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重慶山城步道上的3棟老房子 竟是抗戰大後方兵工生產總部

2020-12-11 騰訊網

  日前,重慶市政府公布了第三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位於渝中區枇杷山巷山城步道上的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入選。

  這處市級文保單位處於交通主幹道旁,由三棟老房子構成,從1938年各兵工廠相繼在重慶復工起,到1945年抗戰勝利時止,這些兵工廠生產武器彈藥的指令,都從這三棟如今看起來低調簡陋的老房子裡發出。

  趁著清明節小長假,跟隨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一起去尋找這處神秘的舊址。

  三棟階梯狀排列著的老房子

  藏在中山二路邊上的舊址

  「就在原中山醫院對面。」在有關知情人的指引下,趁著清明節小長假,記者開始了尋找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之旅。

  記者曾多次探訪觀音巖、七星崗一帶,位於中山二路交通主幹道邊上的原中山醫院(現重慶市人民醫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蒙藏委員會舊址,特具中國元素的攢尖及歇山屋頂建築被市民所熟知,兵工署舊址就在中山醫院對面,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呢?

  與舊址直線距離百米左右就是國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蒙藏委員會舊址

  按圖索驥,記者從觀音巖公交站下車,沿著中山二路交通主幹道走,原中山醫院對面曾是一片商鋪,如今大多已空置,商鋪背靠枇杷山公園,隨著山勢層層而上。

  記者從過街天橋旁的山城步道入口(沿街附近也僅有這個入口)進入,隨著步道攀爬100米左右,靠步道左邊的斜坡上,三棟呈階梯狀排列的老房子出現,和記者手機裡2016年被發現時的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模樣接近。

  站在中山二路人行天橋上看舊址

  資料顯示,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在觀音巖勤居巷23號。

  不過,記者並沒有找到門牌號,和2016年發現時的照片對比,眼前三棟建築的門已被封閉。為了確認舊址,記者連續向路過的4位居民打聽,不過,這些居民並不知情舊址的歷史,只是告訴記者這裡已經幾年沒有住人了。

  2016年舊址被發現時的模樣(圖片來自文化渝中)

  舊址的門目前已經封閉

  老建築曾差點被拆除

  年過50歲的張阿姨就住在三棟老房子梯坎上的樓房裡,看了記者手機裡的老照片後,張阿姨確認這就是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

  張阿姨告訴記者,曾聽附近的老人聊過這幾棟老房子,在抗戰時期這裡大名鼎鼎,據說重慶生產的不少武器和彈藥都和這裡有關。「不過我在這附近住了好幾年,天天從這裡路過沒有看到什麼特別的。」張阿姨笑著說。

  張阿姨表示,周邊一片正在拆除,不知道這幾棟老房子怎麼保留了下來。

  住在梯坎上的張阿姨向記者確認舊址

  記者看到,兵工署舊址這一片老房子周圍被施工圍擋圍了起來,原來梯坎入口處的「山城步道」字樣已經不見。該步道連接張家花園步道,一直通向大溪溝。在山城步道入口處的施工圍擋上,記者發現一張致廣大市民朋友的施工通告:按照市級重點項目要求地塊將建設為軌道十號線七星崗站出站口,為支持項目儘快實施,啟動該區域內房屋拆除。

  山城步道直通張家花園、大溪溝嘉濱路等地

  記者從渝中區了解到,2016年,經三峽博物館及多名專家予以證實,在枇杷山山城步道附近的3棟老建築,就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兵工署署長俞大維的辦公室,是抗戰時期抗戰大後方兵工生產的總部,它的直接領導是主管軍政部的何應欽。文物建築被發現後,即暫停拆除並且予以了原址保護。

  在重慶市文物局官方網站上,記者找到了2016年發布的《重慶市文物局關於做好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保護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對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的相關歷史資料和文獻的考證,初步認定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位於渝中區中山二路枇杷山巷,現存3棟建築,整體保存較好。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的發現,對重慶抗戰兵器工業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切實加強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保護工作,請渝中區文化委及時向區政府進行匯報,對這處新發現文物建築暫停拆除予以原址保護。

