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11月12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廣播影視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意見》後,每一家希望玩版權『貓膩』的大型視頻網站都不得不承認,原先網際網路公司們所制定的『潛規則』是如此的脆弱不堪,因為版權開始被熱炒,但這時視頻網站又開始進入了另一個誤區:『有錢就可以買到一切。』
有錢真的可以買到一切版權麼?《快樂大本營》的動作便是最好的回應,早些時候其在官方微博宣布:"從上周六(7月14日)起,快樂大本營正式收回所有網絡直播通道!"
作為亦敵亦友的衛視和視頻網站,其中的博弈在《
IT時報》的報導中便可看出,
虎嗅網節選如下:
北京閃動科技COO王明軒認為,《快樂大本營》的行為可能與現行合作模式收益低有很大關係。他說,現在PPTV等正規的視頻網站與電視臺合作時,大約會每年給予衛視200-400萬元的版權費用,如果協議允許拆條等形式,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廣告分成,但畢竟視頻網站的廣告價格目前仍不能與電視臺相提並論,湖南衛視可能認為得不償失:「節目的收視率下降一個點,其廣告收益的減少就已經超過了這些版權費加廣告分成的收益。」但CUTV總編輯張學虎認為,「電視節目的網絡直播中,無論是節目的冠名方還是廣告內容都是同時呈現,對於廣告的傳播價值起到的是提升的作用。」
事實上,《快樂大本營》已經在流失它的一大批觀眾。在那條聲明微博後面,有8000多條回復,其中稱自己的狀況無法接觸到電視,沒有網絡直播後便無計可施的評論佔了絕大多數,一位年輕網友更是疾呼:「大學生在學校是沒有電視的,只能看網絡直播,然而這一部分年輕觀眾是大本營的主要觀眾!如果這樣的話會流失很多大本營的年輕觀眾。」
張學虎認為,正是看到了網絡視頻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分流趨勢,以及通過調研發現電視和網絡的受眾交叉度並不高,後者以年輕人為主,國內電視臺在近年來紛紛重視新媒體的發展,並陸續成立了新媒體部門,積極開闢網絡電視直播平臺等,例如湖南衛視有金鷹網,浙江衛視有新藍網等,網絡直播的日益增多是大勢所趨。
也有分析認為,衛視掐斷網絡直播,可能是希望重點節目只出現在自己的新媒體平臺上,以扶持後者更快速發展。對此融合網總編吳純勇表示,儘管這種嘗試已進行多年,但各電視臺在人員儲備(尤其是網站技術人員)和各地伺服器的布局等方面明顯落後於視頻網站。他舉例說,視頻網站的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很強,比如在網絡直播中不斷推出了回看、時移等功能,也是電視臺有所欠缺的。
儘管都是廣電系裡同仁,有時視角則是不同的,與知名衛視對重點節目採取掐斷方式不同,各地方電視臺在推動網絡直播方面卻積極性高漲,對受眾有限的地方電視臺來說,網絡直播等同於上星,這將給他們帶來額外的巨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