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吉隆坡10月15日電 通訊:「希望讓同胞感受到溫暖」——記吉隆坡國際機場中國留學生志願者
新華社記者林昊 王大瑋
「很多遊客在遇到困難時會很緊張,如果此時有一位中國人出現在他們面前,幫他們解決問題,他們會覺得很溫暖,會有家一樣的感覺。」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中國旅客溝通協調處」擔任志願者的中國女留學生包雨珊說。
近年來,隨著中馬各領域交流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選擇來馬來西亞旅遊。但因語言溝通障礙、對入境規定了解不夠等原因,中國遊客入境受阻的情況時有發生。
於是,在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大力推動下,馬旅遊促進局牽頭,聯合移民局、機場控股公司和馬中援助協會等在吉隆坡國際機場成立了「中國旅客溝通協調處」,並於2017年9月在吉隆坡國際機場主航站樓和第二航站樓啟用,位於機場出入境手續辦理櫃檯附近。一個主要由中國留學生組成的志願者服務團隊也應運而生。
據馬中援助協會秘書長黃斌介紹,志願者的選拔標準非常嚴格,通常要經過3次測試合格後才能正式上崗。他說,現在機場的志願者已經增加到145人,主要來自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亞太科技大學等院校。其中,中國留學生117人,本地華人學生28人,服務時間從每天下午6時到凌晨2時,全年無間斷。
留學生志願者孫煒傑說,志願者們每天都會幫助遊客解決各種難題,最常見的包括丟失證件、籤證辦理問題、入境資料不全等。
「遇到個別遊客被遣返回國,我們會通知遊客親屬,以免讓他們擔心。有些特殊案件,我們還會根據情況和有關程序,及時通報中國大使館,」孫煒傑說,「希望遊客們在遇到困難時千萬別著急,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幫遊客解決問題。」
留學生志願者胡耀尹提到,有一名遊客從泰國抵達馬來西亞,但因為抵達時間太早,超過了所辦理落地籤證允許停留的時限而暫時沒有入境。「在我們幫她解決了問題後,她做起了臨時志願者。雖然只相處短短幾個小時,分別時我們已經依依不捨。」她說。
還有一次,一名需要定期服藥的遊客在入境時因攜帶過多藥品且未向海關申報,藥品被全部沒收。志願者們協助該遊客將醫院病歷證明提供給海關官員,後者最終將藥品歸還給了遊客。事後,這名遊客的母親特意從國內打來電話致謝。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領事參贊劉東源表示,志願者們的服務架起了語言溝通的橋梁,為中國公民雪中送炭,排憂解難,同時也起到協助馬移民官員的作用,得到各方積極評價。
黃斌說,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中國旅客溝通協調處」共處理近1700件求助,為不少中國遊客解決了困難。
在亞太科技大學留學的包雨珊加入志願者團隊3個多月,對此有著切身體會。「我覺得,除了流暢的英文和專業知識之外,和藹的態度也是做好一個志願者必須具備的。」
對包雨珊和其他志願者而言,有機會為赴馬旅遊的同胞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志願者工作的意義所在,也成了他們留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會深深留在他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