  雖然區域內在施工,但過往的行人還是很多。

  武器彈藥生產指令從這發出

  今年3月,市政府公布的第三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入選。

  記者看到,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舊址的直線距離和原中山醫院不到100米,站在中山二路旁,綠色圍擋中的兵工署舊址屋頂和牆面清晰可見。

  兵工署是國民政府的重要行政機構,在抗戰時期為統籌兵工建設、發展,為最終取得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資料顯示,1938年10月,兵工署大部分機關遷渝,署址在觀音巖勤居巷23號。

  根據檔案資料,從1938年各兵工廠相繼在重慶復工起,到1945年抗戰勝利時止,在重慶的第二十一、二十四、五十等兵工廠,共生產各種槍彈85414萬發,步槍293364支,輕機關槍11733挺,火炮13972門,炮彈599萬顆,各種兵工器材71746.9萬公斤,這些武器和彈藥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這些生產指令,都會從軍政部兵工署發出。

  兵工署舊址的窗戶

  主人被譽為中國「兵工之父」

  這3棟老建築曾經的主人俞大維也是一位傳奇人物。著名史學家陳寅恪的母親,是俞大維的姑母。

  1925年,俞大維的一篇論文刊載在德國最著名的數學雜誌上,他是在該雜誌發表文章的第一位中國人。幾年後,華羅庚亦在該雜誌發表論文,成為第二個中國人。俞大維在重慶期間,華羅庚一家也逃難到重慶,俞大維幫他找了房子,兩家人住得很近,便於探討數學。

  作為國民政府兵工署署長,抗日戰爭期間,俞大維領導兵工企業堅持生產,為中國軍隊提供了重要裝備支撐,建成了一定規模的兵工生產和研發體系,被譽為中國的「兵工之父」。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文/圖

