臺亮相,吸引了有志於進行沙縣小吃開店的商戶前來諮詢。

美菜成沙縣小吃食材主要線上銷售平臺

資料顯示,「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在全球有8.8萬家店,30多萬從業人員,一年近500億元的營業額。但作為龐大的小吃產業,沙縣小吃還是較為傳統,在運營管理、供應鏈、加工工藝標準上缺乏規範化。

2015年開始,美菜經過前期調研,看到了沙縣小吃這一傳統產業線上化的潛力。以沙縣小吃的明星產品柳葉蒸餃為例,均為純手工製作,極為耗費人力。美菜找到一家工廠,為沙縣小吃定製符合需求的蒸餃,得到沙縣本地老闆的認可,推動柳葉蒸餃從純手工到「工業化+手工」的標準化升級,迎來了線上銷量的爆發。

2015年5月,第一家沙縣小吃供應商與美菜合作試水,美菜也成為第一個開賣沙縣小吃食材的線上平臺,遍布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商戶們,開始口口相傳美菜APP上下單能尋得「家鄉的味道」。

2017年,美菜成立新餐飲業務中心,通過自有研發和上遊工廠合作開發,致力於初級農產品進行預製化和標準化食材的開發。自此,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開始主動尋求與美菜合作。美菜作為「渠道商+營銷商」,針對百萬餐飲用戶精準推廣,幫助供應商觸達了之前無法觸達的城市,也打開了更廣泛的客戶群,除了精準的匹配沙縣小吃商戶,還將產品推廣至大量的泛沙縣小吃商戶手中,獲得了良好的收效。

2019年,沙縣小吃食材這一品類在美菜平臺上迎來爆發期,美菜不斷深入沙縣小吃產業上遊,助力「國民美食」供應鏈升級,成為沙縣小吃食材主要線上銷售平臺。

在此次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上,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傅龍成充分肯定了沙縣小吃的業績,他表示,沙縣小吃作為沙縣的特色名片,已發展成為輻射全國的大產業。「國民美食」沙縣小吃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

未來,期待沙縣小吃豐富提升菜品,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創新線上線下經營模式,完善餐飲產業化標準,引領沙縣小吃產業高質量發展。

美菜新餐飲業務中心負責人顧永紅表示,經過5年深耕,美菜已經深入沙縣小吃產業鏈上遊,從第一家供應商的試水合作,如同滾雪球般,吸引了更多供應商主動進入美菜平臺。供應商提供了更好品質的產品,餐飲商戶也有更多的可選擇性,美菜的體量也更大,可以說是大家共同把沙縣小吃產業做大。

目前沙縣原產地食材的標準化商品,三年來,通過和美菜的合作,不斷的將核心單品通過線上銷售方式推向全國不同的餐飲商戶和家庭,讓沙縣小吃走向千萬家庭和商戶。

柳葉蒸餃覆蓋上萬家商戶 餃子廠開不停

在沙縣當地頗負盛名的沙縣樟榮貿易有限公司,是美菜平臺上,目前最大的沙縣小吃食材供應商,經營的單品包括柳葉蒸餃、小籠包、沙縣小吃調味料類等。

「樟榮」進入沙縣小吃行業較晚,但卻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光是柳葉蒸餃這一單品,每天在美菜平臺上的銷售量達到8噸到10噸,覆蓋上萬家商戶。為此,「樟榮」加快了建廠的步伐,12月6日,又一家新的餃子廠在沙縣開業。和美菜的合作,讓更多「樟榮」優質產品進入餐館、酒店、食堂、家庭等,覆蓋更多的沙縣小吃店。「樟榮」資深員工最直觀的感受是,「樟榮」辦公的地方一年一換,越換越大,從100多平方米的居民樓換到了2000多平方米的物流園。在樟榮創始人張聲樟看來,美菜不僅是拓展了他們的線上銷售渠道,而是通過深度合作,帶給了他們更多的網際網路思維和新的選品營銷方式,讓他們的傳統食材工藝和在網際網路時代傳承和發展。

