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形勢如何變化,我國環保產業都不會做減法,一定是做加法。「加法」一個是垃圾分類,另一個是「無廢城市」。
何為「無廢城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無廢城市」並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
在強制垃圾分類和「無廢城市」建設的大背景下,誰也不是旁觀者和局外人。「春江水暖鴨先知。」環保行業早有一批先行者,不斷在垃圾分類和「無廢城市」建設上做加法、做功課,高能環境是其中之一。
抓住先機,實現固廢資源化利用
我國「無廢城市」建設,劍指目前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比如垃圾圍城、工業危險廢物的不合規處置等。中國「無廢城市」的首倡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重點在於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提升城市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新一輪的乾濕分離將大大加速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春天的到來。從目前來看,全國普遍面臨廚餘垃圾處理設施不足、項目不得不加快上馬的情況。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對於不同類型的有機垃圾資源化利用,高能環境研發出不同解決方案,2016年著手準備,2017年完成技術儲備與消化。其中,有機垃圾採用隧道窯乾式厭氧技術處理技術,餐廚垃圾採用溼式厭氧發酵處理技術,沼氣提純入網、發酵產生的有機物可以堆肥等,實現物質能源循環利用。以長春餐廚垃圾項目為例,項目總佔地11.5公頃,採用兩相溼式厭氧技術,一期處理餐廚垃圾規模為200噸/日,回收油脂生產生物柴油,發酵產生的沼氣用於廠區供熱與沼氣發電。
建設「無廢城市」,垃圾焚燒是必由之路。對於生活垃圾焚燒利用,高能環境涉足較晚,但是起點高、發展快、秉持高標準,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大有後來者居上的勢頭。當前,江蘇泗洪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廣西賀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北京順義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投入運營,新疆和田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湖南岳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入試運營階段,河南濮陽靜脈產業園綜合垃圾處理項目也已在全面建設中,處理規模已達8800噸/日。
●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在業務領域拓展上,高能環境一直是個進取者,從不安於現狀,從未止步不前。
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業務只是高能環境固廢版圖的「冰山一角」。高能環境固廢版圖擴張得遠遠超過外界的想像,在一般工業固廢及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方面也積極布局,形成了以回收體系、加工體系、循環體系
與協同體系為主的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之「道」。
以高能環境控股的靖遠宏達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為例,靖遠宏達緊緊圍繞國家大力支持循環經濟發展政策,建成兩條有色金屬廢渣綜合利用生產線,年處理利用冶煉廢渣17.5萬噸,形成年回收粗鉛2.5萬噸、冰銅2.3萬噸的生產能力,成為西北地區首屈一指的科技環保型企業。
另外,高能時代環境(滕州)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著力於甲醇雜醇油、醋酸殘液、焦化苯殘液、丁辛醇殘液、焦油、廢油以及可焚燒化工廢棄物的回收,實現對魯南化工園區及周邊地區產生的危險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就近就地處置;陽新鵬富礦業有限公司年處置規模30萬噸,處理範圍包括HW17、HW22、HW46、HW48等危險廢物以及一般工業廢棄物,有效實現電鍍汙泥100%資源化再利用。
協同聯動,實現固廢無害化處置
隨著「11+5」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政策催生巨大治理需求,固廢處理市場的春天正在加速到來。分析預測,全國固體廢物處置需求量將在2020年後開始爆發,這意味著數萬億元的市場空間。
從行業動輒預估萬億元市場,到企業的具體收效和戰略布局,環保產業一直對「無廢城市」建設積極回應。與其他企業跨界轉型不同,高能環境深耕危險廢物安全處置、一般工業固廢貯存處置、生活領域固廢處置等領域,並形成協同聯動。
