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20世紀30年代後亞洲

2020-12-10 中考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20世紀30年代後亞洲,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經,在1927年召開的「東方會議」上,日本就制定了侵略中國的方針。1929年,從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迅速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為了轉移國內人民視線,也為了把危機轉稼到其他國家和人民身上,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國的步伐。1931年,日本製造了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用不到半年的時間,佔領了整個東北。1937年,日軍又發動了旨在滅亡中國的全面侵華戰爭。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中國人民團結抗戰,最後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完全勝利。

  (二)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製造了旨在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珍珠港事件」,最後以微小的代價,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控制了太平洋的制海權。日軍到美軍的偷襲,激起了美國的憤恕,事件發生之後,美國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年,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重創日軍,重新掌握了太平洋的制海權。

  (三)韓戰

  韓戰是冷戰背景下的局部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第七警備旅向韓國陸軍第十七團發動進攻開始(一說為韓國率先向朝鮮發動進攻),9月15日,「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西海岸仁川港登陸,開始大舉北犯,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25日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1951年7月10日,美國同意舉行停戰談判,並於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苦難的亞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苦難的亞洲,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活動   1498年5月17日,瓦斯科·達·伽馬率領的葡萄牙航海隊,繞道非洲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西南海岸。從此,葡萄牙、荷蘭、丹麥、英國和法國的殖民者,就相繼沿著這條新航線來到印度,對印度展開了殖民活動。
  • 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古老的亞洲文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古老的亞洲文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種姓的國度   在印度河及恆河流域,誕生了一個文明古國——印度。公元前2500年前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出現了分布極廣的青銅文明。公元前13世紀,來自西北方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了雅利安人的國家。
  • 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世界現代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世界現代史,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2.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   3.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蘇俄)。
  • 2020年中考歷史知識點:20世紀30年代後亞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歷史知識點:20世紀30年代後亞洲,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經,在1927年召開的「東方會議」上,日本就制定了侵略中國的方針。
  • 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陸地和海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陸地和海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積排序   七大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 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近代史歷史人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近代史歷史人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達文西: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大師,把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2.但丁:義大利詩人,文藝復興的先驅。長詩《神曲》。舊時代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人文主義思想。
  • 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措施:他認識到,只有善於納諫,才能避免君主個人失誤。魏徵被唐太宗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
  • 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沙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沙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風堆積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見於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時的某些乾燥沙地表面。   沙丘的類型可以根據含沙氣流結構、風力方向和含沙量的不同進行分類,也可以按照風力作用的方向和沙丘形態分布之間的關係進行分類。
  • 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功的單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功的單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 2021年中考生物考點複習:種子的萌發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考點複習:種子的萌發,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種子萌發需要環境(外界)條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完全淹沒在水中的種子不能萌發是因為沒有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自身條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過休眠期的。大多數種子萌發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時一定提供適宜的各種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
  • 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陸地和海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陸地和海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積排序   七大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 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赤道附近氣候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赤道附近氣候,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中國國土遼闊,從南到北兼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幾個不同的溫度帶。影響中國氣候的最主要因素是地理緯度和太陽輻射、海陸位置和洋流、地形及大氣環流。
  • 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天氣與氣候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天氣與氣候,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氣溫的變化:   ①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 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地球和地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地球和地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 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世界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考點複習:世界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1.大化改新   統一的大和是一個部民制國家,6世紀以前,日本大的貴族之間為了爭奪中央權力鬥爭激烈;中小貴族瘋狂兼併土地,殘酷剝削部民,一些平民的土地也被剝奪,土地和財富的集中,激化了國內階級矛盾,奴隸、部民、平民紛紛起義;7世紀中期,在中國唐朝學習的部分貴族回到日本,他們把隋唐封建統治制度與思想文化傳授給了皇族貴族
  • 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冰島人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冰島人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冰島人口是一個內容複雜、綜合多種社會關係的社會實體,具有性別和年齡及自然構成,多種社會構成和社會關係、經濟構成和經濟關係。
  • 2021年中考生物考點複習: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考點複習: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具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是動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相當於非條件反射。)
  • 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四季的形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考點複習:四季的形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球公轉就是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地球的公轉。   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結果。地球一直不斷自西向東自轉,與此同時又繞太陽公轉。
  • 2021年中考生物考點複習:動物的行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考點複習:動物的行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按行為表現不同可將動物行為分為:攻擊行為、取食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而按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 2021年中考生物考點複習:水中生活的動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考點複習:水中生活的動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按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按生活環境分為陸地生活動物、水中生活動物和空中生活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