小籠包、剔骨大排躥紅 大數據打造沙縣小吃新爆款

除了柳葉蒸餃這一經典單品,美菜正在做的事情,是幫助沙縣小吃打造新爆款,小籠包、剔骨大排也在美菜的助推下,成為暢銷新單品。

沙縣「恆豐」的老闆謝昌湧是最早與美菜開展合作的沙縣食材供應商,2015年6月份就開始了合作試水。當時在武漢有十幾家沙縣小吃店面的謝老闆,因為和美菜的合作,發現了更大的商機,從開店模式轉向供應商模式。

無論是「樟榮」還是「恆豐」,是美菜眾多合作夥伴中的一個縮影,而他們與美菜在產業鏈中的深度合作,正在將更多的具有傳統工藝和食材品類,通過工業化的方式,推廣至更多的商戶手中,讓消費者品嘗到更多地道的美食。

未來,美菜通過掌握的數百萬餐廳的消費大數據,可以將餐飲消費需求反饋給沙縣小吃食材供應商。2021年,「恆豐」想要聯合美菜打造的新爆款是米粉,米粉的單價高、市場潛力大,沙縣小吃、炒粉店都會用到,但保質期只有1個月,有了美菜平臺高效和海量的分發,有望成為新的超級單品。謝昌湧表示,用傳統的方式打開全國市場很難,可以說是美菜成就了沙縣「恆豐」,沒有美菜,就沒有這麼快的擴張速度。