相關焦點

  • 鴻恩步道、江北城步道開工!重慶中心城區已開工16條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是重慶特色步行系統,是重慶城市提升行動的重點專項。12月25日,來自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的消息,按照《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2年,重慶中心城區會建設17條約353公裡的山城步道,力爭將山城步道打造為綠色出行便民道、山水遊憩休閒道、鄉愁記憶人文道、城市體驗風景道。截至目前,中心城區已開工半山崖線步道、重鋼步道等16條,建設完成約172公裡。
  • 鴻恩步道、江北城步道開工 重慶今年山城步道建設提升目標任務完成
    山城步道是重慶特色步行系統,是重慶城市提升行動的重點專項。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以演繹城市年輪、傳承城市人文、方便市民出行、豐富市民生活、彰顯山水特色為出發點,建設集「街巷步道、濱江步道、山林步道」為一體的山城步道網絡。
  • 走的是步道,看的是風景,品的是文化,山城重慶風情萬種
    今天咱不說山水,單表重慶城第三步道,也即大家常說的山城巷步道。而今天帶大家走的山城步道,其實是重慶第三步道。該步道位於渝中區中興路234號,緊鄰渝中區人民檢察院,全長約1700米,從主入口沿途有石朝門、厚廬、體心堂、仁愛堂舊址、懸空棧道等建築景觀。
  • 重慶中心城區已開工16條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是重慶特色步行系統,是重慶城市提升行動的重點專項。昨(26)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消息,按照《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2年,重慶中心城區會建設17條約353公裡的山城步道,力爭將山城步道打造為綠色出行便民道、山水遊憩休閒道、鄉愁記憶人文道、城市體驗風景道。截至目前,中心城區已開工半山崖線步道、重鋼步道等16條,建設完成約172公裡。
  • 重慶最美步道:山城步道,老重慶印記
    如果說雲南有茶馬古道,那麼來重慶就不能錯過山城步道。走在盤山而上的石板路上,依山面水,有居民樓、有將自家房屋改造成做買賣的小鋪子,也有曾經的歷史文物,這裡可以體會真正的山城韻味。洪崖洞夜景是重慶必打卡的景點,火鍋是比吃的美食,那麼山城步道也是不可錯過的,山城步道是老重慶的印記,是最美的重慶步道。當你漫步石板路的小巷,這裡是體驗山城韻味的最佳方式之一。第三步道現在已經基本沒有人居住了,留下的只是來遊覽的人民,而我覺得最棒的是修建在陡壁上的一個懸空棧道!
  • 藏在咱家背後的魔幻山城-新都巷山城步道
    然鵝,就像一部好的電影往往都是有張有馳,有宏大的場面又有深入細膩的細節一樣,要了解重慶城之特別,除了遠觀其美貌,最好還能深入其內核,近距離感受這8d城市的魔幻-因此,我要鄭重向您推薦-新都巷山城步道!借用新都巷山城步道石碑上的文字介紹,感受下她的特別之處:  重慶小巷天下絕,新都巷可為代表。此巷背靠鵝嶺懸崖,面臨嘉陵江流,距離不足200米,上下落差達50餘米,地勢剛險,重屋累居。探其縱橫交錯的小巷深處,有形態各異的雲梯巷、一人巷、半邊巷、屋中巷、巷中巷,既有鬧市,又有僻徑,內外交通不離石梯,歷經歲月洗鍊,堪稱重慶小巷之博物館。
  • 重慶印象之山城步道
    點擊手機裡「馬蜂窩旅遊」APP,尋找重慶攻略,想找地方領略山城文化。無意間,看到了「山城步道」。看了攻略,我覺得那是我該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山城步道,是重慶最具特色的「坡坡坎坎」(階梯和上坡路)。與多數城市的小街巷不同,山城步道有很多的上下坡的臺階,也就是本地人說的「梯坎」。那裡有最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有即將被遺忘的城市記憶,有獨特的山城風景。走山城步道是重慶獨特的出行方式,更是山城重慶特有的文化。
  • 漫步重慶|步道串聯著山城的味道
    山城第三步道重慶是山城,山城步道是只能步行的城市小道。與多數城市的小街巷不同,山城步道有很多的上下坡的臺階,也就是當地人說的「梯坎」。最典型的就是重慶第三步道。佛圖關公園步道佛圖關公園系原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佛圖夜雨」故地,佛圖關對重慶人來說有很多記憶和故事。伍清平表示,步道還打造了以「巴山夜雨」為主題的多個觀景平臺,讓人走在步道上不僅能感受美,還能了解老重慶文化。
  • 尋覓城市記憶,重慶山城第三步道,詳細行走攻略
    山城巷,依山而建、沿崖而上的街巷梯道。用山城來命名小巷,可見它極具山城特色了。1900年法國傳教士在此巷坡上立杆點燈為路人照明,由此得名天燈巷、天燈街,1972年更名為山城巷。這棟房子叫「厚盧」,也被稱為石庫門。之前一直有市民居住著的,現在好像搬走了。
  • #故城時光# 懷舊.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在維護和保持了老山城的行走爬山的本色上,增加了現代元素,將歷史文化與現代景觀,健身,觀光串聯在一起,形成重慶的地方特色和旅遊觀光品牌。,重慶城有很多房子建在山坡地或者河灘地,是沒辦法修公路的,歷朝歷代只能通過一些人們爬坡上坎自然踩出的小路,鋪上條石建成步道把各個區域的巷子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山城步道。。。