●危險廢物安全處置
高能環境的工業危廢項目運營規範,構建了涵蓋危廢收集、運輸、進場取樣分析、配伍、環保排放在內的「五道安全屏障」,實現了危險廢物從產生到終端處置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實時化閉環管理以及全過程跟蹤,年核准處置量超50萬噸。
其中,寧波大地化工環保有限公司、高能時代環境(滕州)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樂山高新區犍為新型工業基地靜脈產業園固廢項目、四川省涼山州甘洛危廢項目、高能青藍危廢處理綜合利用項目都以焚燒處理為主。以寧波大地項目為例,目前焚燒處置能力達46800噸/年,至今累計處置危廢數萬噸,完成數十次環境事故應急救援以及《固廢倉庫管理/焚燒專家系統開發及應用》《低溫煙氣餘熱回收節能技術應用》等10餘項科研課題項目的研究工作,28項專利獲得國家授權。
在危廢填埋領域,高能環境僅「十二五」期間就為上海嘉定、遼寧撫順、江蘇南京等20餘座危廢安全填埋場提供建設服務;近期建設運營的安全填埋場6座,服務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山東菏澤、四川樂山等地。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
發展,大宗固體廢物的產量迅猛增加,並大量堆存,帶來了土地、資源、環境、安全等一系列問題,開展大宗固廢綜合整治及利用是解決這些問題和隱患的治本之策。
肇始於20世紀末,高能環境便參與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整治,承擔過尾礦(共伴生礦)、冶金渣(赤泥)、粉煤灰、氣化渣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的汙染物控制工程建設。高能環境立足北京,輻射全國,走向國際,國內外固廢業務「遍地開花」。截至目前,已累計服務一般工業固廢貯存項目10餘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含尾礦庫)綜合整治項目20餘個。
20世紀80年代末,高能環境用HDPE土工膜材料做防滲保護層,解決了安徽銅陵新橋硫鐵礦溶液池的防滲難題,並服務至今,創造了HDPE土工膜在中國礦山冶金行業的應用先例;2006年,承建國內規模最大的低品位露天金礦之一「長山壕金礦工程的防滲治理」;2010年,公司完成了文山縣投資最大的工業建設項目「雲南文山氧化鋁廠赤泥庫工程」;同年,公司完成對紫金山金銅礦溼法系統的改造與汙染治理,開創了國內多項技術先河;2015年,高能環境榆神工業園清水工業園渣場一期工程有效解決了工廠廢渣堆存和去向問題,實現了園區的良性運轉。
2006年,高能環境試水海外市場,先後承接並實施了蒙古Emeet鈾礦工程、蒙古BGC金礦堆浸場及貴液池工程、蒙古奧雲陶勒蓋銅金礦工程、緬甸蒙育瓦萊比塘銅礦項目等。其中,緬甸項目被評為「2017~2018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部級)優質工程」。
●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處置
填埋場是垃圾處理的戰略儲備,是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安全底線和環保底線,也是城市安全運行的保障。
從儲備和保障兩個緯度考量,填埋場建設都是大勢所趨。據了解,作為我國衛生填埋行業的「先驅」,高能環境承擔了國內超半數的衛生填埋場核心工程,累計垃圾填埋量達2.5億立方米,服務5億人。
高能環境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主、參編近40項填埋場綜合治理領域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範,涉及填埋場設計、建設、封場、運營、監測等各個層面。對於填埋場修復,高能環境打出一套組合拳,提出「土壤汙染淨化與修復協同」「地下水汙染防控與強化修復」「汙染風險管控與修復治理」三種修復模式,將填埋場生態封場後變成一種可持續資源開發利用。
深耕行業,構建大固廢版圖
作為政府主導性、政策依賴性最強的行業之一,固廢行業正處於中國發展和政策變化最大的時點,唯有踩著發展的節奏,遵從商業的規律,以「變」應「變」才是長盛不衰的獨門絕技。
與其他環境企業「單點作戰」不同,高能環境業務範圍齊全,立志構建固廢全產業鏈、城鄉環衛一體化的大循環格局,形成了環衛清掃、垃圾分類、垃圾收轉運、焚燒發電、衛生填埋、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完整的生活垃圾縱向一體化處理優勢,橫向布局生活垃圾處理、餐廚垃圾處理、汙泥處理、工業固廢處理、危廢處理處置、環境修復等業務,「大固廢版圖」已然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高能環境近期中標的包頭汙泥坑固化項目以及聯合中標的雄安新區鋁灰鋼渣處置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進一步深化了固廢業務的全國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助力「11+5」無廢城市試點建設。未來,高能環境將堅定執行「大固廢戰略」,打造環境服務和生態建設標杆,利家利國利天下,澤民澤世澤眾生。
來源: 中國環境報