3.0時代的沙縣小吃,開始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研發新品類拓展業務,逐步發展創新。美菜作為國內領先的餐飲供應鏈服務商平臺,通過深耕供應鏈上遊,助力沙縣小吃這一「國民美食」更為標準化、供應鏈升級,正在成為整個沙縣小吃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助推沙縣小吃進入3.0時代 美菜成沙縣食材線上主要銷售平臺
    中國網12月10日訊 12月8日,第23屆中國(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作為沙縣人一年一度的盛會,該文化節自1997年以來已連續舉辦23屆,今年同樣吸引了大量外地沙縣人返鄉參與。美菜作為沙縣小吃食材線上銷售平臺亮相,吸引了不少有志於進行沙縣小吃開店的商戶前來諮詢。
  • 助推沙縣小吃進入 3.0 時代美菜成沙縣食材線上主要銷售平臺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本報記者 崔斌偉)12 月 8 日,第 23 屆中國(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作為沙縣人一年一度的「盛會」,自 1997 年以來已連續舉辦 23 屆,今年同樣吸引了大量外地沙縣人返鄉參與。美菜作為沙縣小吃食材線上銷售平臺亮相,吸引了有志於進行沙縣小吃開店的商戶前來諮詢。
  • 拉上中糧正大雛鷹農牧,沙縣小吃集團能否收編3萬家沙縣小吃
    拉上中糧正大雛鷹農牧,沙縣小吃集團能否收編3萬家沙縣小吃 澎湃新聞記者 宦豔紅 2016-12-01 21:06 來源
  • 沙縣小吃,涼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新式快餐開始迅速崛起,僅從米麵賽道來看,新秀層出不窮,和府撈麵、霸蠻、阿香米線、四有青年等品牌快速佔領市場,以更年輕化、特色化的方式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裝修風格年輕時尚,菜品高頻創新,不斷上新風味小吃,增加品類的多樣性,眾多新興快餐品牌從各個方面推陳出新,以迎合新一代消費者需求。
  • 「開店的目的,是不想開店」 國民美食沙縣小吃的現代化「闖關」
    沙縣小吃帶動了沙縣及周邊縣區至少20餘萬群眾脫貧致富,也有了「北有蘭州拉麵,南有沙縣小吃」之說。在全國範圍內,它的名氣早已蓋過了位列八大菜系之一的閩菜。但隨著多方資本進入中餐領域,以及網際網路餐飲模式的變革,主要依靠個人奮鬥、薄利多銷的沙縣小吃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成長壓力,推進以品牌連鎖經營為核心的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 沙縣小吃,最被低估的「國企」
    具體來說,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沙縣群眾機緣巧合進入小吃餐飲行業,順應大發展趨勢,收入快速上升,從業餐飲業受到沙縣政府極大的重視。
  • 瀏陽蒸菜,能成為湖南的「沙縣小吃」嗎?
    雖然現代廚房用於蒸菜的設備已經全面電氣化,但傳統的瀏陽蒸菜主要是依靠籠蒸和甑蒸,「小碗蒸製」的呈現形式也一直傳承了下來。  改革開放後,和沙縣小吃的發展路徑一樣,瀏陽蒸菜也通過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傳幫帶的路子逐漸發展壯大。  靠著瀏陽蒸菜這塊金字招牌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瀏陽當地開始湧現出一個個蒸菜村,走出了一個個蒸菜品牌。
  • 美團發布小吃產業發展報告:楊國福、沙縣、張亮入圍TOP10
    小吃受眾日益年輕化,「90後」「95後」成主力 美團研究院和中國飯店協會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小吃消費群體日益年輕化,主要集中在20-35歲的年齡段,其中,26-30歲年齡段的訂單量佔比達到38.1%,「90後」「95後」是小吃的重要消費群體。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沙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興忠說,20年來,沙縣人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大地,把沙縣小吃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薄利多銷找準發展路  沙縣夏茂鎮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館漸漸成了旅遊打卡地。婚喪嫁娶各類生活場景,精細到堪稱繁瑣的製作工藝,將軍米粿、洪武金包銀、夏茂烤鴨……沙縣小吃背後,是當地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傳承。
  • 做速凍產品的惠發食品,「盯上」了沙縣小吃
    你家旁邊就有的沙縣小吃,將迎來品牌標準化升級。1月6日,山東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沙縣小吃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沙縣小吃這一品牌進行深度合作。具體來說,惠發食品與沙縣小吃集團將全面展開獨家戰略合作,全面負責沙縣小吃商標品牌運營,為沙縣小吃產業搭建一條涵蓋產品定向研發、標準化生產加工、倉儲、分揀、冷鏈運輸、品牌餐飲為一體的全程可追溯生態產業鏈、供應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在保持沙縣小吃傳統優勢的前提下進行全面升級。說到沙縣小吃,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前陣子沙縣小吃製作技藝擬入非遺的消息還登上熱搜。