  • 重慶 | 坐擁無敵江景的第三山城步道,國慶黃金週遊客咋這麼少
    回到山城步道這個話題,重慶有非常多的步道,山城巷這條位於渝中半島長江邊,起於南紀門,止於領事巷,距離南紀門入口不遠即修建了一條臨空的棧道,方便欣賞江景,是最有重慶特色也是最美麗的地方之一。沿著重慶第三山城步道打造的山城巷傳統街區,面朝石板坡長江大橋,俯瞰珊瑚壩,串聯起南紀門與七星崗兩個地區,即使是炎熱的盛夏,走在步道上也能感受到森林般的幽靜和清涼,恍若置身深山中,而腳下的繁華卻又近在咫尺,十分魔幻。
  • 有種味道叫老重慶,有種市井叫山城步道,和我到步道裡走一走吧!
    它就在渝中區馬蹄街,隱藏在鱗次櫛比的老房子裡,叫山城步道。以前一直以為山城步道是一個統稱,後來才知道原來指的是其中一條,具體來說應該是山城第三步道。據說這是重慶最難找的一條步道,也是最能體驗山城爬坡上坎特色的健身步道,串起了沿途抗建堂、菩提金剛塔、第一水廠塔、仁愛堂、石庫門、山城巷等獨具老重慶風味的景點。
  • 重慶老山城自古走出多條盤山步道,如今第三步道,增加了現代元素
    重慶,自古走出了多條盤山的『步道』。如今的步道,維護和保持了,老山城的行走爬山的本色,增加了現代元素,將歷史文化與現代景觀,健身,觀光串聯在一起,形成重慶的地方特色和旅遊觀光品牌。沿著條條『步道』,拾階而上(下),緩慢而行,飽收上下近遠美景,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重慶市區內有很多條步道,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重慶的第三步道。
  • 來到山城重慶,這是你最應該經歷的一次步道旅行
    獨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山城爬坡上坎的出行特色。重慶的步道有很多,而山城第三步道最能體現重慶的特色文化和地理特徵。第三步道全段為:中興路入口→山城巷→仁愛堂→懸空棧道→魚鰍石→燕子巖→枇杷山后街 →菩提金剛塔→抗建堂→觀音巖中山醫院。沿著「山城第三步道」的青石臺階拾級而上,便能看到許多歷史文化遺址,尤其是重慶作為二戰盟軍遠東指揮中心時期的遺蹟。步道上下高差近80米,漫步其中,將深深被山城的地理奇觀所吸引。
  • 記者實地體驗 山城步道美不勝收
    從渝中區到沙坪垻區,沿主城的半山崖線,形成了一條李子壩-鵝嶺-佛圖關-虎頭巖-平頂山的公園連線,被稱為半山崖線步道。這條步道有何特色?3月14日,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體驗。縱覽城中山水 體驗「人在景中」14日,小雨。佛圖關公園的步道上,行人絡繹不絕。
  • 從山城步道走過,看見最重慶的歷史古道
    周末,去了位於渝中區中興路的山城步道,這是最近兩年才修復好的一條有歷史痕跡的古棧道。 從中興路入口進去,順著梯坎往上走,經過山城巷、厚廬公館,石板坡懸空棧道,可以一直通到觀音巖。
  • 山城重慶:「8D魔幻城市」防空洞裡拓展國防功能
    而今,經過烽火歲月洗禮的防空洞已成為山城一道美麗風景。1938年,日軍大舉進攻,全國2/3的兵工廠內遷至重慶。這些兵工廠在修建時,大都建在靠山隱蔽的地方,分散修建,構設了防空措施。鵝公巖大橋橋下,一排排巖洞開鑿於沿江的絕壁上,知名的「漢陽造」就掩蓋在這樣一片陡峭山勢之下。前線戰事吃緊,後方生產不停。
  • 去李子壩公園,感受重慶的抗戰文化
    重慶,抗戰時期國民黨的陪都。重慶作為大後方,在全國的抗日戰爭中,擔負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重慶堅持以國家與民族利益為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國運動。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重慶李子壩公園,是重慶首個抗戰遺址建築群公園,也是重慶抗戰文化遺址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前後連結曾家巖
  • 市井煙火裡藏著老重慶味道 !逛山城步道 看立體山城 品巴渝文化
    上遊新聞記者 張錦旗 攝綠蔭環抱、風景秀麗,沿石階而上,可以賞山城美景、兩江美景。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以打造綠色出行便民道、山水遊憩休閒道、鄉愁記憶人文道、城市體驗風景道為目標,加快推進17條353公裡重點特色「山城步道」建設。截至2020年一季度,17條重點特色「山城步道」現已開工12條,106公裡「山城步道」主體已基本建設完成。
  • 重慶17條重點特色「山城步道」已開工12條
    上遊新聞記者 張錦旗 攝   綠蔭環抱、風景秀麗,沿石階而上,可以賞山城美景、兩江美景。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以打造綠色出行便民道、山水遊憩休閒道、鄉愁記憶人文道、城市體驗風景道為目標,加快推進17條353公裡重點特色「山城步道」建設。  截至2020年一季度,17條重點特色「山城步道」現已開工12條,106公裡「山城步道」主體已基本建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