  • 你知道上世紀「國民小吃」沙縣小吃是怎麼起步推廣的嗎?
    經過20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沙縣小吃發展成了遍布全球,全國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達500多億元的大產業。那麼沙縣小吃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它的發展成長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記者:這個要打多少下?
  • 福建沙縣小吃遍布全國各地,沙縣本地正宗小吃味道怎麼樣呢?
    01小吃城沙村印象來到沙村,刻著「美食名城」四個石刻大字的建築矗立在我們面前,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外觀看上走,整個建築非常的氣派,到裡面應該就可以吃到沙縣美食了。來這裡的第二天,早上起來後,就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個吃店,看了一下,店裡的小吃種類並不多,主要有茶葉蛋、燈盞糕、黃花菜豆腐湯、酸菜粉(面)、沙縣扁食、拌麵、花生湯。我要了一份花生湯、拌麵、一個燈盞糕。花生湯是甜的,味道比我在家鄉吃的正宗;糕點鹹的,很香,味道與在家鄉吃的差不多;拌麵加了花生醬,特別的香。價格共7.5元,感覺不貴,就是太素了。
  • 沙縣小吃的真正「秘方」是辛勤奮鬥
    沙縣小吃靠什麼取得成功?傳統手藝如何創造發展奇蹟?答案不僅僅在舌尖上。沙縣小吃在當地已傳承千年,緣何能夠於今為盛、蔚為大觀?回首往事,正是基於人多地少收入低的起點,最早一批從土地束縛中走出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把沙縣小吃的星火從鄉野帶到城市。
  • 中國被低估的「國企」:沙縣小吃
    沙縣小吃已發展到240多個品種,但出了沙縣,一般也就是經營「老四樣」。從初成規模開始,沙縣小吃就特點鮮明:好吃、便宜、上菜快。沙縣小吃走上飲食界巔峰的秘訣,與李小龍同出一轍,快到什麼程度?現成的快,客人隨到隨吃,出菜效率直接甩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好幾條街。哪怕跟隨著物價上漲了一些,它依然吸引著收入不高又想填飽肚子的學生、打工者和上班族。
  • 以小吃聞名的沙縣,隱匿山中的華夏第一臥佛堪稱一絕
    這就是在可一覽縣城全景的將軍寨原址上新建的佛陀真身舍利塔。佛光舍利塔的塔身通高為71.8米,寶塔共分九層,外表採用雕刻花崗巖建造,突出仿宋代木結構風格,外牆設有大小石雕聖像108尊,塔內設有千尊銅佛,是目前國內最高的石雕寶塔。進塔要脫鞋或者換拖鞋進入,以示尊敬。令人驚嘆的每層的樓梯,打造得圓潤光滑。二層供奉舍利子,阿彌陀佛,菩薩保佑。若不是下雨霧大,你登上石塔頂層縣城全貌便一覽無餘。
  • 沙縣小吃:小吃也有大功夫
    「剛到北京時人生地不熟,從電腦和報紙上找店鋪招租廣告再去實地考察,鞋子都走破了好幾雙。」羅光燦說。如今,他在北京已經擁有了3家店鋪。兒子也在天津、河北等地開了店。但羅光燦的腳步沒有停歇。2016年,他在新加坡開了一家沙縣小吃店。
  • 沙縣小吃脫貧記:小吃映襯大時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沙縣小吃的成長壯大與中國的鐵路發展密不可分1958年元旦開通的沙縣站曾是沙縣人走出去的唯一通道也是沙縣小吃原料運輸的「黃金走廊」2013年,昌福鐵路開通運營沙縣迎來「動車時代」2018年,南龍鐵路開通運營沙縣開啟「高鐵時代」
  • 沙縣小吃:「老味道」與「新思路」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在包鍋貼。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持之以恆培育「小吃大產業」,沙縣小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勢頭迅猛的富民支柱產業。憑藉近年來的現代化創新,沙縣小吃「四大金剛」的製作方法均完成了升級:除了扁肉可以依靠機器自動捶打,拌麵也用上了自動撈麵機,蒸餃來自中央廚房統一製作和配送,燉罐可用半成品材料製作。高強度勞動已成為歷史,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從低端粗放經營到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集約發展,創新讓沙縣小吃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 其實,你對沙縣小吃一無所知!
    沙縣、蘭拉、桂米外加黃燜jimmy飯。國民料理「沙縣小吃」也有「四大金剛」你知道嗎?蒸餃——來多兩籠扁肉——你愛煮的還是炸的?拌麵——想到真膩,入口真香燉罐——廣東人必備的快樂水在加班、趕論文的深夜;開會、埋頭趕需求錯過飯點;走在街頭陷入選擇困難症時;走進一家沙縣小吃,總能撫慰你的胃…不同於「蘭州沒有蘭州拉麵」,遍布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確實出自福建三明市沙縣
  • 新華時評:沙縣小吃的真正「秘方」是辛勤奮鬥
    沙縣小吃靠什麼取得成功?傳統手藝如何創造發展奇蹟?答案不僅僅在舌尖上。  沙縣小吃在當地已傳承千年,緣何能夠於今為盛、蔚為大觀?回首往事,正是基於人多地少收入低的起點,最早一批從土地束縛中走出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把沙縣小吃的星火從鄉野帶到城市。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讓沙縣人發現了廣闊的商機和改變命運的可能,依託親緣、地緣紐帶,越來越多的農民投身小吃業生產經營,逐漸形成聲勢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